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先楚发急电,字都写错了,还画了几个圈,林彪却秒懂:完全同意

 昵称14934981 2022-11-09 发布于辽宁

1947年9月,林彪率领东北野战军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秋季攻势。一时间国共数十万大军在东北平原上捉对厮杀,战况毫不激烈。作为东北野战军的总司令,林彪或许是军中工作最为繁忙的一个。由于战局瞬息万变,因此林彪常常要同时处理和分析十多份前方的电报。

就在这时,译电员一脸为难地向上级递交了一份奇怪的急电。这封短短的急电不仅字迹潦草、而且还错字连篇,文中画了好几个大圈,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无奈之下,译电员只好将这份天书一般的急电逐级发送到林彪的案头。

图片

林彪审阅了这份难懂的急电后,却迅速从这份文件中看出了作者用兵的精妙之处。于是他立即写下批示:完全同意!

这封电报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有“好战分子”“旋风将军”之称的韩先楚上将。那么这封带着错字和圈圈的电报,到底写了些什么呢?

秋季战役开始时,韩先楚刚刚就任“旋风部队”东野3纵的司令员。按照林彪的规划,3纵的任务是歼灭开原县威远堡至西丰的53军116师。

战斗发动之前,纵队政委罗舜初主持了作战方案。罗舜初指着地图说:

“敌116师在开原威远堡、西丰,距离沈阳不到200公里,骑在铁路和公路线上,又是机械化装备,交通便利,沈阳的敌人说到救到。这次作战,上级没有给我们配备打援的部队,一切都靠自己料理。所以,我认为应当集中全纵的兵力,首先打击、歼灭西丰之敌。”

罗舜初的计划四平八稳、中规中矩,是最保险的战法。116师的师部在威远堡,3个团分别驻扎在西丰、头营子和孤榆树,其中西丰、头营子和威远堡在东西方向一条线上,距离约四十公里。孤榆树、莲花街和威远堡在南北一条线上,距离约20多公里。

罗舜初认为,如果我军直捣116师师部,敌人肯定会增援。如果我军包围敌军四个驻扎点,一旦敌人增援,我军打援的兵力肯定不足。因此不可贪多,只要以优势兵力消灭西丰之敌,再相机消灭威远堡外围的敌人。到那时候,即使敌人来增援,我们也有足够的兵力对付。

图片

罗舜初到三纵之前,是辽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自然是韩先楚的上级。他虽然是政工干部,但长期从事的却是军事工作,抗战时期他曾做过八路军总部作战科长,军事上很有一套。抗战结束后,罗舜初从山东带领队伍率先出关,因此三纵的干部大多都是他的老下属。因此在三纵中,罗舜初和韩先楚虽然地位平行,但从威信上来说,罗舜初还是要更胜一筹。因此罗舜初还未讲完,许多人表态,认为这是最稳妥的一个作战方案。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初来乍到的韩先楚开口便说:“我不同意罗政委的意见。”

他表示:“东总发动秋季攻势的作战意图,是趁敌人主力西调辽西之际,在中长路上大量消灭敌人。东总对我们三纵的指示也很明确,那就是要吃掉这个一一六师,所以我们制定作战方案的目标就是这个。那么怎样才能吃掉他呢?”

随后,韩先楚掐掉了手中已经抽了半截的烟,然后用手指向地图上的威远堡,此地正是116师师部的所在:

“我的设想是给它来个长途奔袭,用掏心战术把敌人的师部都捣了。”

听了韩先楚的设想,大家都面面相觑,这也太冒险了吧。诚然,威远堡的防御确实薄弱,而且是敌指挥中枢之所在。若能将其捣毁,必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3纵集结地距离威远堡有120多公里。面对敌军密集的外层防守,如果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韩先楚却表示:“如果我们能封锁住消息,发奇兵,长途奔袭、出其不意,就一定能达到效果。”

图片

随后,大家就罗舜初和韩先楚的方案展开了讨论。八师的副师长杨树元霍地站了起来:“韩司令这个掏心战术更好,大胆、出奇,胜利大、伤亡小,我举双手赞成。”

杨树元的鼎立支持,并没有让韩先楚感到高兴。这是因为杨树元虽然是一名虎将,但打仗不太注重细节,马虎、冒失、不稳当。因此杨树元首先支持,会让大家认为韩先楚的方案欠稳重。

随后韩先楚挨个点了纵队各师长、政委的名。7师政委李伯秋认为:“掏心战术是个奇思妙想,高招绝招,敌人是想不到的。但是有一条,就是必须要快。不然若等到敌军援军上来,就麻烦了。”

然而七师师长邓岳却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开原、威远堡一带有53军的两个师,如何能让我军那么容易地插进去?就算插进去了,被敌人缠住了怎么办?弄不好,别说是掏心,这是给敌人送肥肉啊!”

邓岳的一席话,说出了3纵诸将最大的顾虑。长途奔袭、黑虎掏心,一直是历代军事家获胜的法宝。三国时期有邓艾偷渡阴平,唐代时就有李愬雪夜袭蔡州。奔袭掏心一旦成功,收益自然是巨大的。捣毁敌人的中枢,其肢体必然会因为群龙无首而崩溃。但是长途奔袭最大的问题就是保密,一旦走漏了风声、被敌人发现了马脚,反而可能被敌人包了饺子。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因此讨论来、讨论去,韩先楚仅有李伯秋、杨树元两票支持。换做别的的场合,比如行军打仗之中,韩先楚完全可以说:“军事、作战由我负责,听我的”。但这是党委扩大会议,必须遵循军事民主原则,少数必须服从多数。更何况韩先楚在3纵上任还不到3天,是不能随意“力排众议”的。

因此韩先楚做出决定,即和罗舜初一起,将各自的作战方案以急电的方式发往东总,交由林彪、罗荣桓决定。

图片

然而到了写电报时,韩先楚却犯了难。原来,韩先楚的文化水平实在是太低了。他自幼贫苦,没读过什么书。他的那点文化,还是在军队里学的。因为文化水平低,韩先楚闹过很多笑话。

例如韩先楚把“瀑布”叫“暴布”,“擅自处理”说成“檀自处理”,“提高效率”说成“提高效帅”。解放后,组织给韩先楚配了个秘书,名叫江如芳。结果韩先楚混淆了“芳”和“芬”,以为秘书叫江如芬。他纳闷地说:“怎么回事,一个大男人怎么叫个女人的名字。”后来江如芳来上班,结果发现自己竟然莫名其妙地换了个名字。

在和平年代,韩先楚说一些别字还无所谓,但在战争年代,却不同了。在写电报时,每个字都要非常精确,不然就可能出大岔子。而且我军文盲率很高,很多人自己就是“白字先生”,更别说纠正韩先楚了。例如在观看威远堡地图时,他指着“郜家店”的“郜”字询问大家,这字念什么。作战参谋、科长们大多高小毕业,但竟然没有一个认识。这些个秀才都不认识,更别说韩先楚这个大老粗了。

威远堡之战事关重大,韩先楚认为这份电报必须由自己起草。短短几百个字,韩先楚硬是咬着笔头流了一身汗,拿去机要室一看,不仅字迹潦草、错字连篇,而且还画了好几个圈。很显然,这里的每个圈都代表了一个韩先楚不会写的字。这封电报,就这样被韩先楚写成了“天书”。

再看罗舜初那边,他很快就写好了电报。为了能引起林彪的重视,罗舜初还故意把电报言辞写得比较激烈。

就这样,罗舜初和韩先楚的两份作战计划同时送到了林彪的案头。

图片

林彪看完两者的作战计划后,却发现韩先楚的电报虽然形同天书,但每个字却都严谨、简练,没有一句废话,每一个字都力透纸背。这是完全出于自优秀军事家的手笔,无论喝了多少墨水都是写不出来的。

韩先楚不懂什么理论,但他只要出手就能置敌人于死地。

最终林彪当即拍板,在韩先楚的电报上批了一个“完全同意”。林彪和刘亚楼联名向三纵写了一篇急电:

“三纵以主力包围威远堡。对另外的三处敌人以一部包围与监视,然后再视情况逐一消灭。”

电报还指出,第一部在抓住分散的敌人,以免集其集中。

仅仅三个小时之后,林彪又给三纵发来一封电报。林彪通知说,莲花街和孤榆树的那个团划归一纵包围和歼灭,三纵只负责围歼西丰、头营子和威远堡的敌人。很显然,林彪是在给3纵减负。一开始三纵要歼灭116师师部和3个团,兵力略显不足。一纵参与后,三纵就可以集中力量消灭116师师部以及其两个团,兵力便完全足够了。三纵不仅应变能力加强了,而且在兵力对比上取得了优势。

到了晚上九、十点的时候,林彪和刘亚楼再次来电,内容是命令一纵以一个师留在四平外围,两个师过至孤榆树,另以一个师出昌图,包围、监视或单独歼灭昌图守敌。

林彪这份电报虽然对三纵一字不提,但他的一系列调整都和三纵有着极大的关系。昌图位于威远堡的西边。威远堡一旦被攻击,昌图之敌必然支援。林彪此举是为了解除三纵的后顾之忧。

从这三封电报可以看出,林彪一方面认可了韩先楚的险计。林彪用兵谨慎,但并不排斥兵行险着。奇袭威远堡风险很高,但预期收益很大,值得一试。

另一方面,林彪确实非常认可韩先楚这个人。早在四保临江之战时,当时身为四纵副司令的韩先楚也和三纵司令曾克林发生了“争执”。然而在最终决定上,林彪毫不犹豫地站在了韩先楚一边。林彪用人,从来都是“能者先上”。韩先楚在解放战争前,资历和战功都不算特别突出。但林彪慧眼识英,通过长期的考察看出了韩先楚过人的才能。而这一次,林彪再一次站在了韩先楚一边。

图片

与此同时,林彪还在奇袭威远堡方面展现了全局级的战略眼光。他的目光不仅盯向了威远堡,同时还着眼于整个秋季攻势的全局。他不惜改变其他纵队的作战计划,专门为韩先楚的计划保驾护航。

林彪三封电报陆续到达,韩先楚和罗舜初决定以一个师奇袭威远堡,一个师奔袭包围西丰和头营子,另以一个师插到开原、威远堡之间担任警戒。方案报上去后,心细如发的林彪又发现了问题。他对照地图,发现三纵八师的集结地距离西丰很近,容易走漏消息。于是又给三纵发来电报,提醒我们注意。结果八师出发不久,果然被敌人发现。敌人犹如惊弓之鸟,相继逃跑收缩。

林彪见状,果断决定,他命令三纵将作战时间提前一天,立即开展全线奔袭和追击。

9月29日,三纵各师团全线出击。大军出发时,天上下起了秋雨,天寒地冻、道路湿滑,虽然有诸多不便,但也容易给敌人造成错觉,便于隐蔽行动、长途奔袭。

由于刚刚进行了土改教育和忆苦活动,部队的士气极为旺盛,各部队都在一夜之间奔袭了一百多公里,没有人掉队,不愧是“旋风部队”,不愧是东野三虎之一。

敌人还没来得及设防,三纵七师便把敌人围困在威远堡地区,八师抢在敌人前面,袭占了头营子,把从西丰西逃的敌人一个团围堵在拐墨子。而韩先楚则带领20多人,爬上了距离威远堡一公里多的东山。

天色渐渐亮了,我军突然吹起了起床号,我军对威远堡的总攻开始了。在一阵阵激烈的枪炮声中,敌116师师长刘润川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他第一个反应是解放军从哪里来的,第二个反应是我是不是还没有睡醒?

为了保护威远堡,他自认为排兵布阵已经做到了极致,解放军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慌乱之下,刘润川赶紧向四平的30师、130师发电求援;第二个动作则是给西丰、莲花街的本部346团、348团下令,让他们赶紧来救援师部。

然而刘润川这一举措,正中韩先楚下怀。他早就在两地通往威远堡的地方布下了天罗地网,就等着敌人往里面钻呢。就这样,116师的三个团被分割包围于沿线各点,都自顾不暇,更别说去救师部了。

自己部队指望不上了,刘润川还期望四平的友军能前来救自己。就当我军围攻威远堡时,四平的敌人已经得到了讯号,他们分乘80多辆汽车紧急南下威远堡。而此时,林彪在昌平布下的伏兵起到了关键作用。在那里,一纵早就等候多时了。于是双方发生了激战,直到我军将威远堡的敌军全部歼灭,敌人的援军也没能突破我军的防线。

刘润川见大势已去,于是换上了普通士兵的军服,在一片“缴枪不杀”的喊叫声中,蹲进了一片待割的高粱地里。然而我军很快便将其揪出,刘润川只好哆哆哆嗦地举起了双手。

被俘后,刘润川对韩先楚说:“从战术眼光看,你们可能打西丰,最厉害也可能打头营子,万万没想到你们竟然打到威远堡来了——这一招太厉害了。”

此战之中,我军仅用28个小时便全歼敌116师的8170余人,是我军在秋季攻势中歼敌最多、打得最漂亮的一仗。从此以后,3纵被国民党军恐惧地称为“旋风部队”,3纵打起仗来真像旋风一般迅速,像狂风一般猛烈。

威远堡战役结束后,罗舜初兴奋地赞扬韩先楚:“韩司令用兵不拘一格,有正有奇,有独到之处,我们大家都要向他学习。”

图片

不久后,林彪向各纵队和各师发出通报,他欲扬先抑,说担任攻击西丰的部队由于奔袭出发地距离敌人太近,进入时间过早,停留时间过长,以至于过早暴露我军的企图,使敌人自动撤退,这是值得改进的。

然而林彪话锋一转,有表扬了三纵包围攻击坚决迅速,将敌人在威远堡全部歼灭。林彪说表扬不能过火,批评不讲情面。他分析透彻,确实说到了点子上,三纵全军上下都心服口服。

此战之后,3纵(后来改编为40军)在韩先楚的带领下,又参加了辽沈战役。在其中的辽西战役之中,韩先楚当机立断、自主行事,一口气端掉了廖耀湘的指挥部,让国民党10万大军乱作一团,最终在短时间内被全歼。

在平津战役中,3纵成为第一支进入北平城的东野纵队。渡江战役后,40军横扫大中南,从长江边一直打到了雷州半岛。

1950年3月,作为第15兵团副司令的韩先楚再次决定“自作主张”,发动偷渡海南岛的战役。他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他甚至在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谈了牌:“如果43军(同属15兵团)没有准备好,他愿率40军主力渡海作战。”

这一次,毛泽东和林彪再一次站在了韩先楚一边。就这样,韩先楚登上了进攻海南岛的头一批木船,并以迅雷之势偷渡琼州海峡,将海南岛一战而克。仅仅几个月后,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解放台湾的战役被迫无限期推迟。如果没有韩先楚,海南岛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台湾。如果中国的南大门被封堵,国家建设、改革开放,还有今天的南海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只能说,我们幸好有韩先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