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涌现了很多画家,像黄君璧、马晋、王雪涛、张大千、陆小曼等等。 诗人之间会饮酒作赋,文人之间会畅谈文学,都说志趣相投的人会互相往来,这也不乏会有画家相互探讨。 张大千和陆小曼,同样都是画家,但两人之间没有很亲密的交流。 一、为“恨”无感情 张大千的一生,可谓是蜿蜒崎岖。 他遭受过匪徒绑架,被迫当了师爷,足足经历了一百天才顺利逃出匪窝。 后来,他去日本留学,把自己大部分的课余时间都倾注在绘画上面。 这个世界很神奇,张大千去日本学的不是绘画,可回国后举办的首次画展,却卖出了近百幅自己的作品,几乎售完了自己的库存。 陆小曼是和张大千同时期的才女。
陆小曼除了跳舞,绘画也不赖,像《武夷山疗养院》《寒林策杖图》《黄山烟云》等等,都是她非常经典的作品。 都说有才之人惺惺相惜,可这事,在张大千和陆小曼身上全然体现不到。 据说,两人之所以没有交集,是因为有世仇。 陆小曼的老师名叫陈半丁。 张大千在一次鉴赏会上得罪了陈半丁,因为师傅的缘故,陆小曼怎样都不会和张大千走的很近。 二、前辈后生,恩怨起源 陈半丁和张大千两人之间的恩怨,产生在一次鉴赏会中。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很多画家都爱聚在一起鉴赏画册。 那时,陈半丁已经是画画行业中年龄最大,名望最高的人。他召集了十多位画家聚在一起,为了欣赏他最近搜获的石涛和尚精品画册。 就在这么多画苑名流中,唯独少邀请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初入画坛的“毛头小子”张大千。 张大千是个有名的“石涛迷”,对石涛和尚崇拜人尽皆知。 他从小就临摹石涛的画,然后多年刻苦练习,临摹的画都可以和真的相睥睨,人送外号“南方石涛”。 当张大千听闻有晚宴要鉴赏石涛和尚的真迹时,他怎能放过这个机会呢? 所以,还没有等陈半丁邀请他,他就主动上门找陈半丁。 但陈半丁一个怪脾气,旧式客人不齐是不会出示藏画的。 同样因为陈半丁是前辈,所以对张大千这个虎头虎脑的后生摆架子说:
说完离座而去,徒留张大千一人在客厅坐着冷板凳。 年轻气盛的张大千收到如此冷落,心中万分不开心,但为了能欣赏到石涛和尚的真迹,也就吞下了这个委屈和不爽。 三、当众揭示,尽失脸面 鉴赏画册这一天,被邀请的人先后来陈府,在六点左右就已经全部聚齐。 陈半丁先在宴会上讲了一些开场白,说:“有幸获名迹,不敢私密自珍,愿与友共赏”。 所有人都鼓掌欢迎,除了张大千。 结束了一段精湛的开场白,陈半丁捧出宝贝画册,展示给众人。
陈半丁对着突如其来的“否定”弄得很生气,心想我都没打开画册,你怎么知道,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于是,他学着张大千的四川口音说:
这时,张大千一点不慌张,有条不紊的讲出这画册,第一张画的什么,第二张画的什么,题的什么款,用的什么章,如数家珍,一一道来。 而在另一边,陈半丁和众画家一一顺着张大千的顺序,翻看画册进行核对。让他们不可思议的是,张大千说的丝毫不差。 这就引起了众多画家的好奇,画家黄君璧问张大千:
只听张大千得意洋洋得说:
这句话,无疑是让在座的画家大吃一惊,也让陈半丁在这么多画家心里的形象大跌一截。 谁都没想到,从事画画这么多年的陈半丁,也会有失误的时候。 张大千如此直言不讳,让陈半丁失尽脸面,两个人的关系也闹得很僵,但从此以后,张大千名声大震。 也正是陈半丁和张大千的“世仇”,陆小曼和张大千作为同行也没有过多的交流。 |
|
来自: 柠檬猪nyzbh9re >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