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不想上学,父母应该同意吗?

 青少年心理分析 2022-11-10 发布于广东

      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接到家长的询问:“孩子不想上学,我们该让他休息一段时间吗?”

     或者在孩子总是三天两头请假,老师、学校持续施压的状况下,感到力不从心,无数次生出:干脆同意孩子休学,或许能万事大吉。

      一旦孩子上不了学,身边就会莫名出来很多热心人,积极地出主意,表达观点:“孩子不上学就算了,你自己不也就是个初中毕业吗?”

      “还是要尊重孩子,逼他要是逼出问题来了怎么办?”

      “不上学就让他在家里待着,等他某一天想通了自己就会去自己去找出路了。”

        那么,作为父母,究竟应该如何抉择?

01

休学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休学的孩子真的会在某一天顿悟,进而奋不顾身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和未来吗?很遗憾,我们看到的大部分都是节节败退的例子。

      比如,一开始只是去不了学校,渐渐可能就变成出不了门,接着就是基本不出房门,后来干脆就天天窝在自己的床上,日夜颠倒,生活混乱。

        逃避、退缩,会形成一种如吸毒般的魔力,让青少年欲罢不能。

      越逃避越自责,越自责越无法改变,陷入恶性循环。青少年群体是尚在成长中的人群,必要的引导和教育对其是十分必要,也是他们需要的、期待的。

       上不了学,是他们遇到的困难,他们需要的是成人帮助他们一起去解决,而不是直接带着他们逃回家里。

     也许有人会说,以前的人,那么多小学没毕业,初中没毕业,十来岁就待在家里,玩了一两年不也都出去工作了吗?

      还不是照样养活自己?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出人头地的,只要养活自己,不成为社会的负担就行!

     一个现实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已经完全没有生存压力,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从未经历过物质的短缺,没有过吃不饱饭的生存恐惧。

     也就是说,没有最原初的动力推动他们振作起来寻找其他出路。

     父辈积累的物质财富,父辈吃过的苦,让他们会本能地去保护孩子,为孩子提供最大的支持,这一代孩子为了解决生存问题而去工作的动力,已经明显下降。

     待在家里,最后沦为“啃老族”的可能性会更大。

       简而言之,休学铁定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02

逃避会成为一种习惯

      我谈一个7岁孩子的例子。

      这个孩子在上一年级时出现明显的适应问题,一到上学的时间就呕吐,还在家里不停哭闹,一路上都干呕,一直要到进到教室里,才能稍微平静下来。

       父母从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几乎六神无主了,热心的朋友在这时候就及时地出现了。

      这个朋友的观点大约非常开放民主,跟他们夫妻痛陈逼迫孩子的种种恶果,还举出新闻上抑郁症之类的例子。  

      另一方面,大谈特谈民主、尊重的重要性,表明现在的孩子都非常有想法,小学生已经比以前的高中生更有想法,更有主见了。   

        再三强调:“尊重,一定要尊重,明白吗?”

      本来就不知所措的父母听了这一番话,哪里还敢不照做,当即就给孩子请了一周的假,告诉孩子千万不要有太大压力,好好放松,什么都不要想。

       这一周时间里孩子简直到了天堂,每天在家玩游戏,睡到自然醒,好吃好喝得伺候着,想要什么父母也都尽量满足。

       当然,他也答应得非常好:“下周一一定去学校。”父母满怀期待,等着他休息好之后正常回归学校。

      表面上看,给孩子请了假,他不呕吐了,也不哭不闹了,家庭似乎恢复了和谐,氛围也不再那么紧张。

      这样的转变,对于处于焦虑紧张中的父母而言,也是需要的放松,每天跟孩子纠结上学的事情,也是令父母崩溃的时刻,做出这样的选择,有时候也是父母的内心需要。

      寄希望于奇迹出现,孩子说话算话,问题不用处理,只消稍微放松一下,一切就迎刃而解。就像很多父母一遇到孩子心情不好,就带他们出去旅游一样,期待着短暂的放松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然而,这充其量是一个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不可能真正起到改变现状的目的。

      一周之后,原本只是偶尔请请假的孩子,完全去不了学校,一走到校门口就大哭大闹,谁劝都没有,校长在校门口接他,老师在校门口等他,让他最好的朋友去带他一起进校门,都没用。

    他一到校门口就抱着那个大柱子,死也不放手,恨不得跟柱子长在一起。

      软的不听,硬的反抗,每天早晨上学的时间都像打仗一般,一番抗争之后,父母只能再次妥协,于是他得以回到家里,再次获得一天的假期。

      如此这般,整整一个月只去了两三天学校,父母着急地不行,各处求医,他却像没事人一般,过得非常逍遥自在。

      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当孩子体验到了逃避挑战自己的困难的轻松和愉悦,知道有人会想办法帮助他阻挡压力的时候,这就会成为一种欲罢不能经典模式,他会想方设法维持这样的模式。

        而不是像我们理想状态中的那样去挑战自己,去战胜困难。

      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而对于认知发展尚未成熟的孩子而言,舒舒服服的待在家里,肯定比去面对学校的压力要来得舒服,至于未来和前途,一个几岁的孩子是很难看得那么长远的。

03

同意孩子不上学,一定要三思!

     在同意孩子不上学之前,评估一下你的家庭是否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再决定是否要帮孩子办理休学。

    首先,你的家庭是否能够提供孩子请家教,提供工作机会,或者出国留学等等的费用和条件?

      著名作家三毛初中退学,家里帮她联系知名画家教她画画,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完全可以教孩子学习。

      换句话说,退学,其实不是每个家庭都有的特权,大部分普通家庭并不具备教育孩子知识,独立带领孩子成才的条件。我们需要依靠国家的教育资源,帮助孩子,教育孩子。

      第二,你的孩子有独特的特长和技能吗?能保证将来能够养活自己吗?

    有理想,有抱负,能坚持到底,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当然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然而,其中的艰辛,却是很多孩子想象不到的。

      要知道,靠特长吃饭,可比走上大学的路要艰辛得多。

     经常有孩子告诉我他们游戏打得不错,希望走职业电竞的道路。

     我于是就我知道的职业电竞的工作条件,以及工作方式跟他们讨论,立刻就发现,他们更多的是在想象中设想着这个职业,职业电竞的道路,可不是简单打打游戏那么简单。

      仔细跟你的孩子讨论一下,评估一下他对未来的设想,确认他是否真的有成熟而客观的规划。

     第三,你的孩子是否具有安排自己学习时间的能力,能够自己在家学习?

      很多孩子无法适应学校生活的时候,会自我安慰在家里学习也一样,自己也能跟上。

       千万不要轻信。

      接受应试教育的孩子,大多都已经习惯由学校安排学习时间,有的学校几乎精确到分钟地去规划孩子在校的安排,不需要自主学习,不需要规划时间,不需要安排学习进度。

      在家有家长安排和督促,在学校只要跟着老师的节奏和进度就万事大吉。

      休学之后,面对大量的空闲时间,很多孩子一开始都觉得新奇和兴奋,通宵游戏,日夜颠倒,但一两月之后,游戏玩厌了,觉也睡够了,空虚感随之扑面而来。

      想自学技能,大多都是三分钟热度,难以坚持。没有养成自我时间规划的我们,面对每天的时间的空白是不知所措的,不知道如何过才有意义,怎么做才能让自己觉得“光阴不虚度”。

         在孩子休学之前小心谨慎地确认,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如若以上的条件都不具备,就盲目同意孩子不上学,那么结果很可能是:

      休学之后,孩子们会发现,自己并不会因为休学而过得开心,更不会心安理得。他们在理智上清楚地知道:我应该上学。

     长久在家中无所事事的生活,带来的是空虚,是越来越低的自我价值感。

      接下来孩子可能是不愿出门,不愿跟人交往,不愿去理发店剪头发,一步步往后退,最终步入啃老的行列。

04

跟孩子一起面对问题

          不上学的问题,根本点,不在上不上学。

       上学问题只是表象,只是最后暴露出来的,家长和社会最关注的表面问题,并不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可能是人际关系问题,可能是遇事习惯逃避的模式,可能是情绪创伤等等。

      这些问题不处理,就像我们在一个池塘里被呛了水,便搬家远离,而不是去学习游泳,早晚要在另一天河里再次吃亏。

      孩子出现上不了学的状况,家长的应对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类是视而不见,简单而粗暴的告诉孩子:“没什么问题,你自己克服一下就好了,不要想那么多。”

      另一类则是惊慌失措,焦虑异常,生怕孩子心理问题严重,赶紧答应孩子的要求,办理休学手续。换来表面的万事大吉。

         表面看起来,这两类处理方式完全不同,父母的态度呈现两极化。

      细细深究一下,背后的动力是一致的:都是蒙上眼睛,逃避根本的问题,寄希望于孩子的问题能够快速消失,奇迹般地被解决。

     孩子出现厌学的状况是一个机会,让我们不得不紧张起来,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去探究孩子厌学背后的根本原因。这是一个逃无可逃的关键点。

      如果家长也采取逃避的方式处理问题,又如何能寄希望于孩子能够勇敢地面对问题呢?

     放弃或者逃避都很容易,难的,但也更重要更有效的,是与孩子共同面对问题,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儿童青少年心理分析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