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7年,耿飚发现了混迹于市井中的徐向前,忍不住大叫:徐总指挥

 Zsy20151225 2022-11-09 发布于广东
文章图片1

老覃在昨天写了《西路军失败,徐向前乘国民党战斗机飞回延安,临降落时,愁得不轻》一文,文中提到:西路军行动失败后,徐向前和陈昌浩根据西路军政委员会在红石窝会议上的决定,离开部队回陕北向党中央汇报情况。

他们两人出了祁连山后,因陈昌浩突患急病,寄宿在老乡家,徐向前只好一个人孤零零上路。但在凉州地界,他遇上了西路军总部特务团的营长蔡光波,因此一起结伴渡过了黄河,到了一个名叫打拉池的小镇。

在打拉池,徐向前用组织上提供的路费买了两身棉袍,他打扮成商人,蔡光波打扮成伙计,翻过了六盘山,进入了平凉。

在小屯镇,他们遇上了耿飚。

耿飚为什么会在小屯镇出现呢?

说起来话长。

老覃在多年前写过《北大教授在武林大会赞“无衔将军”武功盖世,众掌门人皆心悦诚服》一文,曾对耿飚做过扼要而全面的介绍。

耿飚是湖南醴陵人,在1926年加入了水口山工人赤卫队,后来参与组建并率领农民赤卫队发起醴陵暴动和十万农军攻长沙。在1930年9月,他率领游击队正式参加了红军,历任红1军团第3军9师参谋、师干部教导队队长、作战教育科科长,在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途中屡立战功。

文章图片2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后,为了加强四方面军的政治工作,在11月初,周恩来打算调派耿飚到四方面军红4军任参谋长。

当周恩来向耿飚征求意见时,耿飚非常坦率地说:“我个人还是想留在一方面军,一方面军好,四方面军我不熟悉。”

周恩来不置可否。

过了几天,却突然来找,说:“毛主席想见见你。”

耿飚知道是为去红4军的事,就横下一条心,抱着挨批的思想准备,去见毛主席。

毛主席见了耿飚,对红4军的事一字不提,亲热地招呼说:“小老乡,我们到外面走走,晒晒太阳。”

初冬时节,阳光和煦。

耿飚和毛主席肩并肩地沿着保安城墙边的一条小河边走边谈。

毛主席指着河问:“你看,这个河像不像你们醴陵的那条?”

耿飚说:“你是说渌江吧?夏天像,冬天不像。”

唔?毛主席点了点头,语锋一转,说:“是这样,军委打算安排你到四方面军去哩。”

耿飚摇了摇头,说:“这事周副主席曾经跟我提过,我始终觉得我还是留在一方面军比较合适。”

毛主席非常认真地说:“已经决定了嘛,个人要服从组织,不乐意也得去哟!”

耿飚“啪”地一声立正,问:“请示主席,我到四方面军负责什么工作?”

毛主席停下脚步,低沉着声音说:“去当参谋长,执行反张国焘路线。”

耿飚内心“格登”了一下,有些忐忑不安地说:“这可是个政治任务,应该派政委或政治部主任去嘛,派参谋长去似乎不合适。”

“嗨,”毛主席展颜大笑,说:“小老乡呀小老乡,一条河你分出冬天夏天,一个任务也分出政委参谋长。4军现在只要参谋长嘛。事在人为,参谋长也能完成政治任务。”

耿飚听从了毛主席的劝导,服从安排,到红4军担任了参谋长。

红4军当时的军长是陈再道,军政委是王宏坤,耿飚到了红4军,受到了他们的热烈欢迎,很快就融为了红4军中的一员。

1937年2月26日,毛主席听说西路军在倪家营陷入马步青、马步芳的重兵包围,下令将红4、红31、红28、红32军及骑兵第1团组成的“援西军”,以刘伯承为司令员,要他们从淳化、三原地区出发,兼程西进。

但援西军刚刚到达甘肃东部的镇原,就接到了中央的命令,说西路军已经彻底失败,要求他们停止前进,就地展开寻找和接应西路军突围出来的战友们的工作。

耿飚并不是徐向前红四方面军的老部下,他们之前的交集非常少,在小屯镇,他不经意地一瞥,就认出了混迹在市井中的徐向前,忍不住大叫“徐总指挥”。由此可见他对徐向前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仰。

徐向前见到了耿飚,就像流浪在外多年的孩子在他乡见到了久别亲人,“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耿飚赶紧温言安慰他,让出自己的马给他骑,护送他到镇原援西军司令部。

徐向前也那一天起和耿飚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解放战争时期,耿飚和徐向前同在华北战场战斗,徐向前时为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司令员、政委,耿飚则是杨罗耿兵团的参谋长。

有意思的是,徐向前在1978年担任了国防部长,而在三年之后,即1981年,耿飚担任了国防部长。

文章图片3

在1981年春节,时为国务院副总理的耿飚,曾约中央书记处书记宋任穷、总政治部主任韦国清、副总参谋长杨勇一同去看望徐向前。

在徐向前的家里,徐向前还主动向耿飚提起了当年在屯子镇相遇的情景,大家都不胜唏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