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高山仙人掌 2022-11-10 发布于福建

古诗词赏析

图片

看久了会写诗的

往期精选

2022\11\10

今天的秋诗,如果抹去作者名,不考虑诗的体式,让你猜作者,你觉得应该是谁呢?

山  馆

图片
图片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畬田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畬[shē]田: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下种,这样的田地叫畬田。

诗词赏析

图片

王维?陶渊明?谢灵运?孟浩然?

都不是。

作者是余靖,北宋政治家,“庆历四谏官”(余靖、欧阳修、蔡襄、王素)之一。

当年,范仲淹被诬陷遭贬时,朝中大臣皆噤若寒蝉,只有余靖敢犯颜直谏,为范仲淹鸣冤叫屈,还作《子规》诗隐喻此事,曰:“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余靖还曾多次为轻徭役、去冗官、节国用等事向皇帝据理力争,甚至唾液都飞到皇帝脸上,还不肯罢休,其胆识和气概可见一斑。

余靖能诗,著有《武溪集》二十卷,这首《山馆》是他的代表作品。

山馆,即山中的客馆。余靖晚年寓居在山中一野馆中,虽有美景可赏,却抵消不了他内心深处的寂寥。在一个秋日黄昏,他凭轩远望,有感而作此诗。

图片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首联破题,总写山馆的环境。“野馆”即山馆,着一“野”字,则突出地处偏远,鲜有人来。“萧条”则是诗人对山馆环境的直观感受,寂寥冷清之外,再加一个“晚”字,那种凄凉孤独之感便席卷而来。次句“凭轩对竹扉”,即站在窗前向竹门的方向望去,以下四句,便是望中景物。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在秋色的笼罩下,树也显得苍老了;在夕阳的映照下,鸟儿纷纷飞到巢中。树因秋色而老,鸟依夕阳而归,这寻常的景物,因为“藏”“带”两个动词的运用而富有感情。试想,人至暮年,见秋色老去,心境又如何不随之苍老;见飞鸟投林,各自归巢,他又如何不起故园之思?

颈联“远岫穿云翠,畬田得雨肥”,则又是一个对比、衬托。远山从青云中穿出,显得更加苍翠;烧过草木的田野,经过秋雨的滋润,变得更加肥沃。“远岫”有云陪衬,“畬田”有雨滋润,而陪伴诗人的唯有萧瑟的秋光、摇落的残菊。对比之下,诗人的处境越发得可怜。

所以,尾联写道:“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他太需要朋友的陪伴,渴望好友来访,以慰藉他孤独的心灵。“渊明谁送酒”用陶渊明“白衣送酒”之典:据《续晋阳秋》记载,陶潜辞官后,过上了躬耕自适的隐居生活,喝酒成了他人生的最大乐趣。一年重阳节,陶渊明因家贫无酒可饮,郁闷得不行,坐在篱边菊丛中独自惆怅。就在这时,他看到一个身着白衣的人携酒而至,原来是江州剌史王弘派人送酒来了,陶渊明兴奋不已,当即开坛畅饮。作者这里是说,谁能给“我”送酒呢?我身边除了绕墙飞舞的残菊,什么都没有。尾联以渊明自况,还体现出诗人清高绝俗的品格。

全诗寓情于景,耐人寻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