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爸妈,我来保护你们。”不是懂事,是角色错位

 青少年心理分析 2022-11-10 发布于广东

        天下没有不爱父母的孩子。

      而且这份爱,就像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恋,、赤诚、热情,不顾一切。

       成年人之间的关系会习惯权衡利弊,孩子的关系概念里,情感永远是第一位的。

       为了爱父母,他们可以舍弃自己的前途,舍弃外面的精彩世界,甚至舍弃自己的人生。

我不长大

       婴儿跟父母之间的链接,是一种亲密无间,相互交融的关系,它能够给到婴儿足够的安全感,也能够给到父母极大的满足感和价值感。

       这类需要的满足,悄无声息,在爱的名义下悄然发生。

       只是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不再是那个小小的,能够被父母抱在怀里的婴儿,不再需要父母全方位的呵护,他需要飞出鸟巢独自生活。

       父母不再能够享受拥抱孩子的柔软和安心,不得不面对孩子长大的失落。

      孩子感受到了妈妈的失落,他开始“逆生长”,他在无意识当中,努力地朝着“婴儿般”白白胖胖的方向发展。

        一个妈妈告诉我,她特别喜欢抱着孩子那种如婴儿般软软的感觉,孩子把头靠在她的肩膀上,相互依偎着,彼此都很安心。

        不出所料,她的儿子也在父母都比较瘦的情况下,反基因一般,朝越来越白白胖胖的方向发展着。

       妈妈说:“我真的很喜欢抱着他,就像抱着小婴儿,软软的。”那是一种身心的全副依赖,对于特别需要认可,特别需要价值肯定的母亲而言,与孩子的相处,便是最能体现她价值的方式。

        孩子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默默地扮演着这个小婴儿的角色。

       相由心生,心想事成这件事,很多时候并不难。

       如果这时候,孩子在外部世界在遭遇一些挫折,比如在学业上遇到困难,在人际交往方面受到打击,或者只是单纯地遭遇了某一次考试的失败……

      都可能进一步促成亲子更紧密的链接,让孩子更顺理成章地加深与父母的链接,逃回家里,不长大,不离开。

      而这,恰好也满足了潜意识中需要陪伴的父母的内心需要,彼此纠缠,难分难舍。

孩子会默默地迁就家长

      有一部经典的亲情美剧:《我是山姆(I am Sam)》。讲述了一个智商只有相当于七岁孩童的父亲,与有关当局争夺女儿抚养权期间发生的故事。

      山姆是一个弱智患者,在一间星巴克咖啡店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收留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女子,并和她生下一个女儿。

      但是,女儿一出世,作母亲的就不告而别,丢下山姆和幼女相依为命,为宝贝女儿取名为露西。

       虽然过程有些曲折,好在有朋友和邻居的帮助,露西顺利长大。不但生得漂亮,而且聪明伶俐,虽然只有7岁,她的智力已经超过了山姆,山姆已经无法应付女儿提出的许多问题。

      乖巧的露西为了不让父亲伤心,故意迁就父亲的智力水平,比如,让爸爸给她念更简单的课本,只问爸爸简单的问题,甚至在内心中承担起保护爸爸的重任,这在她的画中体现得更加明显。

(这幅画便是露西画的自己和爸爸。画面中,她像一个大人一般,拉着弱小消瘦的爸爸,这是她内心中自己与爸爸关系的投射。)

      这部电影当然更想表达的是父母对于孩子无条件的爱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最重要的,即使他是一个智力平常的父亲,他却能够给到孩子超越很多正常父母的爱。

      包括他感染到只顾工作给孩子提供良好物质条件的律师,这些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

      但我更想说的是电影中,孩子对于父母的爱。

       露西宁愿不学新的知识,宁愿在班上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最后想放弃升学,也要维持她与智力低下的爸爸之间的平衡关系,让他们可以继续亲密地生活在一起。

       在孩子心中,对父母的情感是第一位的,为此,他们宁愿放弃一切。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家长的智力都是正常的,不需要孩子刻意在思维上迁就我们。亲子之间的迁就变成另一种无形的方式——情绪、情感的迁就。

      觉得父母孤独了便去陪伴他们;觉得父母不开心了,便去做一些能让们开心的事情;父母希望他们懂事,他们便表现得懂事、乖巧;他们体谅父母,很多时候甚至超越夫妻之间的体谅。

      在我们传统的解读中,称之为“孝顺”。

      在某一个阶段,这样的平衡能够基本维持,一家人似乎只是关系更亲密一些,无伤大雅。问题的出现往往会在孩子需要离家的青春期。

      他们不能离家,离开家了孤独的妈妈怎么办?谁来陪伴她?妈妈伤心的时候谁来陪伴她?妈妈要是被爸爸欺负了怎么办?

      他们可以不交外界的朋友,不与外界发生过多的互动,家是他永远的牵挂。他可以跟妈妈去锻炼,陪妈妈去逛街,照样其乐融融。

      甚至,也可以不去上学,上学要离开家,要独当一面,而已经被豢养成“小婴儿”的孩子,无法面对。再说,他也不放心妈妈一个人在家呢。

妈妈,我来保护你

      这个女孩子剪着极短的头发,打扮中性,戴着口罩的样子,我差点便以为是男孩子。

       意外的是,坐下来之后,完全不敢与我目光对视,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明显看得出来是无比紧张的,跟她外表的炫酷的打扮形成鲜明的对比。

       她抑郁症状明显。她在学校遇到人际关系的问题,不要误会,并不是她的人际关系不好,而是人际关系“太好”,她似乎是天生的社交高手,能够敏锐地感觉到对方的心理需要,找到与不同性格的人的相处方式。

       她甚至在某一次在找心理咨询师的时候,直接“策反”对方,引得心理咨询师滔滔不绝地跟她谈自己的困扰,把她当成了知己。

      她并不开心,甚至开始回避社交,害怕社交。

      如此高超的社交技能,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于是见了她的妈妈。

      妈妈看起来很柔弱,说话声音很轻,我也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声调,生怕说得太大声吓到了她。才说了没几句话,妈妈的眼泪便下来了:“都是我不好,没有照顾好孩子。”说着,眼泪便一滴滴往下掉。

      妈妈像一个无助的小女孩,不断重复着责备自己的话语。

       我叹口气,原来如此。

      孩子的表面强大,孩子的善解人意,孩子的高超社交技能,都是在与妈妈的互动之中锻炼出来的。她打扮得像一个男孩子的样子,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保护妈妈,撑起这个家。

       毕竟,一个家庭中,总是需要一个高个子,来制造家庭稳固、有坚强依靠的假象。而这个家庭的爸爸,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坚决奉行“照顾家庭是女人的事”的哲理,兀自逍遥自在。

       女儿扮演大人的角色,安慰、支持妈妈,妈妈于是可以继续在情绪上做一个小女孩,爸爸可以继续享受“单身”生活。

      她说:“我女儿真的很懂事,给予我很多支持,如果没有她,我都不知道自己这么多年怎么撑下去。”

       是的,孩子用她的身心撑起整个家,但这超越了她的能力,在心力耗尽的某一天,她生病了,抑郁了。

       让孩子扮演孩子的角色,家长扮演大人的角色,才是恰当的家庭模式。一个孩子,穿上大人的衣服,扮演大人的样子,总有一天,会力不从心。

让孩子少爱你一点

      从孩子会说话的那天起,“你爱不爱爸爸妈妈?”“你更爱爸爸还是更爱妈妈?”便成为孩子的小脑袋中需要不断面对和抉择的问题。

       我们全心全意地爱着这个小宝贝,也期望着他们回应我们同等的爱。

      在上学之前,父母就是孩子的全世界,孩子也将全部的爱投注在父母身上,家庭似乎形成了一个爱的闭环,爱在其中循环往复,取之不竭。

      直到孩子开始将脚步迈进校园,开始接触外部世界。家庭的闭环和平衡被打破,原有的模式需要调整。

       让孩子少爱父母一点,让他可以分出一部分爱来爱自己,再分出一部分来爱同学和朋友,等他慢慢长大,他也有足够的爱来爱自己的另一半。

      前提是,他不会因为没有全心全意地爱父母而不安、愧疚。

      一个高二的孩子告诉我,她每次跟朋友出去,都玩得不安心,早早就回来了。我很好奇,便问:“什么原因呢?”

      她犹豫了一下,才说到:“我一出去外面,眼前就会浮现我妈一个人孤独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样子,心里就很不是滋味,总是想早点回家陪她。”

       我有些意外:“你的妈妈没有其他朋友吗?没有她自己的娱乐生活吗?”她无奈地摇摇头:“没有。”接着补充道:“她假期都是待在家里,搞搞卫生,看看电视,我看着她很孤单,很无聊的样子。”

      孩子不敢走得太远,离开太久,因为家里有需要陪伴的孤单的父母;孩子无法分出自己的爱去爱其他人,因为爸爸妈妈都等着他来爱;家成为一个闭环,囚禁在其中的每一个人。

      让你的孩子少爱你一点,留一部分空缺来自己爱自己,再留一部分空间来让你的另一半爱你,剩余的部分,让外部世界的亲戚朋友同事来支持你。

      如此,家庭才有了活水,每个身处其中的人也才能够自由地呼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