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得拨云见日来 《中国货贝图集》出版始末

 古泉文库 2022-11-10 发布于陕西
这是一篇与信念、情怀和承诺有关的小文。

《中国货贝图集》 书影

大约在三年多前,偶然接到一位陌生同好的电话,对方居然知道我二十多年前收藏贝币的经历,说自己也收藏了好几十年,又谈到自己关于贝币的作品即将完稿,希望能够相互交流并提出意见等等。之后通过进一步的交流,对这位名叫张春生的学者和他的收藏有了初步的了解。     
稷山县城

半年多后,有次出门正好要经过他所在的山西稷山县,半路上很冒昧的打过去电话说我正往过走,不知是否方便见个面,他热情的说当然方便,而且他现在就在进城的大路旁。待我到达,他已在路边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更没想到的是,张老师居然已经年近八旬,在接我电话前正出来准备去医院取药。

通过这次见面,让我对他了解更多。张老师年纪长我一辈,他收藏钱币的时候我还没有懂事,刚开始也是凭着兴趣爱好见啥收啥,后来随着中国钱币学会的成立以及各种渠道的放开,得到了更多的信息与钱币知识。虽然稷山是个小地方,但由于当时工作的原因,张老师每年都会去北京出差,只要空余一点时间他都会去中国钱币学会、中国钱币博物馆学习、充电。

有一次出差北京时,他将新近获得的小型货贝带去学会,聊天中戴馆长建议他立足本地,围绕一个题材深入研究。并以货贝为例,说这一领域目前还属于空白,没人专题研究也没有专门的资料,如果在这方面肯下功夫,耐得住冷板凳,假以时日,完全可以写一本对钱币界有用的专著。

这话张老师听进去了,认为很有道理。回来后重新规划,在贝币领域开始了他的探索之路,集藏范围由本地扩展到山西省内,再到华北乃至全国,眼界逐渐打开,认识的贝友也越来越多,整理的资料也越来越厚,待到第一稿完成,时间已经过去近30年。当他带着书稿再去中国钱币学会时,领导已经换了三任,而且随着学术要求的逐渐规范以及选题申报制度变更,张老师的稿子虽有一定价值,但没有达到学术出版要求。
中国货币图集原始稿样

翻阅着张老师的稿子,脑海中不禁想起那位编写《清钱编年谱》的德国博士布威纳先生。同样出于对中国钱币的挚爱,他花费四十多年的时间和经历,一生只为成就一部作品。可是我身边的这位老人,靠着微薄的退休金拖着多病的残躯,根本没有自费出书的能力,他告诉我说,身边有几位朋友想一起帮助他完成这个心愿,凑钱把书出出来,想让我帮忙再看看稿子。

我答应张老师,如果大家一起集资,一定算我一份,但是参与审稿的话,可能我能力不够。其实当时是有一些疑虑,和学会专家们的意见一样,我认为稿件里有很多精彩的地方,但还有一些内容有待提升,和张老师初次见面,我不知道直接说明的话,老人家是否能够接受。

书中实物图片

离开稷山后不久,张老师很开心的给我电话,说有位老板愿意全力资助他出版,同时还想将他的全部贝币标本带去北京给他办个博物馆,并要求他书面全权委托处理所有事宜。好在尚未交接之时,看到中国钱币学会即时发布的那份声明,才免去一场损失。

从之后的来电中听出,他的声音虚弱了许多。虽然遇到种种的挫折,但他仍一直和学会保持联系,虚心请教专家,还经常电话征询我和其他贝友的意见。终于,中国钱币博物馆的周馆长、山东钱币大家孙永行都被张老师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所打动,永行兄专门找我说,宋捷,张老师这事就由咱俩出钱出力,无论如何咱们帮他做好吧,别让他老人家总是挂念。

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周卫荣题词

这期间又经历了反复磨合、永行兄曾专门为此亲赴稷山和老人家当面研讨,非常难得的是张老师虚心的态度,他广泛听取专家、编辑与广大贝友的意见,多次和我商量归类取舍问题,并同意大刀阔斧的增删修改,让我放下之前的疑虑,协助他完成定稿,进入排版印刷环节,终于这本书下周就能和大家见面了。

由于范围比较小众,所以本次只印了450册,300多页大十六开,四色彩印的精装书,印量越少成本越高,但本次还是包邮价268元。如果卖出400册基本上可以收回成本,全部卖完的话,多出来的些许利润,将全部转给张老师,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今天,张老师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可喜可贺!能够圆满完成对他老人家的承诺,也算是了结了我和永行兄的一桩心事。本次为配套图集发行,我们还以150:100的比例,仿制了一批中国最早的铜贝——保德铜贝,经过打磨处理的铜贝包浆柔和,造型丰满,适合系挂佩戴和上手把玩,随书附赠,希望各位能够喜欢。

《中国货贝图集》 主编:张春生

出版发行 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四色彩印大十六开精装355页 仅印450册

600余种1000多枚 彩色高清图片

古泉文库系列丛书第廿七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