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虎如果从地球消失,会带来什么后果?

 Loading69 2022-11-10 发布于四川
老虎如果从地球消失,会带来什么后果?新疆虎给的教训不能忘
2016年,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统计,地球上的野生老虎只剩下3980只。 而老虎作为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在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果世界上的老虎全都消失了,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食物链顶端的生物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人们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意识到,老虎是有着独特的领地意识的动物,这是猫科动物的典型特征。
它们往往各自称霸一片土地,几乎不会结伴而行,这也是为什么在人类发展后,老虎数量骤减的原因。
人类扩张土地的过程中,破坏了大量的生态环境,这使得老虎不得不进行迁徙。而由于生态环境的减少,老虎们也只得缩小各自的领地范围。
在动物园中,人们看见的老虎往往闷闷不乐地趴在水泥地上,这也是因为园区场地太小,违背了老虎生存特性的关系。
有些人会问,如果老虎消失了,那么像野兔、野鹿和羚羊这些动物不就能更好地生存于环境中吗?
是的,在从小看到的童话故事中,老虎大都不是一种善良的动物;它们常常被描述为欺负幼小动物的邪恶形象。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生态圈的平衡
这就不得不说到鹿与狼的故事了。
20世纪初,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是四千多只野鹿的家乡。
而与野鹿共同生存在这片森林里的,不仅有许多对鹿群们来说友好的食草动物,还有鹿群们的天敌——狼。
就这样,鹿群心惊胆战的过着每一天。
当时任美国总统职位的是罗斯福先生,有一次他偶然经过这片森林,听到下属们对于鹿群的描述,不经感叹:“小鹿们太可怜了!凯巴伯森林如此广阔,鹿群的数量却只有四千多只,这一定是因为狼群威胁到了它们的生存。”
于是罗斯福总统即刻颁布了一条法规:将凯巴伯森林列为国家狩猎保护区。
即使这样,他还认为对鹿群的保护依然不够,于是通过美国政府雇佣了许多有着专业经验的猎人去猎杀狼群。
二十五年后,整片森林里的狼被屠杀殆尽。甚至其他一些食肉动物,如猎豹,也难逃人们的毒手。
鹿群也生机勃勃地在这片土地活跃了起来,几乎成为凯巴伯森林的主宰。
因为没有天敌的存在,鹿群的数量瞬间飙升,短短几年间,竟然达到了数十万只!
如此多数量的鹿生活在一起,这也就意味着它们需要大量的食物。
很快,凯巴伯森林的植物数量大幅减少,几乎都被鹿群们吃光了。原本碧绿的草地也变成了光秃秃的黄色沙土。
凯巴伯森林中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正当人们为此一筹莫展时,鹿群们忽然集体得了一种罕见的疾病。
也因这场大病,加上食物来源不足,鹿群的数量重新锐减至八千多只。
至此,人们终于明白,原来他们猎杀的那些狼群,也是这个生态圈内重要的一环。
狼群吃掉了一定数量的鹿,使得鹿的总数量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不会吃掉森林内的大量植被;同时植物也得以有了喘息的空间,可以蓬勃生长。
生态圈内环环相扣,任何一种动物都是当中必不可缺的。
罗斯福总统自以为屠杀尽狼,就可以让鹿群无忧无虑的发展;但事实上,鹿群却因此受到了更大的折磨。
同理,老虎作为顶级掠食者,也是地球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
一只老虎便可以维持一小片森林的生态和谐,控制着低端食物链动物的数量平衡。如果老虎从地球上消失,那么低端动物的数量将会泛滥成灾,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
新疆虎的教训
1979年,新疆虎被动物保护协会认定为已经灭绝。
当新疆虎灭绝后,当地的狼群数量开始激增。原始森林内的大部分食草动物开始被狼群围剿消灭。
当森林内的动物不够狼群们享用时,它们便把主意打到了村民们的家畜上。
附近的村民对此可以说是苦不堪言,辛辛苦苦一年养活的家畜们,一夜之间就被狼群糟蹋光了。
这就是人类与动物生存环境重合的弊端之一。
村民们不得不请猎人去森林内猎杀狼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勉强使生态环境恢复平衡。
如今,我国已经意识到对野生动物们的保护迫在眉睫,其中即将灭绝的华南虎和东北虎更是保护的重中之重。
多名专业人员甚至在野生虎生存的周边环境设置了大约三万多台红外线摄像头,就是为了时时追踪及保护华南虎及东北虎的健康。
2021年9月30日,国务院批准了建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这一方案。前文已经提到,老虎良好的生存发展的前提是必须要有足够的栖息地和完整的生态链。
虽然现在人们也在尝试着去人工养殖这些濒危物种,但由于野生动物繁衍的特性,人工养殖目前还存在着许多的难题需要去解决。
保护野生动物是人类共同且必须的选择,因为当野生动物们在地球上不复存在时,人类也必将随之消亡。
人类历史上曾迫害过无数的动物,并导致许多动物从此灭亡;现在,该是人类还债的时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