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烟火里读湛蓝 | 杜妍妍·陈闪亿·郭晓杰​·高文玉 | 校园专栏

 结庐作伴 2022-11-09 发布于四川

/ 图:湛蓝

/组稿:涂玉华

/专栏主编:刘咏梅   喻霞   王智林

者按

这是一场意外的对话。

一本书能够让孩子们去读且有所思,我很欣慰。尽管他们还体会不到我写这篇文时的心境,但他们在阅读的时候生出了体谅、柔软,并审视自己和父母的感情,这就够了。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与我会有更多的共鸣。

最近,我在身边的朋友那里看到了成年人的彷徨。他(她)们为生活奔波了半生,当他们的孩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后,退休的现实摆在了面前。本该颐养天年时,他们困惑、焦虑,退休后做什么?

其实,我不太能够理解。我可以在院子里一呆就是一个小时,每一棵苗成长、每一朵花绽放,都有不尽的希冀;我可以在图书馆和书店一坐就是半天,为拍到一张满意的照片而心满意足;为一壶茶一件茶器查阅大量的资料,可以在一部电影一支曲子里沉醉......

我觉得时间如此不经用。

他们也给了我思索。

年轻时,娱乐让人乐此不疲,到了退休时,蓦然发现娱乐抽空了内心。

由此可见,从小培养一些兴趣是多么重要的事。有人说,阅读,是通往高贵成本最低的门槛。真的,投入少,回报率特别高收益期长。几年前,开始倡导阅读,事实上这与我个人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只是我把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和内心因此获得的宁静传递给更多人而已。

#读《尘外遗落的烟火》有感

文/杜妍妍

读乡情,读湛蓝。             

——题记

如今封校,念家之情愈浓。唯有读书,方能治愈自己。读《尘外遗落的烟火》,拾起烟火,与主人公回忆往昔。

  第一篇,是湛蓝的《重蹈覆辙》,读了第一篇文章,我就陷进去了。一遍一遍又一遍,在她的故事中我乘上列车,来回穿梭。每次翻阅这本书,第一篇文章都要重读,好文是经得起读的,所以百读不腻,这是乡情中的一股清流。

  湛蓝,渗进骨子里的忧伤或苦楚的浪漫。这本书的序言是这样介绍的,于是我便带着她这样的身份去读。忧伤和浪漫果真流露其中。

  读湛蓝,读忧伤。这篇文章中有这几句话“别让你的泪成为一条你父亲永远泅渡不了的河。”“心里有隐隐的伤感,眉间和眼底都藏不住的,我隔着遥远的距离,往向一柱炊烟。”仿佛一位忧郁女子倚栏望海,任海风吹,发丝在空气中飘荡。读到满是伤感,心紧眉皱,为她感到怜惜,想马上穿书给她拥抱,给予最温暖的话语,想做她的读者,又想成为她的朋友,引人共鸣,与作者同心。

  读湛蓝,读美好。乘搭湛蓝故事的一班列车,与湛蓝一同忆童年。夏风吹拂,我们一起在莲塘附近散步,远处青山如黛,夕阳缓缓下沉,有村庄有高山。莲花又开出了鹅黄色的花蕊,谁家的狗又在嬉闹,莲蓬上的莲子清清脆脆,我们停在石栏杆旁,享受夏日的时光…我想葡萄架上又结出了葡萄,洗衣台的泡泡忽起又忽灭,井水进桶的声音依旧很好听,我和湛蓝拎着裙摆,在水井旁边的石板上踩水,馋了就去吃香蕉,别忘了看看树下的那几条鱼,有空就去喂喂鸡,撅撅地……湛蓝,你还记得吗?这些是你的童年。美好,天真,纯净,让人流连忘返,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读湛蓝,读情怀。纵然童年美好,可以拾起回忆一忆再忆。但是那个背影高大,面容威严,少了温暖的人却再也回不来了。我知道湛蓝很难过,她的童年他是主角,无人替代。儿时,一个小男孩骂了湛蓝一句,他便用蒲扇抽了那个小男孩,后来与那人家吵了起来;湛蓝被出租车撞伤,瞒了家人,后来父亲没有再问,只是听母亲说他老泪纵横。文中有这句“父亲总是呵呵笑,我沉溺在给他点烟倒酒的小殷勤里,那是我走不出的情结。”父亲不善言表,却总是把爱留给了湛蓝,那时她和父亲相处得很好,一起压水,一直黏着他。父亲爱女儿,女儿爱父亲,一对普普通通的父女,感人至深。他不在,她回忆童年的时候肯定会很难过吧。要相信父亲一直在用另一种方式守护你,要坚强,要有希望,要不负父亲的期望。读至此,泪眼婆娑中,我似乎也望见了那个高大的背影……

湛蓝,在我心中留着一抹蓝,代表清新代表独特。她也有自己的一份土地情怀,重蹈覆辙,梦回故乡……

用渗进骨子里的忧伤或苦楚的浪漫来形容她,不为过。

#《重蹈覆辙》读后感

文/陈闪亿

 “爸爸,你等我!”这是湛蓝老师文章中的一句话,仅仅一句话,勾起了所有读者的回忆。

 刚开始读这篇文章时我是抱着一种随便读读的心态,也许是入戏太深,我沉迷于这篇文章无法自拔,应该是因为这篇文章的一句话,“抹杀”了我对这篇文章的随便心态吧。

在他人面前,爸爸也许就是一个威严,老实的人,可谁又曾想,他曾为“我”流泪,更能体现父亲对“我”的爱和担心。

爸爸是一个对土地和大自然有感情的人,是一个威严且霸气的人,是一个护犊心切的人,是一个因为“我”被撞伤而老泪纵横的人。

爸爸只是不善于表达,但他的行动却很明了,天底下的父亲没有几个善于表达的,只不过他们的行动会给你真正的答案,也许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他们在默默付出。

爸爸种的果树依然结着果实,这也是一种思念的寄托吧!

父亲清理将我们送离那片土地,是不想我们停留在这个小地方,我们应该去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不要限制了自己应有的前途。

哪个父母想要真正送走子女?只是想他们去闯一闯,拼一拼罢了。

读了这篇短文,让我感受到了父爱时而渺小,时而又很伟大。

#读《尘外遗落的烟火》有感

 文/郭晓杰

幸得湛蓝主编的爱心捐赠,我又多了一本书——《尘外遗落的烟火》。

未读此书前,总觉故乡这个词离我还很遥远,不能理解背井离乡的那些人是何感受。直至今日,我渐渐懂了。

故乡是诗人笔下的远方,故乡是永不忘怀的思念,故乡是游子心中的念想,故乡是想回却回不到的地方。

读完《重蹈覆辙》后,我被这简朴文字所感染,可能是因为有相似的经历吧。作者的父亲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很威武,霸气。我是从儿时作者被一个小男孩骂时感到的,被父亲听到后,就揍那个小男孩,可以看出父亲虽然不爱说话,但很护犊子。其实我的爸爸也是这样的,他也不爱说话。但是有一次爸爸来接我放学。有一个男生骂了我一句我当即就哭了出来。正好爸爸看到那个男生骂我,直接往骂我的男生脑袋上拍了一巴掌。大声训斥了他。那个男生被吓得都不敢哭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爸爸凶人。真如作者所说:“大抵,天底下父亲都这样,不论对错,护犊之心天成。”

父亲和土地是有深厚感情的,他热爱农耕生活,而多年后作者远离故土,想来作者也是思念故乡吧。

也许未来我也会远离故土和亲人吧!

# 《重蹈覆辙 》读后感

文/高文玉

“他若尚在,夏天该很好。”本文两处独句成段的句子。我想:这应该承载了湛蓝老师很多回忆和无穷的思念吧。本人感染力很强,文章很感人。

《重蹈覆辙 》题目带有新奇性,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 。

 “离开那栋小楼多年,我不知道记忆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只记得中断的日期和情景。”文章开头直接进入主题,更增加了我的好奇性。同时字里行间的忧伤也促使我读去。

下面在描写作者父亲去世后作者的状态,十分真实。特别是有一句“梦见香烟袅袅之下他长眠的样子,悲伤像山城的雾岚笼罩着我”我感受颇深,使我想起了我的爷爷,我的脑海里常常回放着爷爷对着我笑的样子。我小时候常与爷爷玩笑,爷爷也非常疼爱我们姊妹几个。我也时常想起香烟袅袅下爷爷安然长眠的样子。我对这篇文章更有了亲切感。

文章有一处写了作者的父亲对他的疼爱,我觉得这很真实,我的父亲就很疼爱我,所以这个幸福感我是能体会到的。文章非常的真实且具有很大的感染力。

文章后面写了作者和作者父亲在夏季的快乐时光,一句句的环境描写,仿佛把我带入了进去,画面感很强。在写快乐时光的时候,也写了作者与作者父亲相处地亲密无间,当然这也是作者放不下的情结。

本文有超强的感染力,强大的画面感,又非常的真实。语言朴素简单易懂,一系列的景物和环境描写也值得我们学习。我十分喜爱。

我现在还正回忆无穷,回想着作者笔下夏夜里的凉风,葡萄架下的阴地,房屋前面的洗衣台,莲塘小路外的果树……

*杜妍妍陈闪亿郭晓杰、高文玉:一米文学社成员。

香落尘外书斋

作伴结庐工作室

精品、原创、音乐。

平台招募编辑、后台工作人员等热爱文学的志愿者。

有志者请加微信:

lanerzou

你以双眸燃烧我的诗句,我以苦修等待天涯的相逢。把我的思念寄给你吧!就以月光为筏,以清风为摇橹,划进你冬意深沉的梦想......在长江浩流的梦境中,在雾霭重围的日子里,我是一枚小小的舟子,从未停止向彼岸的你进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