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淋巴瘤是目前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 专家:不必谈瘤色变,遵从医嘱、不随意停药可有效延长生存期

 我爱看金匮伤寒 2022-11-10 发布于江西

淋巴瘤是目前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

专家:不必谈瘤色变,遵从医嘱、不随意停药可有效延长生存期

今年9月15日是第19个“世界淋巴瘤日”。随着全国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结构的调整,恶性淋巴瘤已经逐渐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类主要肿瘤,且发病率年轻化和城市化的趋势日益加重。面对这样严峻的现状,推动淋巴瘤规范化治疗、坚持定期随访刻不容缓。

2015年8月,白百何主演的励志喜剧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在全国上映,影片女主角所患的肿瘤即是淋巴瘤,她的乐观幽默,与肿瘤斗争的精神感动了无数观众,人们在痛惜她离世的同时,也不禁发问:淋巴瘤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肿瘤?得了这个病一定会像女主角那样死亡吗?

那么,淋巴瘤是一种什么疾病?哪些人群高发?得了淋巴瘤就等于判死刑?……围绕这些问题,燕赵晚报记者专门采访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张敬宇教授和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黄晨教授,您不妨学习一下。

淋巴瘤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

张敬宇教授介绍,淋巴瘤是源于淋巴网状系统恶性肿瘤,是一种并不为人们所熟知的疾病。淋巴细胞广泛分布于全身的淋巴结和淋巴组织,是人体的“健康卫士”,淋巴细胞发生了恶变而形成的恶性肿瘤即称为淋巴瘤。

淋巴瘤是我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根据肿瘤细胞的来源不同,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个大类。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淋巴瘤发病率年增长率为7.5%,是目前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有35万新发病例,死亡人数超过20万。淋巴瘤的发病年龄以儿童和青壮年最为多见,部分惰性淋巴瘤常见于老年人。

综合性因素造成淋巴瘤发生

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是关键

淋巴瘤的异质性很大,不同淋巴瘤的亚型,发病的人群也不一样。“淋巴瘤分了几个类型,比如霍奇金淋巴瘤在青年和老年中有两个高峰,年龄上可能会有一定的界定。恶性度比较大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多见于青年人,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孩子们得这样的病可能就会多一点。”黄晨教授说,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的工种,接触放射线、化学物质的人群,要特别小心,因为这些致癌因素可能会导致所有肿瘤性疾病发生率的上升,当然也包括淋巴瘤。

黄晨教授介绍,从目前来看,单纯的遗传因素还是不足以造成淋巴瘤发生的,这样的肿瘤性疾病,特别是淋巴瘤、血液肿瘤疾病,多数是综合性因素,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或其他因素,如病毒感染等。有一些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单纯感染有可能是造成淋巴瘤发生的主要因素。

这些因素都是综合作用,可能会有主要因素、次要因素,目前来看,遗传风险可能会造成肿瘤的发生,但是仅仅依靠遗传因素就产生淋巴瘤的话,目前还没有探索到确切的证据。

黄晨教授提醒,对于身体的检查,查体周期要把控得非常好,要做一个定期体格检查,降低发生的机会,起码能够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不必谈瘤色变

遵从医嘱、不随意停药可有效延长生存期

“在现有情况下,我觉得大可不必谈瘤色变,我们的手段非常多,以前没有太多选择的时候,可能化疗一下不行就不行了,现在有这么多手段,可以通过不同的药物进行组合。前期效果不好,后期可以用一些特殊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手段的改进,还是能够达到不错的效果的。”黄晨教授说,现在随着分子分型检测手段的提升,随着对淋巴瘤发生发展的通路研究,人们对淋巴瘤的认识越来越清楚了,针对这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有了很好的靶向药物,比如说BTK抑制剂伊布替尼针对B细胞通路的治疗,对B细胞肿瘤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靶向治疗药物,大幅度提升了治愈率,或者说大幅度提升了患者长期生存。

张敬宇教授介绍,对于淋巴瘤来讲,整体上从临床上分类,一部分叫惰性淋巴瘤,一部分是侵袭性淋巴瘤。像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淋)这类的惰性淋巴瘤,目前是不能治愈的,但是它进展比较缓慢,所以它的治疗目标,第一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来缓解或者消除他的一些临床症状。第二是延长生存期,使得惰性淋巴瘤患者能够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作为一个慢性病进行管理。“慢淋患者,通过长期口服用药,只要他依从性好,能够按照我们的医嘱用药,对他的生存期是明显延长,可以达到8年、10年,甚至是十几年、二十几年这种生存期。超过8年的临床数据证实,像伊布替尼这种治疗慢淋最常用的一种BTK抑制剂,可以使患者长期带瘤生存,拥有非常理想的生活状况。”张敬宇教授说,不同的惰性淋巴瘤有不同的靶点,当然目前能应用最多的以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为代表的一些靶向药物,开启了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等这些惰性淋巴瘤治疗的所谓“无化疗时代”。

“对于淋巴瘤的治疗,还存在着个体化问题,对一个具体的病人进行个体化的治疗选择。所以我们建议患者得了淋巴瘤,还是应该到正规医院,尤其到血液病专科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黄晨教授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个长期疾病,需要长期的规范化管理,要按照医嘱定期复诊,这是比较关键的。“因为患者多数都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希望所有患者能够听从医生的医嘱,不宜随意停药。”

预防淋巴瘤,从日常生活做起

淋巴瘤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黄晨教授指出,惰性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及时早发现、早期有效干预,就可以将肿瘤“扼杀于萌芽状态”。

那如何才能远离淋巴瘤形成的环境呢?黄晨教授介绍说,要注意气候变化,预防和积极治疗病毒感染;密切注意浅表肿大的淋巴结的变化,对于家族成员中有类似疾病患者,更应高度警惕;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与抗病能力;积极治疗与本病发生可能相关的其他慢性疾病,如慢性淋巴结炎,自体免疫性疾病等;对于浅表的病变,应注意皮肤清洁,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或刺激。

最后,黄晨教授提醒,预防淋巴瘤,要留意自己的身体异常,例如是否出现反复感染、容易疲劳、发热、体重下降、经常感冒等不适,尤其是颈部、腋下、腹股沟能摸到无痛的肿块,如果出现这些危险信号,应尽早到医院检查,进行规范化治疗。

燕赵晚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李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