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抬头,去挑战一下让你恐惧的事吧。

 婉若水 2022-11-09 发布于山西

我说的不是理发。

你好,我是在微小挑战中寻求力量感的婉若水。

谷爱凌说我爱上了恐惧,我也想试试这乐趣。

身边的很多年轻人,明明有无限的潜力,但是他们的状态总是不尽人意。
有的处于神游状态,别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有的总是面色如土,觉得自己时运不济,做着不喜欢的工作、过着不喜欢的生活,好像他们的不幸都得由别人买单。
殊不知,这种萎靡不振的状态,正是他们为之付出的最昂贵的代价。因为状态不好,好运气也不会光顾于你。
奥运冠军谷爱凌的事迹刷屏的那些天,她脸上的笑容深深感染了我。有的人把她的辉煌归于天才,有的归功于家里三代女人积累的努力。
我们不是她,不是天才,没有她的家庭环境,平凡如你我,还能做些什么让自己的生活也有趣一点呢?
有段时间我就处于神游状态,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两点一线的上下班,往返于高层办公楼和多层住宅楼之间,唯一透气的时间是通勤时候骑自行车穿越城市的车流,透的气也是汽车的尾气
2个孩子变着花样的为难我,今天想吃这个,明天想玩那个,还得爸爸妈妈陪着,爸爸不在家,我就得时刻陪他们耗着。
整个状态就是上班为了养孩子,养孩子为了让他们上班。
那个如幽灵般间歇性袭击我的问题又来了:生活的意义在哪里?为什么有的人这么无趣,有的人却活得那么精彩?
虎头不知在哪里看见别人玩滑板,一直想要一个滑板。问亲戚要了一个别人玩过的二轮滑板,他爸又从网上给他买了一个四轮滑板。
家里放着2个滑板,孩子们的热度却只有3分钟,玩了两次就闲置了。
为娘却在陪玩的时候燃起了兴趣,要是能像冬奥会上的运动员一样自由飞舞多好啊!
不求得奖,求的是一种运动精神,这种精神带来的自由和舒畅真令人神往啊!
但是心里一直笼罩着一层恐惧,年纪这么大了,也许学不会了。人总是越老越胆小。
人的恐惧分3个层次。
第一层是害怕事物本身,比如,我害怕玩滑板。
第二个层次是害怕这个事物带来的后果,比如,我害怕玩滑板的时候摔倒。
第三个层次是害怕自己无法面对这个结果,比如,我害怕摔倒后会受伤,甚至会骨折。我没有受伤的权力,万一我骨折住院了,我的两个孩子就没人照顾了,我还得让别人来照顾我,我没办法承担这个后果。
想清楚了最坏的结果,我没有放弃,而是开始研究如何避免它
玩滑板不可能不摔跤,那如何摔跤才能不骨折呢?当年2个孩子学站立、学走路、学骑车,学轮滑的时候,我就跟他们讨论过这个问题。
我说摔跤很正常,关键是你摔倒的时候如何不会受伤。
我观察到,他们学站立的时候如果站不稳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屁股是人身上肌肉和脂肪层最厚实的部位,小孩们很会摔,所以他们学什么都很快。
学骑车摔倒的时候就弃车跳下来,顶多蹭破点皮,实在来不及就趴地上、躺地上,把脖子和头部保护好。
用大面积的身体部位去缓冲受力,避免用胳膊肘子、膝盖、手腕等薄弱部位去支撑身体,这样就能避免骨折了吧?
我不是专业的教练,以上纯属个人经验。
我想讨论的重点在于:只要你想到如何避免最坏的情况,就敢于去尝试一下你一直不敢做的事。
刚开始上滑板就是练平衡、感受摔跤,每次失去平衡的时候,在心里重复演练失衡的感觉,然后发现结果也不那么可怕。
最多就是一屁股坐地上,大部分时候只是吓一跳,就从板上跳下来了。
原来最大的恐惧在我们的内心,不在外面,外面什么都没有。
我知道,当我决定踩上滑板的时候,我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我是个有13年驾龄的女司机,但是上路次数5个指头就能数的过来。
我一直说我害怕开车,这是表面原因。
第二层的恐惧是我害怕开车出事。
第三层是我害怕出了事没办法跟二先生交代。
我讨厌跟别人剐蹭后发生争执,我更讨厌去修车。
以前陪二先生去修车行,一等就是一上午,太烦人了。而且二先生对爱车的怜惜之情简直让我嫉妒,一点点小坑都要补平,自己还买了补漆笔,各种保养车的小工具我都不认识……
他喜欢车,也喜欢开车,我只用坐车就好了啊。
也许他看到我最近状态萎靡,想刺激我一下;也许因为他的车买了好多年了,也不心疼了;也许因为好几次长途开车让他累坏了,想锻炼一下我这个老司机的新能力。
反正他终于提出让我来试试。
我是我从滨河西路开到了董家营村,又从滨河西路开到了小区后门,全程40公里,还体验了开夜路的感觉。
一路上我就想,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呢?
熄火了,被别的司机骂了;挤到别人了,被别的司机骂了;发生剐蹭了,被二先生骂了……
不就是被骂吗?骂就骂吧,好过一辈子不会开车!有驾照不敢开车才真怂,骂两句就听着呗。
就这样,硬着头皮坐在驾驶座上,竟然也开回来了。
虽然现在学滑板和开车都只是刚上路的水平,但是我发现生活又有了新的意义。
学滑板的时候,一边陪孩子防风,一边给他们做一个“勇敢者不怕困难”的榜样。
我不断的跳上滑板、又跳下来,小区里好几个长辈没仔细看以为我是个十几岁的小孩,仔细看才认出我是虎头二蛋妈妈。
一个外地来看孙子的阿姨问我多大了,我说34了,我对方说我怎么看都不像30岁以上。
而小男孩小女孩们也跟在我屁股后面感叹:小姐姐好厉害!我的脸羞得满脸通红,都不好意思答应远处俩儿子叫妈的声音。
运动使人年轻,这话一点都不假,至少可以假装年轻,谁会相信一个中年妇女突然开始学滑板了呢?
唉,我就是这么不甘寂寞、与众不同……
我开车回来后,二先生似乎比我还兴奋。
我这么多年坐后排和副驾驶的位置是拜他所赐,今天坐上正驾驶的位置,也是被他怂恿,希望他能继续刺激我、怂恿我并且保护我。
二先生给我画了一个饼,他说我学会开车以后,我们2个司机自驾可以去更远的地方,我没有司机的时候一个人也能自己开车应应急。
我真喜欢这个饼啊,可是目前还吃不到。这个需要他的配合,当年他刚上路当司机也是我陪练的,现在是时候角色互换了。
我喜欢角色互换的游戏。
在陪孩子玩的时候,如果他们不听指挥,我也经常反其道而行之,扮演需要被照顾的角色,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出他们男子汉的保护欲和表现欲。
早上虎头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去上幼儿园了,晚上和二蛋一起骑回了家。往返3公里。
他睡前也会自己叠好衣服,帮我们铺床,早上自己穿衣服。晚上回家他还可以帮忙洗胡萝卜,削皮,擦丝……我能感觉到他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心中的力量感、成就感。
当个懒妈妈不好吗?让那些育儿鸡汤见鬼去吧。
我才不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也不想逼他们太紧,我可以带领他们、帮助他们,而不是驱赶他们、监督他们。
给彼此空间,就是放彼此一条生路啊。
我学滑板、学开车的原因还有一个是不希望自己在孩子面前是一个没胆量的妈妈。
如果我是这样一个胆小鬼、冒牌货,拿什么教我的孩子呢?更多时候,是他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天真教育了我。
原来我生活的乐趣就在于学习新东西。
当时我换岗位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来的,现在把手头的东西学的差不多了,就感觉有点无趣。
也许,还可以往深了挖一挖,学一学不属于我工作范围的东西,也可以偶尔在时间要求很紧迫的情况下,提高一下自己的熟练度。
实在累了还可以拒绝,想到这些,就不会因为几块几毛的绩效而感觉不值得。
学习是不需要金钱回报的,因为回报你的是更有价值的东西。
那些技能会成就一个全新的你,你从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还有另一种未知的能力,这种新生力量的感觉,才是我们一往无前最大的动力。
这种战胜恐惧后的加速度一旦启动了,后面需要的意志力和勇气会越来越小,支撑你走下去的就是兴趣和习惯了。
找到自己想做的事以后,就不会有被安排、被推着走的感觉,也不觉得俩娃总是给我找事了。
我不用为了保证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苦口婆心劝他们出去溜一圈,我只用说我先下楼玩会滑板,他们就跟来了;我不用催他们回家,甚至说你俩先回,我再玩一会,他们自己拿上钥匙就上楼了。
不把看孩子、给二先生做饭、工作当成必须的任务,生活才会有无限的乐趣。
3月到了,春天来了,龙都抬头了,我们稍微挑战一下自己吧!
 点赞美三代
转发富一生
如果我们三观较合,可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继续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