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云海:话感恩

 戏剧传媒 2022-11-10 发布于河北
我今年85岁。从10岁开始跟着表哥苑宝安在沧州海兴老家学拉京胡,到18岁在天津正式拜郭筱亭先生为师学艺至今,几十年来胡琴与我不离不弃伴我一生。因为工作需要辗转多地,但我这一生所到之处在演艺圈遇到的贵人和恩人实在是太多了,是他们成就了我今天的一切,我心怀感恩,念念不忘啊!
1955年9月我拜师后就留在天津复兴社剧团工作。几年后,当时还在内蒙古工作的国家副主席乌兰夫看了河北梆子以后,就喜欢上了河北梆子,他愿意要个河北梆子剧团到内蒙古。在天津经过领导们看演出层层选拔,最后决定我们剧团调去内蒙古,1959年9月份过去,在那工作了两年。工作需要1962年回到了河北,先后去过饶阳县、天津、任丘和沧州工作,1974年,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引进人才,王曙亮和杨玉华同志想方设法帮助我落户石家庄市,使我不再到处奔波,过上了稳定的生活。我非常感恩他们!
在石家庄有我热爱的工作,一家人聚在一个屋檐下高高兴兴的过日子,这时新问题来了,我从小学拉京胡是我的启蒙师父苑宝安也是我表哥手把手教的,郭筱亭先生教我用的是“七字工尺字(工尺谱)”,就是:上、尺、工、凡、六、五、乙,所以基本用不着简谱,虽然我也学过简谱,但是没有过关。到了石家庄后,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有自己专业的作曲家,经常创排新戏,我不识简谱就不行了。这件事让我特别着急,在这个节骨眼上我的贵人恩人出现了,剧院的作曲家姬君超、闫明、张玉照三位同事充当了老师角色,亲自教我怎样识简谱,他们对我的帮助太大了。记得那年大夏天我让老伴和孩子们都到外面马路上去看电视,为不扰民,我把家里的门窗都关严,自己光着膀子照着谱子练,那个汗出的太多啦,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多后我终于过了不识简谱的难关,不管多难的谱子,我看它就像看报纸一样,太熟悉了!成为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乐队中的主胡演奏员,想到这事我就非常的感恩他们!
工作走向正轨后,把师父的梆子艺术与技巧传承下去是我最大的心愿,经常有青年演员到我家里来,请我帮助他们做声腔指导、声乐指导,调嗓、润声、润嗓。我的前妻杨玉凤非常支持我的工作,端茶倒水热情接待,从来没有难为过我。我的第二个老伴何丽华也是这样,都没有嫌弃过这些青年演员来我家找我。我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她们的善良、支持和理解,她们是我的伴侣,更是我的恩人!
我很爱我的河北梆子板胡,它是陪伴我一生与我融为一体的老伙计,几十年来我和板胡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它爱我、呵护我、包容我、帮助我,也见证了我几十年艺术之路的风雨历程,我今天的成就有它的功劳,我非常感恩它!
我还要感恩我双手的十个手指,它们对我就像一个个装扮好、精神抖擞上台的演员,都是主角与配角的关系,谁都离不开谁,谁都是最重要的角色,我的心与手指与板胡之间都有很神秘的配合,出来的声色那么和谐、那么完美!我非常感恩它们!
晚上,我躺在床上,枕头和被子都非常亲近我,带着感恩的心使我很快入睡;早上睁开双眼,我还活着,太好啦!干净的衣服、鞋袜穿在身上,我心里升起的还是感恩;一碗小米粥,一个包子是我的早餐,感恩一切劳作的人们!
刘云海感恩一切!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十日

刘云海于石家庄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