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荣纳堂 2022-11-10 发布于天津

江西省博物馆坐落在南昌市 赣江、抚河环抱的新洲上,汇集了江西各地发现的珍贵历史文物和古代艺术精品,以青铜、陶瓷类文物最具特色,藏品总数约为5.9万件(套),其中一级文物370件(套)。了不起的博物馆,今天我们就打卡江西省博,看看这些镇馆之宝。

江西省博物馆从面积上就已经完胜许多城市的博物馆,足足有几层楼高,里面的藏品更是丰富无比。

如果你时间有限,就直接从二层开始逛,因为这里基本上是以革命故事,江西古代文明为主的。都说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片大地上曾发生过很多的故事。而坐落在赣州江边的这座博物馆,就用它特有的方式记录着这一切。 

先来看江西省博物馆里收藏的这一件镇馆之宝,商代鹿耳四足青铜甗[yǎn]其实这个东西就是古代的炊具,这件文物古人常用来蒸煮食物。

它之所以珍贵,是因为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甗均为三足,而这只却有四个足,下半部分很像一张人面,有眼睛,眉毛和嘴巴,上半部分两只立耳上各站一鹿,整个江南仅此一只四足青铜器。

江西省博物馆里参观该馆的镇馆之宝——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商代“伏鸟双尾青铜虎”,通长53.5厘米,通高25.5厘米,体宽13.0厘米,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出土。此虎虽样貌憨态可掬,却不失威武勇猛之风,体态蓄势待发,尽显王霸气象,是商代青铜艺术的辉煌之作。

该文物虎面容奇异神灵,口张齿露,獠牙尖长,眉粗横行,两耳竖张,双目圆凸,呈静伏蹲立欲纵之势。 别具匠心之处,就是了虎背上握着一只小鸟。别看这只小鸟不起眼,但是整个全身的雕刻却很细致显得玲珑可爱。这可是商代青铜艺术杰作,也是国宝级文物。

万年窑火,千年瓷都。这里是陶瓷的王国,景德镇举世闻名,美轮美奂。在陶瓷展中,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陶瓷里中的生活美学。来看看镇馆之宝瓷器。

最有名的当属青花瓷,在这里感受到了多色的陶器,器形古朴,拥有精湛的工艺。在商代的时候,陶瓷就以玉质引导,不管是色泽还是器型,都深深地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

洪州窑属于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窑址分布在现江西省丰城市一带,此地唐代属洪州,故称洪州窑。洪州窑从东汉晚期开始,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约有800年的历史,以烧青瓷为主胎色较深,施化妆土,釉色多为褐色,与唐代陆羽《茶经》描述的“洪州瓷褐”相吻合。此瓶高22.8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7.8厘米,属水器。1975年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乐化公社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它也是洪州窑的代表作品,弥足珍贵。

元代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出土于景德镇。也是目前发现的2件带纪年的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之一。也是目前发现的元代瓷器雕塑水平最高的代表作之一。

这件文物被用于随葬品,寓意墓主死后依然可以享受生前的快乐。

 

北宋青白釉胡人牵马俑

此器高21.9厘米、底长11.5厘米、底宽10.1厘米,马与俑立于方形底座上。马膘肥体壮,昂首斯鸣,尾巴上翘,背部配置鞍鞯。两侧各立一胡人,圆目,高鼻,翘须,发髻高挽,上身着窄袖长衫,下衣撩起,脚蹬长靴。左俑双手执缰作牵马状,右俑执鞭作赶马状,一副整装待发的姿态。施青白釉,釉质莹润,光洁透亮,属景德镇窑产品。研究推断两俑当为“陶瓷之路”的西域胡商。1970年江西省景德镇市郊新平乡洋湖村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器青白釉色光洁透亮,做工精美,手法细腻,神态逼真,是一件雕塑水平高超的北宋青白瓷绝品,是宋代中西贸易往来的珍贵实物例证,是当时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

南宋黑釉木叶纹盏

吉州窑是宋代江南地区著名的瓷器窑场之一,其烧造的瓷器品种繁多、特色鲜明,其中一类以木叶纹装饰的瓷器别具特色。此盏为饮茶器具,高5.5厘米、口径14.8厘米、底径3.8厘米,盏呈斗笠形,具有宋代盏的典型式样。表面施黑釉,釉色浑厚滋润,晶莹光亮。底足无釉,露米黄色胎。 此盏釉色晶莹,树叶装饰更是构思新颖,创意独特,具有宋代盏的典型式样,是宋代吉州窑匠师独创的极品之作,国宝级文物。

元吉州窑黑釉贴花圈点纹梅瓶

此瓶高20.1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6.1厘米,小口,直颈,丰肩,腹直斜收,矮圈足外撇。器物装饰奇特,先以剪纸圆圈分十层满贴于施有黑釉的器表之上,再加施黄褐彩,然后揭去贴纸。经高温焙烧后黄釉变化莫测,呈现出多谱色像。1980年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禾川镇古城址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此瓶身圈点映衬得格外艳丽,其装饰手法新颖,表现效果奇特,存世数量极少,实为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

镇馆之宝——商代双面神人青铜头像

  这只双面青铜头像也是独一无二的,世上仅此一只。反应了商代南方独特的信仰崇拜。尤其是青铜像的面容,嘴张齿露,造形独特。

  为此,博物馆还为它设计了一款文创雪糕。

此神人青铜像高53.0厘米,面宽22.0휔.5厘米,额部宽,下颈部窄,形似倒置的等腰梯形,两面各有中空的圆突目,鼻子肥大,高颧骨,张口露齿,两侧口角上翘,下犬齿外卷类似獠牙,其余齿呈铲形。头顶两侧各有一角,角端外卷饰有阴线卷云纹,正中有一圆管,圆管可插羽毛等配件,下部方銎能固定木柄。1989年出土于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大洋洲商墓,是新干青铜器象生型器物中的典型代表,是迄今所见唯一的双面神人头像。

商活环屈蹲羽人玉佩饰

此玉羽人身高8.7厘米,背脊厚1.4厘米,三环通长4.6厘米。叶腊石质,呈棕红色,色泽匀润,无瑕疵。通体作侧身蹲坐式。1989年出土于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大洋洲商墓,采用圆雕成形、镂雕与浮雕工艺相结合,造型神秘,形象生动,亦人亦鸟,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玉“羽人”;国宝级文物。

北宋御仙花金带板

此金带板一套共13块,形似荔枝,南宋时去枝叶仅存果,故又称为荔枝纹,带板金色灿烂,形体宽大,纹样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具有极高的观赏性,透出强烈的富贵之气。1978年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枚江镇郭知章墓出土,对研究宋代政治、服饰制度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也有“宋代第一带”之称,国宝级文物。

明镶宝嵌玉八仙金钿

此金钿长21厘米、高4.5厘米、厚1.0厘米,重140克,九个圭形神龛镶嵌在金钿底板上,神龛四周装饰海涛、寿山、花卉纹。神龛中分别嵌有一尊白玉佛像,中间一尊略大,为脑门高凸,手持宝杖、长须垂胸的南极寿星,两边分别是八仙。此金钿[diàn]造型构思独特,文化内涵丰富,神话故事与吉祥寓意融为一体,做工精致,工艺新奇,锤揲、錾刻、花丝、焊接、镶嵌等工艺并用,是明代首饰中极品,被誉为“金钿之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