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曾两获全国奖,任辽宁书协名誉主席,书法却没啥骨力

 storm8931 2022-11-07 发布于辽宁

于右任的书法,融碑帖于行草书,可谓独辟蹊径,对近现代书法创作影响巨大。后来的书法家中,除了其创作理念影响之外,也有直接取法其书法面貌的。辽宁书法家王廷风,就是学于右任草书而成名的。

王廷风先生早年挥毫照片

王廷风(1933—2011)在东北地区名气甚大,他曾参加全国第一至第七届全国书法展,并在第四届、第六届全国书法展上,两次获得全国奖。除此之外,还有几个身份足以证明王廷风在书坛的地位——他曾任辽宁省书协副主席、辽宁省书协名誉主席。可以说,他是继沈延毅先生之后,辽宁省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

王廷风先生书法作品

王廷风的书法以草书名世,并深受于右任书法影响,在风格上大致属于“于派”体系。但与同样学于右任书法的胡公石先生的守成不同,王先生始终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并力图形成自己的风格特征。

作为上过私塾的王廷风先生,与晚于他的后辈相比有着功底扎实的优势;作为未受科举考试“馆阁体”束缚的他,又比前辈拥有更宽松的艺术氛围。因此,他这一代人出现一批书法艺术大家,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环境。

王廷风先生书法作品

王廷风先生学过二王,也学过张旭、怀素、米芾、王铎,又以金文、权量、汉碑入草,后来则旁参于体草书,形成简约、含蓄又不失流畅的风格特征。

王廷风先生的草书的确表现为点画简直、结构疏朗的特征,许多字与于右任几无二致,但在笔力上则远远弱于于右任体草书。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王廷风先生对北碑书法的相对陌生。以此,我们可以推测出王廷风先生对于体草书是“徒见成功之美,不悟所致之由”。学于右任也只能得其皮相,骨力远不能及。

王廷风先生书法作品

于右任草书虽脱胎于《怀素小草千字文》,但能以北碑笔法出之,故不觉靡弱。在笔法上,于右任每每藏头露尾,裹锋运行,时显拘谨,然其气势过人,故能隐而不露。所以,专以笔墨仿效于体书法,则往往会纰漏百出。

王廷风先生的草书便有简单、寡味之憾。尤其是他的少字数作品(如楹联、横批、斗方等),牵强拖拽,咬牙努睛,有力不从心之感,与于右任草书的真力弥漫形成对照。而王廷风先生笔下一些试图陶冶诸家的作品,一旦与于右任书法稍有距离,却又不能神完气足,而显得杂乱游离。

王廷风先生书画作品

王廷风先生长于律句,在绘画上也有所成就,其仰慕先贤,力塑自我, 与于派其他书法家迥然有别。然而其诗、其书作气太浓,感染力也弱。

每读于右任诗句“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辄欲下泪,想见其人,慕其胸襟,复观其书,知我辈矻矻于一艺者,不学其人而只学其字,不过优孟衣冠而已。

王廷风先生书法作品

于右任草书自有其博大、宏深的一面,但也有其单调、单薄和拘敛的一面。而于先生以其才气、学养、气魄,使其书法内涵十分丰富,上述弱点便可抵消。一般学书者未能解此,故稍有不慎,寒俭之气便充斥笔端。

其实,许多学习于体书法的中青年书家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用笔上将于右任的含蓄变为拘谨;结字上将于右任的简约变为单调;内涵上将于右任的真诚变为做作等,舍本逐末,捧心效颦,令人三叹。

王廷风先生书法作品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