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山路上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和名人故居

 老房子图书馆 2022-11-09 发布于上海

华山路

华山路始筑于1862-1864年,系英军为军用而越界筑路,因通徐家汇,故称徐家汇路,1914后此路南段成为华、法两界的界路,1921称海格路,1943年10月改称华山路至今。道路两侧以花园住宅为主,绿树成荫,环境幽静,属于高级住宅区。华山路跨静安、徐汇、长宁三区。北起愚园路(静安寺),南至衡山路(徐家汇),全长4320 米。华山路是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道路之一。主要的历史建筑和名人故居有:大胜胡同,德莱蒙德住宅,蔡元培故居,幸福公寓,海格大楼,美国学校,熊佛西楼,毓琇楼,健吾楼、仲彝楼,枕流公寓,丁香花园,丁香别墅,白杨旧居,海格园,泰利洋行大班住宅,范园,复旦公学旧址,南洋公学旧址等。

华山路229-293号大胜胡同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JA-J-017-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6945190000113 大胜胡同 民国 静安寺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大胜胡同;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大胜胡同

地址:华山路229-293号

层数:3层;结构类型;砖木结构;建造年代:1934年;保护类别:三类

华山路229-293号大胜胡同

华山路229-293号大胜胡同

华山路229-293号大胜胡同

华山路229-293号大胜胡同

华山路229-293号大胜胡同

华山路229-293号大胜胡同

华山路229-293号大胜胡同

华山路229-293号大胜胡同

华山路229-293号大胜胡同

华山路229-293号大胜胡同

华山路229-293号大胜胡同

华山路229-285弄,原为大胜胡同(北京一神父所建)。新式里弄住宅。规模较大,行列式排列,汽车间集中设置,具有装饰艺术派风格。弄内还有一幢英式花园住宅,原为德拉蒙德住宅,造型别致,装饰细腻。杨振宁父母旧居在华山路285弄35号。

华山路263弄7号德莱蒙德住宅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6945190000114 德莱蒙德住宅 民国 静安寺街道

地址:华山路263弄7号

华山路263弄7号德莱蒙德住宅

华山路263弄7号德莱蒙德住宅

华山路263弄7号德莱蒙德住宅

原系北京神父德拉蒙德住宅,今为上海市农场管理局办公楼所在。

德拉蒙德住宅,是一幢英国古典式花园住宅,造型别致,装饰细腻。住宅为双坡复式折线型屋顶,铺盖红色平瓦。南侧屋顶置对称券式老虎窗;两端设一对断檐三角形山墙,有封檐板(受到中国传统建筑影响),中间还置一弓形山墙(受巴洛克风格影响),作为装饰构件。

南向正立面有一个与二层屋檐等高的方形古典门廊(它是这幢住宅立面最显眼的入口处)。该门廊有上下两层,由16根基础为方形的柱式和一座女儿墙组成。正门的门上方,有一个穹窿的藻井,内有精雕细琢的彩色图案,带有西方罗马风格,四周是木门窗装修,宅前设一座很有气派的双抱砖砌石阶楼梯。

大花园里,有花坛、树坛和草坪,石笋、太湖石等观赏石错落其间,与植物融为一体,景色别致。

华山路285弄34-35号

华山路285弄35号,是杨振宁(安徽合肥,1922~物理学家.,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父母的旧居。

华山路303弄16号蔡元培故居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6925190000002 蔡元培故居 民国 静安寺街道

地址:华山路303弄16号

保护级别: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华山路303弄16号蔡元培故居

1937年10月的一天,蔡元培穿过浓重的硝烟,将寓所从愚园路迁到华山路303弄16号。这是一幢黄色花园洋房,红色的屋顶,蓝色的木格窗,这里成为他生前在上海的最后一个寓所。在这里,蔡元培继续他的战斗。1937年11月,他带头与交通、同济等大学校长联名致电九国公约会议,呼吁遏止日本对华之侵略,严惩日军暴行。

华山路303弄16号蔡元培故居

日军侵占上海后,蔡元培移居香港,他赞成国共合作,当选为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名誉会长,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去世前仅留下两句遗言:“科学救国,美育救国”。

蔡元培以他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世人的敬仰,正如毛泽东给其家属的唁电中所赞誉的:“孑民先生,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华山路343号、351弄海园

华山路343号、351弄海园

华山路343号、351弄海园

华山路343号、351弄海园

华山路343号、351弄海园

华山路343号、351弄海园

华山路343号、351弄海园

华山路343号、351弄海园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JA-J-062-V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海园小区

地址:华山路343号、351弄1-5、8、9、10、11、12、14、16、17、19、20号

小区内的华山路351弄3号是上海摄影家协会会址。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成立于1962年5月10日,是上海市内摄影最高学术和权威的专业会员单位。

华山路369-413号幸福公寓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6945190000112 幸福公寓 民国 静安寺街道

地址:华山路369-413号

幸福公寓建于1936年,外立面非常漂亮,红褐色贴砖外立面,2012年整个小区刚刚翻新过。

华山路370号海格大楼(静安宾馆)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JA-J-018-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6945190000164 海格大楼 民国 静安寺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海格大楼;现名称/现使用单位:静安宾馆

地址:华山路370号

层数:9层(2层加建);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年代:1934年;保护类别:二类

现由静安宾馆使用的华山路370号大厦,原名海格公寓,有公寓房103组,汽车间40间,园地宽广。海格公寓是几个英商汇丰银行的高级职员发起由英、美旅沪侨民等多人出资共同购地建房自住的:如公寓的第82号室连同第39号车间是英商协和洋行的,81室是美商上海电话公司的,12号是英侨鲁宾生的等等。

解放后,海格公寓曾作为中共华东局机关办公大楼,后又成为中共上海市委办公楼,1977年成为"静安宾馆"。

静安宾馆楼下的静安面包房,以其特色的法式长棍和羊角面包而闻名,是文革后,上海第一家面包店,吸引了无数“老克勒”在此光顾。

华山路乌鲁木齐中路口(乌鲁木齐中路12号)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暨学堂旧址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JA-J-024-I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6945180000060 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暨学堂旧址 清 静安寺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中国红十字会医院(法国会馆);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华山医院5号楼

地址:华山路乌鲁木齐中路口(乌鲁木齐中路12号)

层数:2层;结构类型:砖木结构;建造年代:1910年;保护类别:三类

在华山路乌鲁木齐中路口的华山医院内,有一幢保存完好的老建筑,它就是原中国红十字会医院(法国会馆)。华山医院的前身为中国红十字会医院。1904年沈敦和等创办万国红十字会,后改为中国红十字会,所属的大清医院、上海哈佛医院,武汉庞氏医院于1907年合并建立中国红十字会医院。

华山路630号毓琇楼

华山路630号毓琇楼

华山路630号毓琇楼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6805190000076 毓琇楼 民国 静安寺街道

地址:华山路630号

顾毓琇(1902-2002),字一樵,江苏无锡人。集科学家、教育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和佛学家于一身的大师。

华山路630号健吾楼

华山路630号健吾楼

华山路630号仲彝楼

华山路630号仲彝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JA-J-002-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6805190000104 上海戏剧学院健吾楼、仲彝楼 民国 静安寺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戏剧学院(仲彝楼、健伍楼)

地址:华山路630号

顾仲彝(1903-1965),中国戏剧理论家、教育家、剧作家。

李健吾(1906-1982),近代著名作家、戏剧家。

华山路630号熊佛西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JA-J-023-I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6945180000075 熊佛西楼 清 静安寺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熊佛西楼;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上海戏剧学院熊佛西楼

地址:华山路630号

层数:2层;结构类型:砖木结构;建造年代:1903年;保护类别:二类

熊佛西楼原来是德国华侨在上海的一个乡村俱乐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人强行占据了德国人在上海原迈尔西爱路(今天的茂名南路58号)建造的乡村俱乐部,平时喜欢休闲聚会的德国人,无奈之下只好在沪西的美丽园中又重新修建一座乡村俱乐部。上海戏剧学院的前身———上海市实验戏剧学校在这个乡村俱乐部里成立,当时由熊老先生担任校长,后来该楼就被命名为熊佛西楼。

熊佛西,江西丰城人,生于1900年,1965年去世,戏剧教育家,剧作家。中国话剧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之一。

华山路643号、639号英国圣公会女校旧址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JA-J-019-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6945190000021 英国圣公会女校旧址 民国 静安寺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美国学校;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马可波罗俱乐部

地址:华山路643号、639号

层数: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3层(局部4层);马可波罗俱乐部:2层;结构类型: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钢筋混凝土结构;马可波罗俱乐部:砖木结构;建造年代:1941年;保护类别:三类

华山路643号、639号英国圣公会女校旧址

华山路643号、639号英国圣公会女校旧址

华山路643号、639号英国圣公会女校旧址

华山路643号、639号英国圣公会女校旧址

该建筑始建于1937年,1941年建成。原为一美国学校,现为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该院于1947年由宋庆龄创办。建筑由马海洋行设计。

华山路699-731号枕流公寓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JA-J-020-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6945190000057 枕流公寓 民国 静安寺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枕流公寓;现名称/现使用单位:枕流公寓

地址:华山路699-731号

层数:7层;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年代:1931年;保护类别:三类

华山路699-731号枕流公寓

枕流公寓是“海上名楼”,由美资哈沙德洋行设计。这里原是英资泰兴银行大班1900年建造的花园住宅,不久便被李鸿章家族购去,业主是李鸿章的第三子李经迈。曾在此居住的名人众多,如:影星、歌星周旋,戏剧导演、教育家朱端钧,报人徐铸成、陈尚凡,文艺理论家叶以群,电影导演、表演艺术家孙道临,金石家吴朴堂,越剧表演艺术家范瑞娟、王文娟、傅全香,评弹表演艺术家余红仙,画家沈柔坚,影剧表演艺术家乔奇、孙景璐、徐幸,油画家韩安义,作家孙峻卿,工商界杰出代表、诗人胡厥文,桥梁专家、教育家李国豪等。

华山路823、825、827号

华山路823、825、827号

华山路823、825、827号

华山路823、825、827号

华山路823、825、827号

华山路823、825、827号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XH-J-051-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4805190000470 华山路823号花园住宅 民国湖南街道

地址:华山路823、825、827号

华山路831号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XH-J-022-I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4945190000154 华山路831号花园住宅 民国湖南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花园住宅;现名称/现使用单位:花园住宅

地址:华山路831号

层数:3层;结构类型:砖混结构;建造年代:1918年;保护类别:二类

  华山路831号

华山路831号,原为孙家花园。是孙多森(安徽寿州,1867~1919,创办阜丰面粉公司,中国银行行长。孙曜东的伯父)的私宅。

建筑是具有西班牙式建筑风格的三层花园住宅,有相当宽敞的独立花园。与华山路823~827号一起形成安静而有品位的居住区。

华山路847号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4805190000469 华山路847号花园住宅 民国湖南街道

地址:华山路847号

华山路849号丁香花园1号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XH-J-013-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4935180000031 丁香花园 清 湖南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丁香花园;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丁香花园1号楼

地址:华山路849号

层数:2层;结构类型:砖木结构;建造年代:1862年;保护类别:三类

华山路849号丁香花园1号楼

华山路849号丁香花园1号楼

华山路849号丁香花园

华山路849号丁香花园

华山路849号丁香花园

华山路849号,丁香花园,原为李鸿章幼子李经迈住宅,是上海最早的花园住宅。丁香楼:罗杰斯[美]设计,英国乡村式。南立面上下两层的木柱敞廊带有中国式样。双坡屋面,中部为双坡山墙露木构架,设老虎窗。大花园:有山、池、亭、桥,多植丁香。

丁香花园后虽曾几易其主,但一直是作为私人府邸。建国后,上海市政府将其列为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对其修缮。后来曾是兴国宾馆的分部。

华山路849号丁香花园3号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XH-J-023-I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4935180000031 丁香花园 清 湖南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花园住宅;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丁香花园3号楼

地址:华山路849号

层数:2层(假3层);结构类型:砖木结构;建造年代:1918年;保护类别:三类

华山路849号丁香花园3号楼

华山路849号丁香花园3号楼

丁香花园3号楼曾作为李鸿章的藏书楼。李鸿章是个收藏家,藏书和古物甚为丰富。李鸿章死后三十余年,抗战爆发后,藏书中的珍本由一家旧书店转手售出,就此散落。李鸿章的孙子李国超为保存余下的藏书,便将其捐献给位于吕班路(今重庆南路)的震旦大学图书馆。震旦是法国天主教会所办的学校,在法租界内,比较安全。

所赠藏书中有《李文忠公全集》及兵书、地方志,名人年谱、抄本《远柔全书》等。震旦大学十分重视,特辟“合肥李氏望云草堂藏书”专室。解放后归入复旦大学。

解放后,陈赓大将曾在此疗养。

华山路889号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4945190000243 华山路889号花园住宅 民国 湖南街道

地址:华山路889号

华山路893号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XH-J-014-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4945190000081 华山路893号住宅 民国 湖南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住宅;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工商业联合会

地址:华山路893号

层数:2、3层(局部1层);结构类型:钢混结构;建造年代:1948年;保护类别:三类

华山路893号,原为永安集团旗下永安纺织印染公司总经理郭棣活先生的宅邸。现代派风格。

1948年夏,郭宅竣工时,举行了盛大的迎宾仪式,蒋介石、孔祥熙、宋子文、陈果夫、陈立夫等纷纷前来志贺,盛赞住宅的豪华气派。

华山路913号

华山路913号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XH-J-001-V;

地址:华山路913号

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会秘书的联系地址曾经在华山路913号。

华山路919号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4805190000471 华山路919号花园住宅 民国 湖南街道

地址:华山路919号

华山路919号,原交通大学职工宿舍,叶闺兰旧居。建于1930年。前萍乡煤矿公司的经理凌子贞之妻、前沪江大学校长凌宪扬之母叶闺兰曾为该住宅的主人。1950年代为上海造船学院筹备委员会使用,后为交通大学职工宿舍。该花园住宅几经易主,现为私人住宅。

华山路922号丁香别墅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CN-J-029-I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5945190000011 丁香别墅 民国 江苏路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丁香别墅;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丁香别墅

地址:华山路922号

层数:2层,假3层阁楼;结构类型:砖木结构;建造年代:1920s;保护类别:三类

  华山路922号丁香别墅

古典式花园住宅。南立面底层为连续拱券廊,2层为柱廊阳台;中部设出檐三角形山墙,底层有可通轿车的门廊;四坡红瓦屋面。

华山路978号白杨旧居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CN-J-004-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5945200000010 白杨旧居 中华人民共和国 江苏路街道

地址:华山路978号

保护级别: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华山路978号白杨旧居

这是一幢主体2层,局部3层的现代别墅建筑,占地不大,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左右,约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南面有一不足100平方米的小花园,园内种植了一些花草树木。外人称这座现代风格平屋顶别墅建筑为“小白楼”。“小白楼”掩映在华山路的梧桐树下,显得格外的清新雅致。

这里就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的旧居。白杨是我国著名话剧、电影表演艺术家,其丈夫是著名剧作家、导演蒋君超。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曾来这里做客,还在客厅里和白杨、蒋君超、王丹凤、秦怡等电影演员以及白杨的小女儿一起合影。

华山路1006弄海格园

华山路1006弄海格园

华山路1006弄海格园

华山路1006弄海格园

华山路1006弄海格园

华山路1006弄海格园

华山路1006弄海格园

华山路1006弄海格园

华山路1006弄海格园

华山路1006弄海格园

华山路1006弄海格园

华山路1006弄海格园

华山路1006弄海格园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CN-J-022-III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海格园;现名称/现使用单位:花园住宅群

地址:华山路1006弄

层数:2至3层;结构类型:砖木结构;建造年代:1925年;保护类别:四类

华山路1006弄,原为海格园。各幢样式不一,有的英国乡村式,有的西班牙式。立面简洁,一般为糙面水泥砂浆与清水红砖墙面,简单的坡顶山墙。每幢均有独用花园。

华山路1006弄华园11号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5945200000016 俞振飞旧居 中华人民共和国 江苏路街道

地址:华山路1006弄华园11号 

我国昆剧艺术大师俞振飞、京剧大师梅派杰出弟子言慧珠夫妇曾居住弄口近华山路(华园11号)的一幢华园洋房内。

华山路1076号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CN-J-021-I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5945190000005 英商汇丰洋行大班住宅 民国 江苏路街道

地址:华山路1076号

  华山路1076号英商汇丰洋行大班住宅

华山路1076号(现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花园洋房建于1916年,建筑面积有1032平方米。原为汇丰银行大班住宅。该建筑系典型的德国古典乡村式住宅建筑,红机瓦陡坡屋面,有双坡屋面老虎窗,半露黑色木构架,木构架间白色粉刷,二层山墙面有凸窗,底层墙面为红砖清水墙面,假三层建筑,屋面大小错落有致,造型美观,别具风格。南侧二层落地长窗,通二层平台,底层有廓房,柚木地板,煤气、水电设施一应齐全。东侧有一座一层附属建筑,屋顶上有一钢制风向标,明示“1916年”,记录了这座建筑的建筑年代。整个花园占地6300平方米,面临华山路、花园古树参天,草地如茵。

华山路1076号及1100弄、1120弄

华山路1076号及1100弄、1120弄

华山路1076号及1100弄、1120弄

华山路1076号及1100弄、1120弄

华山路1076号及1100弄、1120弄

华山路1076号及1100弄、1120弄

华山路1076号及1100弄、1120弄

华山路1076号及1100弄、1120弄

华山路1076号及1100弄、1120弄

华山路1076号及1100弄、1120弄

华山路1076号及1100弄、1120弄

华山路1076号及1100弄、1120弄

华山路1076号及1100弄、1120弄

华山路1076号及1100弄、1120弄

华山路1076号及1100弄、1120弄

华山路1076号及1100弄、1120弄

华山路1076号及1100弄、1120弄

华山路1076号及1100弄、1120弄

华山路1076号及1100弄、1120弄

华山路1076号及1100弄、1120弄

华山路1076号及1100弄、1120弄

华山路1076号及1100弄、1120弄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CN-J-021-I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5945190000038 华山路1100弄、1120弄住宅民国 江苏路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住宅;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市信息中心一号楼及西侧花园住宅群

地址:华山路1076号及1100弄、1120弄

层数:2至3层;结构类型:砖木结构;建造年代:1930年;保护类别:四类

华山路1076号、1100弄、1120弄,原为德商嘉色喇住宅。属于高级住宅区。

华山路1164号泰利洋行大班住宅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5945190000105 泰利洋行大班住宅 民国 新华路街道

地址:华山路1164号

华山路1164号泰利洋行大班住宅

华山路1164号泰利洋行大班住宅建于1926年,由泰利洋行大班,英国人白兰泰设计,后租借给英籍犹太人考伯曼,被改作阿根廷俱乐部使用,名噪一时。

直到1949年解放前夕,房屋被出售给私人,解放初开办了致远中学,后改为长华中学,1973年中学合并,由长宁区卫生学校迁入,现为长宁区行政学院和党校所在地。

华山路1220弄6号孙伯群宅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CN-J-030-I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5945190000102 孙伯群宅 民国 新华路街道

地址:华山路1220弄6号

华山路1220弄6号孙伯群宅

范园,位于华山路1220弄,建于1916年,为花园住宅建筑群体,砖混结构。该地块原为美籍房地产商小马立斯的跑马游乐场,总建筑面积达50000平方米。其中范园的6号是一幢英国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兼有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8号系欧洲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其他住宅体现了西方各国不同的建筑风格,例如西班牙式等。

范园6号曾为孙伯群(安徽寿州,阜丰面粉厂总经理)住宅,现为精品酒店“申公馆”。

华山路1220弄范园

华山路1220弄范园

华山路1220弄范园

华山路1220弄范园

华山路1220弄范园

华山路1220弄范园

华山路1220弄范园

华山路1220弄范园

华山路1220弄范园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CN-J-030-I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5945190000101 范园 民国 新华路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范园;现名称/现使用单位:范园

地址:华山路1220弄

层数:3层;结构类型:砖木结构;建造年代:1916年;保护类别:1220弄6号四类;19号二类;其余为三类

范园的业主都是历史文化名人:孙伯群(华山路1220弄6号),曹鹏,高博,蒋俊吾(华山路1220弄14号),蒋抑厄(华山路1220弄12号),钱新之(华山路1220弄16号),上官云相(华山路1220弄12号),孙仲立(华山路1220弄2号),魏道明(华山路1220弄22号),徐申如(华山路1220弄20号),叶铭斋(华山路1220弄10号),张公权(华山路1220弄18号),张君劢(华山路1220弄14号),张仁奎(华山路1220弄4号),张幼仪(华山路1220弄20号),朱践耳,朱雯(华山路1220弄20号)。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CN-J-025-V

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兴国宾馆

地址:华山路1245号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6号楼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6号楼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1号楼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1号楼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1号楼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2号楼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2号楼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2号楼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

华山路1245号兴国宾馆

兴国宾馆是上海市区国宾馆之一。1956年改为市委招待所,接待国宾和中央领导。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刘少奇、陈毅等领导曾先后在这里住过。1979年正式取名兴国宾馆,隶属东湖集团,现在上海兴国宾馆是丽笙环球酒店和度假村集团的新成员。

兴国宾馆大院内有三幢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即兴国宾馆1、2、6号楼。这三幢风格各异的欧式别墅建筑,是兴国宾馆内13幢别墅建筑的一部分,其中1-6号楼为太古洋行建造的专供洋行高级职员居住的花园别墅,分别取英国、德国、美国等建筑风格建造。

华山路1626号复旦中学门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CN-J-034-I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5945180000103 李鸿章祠堂 清 新华路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复旦公学李鸿章祠堂及门楼;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复旦中学登辉堂及门楼

地址:华山路1626号

层数:1层;结构类型:砖木结构;建造年代:1904年;保护类别:二类

保护级别: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华山路1626号复旦中学李鸿章祠堂

复旦公学(复旦中学前身)于公元1905年为爱国教育家马相伯所创办。1912年,复旦校董、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授令,南京临时政府批准,指拨建于1904年的李鸿章祠堂为复旦公学校址。1917年,公学升格为复旦大学,中学部改为复旦大学附中。1922年大学部迁江湾,附中留原址至今。

李公祠大门由德国建筑师设计,以当时风靡欧洲的欧罗巴风格为主,以中国牌坊为顶端,覆盖琉璃瓦,龙脊兽吻,气势轩昂,堪称中西合璧,加上镂花铁门,观者无不驻足,成为老上海一景。后为复旦公学、私立复旦大学、复旦附中标志性建筑。现在的校门是2005年复旦立校百年之际重建。

  华山路1626号复旦中学力学堂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CN-J-034-I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5945190000008 复旦公学旧址 民国 新华路街道,310105945190000104 力学堂 民国 新华路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复旦公学力学庐;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复旦中学力学堂

地址:华山路1626号

层数:3层(假4层);结构类型:砖木结构;建造年代:1934年;保护类别:三类

保护级别: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复旦中学内李鸿章祠堂、复旦中学教学楼(力学堂),原为李鸿章祠堂、复旦公学。其中李鸿章祠堂属于中国庙宇式建筑,复旦公学力学堂属于传统的公共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人文价值。

华山路1749号(现为1731号)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4945190000158 华山路1749号住宅 民国 天平街道

地址:华山路1749号(现为1731号)

华山路1749号(现为1731号)

华山路1749号(现为1731号)

华山路1731号,建于1922年。1926年,交通部南洋大学校董会在此创办私立中小学,设幼稚园、小学部及中学部,全名为“上海市私立培真中小学”。1957年9月,由徐汇区工商联出资两万元,设立民办曙光初级中学,1973年并入宜山中学。1974年为徐汇区业余工业专科学校。1981年后为徐汇区第三职工业余中学。今为饭店。前些年拓宽华山路时,该建筑西侧被削去了一部分。

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南洋公学旧址)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4945180000114 南洋公学旧址 清 徐家汇街道

地址:华山路1954号

保护级别: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大学为近代创办的上海第一所大学。光绪二年(1896),由盛宣怀奏请创办,名为“南洋公学”(与北方的北洋公学对应)。

华山路1954号五卅纪念柱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4945190000135 五卅纪念柱 民国 徐家汇街道

地址:华山路1954号

保护级别: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华山路1954号史霄雯、穆汉祥烈士墓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4945200000126 史霄雯、穆汉祥烈士墓 中华人民共和国 徐家汇街道

地址:华山路1954号

保护级别: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史霄雯,原名史仕伯,原籍江苏武进人。穆汉祥,回族,祖籍天津武清人。1949年5月20日,解放上海的炮声隆隆,上海交大毕业班同学穆汉祥和史霄雯,被敌人秘密杀害。他们4月底和5月初先后被捕,在死牢中受尽酷刑。为了维护组织和战友们的安全,拒不开口。他们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于宋公园(今闸北公园)。

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体育馆健身房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XH-J-015-II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南洋公学体育馆;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体育馆

地址:华山路1954号

层数:3层;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类别:三类。

体育馆健身房,原为乒乓房,海外校友卢永亮(196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马开桂(197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冶金系)夫妇,为感谢母校培育之恩,在百年校庆之际捐资改建。

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总办公厅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XH-J-015-II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南洋公学总办公厅;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交通大学校办公楼

地址:华山路1954号

层数:3层;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类别:三类。

总办公厅,原名“容闳堂”,为纪念我国最早留美、最早主张引进西学的学者容闳而命名。建于1933年3月,是学校主要办公楼。三层钢筋水泥结构,建筑面积2165平方米,现门额“总办公厅”四字出自胡汉民手笔。

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中院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XH-J-015-II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南洋公学中院;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交通大学教学楼

地址:华山路1954号

层数:3层;结构类型:砖木结构;建造年代:1898年;保护类别:三类。

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XH-J-015-II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南洋公学图书馆;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交通大学图书馆

地址:华山路1954号

层数:3层;结构类型:砖木结构;建造年代:1919年;保护类别:二类。

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老图书馆,由1916年毕业班同学发起,社会各界及师生共同捐资建造。因荣氏兄弟捐资最多,按章程建荣熙泰铜像于馆之东侧,惜被毁。建筑面积2687平方米,1934年又由老校长唐文治及校友发起募集资金,在其东侧增建550平方米的书库一座,最高藏书量达20万册。建国后因师生人数倍增,不敷应用,1985年由包玉刚先生捐资另建包兆龙图书馆。该馆落成后,本楼改作档案馆等单位办公用。1995年照原样大修后,被定为“校史校友楼”,楼内设校史博物馆、林同炎展室、档案馆、校友接待室及校友活动室。

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工程馆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XH-J-024-IV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交通大学恭绰馆(工程馆);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交通大学工程馆

地址:华山路1954号

层数:3层(原为2层,加建一层);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年代:1932年;保护类别:三类

工程馆,由校友集资建造,面积11007平方米。1947年,为纪念老校长叶恭绰对学校建设的功绩,一度改名为恭绰馆,建国后恢复现名。1960年加建为三层,总面积达12898平方米,现为教学楼、机械系办公楼和动力工程系部分实验室也在楼内。

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新上院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XH-J-024-IV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交通大学新上院;现名称/现使用单位:新上院

地址:华山路1954号

层数:5层;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年代:1954-1955年;保护类别:三类

原址旧楼名上院,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为三层楼房,顶层有钟楼,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是南洋公学时期的大学部,我国第一个商务班曾诞生于此。楼内底层中部有一个可容纳500人的礼堂,1911年12月底,孙中山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前夕莅临本校,在这里向师生们发表过重要演讲。后为纪念老校长唐文治,将礼堂命名为“文治堂”。1947年-1949年间,爱国学生在此楼内组织过多次活动。1954年,学校因原上院建筑愈龄过久,屋架楼壁倾斜,决定拆除重建。重建后为5层楼房,总面积增至9746平方米,更名为“新上院”。现为学校的主要教学楼之一,正面一、二层为实验室,三层以上为教室,后部有多间阶梯形大教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