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虎丘路上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

 老房子图书馆 2022-11-09 发布于上海

虎丘路

虎丘路,原名博物院路(Museum Road),是位于中国上海市黄浦区(1943年以前属于上海公共租界中区)的一条南北向道路,南起北京东路(租界时代名为北京路),北至南苏州路,全长334米。1860年代初,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修筑此路,1865年命名为上圆明园路。1873年,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博物院设在本路,于是在1886年改名博物馆路。1943年改名虎丘路。沿路为仓库、住宅,有文汇报社。虎丘路为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之一。虎丘路上的主要历史建筑有:中实大楼,博物院大楼,广学大楼,青年协会大楼,光陆大戏院等。

虎丘路14号/北京东路130号中实大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25-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90000161 中实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地址:虎丘路14号/北京东路130号

原中国实业银行总部大楼。通和洋行设计,1929年建,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特征。

在民国初年实业救国的浪潮中,北洋政府财政部于1915年筹建中国实业银行,发起人为熊希龄等人,1919年正式成立,上海分行则于次年开业,总行原在天津,1932年迁往上海。30年代初期,全行存款超过4000万元,在当时的中资银行中位居第八位,后因发行过滥,准备金空虚,于1935年引发挤兑风潮,被国民政府改组为官商合办银行,解放后,实业银行并入了公私合营银行总管理处,而中实大楼则一度由华东电力设计院和农业银行上海分行使用,现为洛克外滩源项目,由百仕达控股和洛克菲勒集团共同开发。

虎丘路20号博物院大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09-I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90000131 博物院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博物院大楼/亚洲文会、英国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上海洛克菲勒集团外滩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虎丘路20号

层数:7层;结构类型:砖木结构;建造年代:1930-1932年;保护类别:三类

虎丘路20号博物院大楼

虎丘路20号,原为亚洲文会(英国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公和洋行设计,装饰艺术派风格。立面竖向构图,入口券门、八卦窗、2层栏杆、压顶等为中国传统装饰。室内4、5层为通高两层的大厅,原为博物馆。

创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上海圆明园路(1886年改名博物院路,既今虎丘路)5号(1931年拆屋重建后改20号),隶属英国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立于香港的地位观上海,上海居于北方,所以名为北中国支会)。上海博物院建立后,即着手开展标本的采集、征购和剥制。一面任用技巧精熟的专家王树稀剥制标本;一面聘请各类专家,开展各学科的研究。麦华陀(Mdhmt,Sir Woker Henry)、金思密(kingmill,Thomas William)、克威丝威(Kewick,William)伟烈亚力 (Wylie,Alexander)、福勃士(Forbes,Francis Blachwell)等人均以专家身份参与其事。他们在华北及长江流域各省采集珍奇标本,同时也收购和接受捐赠自然标本和中国历史文物。上海解放后接管时,只剩有一些昆虫标本。

虎丘路95号永兴大楼

虎丘路95号永兴大楼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805190000197 永兴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地址:虎丘路95号

虎丘路107号兴华大楼

虎丘路107号兴华大楼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805190000406 兴华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地址:虎丘路107号

虎丘路128号广学大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20-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90000100 广学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广学大楼;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市文体进出口公司

地址:虎丘路128号

层数:9层;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年代:1933年;保护类别:三类

虎丘路128号广学大楼

原为广学会大楼(1887年英国长老会传教士创建同文书会,1892年更名为广学会,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教会出版机构)。邬达克设计,装饰艺术派风格。它与浸信会大楼在平面上贯通,是两幢连体姐妹楼。浸信会大楼坐西朝东,广学会大楼则坐东朝西,两幢楼成“U”形,完全连接,只是出入口的位置分别设在虎丘路和圆明园路上,两个出入口的设计也明显不同。广学会大楼的立面为锐角状线条装饰,出女儿墙收头。西立面的入口处用人造石饰面,第二至八层有巨大的尖拱券实体墙面贯通。整个立面垂直高耸,气势宏伟,行人仰止。其完美的立面构图,体现出现代艺术装饰主义的特征。两幢楼的一层外墙均以石材贴面,其内部功能布局也基本相似。1949年以前,该大楼内及建楼前同一门牌号内,曾进驻过如广学会、福音广播电台、伦敦会、中国征信所、苏格兰圣经会、青年协会书局、中国国民拒毒所等机构,还有一些电影公司和各类商行等。

虎丘路131号虎丘公寓(青年协会大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13-I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90000124 青年会协会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青年协会大楼;现名称/现使用单位:虎丘公寓

地址:虎丘路131号

层数:6层;结构类型:砖混结构;建造年代:1919-1924年;保护类别:三类

虎丘路131号虎丘公寓(青年协会大楼)

虎丘路131号,原为青年协会大楼(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建造)。现代合院式公寓。入口立面内凹对称,内部设施参照当时美国普通公寓,水电煤卫齐全。公寓建筑原设计一二层为教会办公楼,三层以上为教友住家用,建国后仍作公寓用房使用。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创设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上海青年会亦于光绪二十六年成立。民国元年(1912年)11月在北平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本会正式定名“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民国九年(1920年)青年会全国协会在上海博物院路(今虎丘路131号)的新会所落成。并在新会所请欧美布道加为青年学生进行布道、查经或宗教与科学的讲座等,开办劳工补习班和夜校,向群众进行卫生宣传,成人扫盲义务学校,办孤儿院等社会工作。

抗日战争初期,青年协会即成立全国青年会军人服务部,并在九个省内设分支会50处,主要为过往士兵供应茶水和白粥,教唱救亡歌曲,为伤兵阅读书报,并成立学生救济委员会,为难民募集捐款及物品,实施教育及服务等,直至抗战胜利。

虎丘路131号虎丘公寓(青年协会大楼)

1958年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和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上海女青年会在西藏南路123号联合办公,十年动乱期间停止活动,直至1980年恢复宗教活动。

虎丘路146号光陆大戏院旧址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21-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90000092 光陆大戏院旧址 民国 外滩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光陆大戏院;现名称/现使用单位:洛克外滩源

地址:虎丘路146号

层数:主体8层加塔楼3层;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年代:1928年;保护类别:三类

虎丘路146号,原为光陆大戏院(斯文银行建造),解放后曾作曙光剧场。鸿达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1928年竣工。带有装饰艺术派风格,塔楼的造型更有代表性。平面呈扇形。底层西面为戏院,内部装饰精美,楼座设包厢。其余为办公、公寓大楼,结构处理的技术水平较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