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治疗,辨体为先!国医大师验方和思路分享!

 姜太公人生如梦 2022-11-09 发布于河南

青竹中医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图片




1034篇,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名医心鉴

 导读 
痛风近年来有年轻化倾向。现代医学在急性期常给予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或非甾体抗炎药,起效快,但易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造成皮肤黏膜、消化、泌尿、神经等多系统及特殊器官损害,如排尿困难、神经炎、肝功能异常等。王琦教授对于痛风一病,有多年临证心得,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体质偏颇为本,湿热痰瘀交阻为标
图片

痛风属热痹范畴。王琦教授认为,体质是机体的固有特质,是百病滋生和发展的内在基础。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为痛风的高发体质,以痰湿体质最为多见,余者次之

痰湿体质是8种偏颇体质中的一种,因脾胃功能失常对水液以及水谷精微的运化能力减弱进而津液输布异常停积于体内而成水饮痰湿。长此以往痰湿凝聚阻遏气机困阻清阳则脾湿更甚周而复始终成痰湿之体。主要特征为黏滞重浊。

因其水液代谢障碍,机体产生的尿酸无法正常排出,沉积在肢体关节处,形成痛风表现为水液泛溢四肢,骨节肿胀,胸脘痞闷,足肿面浮等。《张氏医通·痛风历节》有云:“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痰饮流注。

此外痰湿体质人群多嗜食肥甘厚味如动物内脏、鱼、烧烤等这些食物大多含有嘌呤成分外源性尿酸的重要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促使痛风的发生。过食肥甘又可加剧体内痰湿的堆积使得痰湿体质偏颇更甚。

湿热体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体质状态。由于先天禀赋及后天饮酒过多、嗜食辛辣食物等因素,导致机体湿热蕴结而形成。湿热结聚于体内,灼伤脉络,气血运行不畅,阻滞经络,而易发痛风。

痛风与一般痹证不同,其病机为患者自身存在体质偏颇,湿、热、痰、瘀交阻,经脉不通,而非风寒湿邪外袭机体。无论痰湿体质、湿热体质抑或血瘀等体质的痛风患者发病之初或因湿阻,或因热结,或因血瘀然日久湿与热结,热与血结,循环往复,必成湿热痰瘀结聚之势,阻碍气血运行,浊毒留聚筋骨关节,发为红肿热痛,伸屈不利。

调体治疗贯始终
图片

遵循辨体、辨病、辨证三辨合参的原则,必先辨其体质,根据患者各自的体质特点加减用药。痛风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在发作期,用药针对疾病本身,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泄浊的药物为主,同时予以调体质方剂在缓解期,则以调理偏颇体质为主,改善体质状态,增强机体御邪能力

痰湿体质者,常用自创经验方“益气健运汤”治疗,主要组成为:楂、荷叶、海藻、昆布、蒲黄、黄芪等药物,以健脾益气,化痰消脂,除湿化浊。

湿热体质者治疗当清热泻火,分消湿浊,常用薏苡仁、白茅根、赤小豆、茵陈等药物。

血瘀体质多用桃仁、生地黄、赤芍、红花、当归等活血化瘀通络。

其余几种体质发作痛风少见,气虚者加黄芪、白术、党参等益气健脾;阴虚者加熟地黄、山茱萸、麦冬、玉竹、百合等滋阴清热;阳虚者加附子、肉桂、干姜等温补元阳;气郁者加柴胡、香附、陈皮、枳壳、川芎以疏肝行气;特禀质应予乌梅、防风、蝉蜕、灵芝等益气固表,凉血消风。

专病还须用专方
图片

除调体外,王琦教授认为四妙勇安汤是针对痛风性关节炎的专方。方中金银花、玄参既清气分邪热,又泻血分热毒。当归既活血散瘀,又养阴血以濡四末,兼润肠通便。甘草和中,清解百毒,缓急止痛。四药合用,有散瘀止痛,清热解毒,活血之功效。

此外,王琦教授还常参考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以灵活加减常用药物有威灵仙、土茯苓、薏苡仁、防己、姜黄、忍冬藤、萆薢、金樱子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土茯苓镇痛作用良好,生薏苡仁可促进尿酸的排出,金樱子可抑菌、消炎,改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防己可抗变态反应及抗炎,姜黄可降血脂、降尿酸及抗炎杀菌,威灵仙可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起到抗炎消菌、镇痛的作用等。

病案举隅
图片

2012年12月19日初诊:患者,男,43岁。自2012年1月开始出现右侧脚趾骨节疼痛、红肿、灼热的症状,查血尿酸688μmol/L,每月发作1~2次。未曾服药治疗。

刻下:其面色暗,额头面部出油多,易生粉刺痤疮,脱发,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身重不爽。夜间睡眠时打鼾,痰多,胸闷,口微干,有口臭,嗳气,纳可,寐差,醒后疲乏,精神萎靡。大便黏滞不爽,小便黄。舌淡胖,苔黄腻,脉沉滑。

既往:高脂血症,中度脂肪肝,喜饮酒。

辨体质:痰湿体质兼夹湿热体质。

西医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诊断:痹证(热痹)

辨体、辨病、辨证合参,予健脾利湿、化痰泄浊以调整体质偏颇,同时针对疾病本身治以清热通络,祛风除湿,予益气健运汤,处方如下:

黄   芪20g,制苍术20g,生苡仁20g,
土茯苓20g,萆   薢20g,生山楂30g,
赤小豆20g,忍冬藤30g,生蒲黄10g(包),
晚蚕砂15g(包)

30剂,日1剂,水煎服

按:因患者处于缓解期,故以调理体质偏颇为主,稍佐以针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患者体胖,面色晦暗,额头出油多,腹部肥满,夜间睡眠时打鼾,痰多,苔白腻,脉滑,是典型的痰湿体质,此外患者又有大便黏滞不爽,易生粉刺痤疮,苔黄腻,可认为兼夹湿热体质

故予自拟方益气健运汤以益气温阳、化痰祛湿、活血祛瘀之法调整患者体质偏颇,痰湿体质源于气虚阳弱,脾湿运化失常而水湿内停,进而痰湿夹瘀。方中制苍术可解湿郁、消痰水,生山楂合生蒲黄以活血祛瘀,黄芪益气健脾,生薏苡仁、赤小豆、忍冬藤利水渗湿,另加萆薢、土茯苓、晚蚕砂清热利湿祛浊。

2013年1月23日二诊:血尿酸540μmol/L,服药期间共疼痛1次,疼痛程度较之前减轻,精神渐振,嗳气减轻。患者查有甲状腺结节

一诊方加夏枯草20g,蒲公英30g,皂角刺20g,30剂,水煎服,每天1剂。

按:因患者服用前方后,精神状态转好,嗳气减轻,且血尿酸降低,痛风发作时疼痛症状减轻,故治依前法。因患有甲状腺结节,故加夏枯草、蒲公英、皂角刺,用此三药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2013年3月20日三诊:血尿酸433μmol/L。体重减轻,咳痰减少,舌淡红,苔薄黄,脉沉滑。

第二诊方加金银花20g,当归15g,玄参20g,金钱草30g,金樱子20g,昆布20g,海藻20g,炮甲粉冲服3g,30剂,水煎服,每天1剂。

按:患者体重减轻,咳痰减少,痰湿体质已得到改善,故此次处方主要针对痛风疾病本身,予以四妙勇安汤加减,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止痛,加金钱草清热利湿,金樱子开尿窍以利尿酸排出。除原调体方药外,另予昆布、海藻化痰软坚以助调体针对甲状腺结节加入炮山甲活血散结,消肿溃坚

2013年4月26日四诊:两次查血尿酸分别为410μmol/L、390μmol/L,痛风未发作,病愈。血脂明显改善,体重减少10kg。故用调体方继续调体,以期患者得以阴平阳秘,体质平和。

后定期随访,两年来未再发作。

作者/包蕾、张惠敏、闵佳钰 排版/文缄 校对/青竹学术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