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我中心”的孩子,是怎么炼成的?

 青少年心理分析 2022-11-10 发布于广东

最近,收到一个家长提问,原话是这样的:

“家里的孩子5岁,自我中心,脾气倔强,不听任何人劝。

为了一件是,可以无休止的哭闹,哭得嗓子哑了也不停止。

无休无止,无休无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谁劝都不听。怎么办?”

字里行间,都能感觉到父母的无奈和疑惑,以及弥散着的焦虑。

今天就借这个问题,来谈谈孩子“自我中心”的话题。

01

我们要相信,孩子会保持一个行为,最大的原因一定是:

这个行为有用。

孩子比我们想象中聪明,从不做亏本的买卖。

三岁左右的孩子已经会擦眼观色了,5岁的孩子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办法,把父母拿捏得死死的。

最常见的方法,便是撒泼打滚,可劲哭。

还有的一生气就撞墙,就掐自己,总之,各种方法,轮番上阵。

这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用得非常精准,他们就像一个螺丝钉,找准了一个孔,就可劲往里钻。

即使在成年人看来,这是不可理喻、无理取闹,他们却乐此不疲。

而爸妈的“积极”回应,更是给了他们坚持下去的无穷动力。

02

或许你会说,那么歇斯底里地哭喊。这哭起来不累吗?

当然累。

就像成年人上班,成年人打麻将一样,都很累,但我们为啥要坚持去做呢?

因为有收获呀。

撒泼打滚,一通操作猛如虎,父母乖乖妥协,想买什么买什么,想去哪玩去哪玩。

之前哭得再累,也都可以不计较了。

而且,孩子的记忆原本就相对短暂,你不见前一秒还在骂你的孩子,只要给颗糖,转头就能对你笑吗?

哭那点累,算啥,两分钟就忘记了。

那么,他记住的是什么呢?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目的。

03

另外一方面,被我们忽略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获得实质性的,“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的满足外,还有一种隐形的心理满足。

操控父母,自我为中心的满足感。

不管用什么方式,总之,我说往东,父母便往东,我说往西,父母不敢往北。我想要的东西,父母就算再不情愿,也要给我弄来。

何等的威风八面。

果真是小小的身躯,却有大大的力量。

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全能感”。

简单理解,就是他感觉自己可以支配全世界的力量感。

这种“全能感”的满足,恐怕比吃到嘴里的雪糕、肯德基,还要更香。

当然,这种膨胀的“全能感”是非常不利的,毕竟外面的世界,不是每个人,都是他爹妈。

回到残酷的现实世界中,一旦发现自己“不过如此”,巨大的落差感,就容易产生自我怀疑,进而引发心理问题。

04

那么,我们要问一个问题:为何每次孩子歇斯底里地哭,都能达到他的目的呢?

原因可能有几点:

1、心疼、不忍心。

千万不要小看孩子坚持一件事的决心,他可能比父母,更有耐力。

发现父母无动于衷?那好,哭得再大声一点,再惨一点,可以把嗓子都喊哑,眼泪都哭干,也在所不惜。

孩子在这方面有一种偏激的执着,迸发出成人难以想象的力量。

坚决不放弃。

直到父母不忍心,妥协为止。

也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哭就烦躁,就来气,怎么哄也不听,怎么骂也没用,最后只能是以妥协,换来暂时的平静。

久而久之,哭喊,就变成了孩子的制胜法宝。 

2、公共场合,顾及面子。

孩子的世界里,是没有场合、面子的区别的,他们紧盯着目标,心无旁骛。

几岁的孩子,还不懂得在意他人的眼光。

相反,父母们往往有更多的顾虑:旁边的人会怎么看我呢?人家会不会觉得我没教好孩子呢?这么大吵大闹,别人会不会烦呢?

有句话叫作: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孩子就是那个光脚的。

不管时间、地点、人物,只要发现有必要,便顺势往地上一倒,开始认真的“表演”。

爸妈在旁边,恨不能有个地洞钻进去。

种种压力之下,只得先妥协,息事宁人。

而哪怕是一两次的妥协,对孩子仍是莫大的鼓舞:你看,哭闹有用呢?

赌博中有一个“间隔强化效应”,就是说赌十把,可能只有一把会赢,却已经足以让人欲罢不能。

因为我们不知道哪一把会赢,总觉得是下一把会赢,由此,身不由己地一把把下注。

孩子同样是在赌:父母可能这次就会妥协呢?

3、家人之间意见不一致。

妈妈要坚持不动摇,爸爸觉得那样对几岁的孩子太残忍。

爸爸妈妈要坚持,爷爷奶奶要出来哄着孙子。

大人之间碍于面子,不好当面争执,只能忍气吞声。

一通操作下来,规则荡然无存。

孩子成了最大赢家。

有些孩子早早就摸索出一套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做出不同的行为的法宝。

知道妈妈不好说话,便在妈妈面前规矩、收敛一些;知道爸爸比较容易哄,便对爸爸各种甜言蜜语,哭闹不休。

将一家人摸得透透的,早早地展现出将帅之才。

05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1、不要试图通过讲道理,来改变孩子的行为。

道理可以讲,但不要报太大的希望。毕竟说几句话,并不会对孩子完成实质性的影响,他照样“过目就忘”。

口头上答应着父母:“我知道错了,下次不这样了。”

心里却依然坚信:这个办法真好。

道理的威慑力,远比不是孩子发现自己的方法不管用,要低得多。

费劲力气,哭得眼睛肿肿的,最后发现父母完全无动于衷,啥也没捞着,完全成了自己一个人的表演。

自然,就觉得没意思了,下次你让他玩,他也没兴趣玩了

所谓当局者迷,从孩子的歇斯底里引发的家长的各种情绪,各种顾虑中跳出来。

认真地看待一下:孩子究竟在做什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恢复理性和判断力,很多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2、家长要拿回自己的主动权,不能被孩子牵着鼻子走。

孩子只是家庭的成员,而不是家庭的中心。

很多孩子之所以会养成“自我中心”的性格,往往是由于家人将他们当成了家庭的中心,什么都围着他转。

主动或被动地,将掌控权,让给了孩子。

至少在孩子青春期之前,家长还是需要站在一个相对权威的角色上的,需要引导孩子,教会孩子对错和原则。

过早的让孩子“站到巨人的肩膀上”,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利,不是尊重孩子,也不是给孩子自由,而是不负责任。 

3、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内心感受。

撒泼打滚来达到目的的最大影响在于:它是以“行动化”的方式在表达想法和感受。

什么意思呢?

就是我有什么感受和需要,我不说,我就生气,就哭,然后让你去猜。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语言互动都非常容易产生误会,更何况是像打哑语一般的,只往地上一躺,啥也不说。

怎么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呢?

父母作为亲近的人,当然能够较快的理解孩子的意图,并且进行回应。

因此,这个“猜谜”游戏才能顺利地玩下去。

只是,孩子不可能一直只跟父母相处,当这个“猜谜”的沟通模式形成,孩子却又需要跟外界互动的时候,必然遇到阻碍。

如果还是稍有不如意就大哭大闹,或者说生闷气,那人际关系必然会出问题。

所谓的“自我中心”,其实也包含以为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自己怎么想的,或者关心我的人就一定懂得我。

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最难的哲学题。

解决孩子现在的问题,也是在为孩子的将来铺路。

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能帮助孩子避免很多人际交往的麻烦。

作者简介

周治琼,心理学硕士。

曾多年任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儿童青少年科心理医生。

目前自己开设工作室,专职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工作。

接触过大量各类家庭及青少年,咨询小时数5000小时以上。

/

/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