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行脚路上一段云水 \ 湛蓝

 结庐作伴 2022-11-09 发布于四川

文:湛蓝 / 图:堆糖

1。独立清秋风满袖


秋晨,推开窗户,空气携着桂香扑入鼻息。
忘情呼吸。一整天,城市的空气里随处可与这种馥郁醇厚的香气相遇,惊觉秋已至。


四季,独恋秋。
越往秋的深处走,积念越深。念至深处人孤独。
其实,孤独没什么不好,有时候enjoy孤独。真的真的。
愈发沉默,沉默到令周遭不安。似乎还有些忧伤,不愿自拔的忧伤。
沉入自己的世界,不想突围,常人亦无法攻破自己竖起的心墙。
墙,对有心人形同虚设。
一个人于另一个人的意义即在此。
有一种阳光,不在天空,它在心里。


夜雨后的城市,依然得见阳光,不倾城不灼热。
突然就想出去走走,去看看泛秋的万物。平常总是太匆忙,来不及感受。
车进入三环,在立交桥上看见排满八车道的车流,疲惫感突兀,恹恹的感觉就上来了。
车驶离市区,我就活过来了。
白鹭湾停车场是鹅卵石铺就的,不论是车还是步行,都显得笨拙。反而是这笨拙,有种接近原乡的惊喜,又熟悉又陌生。


从停车场穿过马路,再通过一个挂满盆摘的高架桥通道就看见了白鹭湾。
一路上乃至回程都在琢磨,总觉着那名儿是来源于《登金陵凤凰台》的诗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成都平原,不临山不频水,遇一方清喜的水泽,于我这个以水见灵气的人而言,总会无端生出莫大的欢喜。


站在湖岸,斜倚栏杆,面对一湖植被染绿的碧水,如瞥见美人眸子里的秋水,是含着情的。
静静的湖面,倒影清晰又浑然天成。
一阵风来,碎了倒影。
风过,湖水恢复宁静。
风与湖水,就这样公然煽着情,演绎一场场破镜重圆的戏码。
久久不曾移步,竟是看得痴了醉了。
风吹着宽松的亚麻长衫,身姿若隐若现。
风里有一段心语心愿:来生,还做一名女子,静泊水湄,做他心定的佳人,等他来娶。

2。她依旧


几年前,雪小蝉曾写过一本书—《她依旧》。
翠堤,沥青路。
她穿牛仔背带裤,白色t-shirt,长发,神色闲淡。右手牵着一只狗,左手一瓶深蓝色带汽水味儿的苏打水(这是与我略有不同的。又致命地击中了某种知觉。想起爱有来生,这是寻着的那一缕记忆的线索么?)。
与她两次擦身而过。第一眼,四目相对,顿了片刻,自然移开。
就这一眼,脑里瞬间闪过三个字:她依旧。
素不相识,却又曾所见。
几乎是在同一个地方折回,因而再次遇见。
两个陌生的女子,同样的眼神淡泊,同样的陌生且矜持。
像彼此的镜子,像彼此的魔咒。
我知道,世间有且只有这样一个人,与自己酷似又决然不同。


3。旷野的寂静


出行通常会避开热闹的景点,受不了人潮拥挤是其次。
但凡人多的地方,自然界神奇之处大抵已被人类所荼毒。
去了一条小径,零星芦花飘。越往深处走,越僻静。
一条石板小径,各种虫子大张旗鼓在石板路上慢慢爬行,蝴蝶停靠在花蕊上,怎么逼近它也是不飞走的。
它们如此无畏无惧,这鸟类保护区,人类与动物可以和谐相处,当真是没有杀戮的。


这整个区域,植被朴拙,布不成整体布局,零乱的高低灌木错落。
除了路上爬行的虫子,煽动着翅膀的蝴蝶,各种鹭鸟,就是天空。
孤独感油然而生。而这种孤独是自由的。
第一次面对虫子没有发出尖叫,如此宁和之境,我想互相都不曾有过攻击之心。
我是个善良的入侵者,冷眼旁观这里的居民,虫优哉游哉爬行,鸟自在觅食,蝴蝶尽心竭力传媒……
保护区被湖水环绕,只毗邻不接壤,湖中没有船只,石径是唯一通道。
翠湖晓月近在咫尺,奈何湖水阻隔,似远在天涯。


置身于这种时空,心里定有所等待,心里住着谁,与谁额头轻抵,十指相扣,一一得到了见证。
极少写游记,每一个所到之处,一律用"泡在时光里"一言以概之。风景再美美不过人心向背。
旅途的意义,是不停追索对真我的认知。
让我想起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的作品《漫游在蓝色树丛下的情侣》。
生命就是一趟广泛的旅程,最重要的不是风景多么美,而是与你相依相伴看风景的人。
柳永早在《雨霖铃》里曾写过: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亦写过流传千古的情诗:
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呵,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由此可见,人类的情感是想通的。也为信仰的力量所震撼。

4。不负如来不负卿


那日回家,ETA说:妈妈,我送你一本书。
她语态平静,内心一定充满成人之美的喜悦。
一件物品,只有抵达了登对的人身边,才会价值、意义最大化。
她一直想送我这本书,已经运筹了很久,终于得偿所愿,并且扉页上有作者亲笔签名:
腹有诗书气自华
———赠ETA小友
小友。意味着忘年之交。
这是一本关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情与诗的发问和思索的书。
作者是位母亲,把ETA视为小友,由此可见作者的谦和、给予女儿的无限尊重以及在信仰、生死,爱等情感世界观的感念思索的导向。
感谢这位母亲的成全,同时也为ETA赢得这种尊重而不胜自豪。


哲学是一门最不实用的科学,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仍有人孜孜不倦研究哲学。
爱情是最奢侈最遭人讥笑的事儿,却有人前赴后继奋不顾身重蹈覆辙。
保有单纯读书写字的习惯,更是爱情的忠实信徒。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喜欢阅读,但远没有到如此狂妄的境地。
但不可否认,阅读和写字在我看来都是神圣的不落俗的事儿。
阅读能驱除心灵上的贫瘠。
写字,不会把它当作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首先是欠缺这个能力,其次是不愿为写字而写字,只为自己写字,不想丢了该有的自在。不为稻粱谋不为他人计,写什么谁也无权指责。
一生读无用之书写无用的字,最终也成了一个无用之人。
正如我承认自己是一个灵魂上有轻度洁癖的人。把感情的温度置于无上的地位。
某人曾说:你心里只有爱情。
林清玄说:爱情总也不老,以为爱情只是青春期的花朵,最后才知道,终身为爱所困扰。
只要有一个人同路,便不寂寞。

书籍这位卿,文字这位卿,爱情这位卿,选择了你定当不负如来不负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