分享

把唐朝讲给你听——走向盛世(10)

 陈德龙k60ofaux 2022-11-07 发布于安徽

[10]

宋璟的风格

宋璟很快投入到了高强度的政务工作中。那时候,每年地方官员都要派人进京汇报工作,很多人就趁这时候花钱买一些礼物,四处请客,结交权贵,以此得到仕途上的晋升。宋璟对这种风气是深恶痛绝,奏请皇帝同意后,下了一道十分凶残的命令——所有礼品一概退回。

注意这不是禁止,而是退回。对那些贪得无厌、只吃不吐的官员来说可谓晴天霹雳。就像一位名人说的那样,得到后再失去,远比一无所有要痛苦得多。

想想那些被没收巨额财产的贪污犯吧,真是连想死的心都有了。

官员选拔不能靠送礼,自然就得靠真本领了,宋璟确立的标准是虽资高考深,非才者不取。”这意思就是不光送礼不行了,连论资排辈都不行,而是要看真才实学。这种先进的人事管理理念对整治慵懒推诿的官僚习气很有帮助。

在这项工作进行的时候,一个叫宋元超的选人(候选官员)来到了吏部办公室,他声称自己是宋璟的叔叔,要求工作人员一定要优先录取自己遇到这种事情,吏部的人也很头疼,给他官位吧,违法。不给吧,又怕惹了宰相。犹豫了很久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候,他们收到了政事堂发来的一封碟书发件人正是宋璟,他在书中道:

这个人的确是我叔,但是我命令你们,不许给他官做。只要我还在相位一天,就绝对不能录取

对这件事情,宋璟是这样考虑的,本来堂叔要是不说的话,他也不会管,录取不录取自有法令规定,但是既然说了,那就没办法了,只能矫枉过正。(向者无言,自依大例,既有声听,事须矫枉)

我的好堂叔啊,这几年里,您就给我在家歇着吧。

姚崇管不了自己的儿子,宋璟却能镇住自己的叔叔,在不徇私情方面,要强过姚崇这个连儿子都管教不好的人。

但凡好皇帝遇到好大臣,日子都是过得不怎么样的。比如李世民那会,不管想干啥都会有魏征来插一杠子,宫殿也不能修,娱乐活动也不能搞,朝政大事还得件件听他唠叨,到头来这皇帝当的简直比罪犯还难受,很不自由。李隆基任用了宋璟,他的苦日子也很快就来了。

宋璟可不是姚崇那种圆滑善变的人,对皇帝的过失,敢于犯颜直谏。不管你是在头上也好气头上也好,只要他觉得你不对,就会毫不犹豫指出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一点也不拐弯抹角。

有一次,李隆基让宰相们为各位皇子的封国起名字,而且特别强调,要起一个特别好听的。宋璟一听就发了话——不行。陛下让我们起一个特别好听的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对某个儿子格外偏爱?您富有四海,对所有皇子应该一视同仁啊。

李隆基被谏地无话可说,只好不停地说好(上甚善之)。

还有一次,天空出现了日食,李隆基马上按照形式主义的惯例,穿上素服,撤去乐器,降低膳食规格,虔诚等待太阳出现。同时还下令复查在押囚犯,开仓赈济饥民。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把虚的做实了,表面文章做到家了。以前的皇帝们遇到日食都是这么干的。

但是宋璟仍然有话说听说出现日食的时候,天子应当修心养德,亲君子、远小人、绝女谒、除谗慝。君子耻言浮于行,要是陛下诚心为此没必要这些形式主义了吧。

经过这几件事之后,宋璟在皇帝面前的威信就算立起来了,搞得李隆基对他十分敬畏。李隆基是一个何等英明又自负的人,但说来奇怪,在宋璟面前他就是没有脾气,有些事情明明自己不愿意,到底还是曲意听从(上甚敬惮之,虽不合意,亦曲从之)。

“姚规宋随”

宋璟的执政风格和姚崇不大一样,这个我们能感觉出来。但是他们的执政目标和理念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怎么对国家有利就怎么来。这样看来,两人施政内容上也是有很多共同点的。姚崇那时候建议李隆基要不求边功,抑制贵戚,宋璟也依然恪守着这条原则。

默啜肩膀上扛的那个东西(人头)是一个叫郝灵荃的人从草原上带回来的。带回这么一份大礼,皇帝很高兴,大臣很高兴,全国人民都很高兴。郝灵荃当然更加高兴,因为他知道这是一件盖世的功劳。只要凭着这份功劳,他就可以加官进爵,荣华富贵享用不尽了。

然而郝灵荃没有想到的是,默啜的人头在长安大街上都快风干了,他左等右等也始终没等来朝廷的赏赐。直到一年以后,他才收到了一道姗姗来迟的命令。给了他一个官位——郎将。

虽然也还算不错,却只是一个五品闲差,离郝灵荃的预期也差得太多了。他当场就大哭起来,悲痛欲绝,竟然没几天就气死了。

而授予他郎将一职正是宋璟的意见。

为什么宋璟对他就这么刻薄无情呢?这是因为他知道,如果给了郝灵荃高官厚禄,就会引得好事者争相效仿,刺激皇帝好大喜功,这样大唐边境就永无宁日了。所以郝灵荃同志,我只能委屈你一下。谁知你心理素质这么差,竟然当场气死,实在不是我的本意。

对这件事,大诗人白居易在《新丰折臂翁》一诗中曾特意称颂过。

“老人言,君听取。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

姚崇主政的时候一直在抑制功臣贵戚的势力,还专挑李隆基的兄弟们下手,李隆业为犯法的亲戚求情,不行;李成义给属下求官,也不行。敲山震虎,引得皇亲贵戚纷纷束手,宋璟这时候也一刻没有放松,皇帝的兄弟们老实了,可是还有亲信宠臣呢,于是当时最红的几个人都先后在他面前碰了钉子。

姜皎是李隆基最铁的哥们儿,俩人在年轻时就认识,在开元之前的各种政变中他又立下汗马功劳。李隆基对他特别礼遇,群臣当中无人匹敌。他可以出入皇帝的卧室,有时候还会跟后妃们同席饮酒,弟弟姜晦也因为哥哥的关系升到了吏部侍郎。

宋璟是一个政治敏感度很高的人,对这种局面很担忧,悄悄告诉皇帝说:姜氏兄弟的权势太盛了,这样下去对朝廷不好,对他们本人也不好,不如早早罢免他们。

李隆基静心一想,也认为宋璟说的有理,就给姜晦改任了一个闲差,把姜皎所有实权职务免除,只保留爵位和工资待遇,让他回到田园,颐养天年。

另一个王毛仲更是在宋璟这里搞得灰头土脸,此人曾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家奴,很会察言观色,办事非常得力,皇帝几天不见他就想得难受,连高力士、杨思勖这种人都很怕他,唯恐避之不及。到王毛仲女儿出嫁的时候,他来到宫里跟皇帝汇报。李隆基问他,婚礼筹备的怎么样了。王毛仲说,还凑合吧,万事齐备,就差一位客人还没请到。

李隆基问:张说、源乾曜这些人,难道你请不来?

王毛仲答:不是他们。

我知道了。李隆基突然笑了起来,一定是宋璟吧。这样吧,你先回去,我自会为你请到他。

第二天,朝会过后,李隆基给宰相们下了命令,王毛仲的女儿今天结婚,你们都去他家里喝杯酒。当着皇帝的面,大家都没人拒绝。

这下可苦了那帮参加婚礼的官员,直到正午时分,大家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却没有一个人敢动筷子,因为那位最难请的大神——宋璟,一直没有露面。

又过了很久,宋璟方才赶到,他板着脸走到桌前,端起一杯酒,向西行礼,拜谢皇命。大家都以为他要坐下开喝了,谁知他却找了个借口说自己肚子痛,然后把半杯没喝完的酒往桌子上一丢,便离开席位,飘然而去。只剩下满堂客人望着他的背影目瞪口呆。

    王毛仲这人也是,早知如此,你请宋璟来干嘛呢?不是自找难堪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