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茶修行】茶之雅称

 素心传统文化 2022-11-09 发布于日本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怡情养性,妙趣横生。爱茶、侍茶、品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现实意义的同时,也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了美的享受。自从《茶经》问世以来,茶这件生活锁事,与文化成就了不解之缘。在几千年的茶文化中,仅是流传下来的茶诗也至少有几千首。

这些寄托着文人墨客们的高雅的品味与志望的诗词中,拥有大量对茶的喜爱和溢美之词。不仅读起来口齿噙香,而且还创造了许多美妙的茶名或者代称,为茶人所津津乐道,素心试着去收集一些,分享给大家,以滋养心中的芳草地。因考证所引工作繁琐,资料来源宠杂,若有谬误,敬请谅解。

一字别称
《茶经》中有:“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荼,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荼(tú):“荼”字最早出现在《诗经·邺风·谷风》之中:“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有:“荼,苦茶也。”。因此,荼往往被认为是茶的一种别称,也是古时所用最多的代表茶的称谓。
“防口犹宽政,餐更如荠。”——南北朝·谢朓。
“山林瘴雾老难堪,归去中原亦甘。”——宋·苏辙。

茗:《封氏闻见记》有载:“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精茗蕴秀”是至今应用较多的一种别称,有时也连称“茗茶”。
“柴棚坐逸士,露煮红泉。”——《上冯使君山水障子》唐·贯休。
“清半瓯浮雪乳,古香一剂炷烟霏。”——《丁亥生日纪事五首》宋·方回。

槚(jiâ):《尔雅》中有:“槚,苦荼。”古书上指楸树或者茶树,是茶的别称。
“漂零愧楸,岁月老薇蕨。”——《题高彦敬山村图卷》南宋·周密。
“凿石启幽閟,种待芳妍。”——《梅古春寿藏诗》明·张宁。

荈(chuân):《玉篇》中有:“荈,茶叶老者。”通常只茶的老叶,或者晚采的茶。
“姜桂茶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出歌》西晋·孙楚。
“种已成园,栽葭宁记亩。”——《茶中杂咏·其一·茶坞》唐·皮日休。

蔎(shè):《玉篇》中释义为:“香草也。”应是一种香草的名字,也是茶的别称。
“月团云腴那易致,山荈野市井遍。”——《松萝茶歌》明末清初·吴嘉纪。
“蒙花松不入口,顾渚雀舌真如雠。”——《茗饮行再示赵生》清·田雯。

二字别称
甘露:《宋录》(刘宋)中有:“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竹叶饮为甘露色,莲花鲊作肉芝香。”——《奉和鲁望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唐·皮日休。
“佛天甘露流珍远,帝辇仙浆待汲迟。”——《答天台梵才吉公寄茶并长句》北宋·宋祁。

先春:茶在早春之前便会吐出嫩芽,先于春,因此得名“先春”。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唐·卢仝。
“辄将花苑先春茗,聊代山中堕月毫。”——《又以建茶代宣笔别书一绝》北宋·杨亿。

皋芦:山茶科,别名过罗、拘罗、物罗、瓜芦(陶弘景)、苦艼。出自《本草拾遗》:“煮为饮,止渴明目,除烦,不睡,消痰。”
“莫因闽粤皋芦叶,却厌神仙掌上芽。”——《邦衡侄季怀亦惠二诗·其二·季怀生日不送茶之嘲》南宋·周必大。

瓜芦:皋芦的别称,指代茶。唐代陆羽《茶经·源》:“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
“葱姜勿容溷,瓜芦定非类。”——《次黄叔粲茶隐倡酬之什》宋·戴炳。
“春雷殷殷雨花薄,瓜芦小头暗生肉。”——《试茶歌》明末清初·毛奇龄。

森伯:汤悦有《森伯颂》:“盖茶也。方饮而森然严乎齿牙,既久四肢森然。”
“愿匆匆、休向浮梁去。森伯者,替他语。”——《贺新郎·苇村内兄新娶倚此道喜其家业茶故用茶事》晚清·森槐南。
“起寻破砚颂森伯,诗骨当与寒泉清。”——《秋夜同索生煮茶》清末民国初·樊增祥。

乳茗:芽茶。
“我来修法供,汲水具乳茗。”——《宿蒋山》北宋末·周紫芝。
“明朝相忆皆千里,那易僧窗啜乳茗。”——《同秦澹初等游洪恩寺》清·姚鼐。

酪奴:南北朝时期,南方人饮茶风盛,北方则称茶与奶酪为奴。南齐秘书丞王素投北朝。刚入北国时,从不吃羊肉与奶酪,只吃鱼饮茶。多年后,北魏孝文帝设宴,王素大吃羊肉,喝奶酪粥。孝文帝问:“爱卿南地口味,以你之见,羊肉和鱼,茶水与奶酪浆,哪个更好?”王素答曰:“羊为陆地最美,鱼则水族第一,都是极好的。然而就味道而言,羊肉就好比齐、鲁这样的大国;鱼就是邾、莒这样的小国。茶最不好,只配给奶酪作奴隶。”孝文帝听后大笑。
“惟茗不中,与酪作奴。”——《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
“破殿静披齑臼古,斋房闲试酪奴春。”——《孤山寺》北宋·林逋。

水厄:晋惠帝时,有士大夫唤王蒙者,嗜茶。凡经其门者必邀请饮茶,不喜茶者苦不堪言,又怕见罪,只得勉强饮下。久之,士大夫们听说“王蒙有请”,便戏称“今日有水厄。”《洛阳伽蓝记》(北魏)中有:“时给事中刘缟,慕肃之风,专习茗饮。彭城王谓缟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仓头水厄。”
“不嫌水厄幸来辱,寒泉汤鼎听松风。”——《答黄冕仲索煎双井并简扬休》北宋·黄庭坚。
“当日火攻应有法,此时水厄定无馀。”——《新茶》宋·葛胜仲。

灵草:仙草,瑞草。对某些植物的美称,茶的别称之一。
“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茶人》唐·陆龟蒙。
“凭崖饮蕙气,过涧摘灵草。”——《同工部李侍郎适访司马子微》初唐·沈佺期。

嘉草:美好的植物,茶的别称。
“露凝嘉草秀,烟度醴泉波。”——《齐明王歌辞七首·其一·明王曲》南齐·王融。
“灵山不可见,嘉草何由啜。”——《试茗泉》宋·王安石。

叶嘉:出自苏轼所著《叶嘉传》,文中以物拟人,名茶以叶嘉。
“何当既积还消后,剩取清泠试叶嘉。”——《次韵林参议小雪快晴》宋·喻良能。
“酒阑未放客还家,活火煎泉烹叶嘉。”——《陈大监饯别用前诗珠字韵以谢》南宋·王十朋。

清友:宋代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记载“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谓茶也。”
“竹里延清友,迎风坐夕阳。”——《品茶诗》唐·姚合。

瑶草:指仙草,代指茶。
“木兰沾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西山兰若试茶歌》中唐·刘禹锡。
“不与世人尝,瑶草自年年。”——《龙门茶屋图》元·倪珊。

碧霞:青色的云霞,代指茶。
“墨研青嶂石,茶泛碧霞瓯。”——《张约啸岩书院》南宋·李龏。
“红炉石鼎烹团月,一碗和香吸碧霞。”——《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元·耶律楚材。

云腴:茶多生于山谷云雾氤氲之处,故名。宋朝黄儒的《品茶要录·叙》中有:“借使陆羽复起,阅其金饼,味其云腴,当爽然自失矣。”
“味似云腴美,形如玉脑圆。”——《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青棂子》唐·皮日休。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皑霏霏云不知。”——《双井茶送子瞻》宋·黄庭坚。

云华:好茶多生于云雾缭绕的环境中,因而得名。
“深夜数瓯唯柏叶,清晨一器是云华。”——《寒日书斋即事》唐·皮日休。
“英英白云华,采采六山秀。”——《送泰公茶》明·何景明。

绿华:女仙也。上下着青衣,茶与其色相类,故美称之。
“昨日斗烟粒,今朝贮绿华。——《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籯》唐·陆龟蒙。
“何处仙官萼绿华,鞭鸾独御五云车。”——《答小隐惠山茶》南宋·洪适。

流华:如水的月光,代指茶。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五言月夜暖茶联句》唐·颜真卿。

阳芽:指春茶。
“资之石泉味,特以阳芽嫩。”——《王仲仪寄斗茶》北宋·梅尧臣。
“还向溪边寻活水,闲于竹里试阳芽。”——《茶》宋·周必大。

仙芽:茶叶的美称。
“北苑仙芽紫玉方,年年包篚贡甘香。”——《黄倅生日送茶寿之》宋·胡寅。
“海扇占春信,仙芽问五夷。”——《春日寄家兄闽中》清·胡怀琛。

仙掌:汉武帝求仙,于建章宫神明台上造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接天上的仙露,后称捧露铜仙人为仙掌。美称茶为仙掌,承宠甘露,得醴泉成仙汤。
“闲与故人池上语,摘将仙掌试清泉。”——《玉泉寺》明·袁宏道。
“无因更发次公狂,甘露来从仙掌。”——《西江月》北宋·黄庭坚。

玉爪:茶泡开后形似鸟爪,因而得名。
“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宋·杨万里。

鸟嘴:茶名。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峡中尝茶》唐·郑谷。
“云脚俗所珍,鸟觜誇仍众。”——《宋著作寄凤茶》北宋·梅尧臣。

雀舌:茶名。以嫩芽焙制的上等茶。与“鸟嘴”类似,茶叶形状似鸟雀张嘴露出舌头的样子。宋人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中有:“茶芽,古人谓之ʻ雀舌ʻ、ʻ麦颗ʻ,言其至嫩也。”
“带烟蒸雀舌,和露叠龙鳞。”——《北苑焙新茶》北宋·丁谓。
“谁把嫩香名雀舌,定知北客未曾尝。”——《尝茶》北宋·沈括。

茶旗:茶展开的芽。
茶旗经雨展,石笋带云尖。”——《春和鲁望秋日遣怀次韵》唐·皮日休。
“前宵谷雨放茶旗,昨日重三转酒池。”——《伯父生朝》南宋·项安世。

翘英:指香醇的茶。
“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西山兰若试茶歌》中唐·刘禹锡。
“群芳不敢伍,煜煜扬翘英。”——《孚若出示乃兄九三先生瑶草篇敬题其后》明·顾清。

蓝英:
“时于浪花里,并下蓝英末。”——《奉和袭美茶具十咏·煮茶》唐·陆龟蒙。
“雨苔千年烟草吐,无质蓝英自含露。”——《游澹山岩》清·钱载。

金叶:茶经制作,有些呈金色的叶片,美称为金叶。
“只愿主人留客,更从斟金叶。”——《好事近·茶》宋·朱敦儒。
金叶犹温香未歇。尘定歌初彻。”——《醉花阴·其二》北宋·毛滂。

玉蕊:原指玉之精英,指代茶的精华之美。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大云寺茶诗》唐·吕岩。
“麦破银丝净,茶烹玉蕊浮。”——《王义夫召饭鳌山亭诗》宋·许景衡。

愁草:
“乳窦溅溅通石脉,滤尘愁草春光色。”——《西陵道士茶歌》唐·温庭筠。

三字别称
瑞草魁:瑞草即香草,茶为香草之首,言茶之佳美也。
“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题茶山》唐·杜牧。
“上有沙坪寸金地,瑞草之魁生其间。”——《和章水部沙坪茶歌》明·杨慎。

涤烦子:茶可清心除烦,洗去内心的忧愁,故而称为“涤烦”。唐代《唐国史补》中记载:“常鲁公使西番,烹茶帐中。赞普问:ʻ何物?ʻ曰:ʻ涤烦疗渴,所谓茶也。ʻ因呼茶为涤烦子。”
“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逸句》唐·施肩吾。
“烹茶玩水色,持此涤烦痾。”——《叠前韵重寄子与》明·李流芳。

晚甘侯:武夷岩茶的一种,因回甘晚而得名,被赞“留于齿的是清香,滞于喉的是甘甜”。出自唐朝孙樵《送茶与焦刑部书》:“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
“坐对晚甘侯,头无漉酒巾。”——《不饮酒二十首其十》明末清初·释函是。

不夜侯:因其提神醒脑的功效而得名,古人常在读书伏案的时候饮茶以解困。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说:“饮真茶令人少睡,故茶别称不夜侯,美其功也。”
“何物相酬。破睡须烦不夜侯。——《减字木兰花·云渐惠酒以阳羡茶为答戏柬》清·汪懋麟。
“约不夜侯来,共伊容与。”——《台城路·为晴沙舅氏题春风啜茗小照》清·杨芳灿。

余甘氏:因茶有回甘的特点,回味无穷,故而称为“余甘子”,又因橄榄的别名“余甘子”,所以改一字为“余甘氏”。
“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飞龙涧饮茶》五代·胡峤。
“整顿秃山,殷勤春露,余甘齿颊。”——《柳梢青·茶》宋·李处全。

苦口师:因茶味苦而益身,故名。
晚唐五代时著名诗人皮日休之子皮光业,少年才俊。一天,受表兄弟邀请前去品尝柑橘。斯时,显贵云集,筵席丰盛。皮光业一进门,对新鲜甘美的柑橘却不十分感兴趣,只嚷着要茶喝。侍者奉茶上来,皮光业拿着茶碗吟道:“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从此,茶又多了一个别称。
“沃心同直谏,苦口类嘉言。”——《茶园十二韵》北宋·王禹偁。
“帝觞尝罢思苦口,公如子牟心魏阙。”——《次韵张漕茶山喜雨》宋·朱松。

清风使:五代时便有“清风使”之名。唐代卢仝的茶歌中也有:“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之句。
“催诗何用速置邮,清风使者能饶舌。”——《夜雪烹茶偶作》清·弘历。

消毒臣:茶有解读的功效,传说神农氏尝百草,一日中十数种毒,得荼而消之。唐代《中朝故事》中记载:武宗时李德裕说天柱峰茶可消酒肉毒,曾命人煮此茶一瓯,浇于肉食内,用银盒密封,过些时日,毒自解。
“消毒岂称,德真功亦真。”——《饮茶诗》唐·曹邺。

鸡苏佛:鸡苏原为一种香草,叶有淡香,可以作茶。
“生凉好唤鸡苏佛,回味宜称橄榄仙。”——《效胡峤饮茶诗》唐·陶彝仙。
“渴仰鸡苏佛,饥参王版师。”——《过龙井》明·袁宏道。

王孙草:文典出自《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喻指茶为隐士之契爱。
“窗外王孙草,床头中散琴。”——《题少府监李承山池》盛唐·李颀。
“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盛唐·皇甫冉。

云雾草:好茶通常生长在云雾缭绕的山谷之中,故而得名。
“千年云雾草,早春松萝芽。”——《送汪左严归新安·其二》明末清初·吴嘉纪。
“地灵草木异,云雾凝叆叇。”——《其年简讨见和绿雪之作复遗岕茶一器索赋》清·王士禛。

冷面草:宋代陶谷在《清异录·茗荈》中有:“符昭远不喜茶,曰:ʻ此物面目严冷,了无和美之态,可谓冷面草也。ʻ”
“一味冲和殊冷面,几番陈宿洗诗肠。”——《普茶次金鹤筹都转韵三首·其三》晚清·邱晋成。

水豹囊:宋朝陶谷《清异录·水豹囊》中记载:“豹革为囊,风神呼吸之具也。煮茶啜之,可以涤滞思而起清风,每引此义称茶为ʻ水豹囊ʻ。”
漏影春:在宋朝陶谷的《清异录》在,记载:五代起,流行以绣纸剪镂花,铺于茶盏中,撒上茶粉后取出绣纸。再以食材摆出茶画,观赏后用沸水冲泡品饮。这种品茶方法名为“漏影春”,也指代茶。
此二者未收及到相关诗词,小伙伴如有补充,留言区借一步说话。

嘉木英:美树之嫩叶秀芽,喻茶之美好。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茶》北宋·秦观。
“南方有嘉木,穿地一二尺。”——《摘茶八首·其一》明末清初·释函是。

白云英:
“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西山兰若试茶歌》中唐·刘禹锡。
“雁顶新茶味更清,仙人采下白云英。”——《雁山茶诗》明·朱谏。

紫云腴(yú):古时点茶须将干茶碾碎,研磨成粉,再进行点茶。干茶在石碾中的样子,如紫云飞花,因而得名。
“来烹紫云腴,寒瓯散葩萼。”——《石桥》南宋·洪适。
“小醉初消日未晡,幽窗催破紫云腴。”——《昼卧闻碾茶》南宋·陆游。

四字别称
龙芽凤草:一杯茶,从采摘到入口,需要数十道工序,自然十分难得,可谓龙芽凤草了。
“汤怕老,缓煮龙芽凤草。”——《遏金门·和韵赋茶》宋·吴潜。

玉川先生:源自宋朝苏易简《文房四谱》:“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唐朝卢仝嗜茶,尝汲泉煎煮,自号“玉川子”,所世常以“玉川”或“玉川先生”代指茶。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寄卢仝》唐·韩愈。
“仰止先生道不穷,爱茶直似玉川翁。”——《谢养源惠茶兼陪士特清啜》南宋·李处权。

您还知道哪些关于茶的雅称别名吗?留言区见。

注:

1、资料来源杂繁,不能一一注明出处,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雷同敬请体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