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次哈尔科夫会战:曼施坦因的战争

 cat1208 2022-11-08 发布于广东

本文摘自指文图书【战略战术007】《国防军:节节败退,1943年的失败战争》

图片

对于曼施坦因而言,乌克兰战场已经成为他捍卫自己观点的战场

关于南方战线的策划:曼斯坦因的战争

如果1943年仅仅发生了库尔斯克和奥廖尔战役,那么我们很可能就会认为双方打成了平局,或者判定苏联红军占了上风。而实际上,这一年的余下时间将会表明国防军在东线的处境已经变得有多么绝望。城堡行动对德军来说是孤注一掷,他们没有其他选择,也没有实施其他的进攻作战。但对苏联红军来说,库图佐夫行动只不过是一系列看似无穷无尽的攻势的开端,这些攻势将会持续到这年的年底,在1944年又重新开始,然后延续到战争结束。西方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的首席权威戴维·格兰茨在分析后发现,苏联红军在1943年至少策划了8场不同的作战行动:

  1. 库尔斯克突出部防御作战,到7月12日成功结束。

  2. 针对奥廖尔突出部的库图佐夫行动,在7月13日发起,到8月15日成功结束,该突出部被清除,德国守军退守哈根阵地。

  3. 鲁缅采夫行动(Operation Rumiantsev),由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针对别尔哥罗德和哈尔科夫一带的德军集团发起。

  4. 苏沃洛夫行动(Operation Suvorov),由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在北方针对斯摩棱斯克(Smolensk)和罗斯拉夫尔(Roslavl)前方的德军部队发起的突击。

  5. 由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在顿巴斯实施的作战,旨在突破米乌斯河沿岸的德军防线。

  6. 切尔尼戈夫(Chernigov)—波尔塔瓦作战,由中央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实施,作为鲁缅采夫行动的延续,旨在将德军击退至第聂伯河。

  7. 布良斯克作战,由布良斯克方面军针对布良斯克的德军部队发起的突击,是库图佐夫行动和苏沃洛夫行动的后续。

  8. 新罗西斯克—塔曼和梅利托波尔(Melitopol)作战,由南方面军和北高加索方面军发动的攻势。

也就是说,苏联红军为1943年余下时间制定的作战计划要求各地的军队都参与进攻。按照一位苏联红军参谋人员的说法,在南方面军和北高加索方面军也加入进攻后,这就是“从大卢基(Velikiye Luki)到黑海”的整条南方战线的全面进攻。

如果说苏联红军此时的战争方式有一个精髓,那么就在于——全面实现连续作战的设想。所有这些战役都将是苦战,因为作为对手的国防军此时仍然能够熟练地进行自卫。这些战役全都无法达成冲进敌后不设防区域的彻底战略突破,它们全都将在某个时刻转变为令人痛苦的消耗战。然而苏联红军有能力接二连三地发起这些战役,这就给国防军出了一个无解的难题。德军的指挥体系只能应对一定数量的紧急情况,超出限度就完全无力应对。数量有限的预备师或预备旅只能封堵一定数量的缺口,而国防军必定会在苏联红军攻势枯竭前耗尽兵力。

图片

“堡垒”行动与“鲁缅采夫”行动的示意图,苏军与德军相继采用了防守反击战术

可能有人会批评这一系列作战的时间安排。因为苏联红军的这些战役是依次发动,而不是同时开始的,所以就给了曼斯坦因这样优秀的德军指挥官闪转腾挪的机会:通过机动应对威胁,将预备队在不同地点之间移来移去,并在适当的时机以凶猛的反击打击过度扩张的苏联红军前锋。在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内部对这个问题也有争论,朱可夫元帅主张减少进攻次数,集中更多兵力攻击比较关键的地段,以求包围并歼灭德国守军。斯大林则主张“在宽广战线上实施数量众多的正面打击”,最后他的意见占了上风。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朱可夫希望按照军事学院的手册打大纵深战役,而比较保守的斯大林则意识到己方已经掌握作战优势,不需要冒不合理的风险,于是采取了较为传统的做法,即“迫使敌人分散其资源,在不同地段之间疲于奔命,设法孤立一段战线,使其布满被苏联红军部队打开的巨大缺口”。这种连续进行的宽正面进攻有几种好处:每次进攻可以获得尽可能长的准备时间,可以周到细致地储备物资和弹药,可以减少在高度官僚化和集中化的威权制度下发生差错的次数(在这种制度下不太可能依靠下级的主动精神来弥补计划过于死板的缺陷)。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斯大林坚持保守路线的做法很可能是正确的。

要评估这一时期德军的战略则比较困难,因为曼斯坦因除了应付接二连三的严重威胁之外并无多少建树。

此时南方集团军群在前线从左至右依次部署了四个集团军:部署在库尔斯克以南的别尔哥罗德和哈尔科夫一带的第4装甲集团军(由赫尔曼·霍特将军率领)与肯普夫暂编集团军,其中第4装甲集团军大致面朝北方,肯普夫暂编集团军大致面朝东方;在伊久姆一带防守顿涅茨河中游的第1装甲集团军(由埃伯哈德·冯·马肯森将军率领),大致面朝北方;以及重建的第6集团军[原霍利特暂编集团军,由卡尔-阿道夫·霍利特将军(General Karl-Adolf Hollidt)指挥],它位于突出的“作战阳台”地带,据守米乌斯河防线,面向正东。这些集团军此时都兵力空虚——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普夫暂编集团军是因为参与了库尔斯克的血战,第1装甲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是因为贡献了自己的装甲部队使库尔斯克攻势得以实现。从纸面上看,德军似乎形成了一道像模像样的防线:四个集团军一字排开,步兵师部署在前沿,装甲师在后方担任预备队应对苏联红军的任何突破。但实际上却是另一番光景:后勤供给不足,各支部队都缺人(步兵尤其短缺),还要据守北起别尔哥罗德、南至塔甘罗格并且呈阶梯状向东突出的前线。因此,这条战线远远长于它应有的长度,很容易在苏联红军选择的任意地点遭到突破。

虽然有着许多不利条件,但曼斯坦因还是看到了作战机会。他所属的军官团使他接受了寻找战机的训练,而他也比国防军中的其他任何人都更能体现这种传统。在回忆录中,曼斯坦因专门用一个最长的章节(篇幅大大超过其他章节)讲述了这场在东线的防御战(Abwehrkampf),颇有写作才能的他明晰地阐述了自己的主张。毕竟,要克服苏联红军此时享有的数量优势绝非易事:

在1943年7月17日,我集团军群的29个步兵师和13个装甲师要面对苏联红军的109个步兵师、9个步兵旅、10个坦克军、7个机械化军和7个骑兵军,此外我们还必须算上20个独立坦克旅、16个坦克团和8个反坦克旅。到了9月7日,我军面前又出现了55个步兵师、2个坦克军、2个机械化军、8个坦克旅和12个坦克团,主要是从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的地段调来的。合计起来,苏联红军对我军拥有大约7比1的兵力优势。

图片

苏军为即将发起的大纵深攻势集结了大量的坦克部队

坦克产量的对比也同样令人沮丧。曼施坦因指出,“虽然希特勒的热情造成了令人吃惊的军工产量,但德国的工厂每月只能产出500辆坦克。”相比之下,苏联的产量是这个数字的三倍乃至四倍。

图片

坦克产能不足使得德军设法改造了大批自行反坦克炮,甚至将其作为采用固定式炮塔的坦克使用。

至于国防军本身,曼斯坦因指出一系列苦战使它元气大伤,既增加了它的人力消耗,也给这支军队的核心——“经验丰富的前线战士和军官”——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曼施坦因提到,从城堡行动开始到8月底,德军的勇猛作风和军官靠前指挥的传统使南方集团军群成了军官团的坟墓。在这段相对短暂的时间里,至少有7个师长在战斗中身亡,与他们一同战死的还有38个团长,以及至今看来仍然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252个营长……

冲向哈尔科夫

争夺乌克兰的战斗应该是属于曼斯坦因个人的战争,他终于能够在他一直声称的理想战场上迎战“俄国人”了。他们是进攻方,进入了毫无掩护的空旷地带,正适合他运用他那著名的反击手段。然而,尽管曼斯坦因拥有无可争议的优秀作战技巧,1943年秋季却依然将会成为南方集团军群的又一个灾难季节。

战斗是在遥远的南方打响的。7月17日,当库尔斯克的战斗刚刚平息,苏联红军就对米乌斯河沿岸的德国第6集团军发动了进攻。 

    在其他任何战争中,这样一场强大的攻势都会被视作这个交战季节的主要事件。但是在这场战争中,它却被完全埋没了。发起进攻的是托尔布欣将军(General F. I. Tolbukhin)指挥的南方面军,从右到左依次是第51集团军、第5突击集团军、第28集团军和第44集团军,而第五支部队(近卫第2集团军)则用来组成第二梯队。中路的第5突击集团军和第28集团军将会在宽度只有19千米左右的狭窄正面上进攻,一旦它们砸开了德军前沿阵地,近卫第2集团军就会通过缺口深入。虽然德国第6集团军在人数上处于严重劣势,但隔河布阵的它拥有地利,而且士兵们已经花了五个月的时间来加固阵地。德国第6集团军在前线部署了三个军,从右到左依次是第29军、第17军和米特军[这又是一支支援力量不足的暂编部队,得名于其指挥官弗里德里希·米特将军(General Friedrich Mieth)]。此外,还有一个机动师(第16装甲掷弹兵师)在前线后方担任集团军预备队。

战局的发展遵循着此时大家都开始熟悉的套路,苏联红军最初的进攻在指定攻击地段撕开了德军防线,在防线中央的古比雪夫(Kuibyshev)北郊渡过了米乌斯河。德军转到预设阵地上继续战斗,他们巧妙利用地形顽强抵抗,并且使用小型的摩托化战斗群迅速发动反击。结果,进攻的苏联红军未能取得彻底的战役突破。但即便如此,托尔布欣还是决定投入他的第二梯队——近卫第2集团军,让它渡过米乌斯河,进入此时宽约19千米、纵深16千米的,人满为患的桥头堡(有些人可能认为他的这个决定有点轻率)。

德军迅速做出了反应。曼斯坦因很清楚放任苏联红军越过大河占领任何阵地的危险性——他们首先会巩固该阵地,然后集结兵力,最终从桥头堡杀出,或者是为策应战线其他地段的攻势而实施牵制作战,或者本身就是主攻。于是增援的装甲部队很快从南方集团军群的各个防区赶来,其中包括党卫军第2装甲军(从顿涅茨河沿岸的第1装甲集团军抽调)和第24装甲军(南方集团军群的最后一支机动预备队)。第6集团军司令霍利特将军最终封堵了突破口,甚至在7月底将苏联红军击退。有报告称托尔布欣很气馁,他感觉自己的攻势失败了。实际上,由于托尔布欣将德军装甲部队吸引到了米乌斯河,反而可以说是完美地扮演了他应该扮演的角色。事后回想起来,就连曼斯坦因也认为自己把这么多装甲部队调到米乌斯河的决定是“灾难性的”。

此时,苏联红军已经实现了三个目标——他们守住了库尔斯克,消除了奥廖尔突出部,而且将德军的大部分战役预备队吸引到了米乌斯河。他们已经为自己最辉煌的胜利做好了铺垫。他们的下一个攻势(鲁缅采夫行动)的目标是歼灭部署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南部的德军部队,即位于左侧的第4装甲集团军和位于右侧的肯普夫暂编集团军。德军处于一个暴露的突出部中,它是由于原本向北延伸的战线向西转了近90度而形成的,而这种态势再次被苏联红军利用。进攻的苏联红军部队是面朝南方的沃罗涅日方面军(由瓦图京将军率领)和面朝西方的草原方面军(由科涅夫将军率领),共有五个集团军参与最初的打击。这五个集团军从右到左依次是近卫第6集团军、近卫第5集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第53集团军、第69集团军和近卫第7集团军(草原方面军)。此外,瓦图京从北方发动的最初打击还将得到由装甲部队组成的第二梯队的支援[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位于近卫第6集团军后方)和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位于近卫第5集团军后方)]。一旦突击集群突破德军防御,这两个坦克集团军就会穿过突破口冲向博戈杜霍夫(Bogodukhov,这座城市控制着从西方和西北方接近哈尔科夫城的道路),并在这里配合来自东方的科涅夫的部队包围哈尔科夫。此外,还有三个集团军部署在瓦图京的突击集群右侧(从右到左依次是第38集团军、第40集团军和第27集团军),任务是在进攻得手时扩大战果。还有一个在左侧的集团军也随时准备加入战斗——隶属于马利诺夫斯基将军(General R. I. Malinovsky)指挥的西南方面军的第57集团军,它基本上部署在哈尔科夫的正东方向。此外,还有两个航空兵集团军(第2和第5航空集团军)可提供空中支援。

图片

苏军凭借兵力火力优势发动了强大的反击行动

参与这次进攻的苏联红军部队总计至少有九个集团军、两个坦克集团军和两个航空集团军,围绕别尔哥罗德突出部摆出一个半圆形的阵势——总人数超过100万。虽然这次进攻的规模巨大,但理念却很简单。用近年来关于这场战役的最佳历史著作的话来说就是:一次“经典朱可夫”作战。但是,鲁缅采夫行动要想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大炮的数量。苏联红军在策划阶段就遇到了许多难题。参与进攻的部队一直是按照阵地防御的要求配置的,它们此时却要在过渡或准备时间极少的情况下快速转入进攻。而且大部分策划似乎是通过口头讨论完成的,关于鲁缅采夫行动的书面命令直到作战开始两天后才出现。不仅如此,许多部队在库尔斯克作战期间蒙受了可怕的损失,尤以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为最。几乎所有部队都缺编且非常疲惫,补充兵员才刚刚开始到达。所有这些困难都需要时间来克服,所以原定于7月下旬开始的进攻直到8月3日才开始进行。

面对苏联红军的重兵,霍特、肯普夫和曼斯坦因都没有任何办法拿出与之相称的实力。当地的守军就是刚刚在库尔斯克攻势中承担南路突击的两个集团军。位于左侧的第4装甲集团军和位于右侧的肯普夫暂编集团军此刻的实力都已大不如前。此前的两个星期,这两个集团军一直在放弃自己向普罗霍罗夫卡进军途中占领的小片区域,并缓慢退向原先的出发阵地。但我们还是要指出,这两个集团军并没有做好多少自卫的准备,没有占领任何预设阵地,元气大伤,后勤也处于崩溃边缘,而且缺乏补充兵员,步兵的缺额尤其严重,相比之下苏联红军遇到的问题就显得简单多了。

因此,鲁缅采夫行动最初的进攻几乎处处得手也就不足为奇了。在经过三个小时的大规模炮火准备后,地面进攻在上午7:55开始。到了上午10:00,苏联红军的突击集群已经攻占了德军的第一道防线,到了下午13:00,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和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第二梯队)的先头部队已经在通过突破口。朱可夫又一次把自己的部队集中在了狭窄的正面上,例如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的作战正面只有3千米宽,而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的作战正面也只有5千米宽。位于前线的城市别尔哥罗德在进攻发起后的第三天(8月5日)被攻克——顺便说一下,苏联红军收复奥廖尔也是在同一天。

这次进攻让曼斯坦因和他的幕僚都震惊不已,他们意识到自己中了圈套,于是匆忙下令从遥远的南方召回那些装甲师:党卫军的“髑髅”师和“帝国”装甲掷弹兵师连同第3装甲师一起增援霍特,党卫军第5装甲掷弹兵师“维京”则驰援肯普夫。虽然它们会迅速抵达目的地,但是要挽回已经酿成的战役灾难为时已晚。苏联红军的主要战果出现在中路,也就是第4装甲集团军与肯普夫暂编集团军的作战交界处。随着第二梯队的坦克集团军开始急速南下,两个德国集团军被分割开来。由于在苏联红军压力下,第4装甲集团军逐渐退向西南,而肯普夫暂编集团军退向东南,两者之间的缺口每时每刻都在扩大。到了8月7日入夜时,在进攻发起五天后,这一缺口已经扩大为48千米——对苏联坦克集团军来说这是非常宽大的作战空间。

德国的两个集团军侧翼暴露,而楔入两者之间的机动能力出色的敌军已经在欢呼胜利,眼看一场灾难就要降临。但就在此时,德军几个装甲师的先头部队开始抵达战场。结果在博戈杜霍夫和阿赫特尔卡(Akhtyrka)一带爆发了规模庞大的装甲对决,这场恶战使苏联红军的攻势暂时被遏制,也使双方都损失惨重。到了8月底,德国的两个集团军得以与敌人脱离接触,重新建立起一条极为薄弱的防线,不过它们的逃脱非常惊险,任何研究此战的人都不应该将德军的幸免于难等同于胜利。

图片

德军的装甲反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无法完全抵挡苏军铺天盖地的攻势

在8月22日,苏军部队重新进入这个国家的第四大城市——哈尔科夫。这预示着国防军需要采取此时已经成为习惯的措施:解除一位将军的职务。这一次的受害者是肯普夫将军,因为负责城防的就是他的暂编集团军。我们不能说肯普夫在防守过程中犯过什么特别严重的错误,而他撤离哈尔科夫的行动也是避免被包围的必要之举。也就是说,肯普夫的被解职更像是一次仪式性的献祭。继任者是曼斯坦因的前参谋长奥托·韦勒将军(General Otto Wöhler),而随着肯普夫去职,原来的肯普夫暂编集团军也得到了一个新的番号——第8集团军。

此外,苏联红军攻克哈尔科夫还有着更深刻的意义。1941年国防军从苏联红军手中夺走了这座城市,1942年5月,苏联红军曾企图通过他们最早策划的反攻战役之一收复它,但却以失败而告终。在始于斯大林格勒的冬季大反攻中,苏联红军于1943年年初将它夺回。但是在1943年3月曼斯坦因的反击中,他们又一次失去了它。此时,苏联红军终于又夺回了它——这一次是永久的。

如今在军事研究的圈子里,对于克劳塞维茨的顶点理论有许多讨论。这一理论认为任何进攻都不能永远持续下去。进攻方的实力会在某一刻开始下降,进攻方会开始感受到补给线拉长、损失严重和单纯的疲惫所带来的压力。此时防守方将掌握优势:他们已经沿着自己的补给线后退,补充兵员更容易到达前线,而且指挥官也可以有力地控制部队。用克劳塞维茨的名言来讲,这就是“复仇之剑闪耀光芒”的时刻。

“顶点”可以有许多表现形式,它既可以是某个事件、某个时刻或某种思维状态,也可以是某个地点。在辽阔的东线战场的这一地段,显然就矗立着1941—1943年的顶点,它是双方军队的作战极限,任何一方到达这一地点时都会感到维持进攻锐势和后勤供应的吃力。这个顶点,就是哈尔科夫城。

图片

苏军收复了满目疮痍的哈尔科夫,标志着这座城市的第四次易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