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到70年代出生的人,在他们的后半生,只剩下归途了网上有这么一

 Loading69 2022-11-08 发布于四川
60到70年代出生的人,在他们的后半生,只剩下归途了

网上有这么一句话:“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他活着的时间就一天,就少一天。”

没有人能活着离开这个世界,也没有人能活几代。每个人都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一分一毫都不拿,最后都白费了。

我曾经很讨厌“空虚”这个词,认为人生不应该是空虚的。后来看完了世间的一切沧桑,突然顿悟了。人要长生不老只是一个虚妄的过程。

《金刚经》里有一句话:“一切相皆虚妄。不见则已,不见则佛。”

你看到的一切表象都是虚幻的,荒谬的,不真实的。只有打破这个“相”,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50岁以后,我们会发现,人生只有一条“若隐若现”的轨迹是真实的,其他的一切都会烟消云散。而这个若隐若现的轨迹,就是生命的“归乡”。

人老了,知道自己的命运,也尝遍了人间的酸甜苦辣。这个所谓的“回家”会带我们回家。

60-70年代出生的人不得不“回家”度过余生。

1960年出生的人,今年62岁,早就退休了。他们要么过着无忧无虑的养老生活,要么还是要出去打工,非常辛苦。

1970年出生的人,今年已经52岁了,努力了大半辈子,也知道自己的命运是什么,人生轨迹要去哪里。

每一代人都有相同的经历:青春活力——中年努力——老年退休——回报期近了。最终,我们到达了终点,完成了此生的使命。

有时候,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不能长久的活着,反而会有「归途」?

一位老先生曾对我说:“世界那么大,世界上的事情那么多。经历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就够了。再多的时间都没有意义。”

这个世界终究是“周期性”的。一代人老了,一代人又出生了,然后就这样一直下去,直到今天,直到未来,没完没了。

在这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会被折磨,也会感受到一点点甜蜜。能吃的我们都吃过,也经历过一些不幸。

慢慢的,人心变得冷漠,人的观念变得沧桑。生活,就这样,让我们一天天老去,也让我们一天天走向终点。

回想小时候,我们讨厌留在家乡,于是离开父母去外地打工。我离开了家乡,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奋斗。当时我们觉得前途无量,岁月漫长。

我们奋斗到40岁。一天晚上,我们看着窗外的风景,默默地抽烟。突然,我们的思绪混乱了,一个声音告诉自己——再年轻,终究会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精力大不如前,工作效率也越来越慢。如果我们在私企工作,我们将处于失业的边缘。

那一刻,突然,我们想回老家,远离大城市,和父母在一起。我们不想让时间剥夺我们的感情。

45岁以后,回到家乡,才发现一切都变了。我们曾经的同伴已经分道扬镳,甚至我们的父母也老了,一些长辈也走了。不禁感慨秋风萧瑟早,人事全无。

再过几年或者十年,我们的父母就不在了,我们的孩子也长大了,有的人甚至会成为别人的爷爷奶奶。我们抱孙子的时候,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让我们多陪陪他们吧。

因为我们都知道,日子,就是过了一天,就会少一天。爷爷奶奶不在了,父母也老了,接下来就轮到我们了。你,我别无选择。

过了这些年,看着身边太多的人离开,我们也领悟了一个道理——谁也不知道,事故和明天,谁先来。

有的中年人还没退休就提前走了;一些辛苦了一辈子的普通人,还没享受几天幸福就在车站下车了...越来越多的悲剧出现,越来越多的感情油然而生。

如果你今年五十多岁了,不妨看看校友名单,看看每年去同学聚会的老同学。每一年,在场的人都在减少,那些熟悉的面孔也在悄然离开这个世界。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同学会”吧。正如苏轼所说:“寄蜉蝣于天地,沧海一粟。我一会儿哀叹人生,一会儿羡慕长江无限。”

我们如蜉蝣,与天地相比,不过是尘土。就大海而言,我们也是米粒中的一粒,微小到极致,仿佛一眨眼就会消失。

人生有尽头,长江无止境。生命自有尽头,世界永存。不要以为我们掌握了时间和命运,也许我们都只是世界上的过客。

我们在火车上,到了就要下车,到站就要挥手告别。在回家的旅途中,你不妨快乐地生活。毕竟一眨眼就过了两三万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