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座预告 | 曹正文(米舒先生)“金庸传奇人生与新武侠魅力”主题讲座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2-11-08 发布于山东
Image

凡有华人之处,就有金庸小说

Image

金庸

1924年—2018年

在华文世界里,金庸的影响至深至远。他的小说,以及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承包了无数华人的童年。

Image

自1950年代起,金庸创作了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包括《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他将自己的作品名字连成了一句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近日,“金庸展·上海站”正式亮相上海图书馆东馆,300件金庸展品倾囊而出,全面再现了这位文坛巨匠的一生。

Image

为此,《金庸笔下的一百零八将》一书作者曹正文(米舒先生),将11月12日(周六)14:00在艺术书坊推出“金庸传奇人生与新武侠魅力”主题讲座,围绕“为什么说金庸是'新武侠’的一代宗师”“金庸新武侠借鉴了哪些中外名著”“金庸新武侠对中国文学的三个突破”等展开讲解,与读者重温金庸武侠梦。(限量签名钤印本,预售链接见文中)

Image

现场购书抽大奖!

活动现场,购曹正文所著《金庸笔下的一百零八将》或《风雅苏州》,即可参加抽奖,奖品如下:

一等奖(1位)

Image

童衍方书法作品

Image
Image

童衍方:师从来楚生、唐云,中国一级美术师,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书协篆刻委员会副主任,精于书法、篆刻、绘画与收藏鉴赏。著有《童衍方述》与对吴昌硕、来楚生书画篆刻专著。

绘画奖(3位)

Image

萧博、耿忠平、陆曙光绘画作品

(奖品随机)

Image

萧博 绘 

Image

耿忠平 绘 

Image

陆曙光 绘 

Image

萧博:师从吴野洲,海墨中国画院画师,擅长仕女、仙佛类画,旁及花鸟、山水、走兽,《萧博作品集》《萧博扇面画集》等。多幅人物作品为海内外收藏。

Image

耿忠平:别署平顺堂。擅长山水画。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书画院画师、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

Image

陆曙光:师从吴颐人、顾潜馨与张渊,上海闵行区美术家协会理事,擅长花鸟画与瘦金体。多幅书画小品为美术馆收藏。

书法奖(3位)

Image

陆曙光、卢俊书法作品

(奖品随机)

Image
Image

卢俊 书

Image

陆曙光 书

Image

卢俊:师从韩天衡,上海书画院特聘画师,出版《卢俊书法作品选》《澄怀观道——卢俊书法集》等。

讲座信息

Image

现场购书读者

可签名、钤印、题上款(四字以内)

Image

活动时间

   11月12日(周六)14:00——15:30

Image

活动地点

     艺术书坊三楼(福州路424号)

 活动参与方式

限30

 

长按上方二维码报名参加现场活动

注:报名读者须科学佩戴口罩、扫场所码,核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且测量体温无异常(<37.3℃)后方可进入书店。(如因新冠疫情管控等不确定因素造成活动临时变动,我们将第一时间通过“海上博雅讲坛”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届时还请各位读者见谅。)

活动嘉宾

Image
Image

曹正文,笔名米舒,《新民晚报》高级编辑,上海市政协第九、十、十一届委员。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执编“读书乐”“夜光杯”副刊32年。曾任上海市作协理事、上海九三学社常委、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文学院与同济大学对外交流学院兼职教授。1993年获上海市首届韬奋新闻奖。1997年应瑞典外交部邀请出席第97届诺贝尔奖颁奖仪式。2010年获中国通俗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在马来亚大学、墨尔本大学、大田大学、多伦多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讲课。发表文章1300万字,出版个人专著76部, 2002年苏州图书馆建立“曹正文收藏签名本捐赠陈列室”。2017年与2019年上海儿童博物馆创立“读书乐”与“书友茶座”两个陈列室。

推荐阅读

Image
Image

《金庸笔下的一百零八将》

Image

(点击图书封面即可购买签名钤印本

Image

曹正文(米舒) 著

48.00元

上海文化出版社

本书是一本金庸人物点评集。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寥寥千余字将金庸笔下的代表人物一一写活。本书一大亮点是知名画家谢春彦专门绘制的金庸人物图30幅。此外,对于武侠爱好者来说,本书也是一本好读好看的入门读物。

《金庸笔下的一百零八将》

<章节试读>

在港台武侠小说家中,金庸是宁少勿滥的作家。

金庸写了多少武侠小说?他曾将其作品的第一字作一对联,十四个字正好是十四部武侠小说:

    飞——《飞狐外传》

    雪——《雪山飞狐》

    连——《连城诀》

    天——《天龙八部》

    射——《射雕英雄传》

    白——《白马啸西风》

    鹿——《鹿鼎记》

    笑——《笑傲江湖》

    书——《书剑恩仇录》

    神——《神雕侠侣》

    侠——《侠客行》

    倚——《倚天屠龙记》

    碧——《碧血剑》

    鸳——《鸳鸯刀》

另有《越女剑》短篇(1970年),因其容量较小,又受对联字数限制,金庸不列其内。

品评金庸的作品之前,我先列出两张排名录,一为按金庸创作时间顺序的排名:

    1《书剑恩仇录》(1955年)

    2《碧血剑》(1956年》

    3《雪山飞狐》(1957年)

    4《射雕英雄传》(1958年)

    5《神雕侠侣》(1959年)

    6《飞狐外传》(1959年)

    7《白马啸西风》(1960年)

    8《鸳鸯刀》(1961年)

    9《连城诀》(又名《素心剑》)(1963年)

    10《倚天屠龙记》(1964年)

    11《天龙八部》(1965年)

    12《侠客行》(1965年)

    13《笑傲江湖》(1967年)

    14《鹿鼎记》(1969—1972年)

需要说明的是,金庸自1955年闯入武侠世界,至1972年9月封笔,前后十七年写了十五部作品。70年代中期,金庸对其作品作了逐字逐句的修订;有些作品删改较大,某些章节甚至重写,至80年代中期才完成全部修订工作,可见金庸创作态度之严谨。

另一种排名录,为金庸的好友倪匡所列:

    1《鹿鼎记》(倪称之为古今中外第一好小说)

    2《天龙八部》

    3《笑傲江湖》

    4《神雕侠侣》

    5《雪山飞狐》

    6《倚天屠龙记》

    7《射雕英雄传》

    8《书剑恩仇录》

    9《连城诀》

    10《侠客行》

    11《飞狐外传》

    12《碧血剑》

    13《鸳鸯刀》

    14《白马啸西风》

倪匡是以排名开金学研究之先河,他从《我看金庸小说》写到《五看金庸小说》,文字活泼、调侃,见解标新立异,可谓精心研究“金学”之杰出成果。

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面对博大精深的金庸小说世界,爱好者各有所见,如作家三毛与评论家董千里,就认为金庸作品最佳者是《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

Image
Image

书页插图

《天龙八部》是充分显示金庸博大精深的学问的一部武侠小说精品。

 在《天龙八部》之前,金庸用传统的儒学来回述和解说武学。从陈家洛、袁承志到郭靖、张无忌,都有主动或被动的报国之心。作者以郭靖的人世爱国来表现自己的人生观。至《天龙八部》问世,金庸才以佛教的“太悲大悯”来破孽化痴,用佛教的去贪、去爱、去取、去缠来开导读者,这就增加了武侠小说的思想深度与哲学内涵。

《天龙八部》中有三个主角:段誉、乔峰、虚竹,一公子一英雄一和尚。三人身分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但各占一台戏,既前后交错,又相互映衬,既层次鲜明,又一气呵成。这种结构与人物刻画手法,开创了武侠小说写人叙事的新路子。

Image
Image

书页插图

《天龙八部》是一部成功的悲喜剧。

由悲而喜的有:

段誉所爱的女人竟是他的妹妹,但他母亲刀白凤说出他的生父是段延庆而非段正淳;虚竹历经磨难,却误打误撞解了玲珑棋局之谜;萧远山与慕容博结仇多年,拼死相搏,经无名老僧妙语点拨,死而复活,投身佛门;鸠摩智逞凶称霸,吃足苦头,后大彻大悟,泥井中成佛;段延庆从皇子变为乞丐,在欲杀段誉之时,不料得了一个儿子。

也有由喜而悲的:

乔峰为丐帮之主,何等威风!后来他明白真相,愧对众人,误伤少女阿朱;段正淳处处留情,不料其夫人刀白凤由妒而愤,红杏出墙,自己的儿子原来是老婆与他人所生;阿碧吴语款款何等动人,与阿朱戏弄凶僧,后又陪发疯的慕容公子流泪;幕容复出场,风采照人,又有王语嫣美人依恋爱慕,结局发疯,头戴纸冠,受小孩朝拜,做称帝白日梦。

Image
Image

书页插图

由此可见,《天龙八部》写武写侠,写人写情,皆大起大伏,曲尽其妙。读武侠小说不读《天龙八部》,实在是人生一大遗憾。

《天龙八部》还有妙处:段延庆为雪受辱之耻,处处与段誉作对,几次欲置段誉于死地,—日达到目的,却不知所害之人原来是他的儿子,此中哲理岂非大可供世人玩味?

若论此书之缺陷,书名《天龙八部》,指哪八个人物?作者没有明言。此其一。第二,《天龙八部》写得最有趣的人物是段正淳,他夺了段誉不少戏,有喧宾夺主之弊。第三,《天龙八部》放得开,但情节上的分枝太多,稍有松散之嫌。此三点,虽为枝节,但已使它屈居《笑傲江湖》之后。

Image

          《风雅苏州》          

Image

(点击图书封面即可购买签名钤印本

Image

曹正文 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

98.00元

《风雅苏州》

<章节试读>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各有其美。

杭州美在国色天香、仪态万方。宛如一颗晶莹的绿宝石掉落在绰约多姿,美不胜收的西湖里,呈现富丽堂皇、花团锦簇、秀色可餐之美。

苏州美在小家碧玉、曼妙俏丽。老宅、古镇、小桥、流水、园林、牌坊……无一处不是灵秀四溢、包浆浓厚,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Image

苏州园林

从儿时看苏州,到老来品苏州,明知其有千般旖旎、万种风情,却一时不知如何形容她的妙处:精致、秀媚、标致、文气、窈窕、袅娜……都有那么一点意思,却很难一言概括之。

静夜里,回味苏州这座弥漫吴侬软语、姑苏乡音的小城,寻思良久,蓦地悟到苏州之美,其实很怡然:廊檐上的几声鸟啼,花窗中的一潭池水,墙洞内的摇曳红枫,院子里的雨声芭蕉,假山间的几块玲珑石,老巷深处的一座古老牌坊,茶馆店几只上了岁数的瓷碗,古戏台摆着一把三弦、一只琵琶,还有老井里吊上来的冰西瓜,陈旧台阶上的满目青苔。说是寻常之景,不浓艳、不妖娆、不矫情,但在平淡之中却洋溢着古雅之趣。

Image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让人百看不厌,但苏州人手中把玩的物件,又何尝不是令人爱不释手。巧夺天工的苏绣以精细雅致夺人眼目,起于三国,盛于宋代,遂有滚绣坊、锦绣坊、绣花弄老巷,“户户刺绣”在苏州镇湖,至今不衰;苏雕以精致奇巧、玲珑剔透见胜,人物酷肖,眉目生情,《枫桥夜泊》二十八字刻在一根五厘米的秀发上,叫人称绝;苏扇亦珍宝,檀香扇幽香袭人,名动中外,空眼里镂出的花卉飞禽栩栩如生,文人书画折扇,洋溢书卷气,更惊叹扇骨上的留青竹刻,呈清逸空灵之境。苏州的文玩之物,与苏州状元一样多得让人惊羡,从陆慕蟋蟀盆、桃花坞木刻年画、相城金砖、光福核雕、吴县砖刻到苏式鸟笼与苏式盆景,哪一件不是文人雅士的心中爱物。

Image

苏州园林

苏州不仅有山有水,有桥有巷,有茶有酒,有琴有歌,还可以听评弹,看昆曲、提鸟笼、尝美食、玩盆景、观刺绣、盘手串、品玉雕、抚清琴、赏家具、把文玩、坐小亭、听鸟啼、闻花香。尤其是评弹昆曲的唱词,宛如唐诗宋词,在戏曲中一枝独秀。姑苏人说起话来文绉绉的,抬杠也叫外地人翘大拇指,“宁可听苏州人吵相骂”哉!

苏州这座古城起于春秋,历经沧桑,文脉厚重,经历代苏州人精心打造,自成一格:雅致与风韵,一言而敞之:风雅之城。

Image

苏州风雅,不仅指其山水之美、园林之美、古镇之美;更有文化之雅、文玩之雅、文人之雅。风者,乃吴门烟水之绚丽清趣,雅者,乃苏州人心之温润灵秀。

风雅苏州,岂非浪得虚名?风雅二字,乃刻在苏州人的骨子里哉!

11月12日 14:00

艺术书坊三楼

曹正文先生与您不见不散

欢迎加入官方活动群

活动抢先知

签名钤印本抢先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