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记者节,一起倾听从化新闻工作者的声音

 源源不断 2022-11-08 发布于宁夏

图片

图片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这是记者坚守的理想和追求。
脚“深”方能文不“浅”,
这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的作风在新闻工作中的体现。


11月8日是第23个中国记者节。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区融媒体中心举行了记者节座谈会,新闻记者们分享了各自的心路历程。座谈会还特别与正在海珠区支援抗疫一线的新闻记者同事们进行了连线,为他们送上节日祝福,叮嘱他们在战“疫”前线认真工作的同时,做好个人防护,期待他们凯旋。

图片

图片
一年来,从化区融媒体中心的记者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始终自觉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聚焦乡村振兴、城市发展、社会民生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有温度、有深度、接地气的新闻作品,为建设更高水平幸福美丽生态之城营造了浓厚氛围。

一个优秀的新闻作品,必须建立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之上。只有把脚扎进泥土里,才能感受到大地的温度,才能扎根在群众的心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体会到每一位奋斗者的不易,从中捕捉到新闻的“活鱼”。他们每天奔走在街头巷尾、田园乡野、工业园区、抗疫一线,见证了从化城市变迁、乡村振兴,记录着精彩的奋斗故事,无论是文字、图片、影像、声音,都饱含深情,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

广州从化发布、《从化新闻》、
《今日从化》、从化电台
播出的每一条新闻,
都冒着泥土的“热气”,
凝聚着新闻工作者的心血。
在这个过程中,
作为记录者的他们,
有着怎的心路历程?
今天,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心声。
图片

黄利谊

图片

用手上温暖而有力的笔触
记录从化的变化

新闻记者,是时代的见证者和书写者,也必然是参与者。在新闻的领域里,我内心怀揣着热忱与梦想,希望用手上温暖而有力的笔触记录从化的变化。

我们常笑说,新时代的记者是“多栖记者”。上山下田,攀山涉水不在话下,我们还是善于交流的访问者,是反应敏捷的运动员,是思想深邀的哲学家,是温厚善良的慈悲者。除了“一专多能”,在融媒体时代,我们还要学会采访、拍摄、写稿、剪辑,有三头六臂,也有十八般武艺,让记者一个人就能成就一条新闻“生产线”。

当然,我们也会遇到苦恼,有时会为了用一个词来准确地形容想表述的内容,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有时策划一个有意义的新闻报道,却因为写出来的文字不满意而烦躁……当然,记者的工作就是在酸甜苦辣中度过,我们也在磨练中成长。社会赋予了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职责,让我们去见证和记录从化发生的一切,我们更需要保持初心,在工作中焕发激情,用最好的笔触和镜头去记录从化的发展。

吴芳

图片

用声音讲好新时代的
中国故事、从化故事

作为电台节目主持人,我们常常会在节目中介绍自己:大家好!我是本次节目主持人。每当提到“主持人”,很多人觉得它的标准就是要有口才,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主持人,不仅需要口才,还需具备采编播能力,需承担起社会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记得2020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上下众志成城齐心战“疫”。在抗疫战场上,医生的职责是挽救生命,而我们的职责就是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在节目直播中呼吁群众居家过年,编辑录制防疫科普宣传声带,录制辟谣的科普节目、抗疫歌曲主题音乐节目,连线采访支援湖北抗疫的从化医护人员,大家齐心协力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从事媒体宣传工作已有多年,但我觉得我的工作每天都很新鲜,因为每天播报的内容、故事和人物都是不一样的,里面有千变万化的存在,而且不同类型的节目和外出采访也给了我许多收获。我曾经主持过一个人物访谈节目,节目中有参与援非的医生、在从化逐梦的新农人、为传承粤曲不遗余力的曲艺人、为基层老百姓服务的社工志愿者……与他们面对面交流,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发现每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每做一期节目,我都能从中获得一股精神力量。记录不仅可以用文字和影像,声音也可以,我希望可以用声音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从化故事!

许多年前,李大钊先生奋笔疾书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十个大字。这句话也时刻鞭策着我,要铭记肩上的重任,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无愧于话筒前的这份神圣使命。

黄丽敏

图片
利用新媒体优势
努力做一个“最懂读者”的小编

虽然在大学时我学的不是新闻类的专业,但我很荣幸自己能从事新闻宣传类工的作,并在工作岗位上坚持了7个年头。

这些年来,我在团队的带领下,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优势,无论是在工作期间还是休息的时候,都保持着新闻敏感性,时刻抓住社会热点,快速高效地向广大市民群众传递事关从化的各方面信息,向他们传递指尖上的正能量。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公众号推出了一篇介绍当季水果的推文。事后,该水果农户高兴地跟采访记者说,有很多人在看到了“广州从化发布”的推文后,打电话咨询购买他家的水果,让他的销量大增。通过这小小的一件事,我看到了新媒体的价值和新闻宣传的意义。

此外,这份职业让我遇到了一个好的工作团队,让我有了更大的冲劲去做好这份工作;而且我还可以通过这份工作,越来越了解从化,也渐渐爱上从化这块土地。因为热爱着从化,所以我也想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从化,而新媒体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媒介。

未来,我会继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与团队一起利用好新媒体优势,讲好从化故事,做“最懂读者”的人。

赵夏

图片

怀抱初心 传递价值

新闻工作者,是一个光荣的职业。从记者编辑到后期制作,从一线采访到对外传播,从新闻内容生产到融合创新,无论何时何地何岗,新闻媒体工作者以笔头、以镜头、以声音等传递正能量,报道身边大小事。

人这一辈子,如果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将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感谢记者的这个职业,更感谢从化区融媒体中心这个平台,让我永葆好奇之心,不断找寻新闻线索,联系新闻对象,将从化的新亮点传递出去,于个人更是开拓视野,与从化共成长。

身边的领导同事,是我不断学习的榜样,他们身上有我源源不断汲取的养料。在从事记者职业以来,我时时刻刻以采编播一体的全媒体人的目标来要求自己,对照自己的不足,并主动请教领导同事,改进自己的文字、拍摄、形象、声音等,同时,毫无保留地向同事分享自己的一点经验,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对待工作。

脚下有多少泥土,就对新闻事业有多少热爱。来到从化区融媒体中心不足一年的时间内,我与同事共同走进防疫一线深入报道,走进从化的大小镇街,为乡村振兴的成果自豪,并有幸参与荔枝节的报道工作,上到深山摘荔枝、黄皮、龙眼等,与果农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做好农产品销路的报道,与此同时,走进联合利华、亨龙、万力轮胎等公司,践行产业强区的理念,做好产业系列报道等。

在前行的道路上,不论是攻克卡脖子的科技难题,还是书写好乡村振兴的大文章,无论是筑梦经济建设、产业强区的大舞台,还是服务社会民生最基层,报道好社区微改造,需要每一个记者勇于担当使命,不忘初心,传递价值,我将成为其中的一员,发挥自己的力量,传递从化正能量。

杨俊英

图片

坚守新闻初心 讲好从化故事

不知不觉,今年是我进入新闻行业的第八个年头。这八年来,有艰辛、有欢笑、有感动,更有无数个深夜改稿的坚守,只为将党的声音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讲好从化故事,传播从化正能量。

2017年,因为工作调动,我从一线采访的记者转战幕后,成为一名新闻文字编辑。从事新闻编辑工作的这6年,已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等稿到凌晨,经常为了版面里的一个数据、一张图、一句话,反复核实,反复修改,只为确保新闻报道“零差错”。

从白天到黑夜,编辑稿件、构思版面、修改文字……一个版面的形成,看似简单,但背后却饱含了文字编辑、美术编辑、部门负责人、值审领导的心血,只有亲身经历,才知其中不易。新闻编辑工作平时紧张,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更甚,每个寂静的深夜,值审领导和我们坚守在报刊出版部办公室,始终牢记“字字千钧、秒秒政治、天天考试”要求,审读着打印机刚印出来的每一个滚烫的文字。在一字一句中,我无数次品味了这份工作的辛苦,也无数次收获别样的感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为新闻编辑,我将更加坚定自己从事新闻事业的决心和初心,扎扎实实练内功,制作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展示新时代媒体人的良好风采。

邝宇浩

图片

坚守初心使命 传递新鲜资讯

“从城大小事,你我齐关注。”每当我看着镜头说出这句《从化新闻》开场白时,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作为一名记者,我们的工作不仅是时刻关注从化发生的新鲜事,更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在这6年的记者工作中,有辛酸难过,但也有兴奋快乐。而最让我有成就感的是,每当我经过从化的大街小巷都能留意到市民群众通过广州从化发布公众号、从化新闻、从化电台等方式了解到本地的各种资讯。未来,我将以从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的身份继续坚守初心使命、勇毅前行,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人民群众宣传贯彻党的思想方略,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新闻记者们的成长,
离不开广州市从化区融媒体中心
这个大家庭的培养和支持。

图片

图片

2019年10月12日,广州市从化区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掀开了从化媒体融合发展新篇章。三年来,我们行走美丽城乡,体味温情时刻;我们抓拍追梦身影,与时代同频共振;我们战疫在一线,党建引领全面加强。1095天,6000次采访;7500分钟视频;610期报纸;9000条广播;8000条推文;1500万次阅读量;8万户有线电视用户。从化区融媒体中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摸索出一条全媒体产品融合生产之路,努力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区域主流媒体,为从化社会经济发展擂鼓助威。


未来,中心将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做好固本培魂工作,打造素质过硬的新闻“铁军”,继续紧扣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在增强工作实效上下功夫;在增强编辑、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上下功夫;在打造有温度、接地气、有内涵的新闻产品上下功夫。同时,继续守正创新,媒体融合,让主流媒体的声音更加响亮。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中心全体采编人员也将继续扎扎实实练内功,使新闻作品更有凝聚力、引领力、感召力和穿透力,向市民群众讲好从化故事,做有温度、弘扬正能量的新闻,为从化奋力建设更高水平幸福美丽生态之城凝聚强大正能量。


镜头前, 

是时代发展文明进步的见证;

镜头后, 

是星夜兼程赤诚无悔的初心

在今天这个不放假的节日里
记者们仍和往常一样
或奔波采访,或奋笔疾书,
努力把新闻做好就是
他们庆祝节日最好的方式

记者,记着
记着使命与担当
记着责任与理想
第二十三个记者节
向每一位有理想、
有担当的新闻工作者致敬!


文字:由覃永赠整理
图片:邝健华 部分伟资料图片
编辑:莫静贤
初审:刘芳
审核:王瑞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