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到中国科技馆参观

 顽石小筑 2022-11-08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摄影/谷丰

(2011-01-13首发在网易博客)  

      1月3日,我和老伴到中国科技馆参观,我们走马观花看了小一天,只参观了主展馆。 

       中国科技馆新馆位于北京国家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内,南距“鸟巢”一箭之遥,占地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新馆由多个积木般块体相互“咬合”而成,宛如一个巨大的“鲁班锁”,又仿佛是一个“魔方”,蕴含着“解锁、探秘”的寓意。

图片



图片


 

图片

 

       走进科技馆大楼宽敞明亮的大厅,首先看到是墙壁上庞大的正在运转装置,它形象的述说科技发展的历程。我能看出有蒸汽轮机、柴汽油机、相机、钟表、偏心轮装置、还有齿轮传递等,知识渊博者一定还能看出更多。

图片

 

       继续向前走,老远就能看到巨大雕塑《生命螺旋》,高47米,直径6.4米,从地下一层直冲顶层天窗,为不锈钢喷漆。由20对手拉手的男人和女人组成的DNA双螺旋结构造型,表现DNA是地球所有生命的基础,充满张力的人体造型表现生命的蓬勃活力,使观众领悟生命的神奇及其孕育的美感。

图片

 

       中国科技馆很大,常设展览有“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厅和公共空间展示区,以及宇宙剧场、巨幕影院、动感影院、4D影院等四个特效影院,和中西餐厅。

       我们选择参观主展厅,门票成年人30元,学生20元,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在北京65岁已免票乘车,所以北京的户口含金量很高。我凭身份证已不用买票了,这对于我是一种待遇,也是一种悲哀,悲哀的是我已步入老年人的群体。

       展览多以图片、模型、实物说话,与参观者互动的活动很多,我看到许多人在那动脑动手,可惜我们时间有限,只能一走一过。

       一楼的《华夏之光》主题展厅,设有序厅、中国古代的技术创新、中国古代的技术探索、华夏科技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体验空间五个展区。主题展厅展示了中国古代在采矿、冶金、农业机械、丝织、建筑、造船等各领域的发明创新,以及在医学、天文学、物理学、算学等方面的探索与发现。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不仅发明了举世闻名的指南针、造纸、印刷术、火药、瓷器。丝绸,而且形成了以“天、算、农、医”为代表的古代科学体系,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楼的《探索与发现》主题展厅分AB两厅,A厅设物质之妙、光影之绚、电磁之美、运动之律、宇宙之奇五个展区,B厅设数学之魅、声音之韵、生命之谜三个展区。主题展厅反映了人类对宏观和微观物质的探索,对身边的运动、声音、光电等自然现象的探索,对人类自身生命的探索,以及与在探索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数学科学联系起来,展示了科技的美妙与神奇,观众在参与和体验中受到科学思想和方法的启迪,享受探索与发现过程所带来了的快乐。曲线变直线、光波诉说、手指推大厦、双曲隧道等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二楼的大厅中,我们还看到高大的恐龙化石。

图片

 

       三楼的《科技与生活》主题展厅分ABCD四个厅,A厅设衣食之本、健康之路两个展区,B厅设居家之道一个展区,C厅设信息之桥一个展区,D厅设交通之便、机械之巧两个展区。展厅从百姓的衣食住行出发,关注农业、关注人类生活的健康、关注家居与住所、关注社会生活的信息交流与交通运输、关注创造生活的工具与机械等,展示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日益广泛深刻的影响,使观众感受到科技发展为人类带来的福祉和恩惠,同时,领悟到科技发展也给人类带来的问题及人们所做的努力。这个展区会使你深刻思考人类该怎样健康生存,快乐生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四楼的《挑战与未来》主题展厅也分AB两厅。A厅设地球诉说、能源世界、新型材料三个展区,B厅设海洋开发、基因生命、太空探索、走向未来四个展区。展厅主要展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展示科技进步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展示人类对未来生活的畅想,引导观众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在这里可以看到新型材料的神奇,认识能源、水等资源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化身宇航员参与空间站对接,到月球表面视察,目睹海底牧场和可燃冰的探测,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与大胆想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参观之后,留给人们更多是的思考,人类应怎样安排自己的家园,还能给后代留下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