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窝里横”,应该让他继续“横”吗?

 青少年心理分析 2022-11-10 发布于广东

        对以下的场景,你也许并不陌生:

        在外面大气都不敢出,见到陌生人都躲到家长背后的孩子;在家里却是“权利的中心”,说一不二,提出要求,家长稍微回应得慢了一点,也要大哭大闹发脾气。

       面对同龄的孩子总是小心翼翼,比自己小的孩子抢了自己的玩具,满脸不情愿,却要都不敢要;

      回到家却一发不可收拾,哭着闹着要家长帮自己重新买玩具,要爸妈帮自己讨回公道,不然便不吃饭,不罢休。

       在外像老鼠,在家像老虎,胆量像气球,能根据内外的气压随时调整大小,反差之大,会让亲历者不敢见证自己的眼睛。

         这就是“窝里横”,家里家外,就像两个人。

“窝里横”本质是心理补偿

       不只是孩子,君不见很多成年人也是“窝里横”吗?越是在外唯唯诺诺的人,就越是“窝里横”。

        “窝外怂”跟“窝里横”,就像是一个物体的正面和背面,永远是结对出现,只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看到其中一面罢了。

       我曾接触过一个社交恐惧的孩子,在班级里永远是坐在最角落,除了同桌,几乎没有跟其他同学说过话。

      因为怕跟课代表说话,他有一个月作业完成了,却不敢上交,挨老师骂也只能听着。

       跟异性更是完全不敢接触,在他的印象中,除了回答班干部的问题,他几乎没跟异性有过任何的交流。在班级里,大家对他的印象就是脾气好,好欺负。

        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在家里却是绝对的“霸王”,对父母是随心所欲地呼来喝去:

        上万的电脑,父母要是不答应买,他可以生气起来把父母的祖宗八代(当然也是他自己的祖宗)全都问候一遍;

      父母答应接他的时间稍微迟到一点,他一个电话过去,能够让爸妈慌得一路超速飞敢;

      他在家里不做任何家务,却总是不满意家里的卫生条件,总是像视察一般,能挑出不合格的地方,顺便把爸妈再数落一顿。

       最严重的一次,他发起脾气来,把家里的煤气罐砍断,拿着打火机作势要点,把爸妈吓得瘫软在地上。

       很多时候,我看着这个坐在我对面笑盈盈,带着一丝腼腆,认认真真地说这话的孩子,都会很恍惚:在家里的那个孩子,真的是他吗?

         确实是他。

        “窝里横”的那个孩子,正是那个在外面大气也不敢出的孩子的心理补偿。是一种畸形的自我力量感的满足。

       这就像一个人心里越怕,表面就要喊得越大声,是一样的道理。能量是守恒的,这里被压制了,肯定会在那里爆发出来。

        在外面迫于压力,迫于形势,本着“趋利避害”的原则,自尊被其他人踩在脚下,自己还不能说声“不”,回到家当然要拼命找补,拼命挽回丢失的面子,如此才能心理平衡。

       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不要面子,不怕丢脸,孩子脆弱的自尊,更禁不起伤害。他表达不清楚内心的感受,并不妨碍他努力在家庭的互动中挽回自己的尊严。

人都需要感到“我行”

        “我不行”,“我没有力量”,“我没有价值”,类似这些评价,对于每个人都是致命的冲击。

       我们当然深知每个人都是渺小的,但我们必须感觉到自己“强大”,才能应对内心的紧张和焦虑,心安神定的继续生活。

       你不曾看见有一类孩子,专门挑班级中弱小、胆怯的孩子欺负吗?战胜弱者,虽然胜之不武,却在表面上形成了“我很强”的假象,这种自我力量感的满足,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总是被欺负,被压一头的孩子,面对外面的世界,是充满着恐惧和焦虑的,对自己的能力更是充满着怀疑,自我力量感低到了极致。

        没有人喜欢这样的感觉。

        没有人想生活在时刻被提醒自己很渺小、很无能的状态,这就像你的面前永远蹲着一头大野兽,时刻提醒着你有多弱小,你能安然入睡吗?

       怎么办?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既然这个战场打不过,那就转移阵地,换个战场继续来,一定要找到能够展示自己实力和力量的地方。

       可爱的家,天然就是这个最合适的“战场”,那里有和蔼可亲的爸爸妈妈,说不定还有“外援”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而且在家里兵不厌诈,规矩都是自己说了算,实在不要太美好。

         凭借着天然的优势,以及撒泼打滚的技能,以及一波又一波的眼泪攻势,孩子顺利地在家庭这个战场中取得了胜利,挽回了尊严。

       内心终于平衡了,自己终于可以昂首挺胸地在家里横着走,也能够安心地入睡了。

      世界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切都依然那么安稳、美好。

为何孩子可以在“窝里横”

       话到此处,我们就必须问一个问题了?为何孩子在家里能“横”?人都是非常懂得审时度势的,这是生存技能,换句话说,一定是“家”这个地方,给了他“横”土壤。

       什么样的土壤特别适合“横劲”的生长呢?

      要么家里有“后援团”,比如爸爸妈妈要管,爷爷奶奶拦着,护着;又或者爸爸要管,妈妈不忍心,或者不认同爸爸的方式,于是像母鸡保护一样护着孩子。

      要么父母害怕孩子发脾气,一生气就大吵大闹,甚至砸东西,撒泼打滚,为了“息事宁人”,无奈满足孩子的要求。

      要么不忍心,不忍见孩子的眼泪:柔弱天真的孩子,脸上挂着晶莹的泪珠,委屈地抽抽噎噎,实在不忍心再要求,便脱口而出:“好好好。”

      时间久了,孩子渐渐摸出家长的特性,知道了对付家长的“门道”,家长们便在不知不觉间被他耍得团团转了。

      慢慢的,这就变成一种模式,在外像老鼠,在家像老虎,并且孩子乐此不疲。家就是他的天堂,他的理想王国,在这里,他就是至高无上的“王”。

     “窝里横”,最大的问题是,在窝里越横,也不愿意出去,越害怕跟外人相处,在外界的互动性越是恐惧,越是压抑、退缩。

      人在什么时候会反思自己的模式,尝试改变呢?

      只有当原来的模式不适用的时候。人才会痛定思痛,反思改变。

      而“窝里横”不同,你没发现其实能量是平衡的吗?这样的模式是能够持续的吗?

      在外面压抑、退缩,憋了一肚子气,没关系,回到家就可以肆意发泄,看谁不顺眼都可以发脾气。可不要太爽。

      不会压抑,不会长时间痛苦,生活可以照过,模式也就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被固定下来。

      他在家里是皇帝,他干嘛要出去,唯我独尊的日子不好吗?

选择一个点突破

       “窝里横”孩子的家庭,往往面临一个两难境地:舍不得把孩子放出去,生怕孩子在外面吃亏,即使放出去,见到孩子“吃一点点亏”,孩子没咋滴,家长心态先崩了。

      在家里又拿孩子没办法,总是被孩子吃得死死的,莫名其妙地就掉进了孩子的“圈套”里,自己一家之主的位置也难保了,孩子长期占据着“家庭霸主”地位。

      虽然对孩子“窝里横”也略有微词,但最多也天天挂在嘴边:“你怎么这么任性?”“你怎么这么自私?”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更多的办法。

       而一旦孩子去到外面,立刻“不计前嫌”,开始“护犊子”:谁敢欺负我孩子,不想活了!

      这就像个死循环,一般情况下,让孩子主动来打破这个循环,可能性非常小。孩子的小脑袋更多关注眼前的感觉,而眼前,他的能量是平衡的,他在外面缺失的,都能在家里获得补偿,他为何要费心去改变?

      先说改变“窝外怂”。

      那么思考两个问题:

      孩子在外面被人欺负,被人抢了玩具,你能忍住不出手吗?

     孩子哭泣着跑回家,你会忍住恻隐之心,不出手吗?

     还是一边骂着:“你怎么这么不中用!”一边火急火燎地跑出去为孩子“讨回公道”呢?

     孩子能在外面抢回地盘,自然没有那么多的委屈和低自尊积压,不用那么急切地想在家里找补,这个死循环也能打破。

     关键是,我们能够信任孩子的能力吗?能够远远地看着,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孩子去拿回自己的东西吗?在成年人在体型上占绝对优势的前提下?

     我们总是忍不住出手,总觉得需要“干点啥”,才是爱孩子,才是保护孩子。

    比如,口头教育一下欺负自己孩子的“熊孩子”,或者举起拳头威胁一下“不准欺负我家孩子!”都不做,那至少要讲讲道理:“要和平相处,不要吵架。”

      不然,家长站在旁边,不是显得很尴尬,很无聊吗?

     关键是家长都干了,孩子干啥呢?孩子就只能躲在父母的背后胆怯、害怕了。

      个战士,总是要自己打死一个敌人,见到敌人才能不害怕,敢于扣动扳机,总是班长来帮他打敌人,那他永远都不敢冲出战壕。

      换在孩子身上也是同样的道理,他必须要自己想办法从同伴手里抢回玩具,想办法加入其他同伴一起玩耍,才能从中体会自己的力量,知道:“原来我也能做到。”

      带孩子出门历练,舍得让他们自己摸索成长,这也是一门课程。外面的风雨,才是孩子成长的乐土。

      再说改变“窝里横”。

      无他,找准原因,夺回父母的主权。

     老人家再宠孩子,也要想法设法达成统一战线,为了孩子长远的健康成长考虑。

      父母观念一致,给与孩子明确的规则。

      思考一下,为何害怕孩子发脾气?为何看到孩子的眼泪会不忍心?家庭相处当然要讲感情,但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很多时候也需要加入一些理性。

      窝里不能横了,待在家里没那么“爽”,孩子才会尝试去结交外面的朋友,毕竟,没人陪他玩,他也无聊呢。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若是孩子到成人时,仍只会“窝里横”,那时,岂不是悔之晚矣。

儿童青少年心理分析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