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品红楼 | 张黎明:草蛇灰线 伏脉千里

 冬天惠铃 2022-11-09 发布于湖南

图片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品读红楼系列之一

    《红楼梦》的作者在书中大量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技法——“草蛇灰线法”。所谓“草蛇灰线”,其大意是蛇行草中,可见其行迹;炉灰撒在地上,可辨其脉络,以此来形象地说明某一事物在行文中不断被提及,初看似乎是偶然,细看下去,却发现是一条重要的线索。《水浒传》中曾经采用了这种方法,《红楼梦》更是将这种方法发扬光大,在情节结构、前后照应、深化主题等多个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简要分析一下,《红楼梦》中是如何采用这种艺术手法的。

    其一,作者常常将某件事物,作为小说的结构线索。如果某一种事物在行文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反复出现,直至后文关键处才被点破其作用,从而显现出一条清晰连贯的线索,那么便可以认为这是行文的结构线索。比如作者在小说前三回中,对贾宝玉脖子上所佩戴的“通灵宝玉”进行了反复的交代,通过开篇时僧人与顽石的对话、冷子兴对贾雨村进行的“演说”、黛玉从母亲处“听说”、黛玉的“忖度”及黛玉与袭人的对话等多处描写,让读者不断地加深对“通灵宝玉”的印象:首先,这玉是贾宝玉出生时嘴里含着的,来历奇特;其次,这玉上面有“许多字迹”,因而是一件“罕物”。而且,之前的描写都是蜻蜓点水、藏头露尾、似有若无,并不将“通灵宝玉”的特点完全交代清楚,直到第八回中通过“比通灵”的情节,借宝钗“细细的赏鉴”,才将其“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的特点一一写出,并注明其正反面图式。通灵宝玉上所刻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与宝钗金锁上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相对应,有力地暗示了宝玉和宝钗后面发生的婚姻关系,因而作者用它承担了行文的“结构线索”这一重要作用。

    其二,作者常常将某一人物或情节,作为伏笔和照应。熟读《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刘姥姥在贾府落败后收留了巧姐,但这个结果在她前两次进荣国府时都有伏笔。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周瑞家的带刘姥姥去见王熙凤之前,先见了王熙凤的丫鬟平儿,书中这样写到:“于是来至东边这间屋内,乃是贾琏的女儿大姐儿(即巧姐)睡觉之所。”看似闲闲一笔,谁知却是为后文刘姥姥救巧姐埋下伏笔。第四十一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作者通过板儿和大姐儿玩耍,再次为刘姥姥救巧姐、巧姐后与板儿结亲设伏。书中写到:“忽见奶子抱了大姐儿来,……那大姐儿因抱着一个大柚子顽的,忽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便也要佛手。”于是俩人交换了玩物。两个孩子不经意间的一个行为,为后文两人的姻缘埋下伏笔。另外,第十七到十八回,元春在“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时点了四出戏,分别是《豪宴》、《乞巧》、《仙缘》和《离魂》,评书人指出:“所点之戏剧伏四事”,分别为“贾家之败”、“元妃之死”、“甄宝玉送玉”及“黛玉死”,这些都是后文中描写的重要故事,谁料伏笔却在元春所点的四出戏中。

    其三,作者常常以一件事来影射另一件事,或以一个人物为另一个人物的“影子”。众所周知,《红楼梦》主要写的是作为名门望族的贾府由盛转衰的过程,但作者并不是一开首就去写贾府,而是在全书第一回中,首先叙述了姑苏城中的一户“乡宦”,被当地推为“望族”的甄士隐一家的故事。早先的甄士隐“观花修竹,酌酒吟诗”,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先是在元宵之夜,因家人霍启的疏忽而让女儿英莲被人拐走,后又由于相邻的葫芦庙因为炸供而起火,导致其家宅变成一片“瓦砾场”,便让“投人不着”的甄士隐,“竟渐渐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刚开始读《红楼梦》时,会有人不理解作者为什么会去忙里偷闲,去专门写这个与全书故事联系并不大的小家庭、小人物,直至读完全书后才会明白,原来作者以甄士隐一家的变故,来影射贾史家族最终败落的命运。如果要问贾宝玉出家后会成为什么样子,不妨看看甄士隐出家后是如何消磨生命的,大概也就知道答案了。

    总之,像《红楼梦》这样人物众多、故事复杂、结构宏伟的长篇巨著,作者无法从头至尾将其中任何一件事、一个人一笔写到底,因而就需要采用草蛇灰线法,通过对特定事物若隐若现、时断时续的描写,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线,使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自然而又合乎逻辑,从而形成前伏后应、首尾贯通、故事结构完整统一的艺术整体。从书中的实际描写来看,运用这种方法不仅使故事前呼后应,情节浑然一体,同时也加重了人物性格特点的色调,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而生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