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国少将丁盛患上肺炎,请钟南山来医院会诊,丁盛:我可能要走了

 dongchang 2022-11-07 发布于河北

  林彪麾下猛将众多,个个骁勇善战。其中有一名猛将,在衡宝战役中,他在面对白崇禧的大军时丝毫不惧。

  即便那时,这员猛将带领的部队仅有一个师,而白崇禧的兵力却是他的几倍,更别说白崇禧还是一个被人称为“小诸葛”的、不按套路出牌的国民党将领。

  可以说,在这一场战役中,林彪麾下的这员猛将,点了白崇禧的死穴。因为他出色的能力,后来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那么,林彪麾下的这员猛将是谁呢?他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丁盛

  在衡宝战役期间,四野参谋长萧克曾称呼一个人为“丁大胆”,这个人便是丁盛。丁盛出生于1913年,是江西于都人。1930年时,丁盛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此时他年仅17岁。

  在两年之后,丁盛由共产主义青年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他从班长做起,一路担任了指导员、政治委员等职。1934年红军转移时,丁盛跟着大部队一起转移,参加了红军长征,可以说,丁盛是一名经过磨砺的老红军战士了。

  抗日战争时期,丁盛被任命为八路军120师358旅政治部的科长、挺进军气团政治委员等职。在黄土岭围歼战中,丁盛率领着主力部队前往参与,为我军取得战争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40年,丁盛又率部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在战斗中,丁盛就犹如一颗钉子牢牢钉住日寇,令其难以前行,由此,他和他的部队,也被日本人称为“守路钉”。

  在1945年,丁盛奉命率领33团前往锦州,随后在33团的基础上,整合了一些部队,组成了27旅。在挑选旅长人选时,因为之前那一场场打得出色的战役,丁盛的军事指挥能力被人注意到,他也因此被任命为旅长。至此,丁盛正式由一个政工干部,成为军事主官。

  1947年,冀察热辽军区18军分区,被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一段时间之后,第8纵队又改编为45军,其中的22师改编为一三五师,丁盛任该师师长。后来随着战事的发展,第四野战军也随之成立,便是在这时,丁盛成为了林彪领导下的一员猛将。

  在四野的12个军中,第45军的组建是比较晚的,而由丁盛率领的135师,更是个小兄弟,原因是兵员新,老部队少。

  尽管135师“年轻”,可是这支“年轻”的部队,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建没多久,就在辽西三战三捷,杀出了威风。甚至在1949年的天津攻坚战中,45军能够冲进去,都是靠着135师打开的那个口子。

  而135师的亮眼表现,也正是丁盛出色指挥能力的反映。而在之后的衡宝战役中,丁盛更是将他的指挥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场战役发生在1949年9月,彼时对国民党来说,他们已是穷途末路,只能慌不择路地四处奔逃。而有着“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早在4月份,随着解放军挺进中南地区,就已经察觉到了国民党的不利情况,于是便慢慢将主力部队五个兵团11个军,共20多万兵力由武汉转移到,长沙、衡阳、宝庆一带。

  白崇禧一方面打算利用这里的复杂地形,阻挡解放军的进攻;一方面也是给自己留个后路,只要情况不对,可以立马南逃,从广西一路撤退到越南,与保大政权合作。

  对于白崇禧的心思,毛主席摸得十分清楚,他清楚必须在白崇禧逃走之前,就将其主力部队歼灭。为了做到这一点,毛主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大包围大迂回战略。

  根据中央的指示,第四野战军对白崇禧部,采取远距离迂回包围,先插至敌后,然后再回打的方针,命令部队分为西、东、中三路,包围白崇禧部队。而按照这一战略,白崇禧部队,也确实被包围了。

  按理说,包围之后就该发动攻击了,毕竟现在白崇禧就如同瓮中之鳖。不过,林彪却深知白崇禧不按套路的用兵特点,于是便下令先停止进攻,严阵以待,待到兵力集中了,再发起进攻,争取一次性吃掉白崇禧的主力。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意外却发生了——丁盛带领的135师,竟然不见了!这下可把林彪等人急坏了,正当他们寻找135师踪迹时,消失了一个晚上的丁盛,向总部发来了消息:“我军已到佘田桥正南的沙坪、灵官殿地区了。”

  接到消息后,林彪等人立刻拿出军事地图一查,看到丁盛135师的具体位置后,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此时135师前行了80公里,牢牢插进了白崇禧部队的后方,进了桂军的肚子里了!

  萧克忍不住惊呼道:“好个丁大胆,哪里不好去,竟然钻到牛魔王肚子里去了!”但是,这实在是不怪丁盛没有听上级指令,而是原地待命这个消息,不知为何没有传到135师,因此,才有了这个阴差阳错的结果。

  林彪也吓了一跳,135师孤军深入,很容易就会被敌人吃掉,不过他很快就冷静下来,虽然135师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但是对于白崇禧来说,135师却也是个巨大的威胁,因为135师对白部侧后方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一旦135师能够胜利在白部侧后切开一个口子,那么对于我军之后的计划,也将更为有利。

  于是,林彪立马给丁盛发去指示,让135师听从指挥,在白崇禧的肚子里,来一出“大闹天宫”,以机动灵活的方式,歼灭小股敌人,截断退敌,尽量吸引住敌军,层层阻击,等待我军主力分路对白部进行合围。

  可以说,丁盛和135师任务艰巨,但这个平时气质温和、话语不多的135师师长,在打仗的时候,却是一改常态,眼里的坚毅与杀气怎么也掩盖不住,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强将。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135师一路走来,几乎参与所有恶战,此时此刻,丁盛又怎么会害怕呢?在接到命令之后,丁盛立马召开了动员大会,示意大家要做好随时打恶战、硬仗的准备,不给英雄的解放军丢脸。

  而在丁盛开动员大会的时候,白崇禧部队也做好了准备。白崇禧一发现这支部队,便立即抽出一个师,随后为了保险起见,他又从王牌部队第七军里调出两个师,再从48军抽出两个师,共计5个师的兵力,向135师扑来。

  白崇禧

  很快,丁盛便发现135师,被白崇禧部队给包围了,以一敌五,这注定是一场恶战。想要以少胜多,讲的就是一个谋略,因为只要有一个失误,就会招来灭顶之灾。是被敌人吃掉,还是吃掉敌人,这全看丁盛的判断和处置。

  而丁盛也确实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在观察了敌人的动向之后,他决定发起进攻。按照一般人所想,部队在被包围之后,最大的可能便是边打边退,不可能主动进攻。但丁盛外号“丁大胆”,他就是要利用这种心态,反其道而行之,出奇制胜,拼心理战,让敌人摸不清我方到底在想什么,毕竟狭路相逢勇者胜。

  丁盛心里有了计较:打的就是王牌!他当机立断,立刻向部队发布命令:全师向前发起进攻。白崇禧部队看着冲下来的135师,内心诧异,也担心有诈,这一来一往之下,就造成他们的被动。

  这样一来,敌人五个师便自乱阵脚,最后被135师给打懵了。135师牢牢牵制了白部,令白崇禧方寸大乱,不久后他再也撑不住,开始令全军撤退。

  在撤退的过程中,敌军各部之间不免会露出许多间隙,而这正好给我军迂回围歼创造了条件。

  于是林彪果断命令全军出击,此时135师也接到新的命令,阻击南逃之敌,就这样原先坚固如铁的白崇禧部,被我军一点点吃掉。战斗胜利之后,135师得到了一致称赞,毛主席直夸丁盛胆子大、打得好。

  在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丁盛也积极奔赴前线,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丁盛被授予少将军衔,此后,他便一直为新中国的发展做着贡献。晚年时,丁盛就和市民一样,过着平淡的生活,钓钓鱼,和战友们叙叙旧。

  1999年,由于各种原因,丁盛病倒了,经过检查,才知道患上了肺炎。至此,丁盛住进了医院,而医院方面也是对他多有照顾。在医院期间,丁盛虽然精神很好,但是经常高烧不退,令他的家人十分担心。

  然而,丁盛却看得很淡,他经常会对他的家人,谈一些过去的事以及人生感悟,表示如果不参加革命,自己不过是一个放牛娃,他还说他对自己选择的道路,没有半点怨悔。

  到了9月丁盛的病情还是没有任何好转,甚至是急剧恶化,他像是有感应似的,对他的家人表示自己就要走了,就像当年朱老总患肺炎去世一样。

  虽然丁盛不对自己的病情抱有期望,但医院和他的家人都不愿意放弃,他们找到对肺病多有研究的钟南山,以及其他一些专家,为其进行救治,然而,最终却没能挽救,早已心力交瘁的丁盛。

  1999年9月25日,丁盛与世长辞,享年86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