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护杀菌剂“三剑客”之一,福美双老而弥坚,期待重返“第二春”

 佰秀农业 2022-11-08 发布于安徽

“88岁”的福美双(1934年由杜邦公司开发,至今已有88个年头,远早于60年代开发的代森锰锌和百菌清),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沉寂后,近两年,福美双以其低廉的价格和卓越的保护杀菌优势,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有望缓解当前杀菌剂“高档化”、价格“高端化”的趋势难题。

作为和代森锰锌、百菌清齐名的福美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三者一直是保护性杀菌剂界的“三剑客”,不过,和代森锰锌、百菌清主攻叶部病害不同,福美双不仅可以防治叶部病害,还是防治土传病害的常用杀菌剂,主要应用方法有撒施、拌种和蘸根

那么,沉寂多年的福美双,是依靠哪些因素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的?作为一个早已产生抗性的保护杀菌剂老产品,福美双凭什么重获农民朋友的“芳心”呢?

一、曾经的福美双有多火?

从上个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保护性有机杀菌剂大量应用的时期,福美双就是在这个期间问世,和出现更早的无机铜(波尔多液)、无机硫(石硫合剂)杀菌剂相比,福美双杀菌谱更广、应用范围更大、安全性更高,同时还具有极好的混配性,这是无机铜和无机硫杀菌剂无法比拟的。

和同为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的代森锰锌相比较,福美双杀菌谱同样广谱,还具有拌种和土壤处理防治土传病害的多重功效。

可以说,从问世以来的数个年代里,均是福美双通过一己之力,支撑起杀菌剂行业的一片天,甚至到内吸性治疗杀菌剂的出现,福美双依然作为保护杀菌剂的主力军,和内吸性治疗杀菌剂相混配,从而最大化提高杀菌效果及最大化扩大杀菌谱。

截至当前,福美双在我国单剂登记数量不足百个(94个,含原药),但其混配剂却高达631个,可见在混配增效方面,时至今日,福美双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二、福美双的经典杀菌配方

福美双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抗菌谱比较广,除了对叶部病害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外,对种子传染和苗期土壤传染的病害,同样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目前在我国登记的福美双剂型主要有可湿性粉剂、水分散颗粒剂、悬浮剂等,单剂登记防治病害对象主要有烟草根腐病(土壤处理)、小麦白粉病和赤霉病(叶面喷雾)、甜菜根腐病(土壤处理)、葡萄白腐病(叶面喷雾)、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叶面喷雾)及水稻稻瘟病和胡麻叶斑病(拌种)等。

混配剂最为经典的配方有:

1、福美双+多菌灵:主要用于土壤处理、拌种和叶片喷雾,防治枯黄萎病、根腐病、立枯病、小麦黑穗病等多种病害,保护加治疗,廉价又高效。

2、福美双+福美锌:具有抑菌和杀菌双重作用,以预防为主,兼有治疗作用,对西瓜、黄瓜、苹果树、中药材等多种作物炭疽病及以棉花为代表的多种作物苗期病害,均有着不错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3、福美双+甲基硫菌灵:保护加内吸治疗,对病害各个阶段均有较好防效,耐雨水冲刷能力较强,主治灰霉病、立枯病、根腐病、叶斑病及苹果轮纹病等。

4、福美双+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及其它三唑类杀菌剂):保护加内吸治疗,可防治多种作物的炭疽病、叶斑病、白粉病及小麦赤霉病。

5、萎锈灵+福美双:主要用于拌种,具有内吸、触杀作用,不但可杀灭种子内的病菌,还能防治多种根部病害,纹枯病、立枯病、根腐病、小麦散黑穗病等。

6、福美双+噁霉灵:主要用于防治土传病害,具有内吸传导保护和治疗作用,对枯萎病、根腐病、立枯病、猝倒病均有卓越的防治效果。

另外,福美双和烯酰吗啉、多抗霉素等混配,偏重防治霜霉病;和异菌脲、腐霉利混用,偏重防治灰霉病;和吡虫啉、噻虫嗪制成悬浮种衣剂,可达到防病治虫的双重功效。

三、福美双为啥有望迎来“第二春”?

福美双虽然为保护性杀菌剂,但常年频繁使用,也会致使病害对其产生耐药性,后来,随着新型高效杀菌剂的不断问世,尤其是近代杀菌剂的飞速发展,都在无限挤压福美双的市场,以至于习惯采用福美双防治病害的老一代农民,在市场上竟然购买不到福美双。

然而,当作物对某种杀菌剂产生抗药性后,长时间内不再使用该产品或该类型的化合物,病菌对该杀菌剂的抗药性会逐渐降低,甚至消失。

而福美双遭到新型杀菌剂的挤压,在市场上沉寂多年后,再进行推广应用,尤其和内吸治疗型杀菌剂混配,表现出来的杀菌效果还是非常优秀的。

除了杀菌效果方面的因素,福美双之所以被人们重新接受,还和它低廉的价格有关,据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显示,当前96%福美双原药价格仅为2万元/吨,在整个杀菌剂界,属于最底端的存在。

换算成50%制剂,到农民朋友手中,每100克用药成本仅3-4元。

这对杀菌剂逐渐“高端化”的当代农药市场,或许是个不错的调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