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像挑厨师一样选任干部人才 ——三论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

 逻辑与方法 2022-11-09 发布于西藏

平时无论到哪吃饭,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无论是什么菜系,无论是什么特色菜,无论火锅烧烤,还是别的什么,只要是放在嘴里的,我们都难免评论一番。

大多数公共场合的聚会,除了谈服务态度、就餐环境外,我们大概谈得最多的,还是饭店的菜品,进而品头论足厨师的水平,一道菜上来,尤其是拿手菜、代表菜,往往依其色香味推断厨师的手艺、人品、修养等,以及饭店的特点特色、经营管理能力,所代表地域的人文风情,从而形成口碑和商誉。即便是家宴,客人也会在私底下品尝感受后,对这一家人的家风、家学、家教做附带评价,给予臆想。

可见,寻常与不寻常的饭菜,哪可以只看成简单的饭菜?在公众场合,很大程度代言了厨师,代言了饭店,代言了风土文化,在私交场合,是家庭和个体风格风度精气神的一张名片,一定程度展示了各个人、各个家庭所不为人知的一面,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饭菜比拼展现的哪是什么厨艺,而是远超物质形态的各种文化、信仰、格局、精神、思想等宽广的意识形态和载体,是评价了解一个厨师或一个组织、一个人和一个家庭最好最近的体验品、媒介,镜鉴品质。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逻辑?直观来讲,一个菜品一桌饭菜,想想却来之不易,以常见中餐为例,从挑选采摘、刀斩斧劈到上锅下油、煎炸烹炒,丝毫马虎不得,是个高度认真负责的活,往往加注了厨师多少的心血、耐性、爱心、技艺、性情,依据凉菜、热菜、卤菜、腌菜等不同,从选料、拣菜、清洗、切割、腌制等前期预备处理,到汆烫、配炒、控油、除腥、着色、调味等中期烹饪加工,再到后期摆盘、塑形、保温等每一个程序环节,都凝聚了严格质量管控和责任感,比如霉烂变质的食材,前期不处理而强作烹制,难吃不说,还是有毒食品,恐怕要造成事故,即便预备处理环节没问题,厨师不用心,盐和别的调味料用错那怕一点点,其饭菜也离标准会差一个量级,就算前两个环节没问题,后期如没有做好上菜前各项准备,胡乱摆放,温度形状也没控制好,色香味也会受影响。乱花渐欲迷人眼,而中国人看事看问题又从来不只看表面,所以简简单单的饭菜,往深层里扒拉追问,也许就可以代表人对待工作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态度,在饭店,就代表组织的制度、文化、管理、追求、信念、使命、价值观等,以小见大,间而代表了主要负责人和班子经营管理的理念、观念、本事、能力、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可见,以菜品论人品论组织,推而广之到每个社会人,以及所有人类创建的共同体,不管是一个党、一家单位、一个部门,还是一个行业协会、一支军队、一个公司,盈利和非盈利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临时的和长期的,固定的和流动的,国有的和非国有的,只要成为组织、成为团队、成为集体,是具备解释力的。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就是一件事只要做了,只要做了出来,就必然掺和个体的习惯、经验、知识、观念、态度、能力、行动、思维、文化、品格、欲望、状态、信念、理想等人性层面的东西,因此,只要提供产品、作品和服务,只要是人们需要、看得见、摸得着的,无论是个体提供的还是组织提供的,都可作为体现、代表、评价事物的参照和依据,具备普适性、通用性,概莫例外,自古不变。

闻香知味,看菜吃饭,作为饭菜,好看不好看一眼而视,咸了淡了一品即觉,可口难吃一尝可识,做得好不好一试便知,别人满意不满意都写在脸上,所以好的厨师既要钻研厨艺,也要钻研菜肴,甚至编写菜谱,发表专著,根本不是看出来的,也不是吹牛宣传出来的,是通过他做的饭菜检验出来的。

真才实学、真干实行、真材实料,知行合一,人品即作品,能不能“做菜”,做什么样的,可以做到什么层次,打出什么样的品牌,足以证明一个“厨师”的品类格局。所以,请拿出我们的看家本事和聪明才智,投入极大的热情,像做菜一样去做工作和解决问题,以实际的成果、效果来说话吧!这样,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就真实透亮地显现了出来,组织也才能放心大胆给予我们一定的职务职位,从而放大我们的才干,证明我们的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