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雨廊桥,归去如梦!——不用去湘西,双峰境内就有一座古风雨桥!

 黄哲0425 2022-11-09 发布于湖南

有一个名字,在我的耳边响了差不多20年,直到我意识到这是我们县城内历史悠久的一座风雨桥时,我才后知后觉下定决心去看它,无论山高水长。

它就是月龙桥。青涩的学生年代,曾有同学向我说起,他的外婆是月龙桥那边的,一到暑假,他就会去月龙桥那边玩。而那时的我,一心埋首故纸堆,从来没想过问一句,月龙桥是什么?

直到我远离故园十多年,在一次次重读家乡的典籍中,了解到月龙桥居然是一座风雨桥,一座不在湘西,不在广西,不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而就屹立在我家乡的风雨桥!

我家在永丰镇新龙村和东华村交界处。从我家出发,开车走过不少曲曲折折的路,路过好几个村庄,还路过了福寿桥,在福寿桥往前走大约两公里的地方,我终于看到了这座传说中的风雨桥——月龙桥。这一路的山路曲折,两岸的稻麦椒梁,也仿佛成全了此行寻找这座古风雨桥的仪式感。当然,如果你从城南过去,路也可以是很平坦的。

这座古风雨桥原名喜必桥,现名月龙桥,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座落在湖南省双峰县永丰镇泥湾责任区月龙村境内。桥的上游是连绵的石牛大山,发源于衡阳的石牛河从崇山峻岭中冲出,在月龙桥下游的不远处与湄水河汇合。桥的上游还有一道千公坝,坝下有一座喜必庙,四周是大片的农田,在秋天是一片金黄的丰收景象,与古桥长河相映,有着难以言喻的美感。站在桥上,无一处不是风景!

从月龙经小水、集福、桃林至石牛,历来是邵东以及本县花门、钟岭、深扶、锁石、石竹、吴湾等地人们去南岳进香的必经要道,也是桥亭、树山、石牛人出入山里山外的主要道路。所以人们才在明代崇祯年间修建了这座风雨桥。而现今由于人们出行交通方式的改变,这座风雨桥只剩下了观赏的位置,桥两端的公路已被农田替代,新修建的马路也与桥有了一段距离。只有偶尔想起这座风雨廊桥的人仍会寻到这里,来瞻仰月龙桥的风采。

从喜必桥更名为月龙桥,  源于桥的重修故事。桥头的碑文我在双峰网上找到了,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月龙桥原名喜必桥,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古桥简朴,倚双峰山麓而接南岳一脉,扼衡湘要塞道达四海。商贾行人,络绎不绝。

民国年酉岁,邑人王道四依梦龙之托,为首捐资新修桥亭,增其景观,名曰月龙桥。桥亭雕梁画栋,檐牙高啄,富丽宏伟。桥上清风徐来沁人心脾,两岸蛙鼓阵阵稻菽飘香,自为人们休憩之所。因年深月久,旧时风貌多有损伤。

今值太平盛世,百废俱兴,月龙村村委会为承接古代文化发扬光大,组织村民捐资捐料重修此桥。历时半年,大功告成,山河增色,春光不老,行者欢歌,息者怡然,诚一善举也。在新桥落成之际,为感谢上级政府、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特立此碑,以记纪念。

永丰镇月龙桥村民委员会

二零零四年仲秋

    碑的两旁雕刻着一副气势磅礴的嵌字联:

月照今古千载颂,

龙腾衡湘万里乘。

    中间还有一块碑,记载着捐款单位和捐款人的名字和捐款数额。双峰县和永丰镇两级人民政府均各捐献了一万五千元。

按当地方言,“月”就是“缺”即不完整的意思,这桥曾经被水冲垮而不完整,从今以后托菩萨之福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月龙桥的南庙屋场还有一座青砖建筑,据了解是在民国期间日军入侵时修建的“双峰山大日本司令部”,这也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而月龙桥就是它的见证。

月龙桥的上游还有千公坝、双峰山,这次由于赶上下毛毛雨,就没有过去看了。而千公坝的风采我在双峰网上也找到了几张图,这种特殊的过坝方式倒也是考验胆量呢!

风雨廊桥,归去如梦!如今的月龙桥由于不再作为交通桥梁使用,也还没有作为重点文物保护,我们去看时桥体上的木头也出现了一些损坏。月龙桥的沉寂只是因为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它的存在,它默默无言,已在此驻守几百年。而你知道了它的存在,又怎能不去看看它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