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天地 | 徐兰英 | 我的小学语文老师,马老师

 结庐作伴 2022-11-09 发布于四川

我的小学语文老师,马老师

文:徐兰英

图源:网络 . 版式设计:湛蓝

在我一生中,遇到过不少老师,但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教我小学语文的马景明老师。

马老师是三年级才开始教我语文的,那时我们称小学一二年级为低级教育,三四五年级为高级教育,教三到五年级的老师相对来说文化水平要高一点,而且每带一届学生都是从三年级跟班上到五年级,这样反复循环。

马老师教我的时候,我有些害怕。上课时一惯胆小的我,即便是能回答对的问题都不敢举手,生怕出了错,马老师会用不同的手段来惩罚我。其实通过接触相处,方知马老师表面是一个严肃冷峻的人,其内心特别的和蔼可亲。

有一次,上《小木船》一课,马老师问我们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马老师看我不举手,偏偏找我起来回答,平时我都认真听课,那一天不知咋的思想开小差了,听他一问,我慌忙说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教室里顿时引起一场哄堂大笑,马老师先是批评我没认真听课,然后通过形象地板书,纠正我的错误之处,直到我弄懂为止。下课的时候,马老师找我去办公室谈话,要我把胆子放大一点,要我学会自信。

渐渐地我胆子大了,上课能积极举手发言了,马老师非常高兴,但作业的粗心而导致的错误,没让马老师为我少操心。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我上四年级的时候,一次作业我写鼓励的”励”字,”力”字写到”厉”的里面去了,马老师没有马上指出我的错误,而是要我认真检查,在认真检查中找到自己的错误。后来我又把”厉”和”力”写分家了,马老师看了还是不对,罚我重写,这时同学们都放学了,我急得大哭。马老师一人在办公室陪着我写,直到夜幕降临,我写正确为止。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马老师对学生的严格,从那以后我无论是写作业还是做事都很细心,即使做错,也学会了在错误中反省自己,提高自己。

我最喜欢上马老师的作文课了。每一次作文课都是启发谈话揭示文题,然后教我们学会审题,抓住要点,逐字成句,逐句成段。不知是我对作文本身就感兴趣,还是马老师的作文课生动诙谐,对我启发性强,我爱上作文,每次语文考试我作文都得高分,当然,马老师对不同的学生也有不等的要求。

自马老师教我以后,我感觉我的语文进步很大,大部分考试我都在班上考第一名。每当他读到我的分数时,脸上洋溢着比我还喜悦的笑容,我知道那是一位辛勤的园丁收获教学成果的欣慰。

当然我也有考不好的时候,考得不好,马老师总是在班上严厉地批评我,说我不应该考不好。说真的,我很喜欢马老师那痛快淋漓的批评,不仅激发了我的上进心,也成为我进步的阶梯。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小升初预选,乡里八所学校都到乡中心小学集中参加考试。清早,马老师就在一旁给我打气:“徐兰英,今天一定要好好发挥,给我拿个第一名回来。”马老师这句话,我感到了沉甸甸的分量,面对他对我的满腔期待,我只有考得更好才不负他厚望。

校园

因为是第一次跨校考试,我有些激动又有些紧张,更担心自己如果考不好,那憧憬中学校园的美好会不会成为泡影?

准备出发了,本来会骑自行车的马老师今天不骑车了,他在前面带队,陪我们走。一路花儿向我们招手,树儿向我们点头,仿佛也在为我们今天的考试祝福。

到了乡中心小学,马老师给同学们每人都买了一瓶汽水,提醒我们口渴了喝水,做题要细心,先易后难。他的话语很朴实,但足以证明他对我们的负责与关怀。

考试铃声响了,全乡八所学校考生插花分配,共四个考场。我被分配到第二考场,考场除了两个是我同学,其他的我一个都不认识,我有些紧张,心绷得像一根弦。

监考老师都是错开监考,自己不监考自己班的学生,以免抄袭作弊。

开始考了,每个考场分两位监考老师,我们考场是一位青年男老师,姓张,女的是一位中年女老师,姓胡。那两位老师先强调一下考试的纪律和注意事项,然后把卷子发到我们的手上。

接过试卷,迅速浏览,都是马老师给我们复习到的题目,作文是《这件事使我深受了教育》,也不难。我开始认真答卷,总觉得今天的考试题目得心应手。我胸有成竹,不敢说考100分,但90分不成问题。

当我做到一大半的时候,我感觉窗前有一个身影在晃动,那是马老师。他不能来考场,只能从窗子下偷看我考得如何,因为这关系到我以后升学的问题,也是关系我命运转折的问题。父亲说过,我家境贫寒,如果预选考试筛下来,我将从此在家务农,与泥土打交道。想着想着,我愈发认真起来,做好每一道题。然后检查。交卷。

中午吃饭,辅导员把两个卢饼分发到同学们手上,我们正津津有味地啃着,卢饼不时散发芝麻的香味。同学们边吃边聊起这次考试的题目,我看得出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自信的笑容。

正当我们聊得起劲时,马老师来到我们中间,冲着我说:“你今天考试还不知考及格没有?许多题都做错了。”我顿时感觉晴天霹雳,眼泪不由自主流下来。手上的另一个卢饼也随眼泪从手心滑下来,掉在地上,此时我的心情沮丧极了。

这是怎么回事?我觉得今天的题目好做,并且十拿九稳考高分,怎么会考不及格呢?或许马老师看错了,把别人的试卷看成我的试卷了!我想对马老师说,可我又没勇气。我想象着这次预选落榜从此与父亲一道在田间劳动的情景,真是越想越伤心,越想越难过,同学们劝我不要灰心,下午还要考数学呢!

校园

马老师看我中午也没怎么吃,又从他们教师食堂里弄一碗饭,清淡的饭菜香味随风飘来。马老师叫我一定要给它吃完,考得好与不好已成定局,希望我不要因情绪影响下午的数学考试。

其实我的肚子很饿,可无论他怎么劝,我都吃不下,将他盛的那碗饭推得老远。

“你不吃,以后别叫我马老师!”马老师生气了,脸涨得通红,可能后悔自己不该对我讲我考得不好。

不叫就不叫,凡正预选落榜我要回家种地了!

下午考数学,可我总是想着上午考语文的事,想起马老师对我说的话,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泪水滴在洁白的试卷上,字迹模糊不清。监考女老师走到我身边,劝我不要哭,失败是成功之母,并给我讲了许多道理,下午数学好好考也许能把语文丢失的分数补回来。

听她这么一劝,心里开朗许多,心想还存一丝希望,我也只能这么想了。数学考试60分钟,我提前十分钟做好试卷,较语文相比,题目不难也不容易。

考试结束,马老师又带队回去,一路上马老师与同学们讨论今天考试的话题,有说有笑,唯独我不插嘴。

回到学校,一个星期,我都没叫过一声马老师,即使碰面,我都把头偏得老远,理都不理他一声。我怪他当着同学的面说我考得不好,我怪他伤害我的自尊,马老师也看得出来,我对他的冷落,有一次上课还讲,我自从那次预选考试,人就变了。

甚至于他上课时我唱反调,记得他问我“欣欣向荣”的反义词是什么?我说是”荒时暴月”,”他订正说是“奄奄一息”。可我就是不信,结果在考试时固执己见,直到他把正确的答案摆在我眼前,我才意识到自己错了!过于倔强只是自己吃亏。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和马老师唱反调了。

一个星期之后,预选考试成绩揭晓,我语文考93分,名列全班第一,原来马老师真把我的试卷看错了,把别人的试卷误看成我的,弄得我白白伤心一场。话说回来,马老师也不是故意的,他也是出于对我的关心,他对我的期望,甚至高于我自己,想着想着,我的心里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我不怨马老师了!我的升学考试有资格了,中学大门离我不远了!

在分析试卷之前,马老师又在班上表扬我这次语文成绩考得好。教室里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在马老师与同学们友好的鼓励下,我激动地哭了。

从那以后,我改变了对马老师的看法,不再抵触,耍自己的小脾气。考虑到我马上就要小学毕业,我们相处的日子屈指可数,我特别珍惜我们师生在一起的日子。甚至觉得每一堂课时间都很短,刚上课就又下课了,那时我多么希望时光慢一点,再慢一点。

校园

为迎接期末考试,马老师为我们加班加点,挑灯夜战,每一课时都精心准备。如今我还忘不了他给我上的《我的战友邱少云》那一课,首先他范读课文,分析课文内容,扫去字词障碍。记得很清楚,他向我们解释”纹丝不动”的意思是一点儿也不动,后来文中又出现了”一点儿也不动”那句话,他叫我们用一个成语概括,班上同学每个都回答了,但都错了。最后终于找到我,我不加思索地说是“纹丝不动”,马老师笑了。他笑这班上他还有一丝希望,哪怕有一丝希望也足以证明他的教学成果,那一刻我觉得当老师好难,就像耕耘一块农田,不一定播下每一粒种子都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即便是这样,还要去用心耕耘,也通过这件事,特别理解马老师从事教师行业的不易。也从那一刻起,我从心底尊重马老师,敬佩教师这神圣而又崇高的职业。

星期天,同学们三五成群偶尔到马老师家去玩,那时马老师与我们一个村庄,他还有一个小女儿,才四岁。马老师为她买了许多童话故事书,每一本故事书我们都爱不释手,每次去他家就把那儿当图书馆。也因为看那些书,也就在那时,童话故事在我脑海里烙下了深刻的记忆,以至于在毕业的一次故事会上,我口齿伶俐,滔滔不绝。阅读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也相应提高了。

有一次去他家看书,早上去天气晴朗,到了中午就下起大雨来,马老师招呼我们别走,自己和母亲在厨房里做起饭来,那个年代物质匮乏,即便是几个小菜都能把肚子填饱。下午回家,父亲把我骂了一顿,说不该打扰马老师的生活,说马老师星期天要休息。

一个月来,家里又有些忙,星期天还要帮父亲田间劳动,我也没空去马老师家了。有一个星期六下午,马老师还带几本故事书到学校,让我带回家看。

接踵而来的又是一场升学考试,每一位同学都进入紧张而又愉悦的复习之中。知道我们就要毕业,他每天都有上不完的课,每天都与我们有说不完的话,好像他要把自己肚里的知识一点一滴毫无保留地全给我们,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六月底,升学考试,半个月后成绩揭晓,我们徐村辅导小学,成绩在全乡第一!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欣喜若狂,我的中学梦要实现了!但我第一要感谢的还是马老师,感谢他对我的谆谆教导。

进了中学,接触到新的同学和老师,我一时难以适应。那一段日子我特别想马老师,于是他给我们上课的点点滴滴一幕一幕又出现在我的眼前……

一个月后的周一,我们全校老师去市里听课,放一天假,我约了几位同学决定回母校看望马老师。

可我刚踏进母校校园,校长告诉我们马老师调走了,调到东至三中当中学老师。那一刻我站在马老师以前工作的办公室门口,久久不能平静,您知道吗?一个学生对老师是多么地依恋!

后来,我学习一直很忙,也一直没找过马老师,但更多的是不想打扰他平静的生活。

三十年过去了,我也一直没见过当年教过我的马老师,想必他现在已经退休,我祝他晚年生活幸福,身体健康,无论岁月蹉跎,您永远是我最可敬的老师!

作者简介:

徐兰英,安徽省东至县人,县作协会员,爱好写作,用心灵感受泥土的芬芳,用勤劳滋润生活的艰辛,用文字歌唱人生的梦想。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骥亮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白晓辉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