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航坠机:大灾难面前,我们会遭遇哪些心理危机?

 青少年心理分析 2022-11-10 发布于广东

2022年3月21日,也就是昨天下午,毫无预兆地,一架由昆明开往广州的东航客机,在广西梧州坠毁。

飞机直接俯冲下8000米的高空,坠毁引发巨大山火。

尽管祈祷奇迹的出现,但我们都深知,这是一场巨大的空难。

而面对巨大的、突发的灾难,不只是当事人和亲近的家属,我们每个知道事件,看过相关报道、视频、图片的每个普通人,都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遭遇心理危机。

作为一个心理学从业者,可能没办法亲历救援,也希望通过分享,能给我们身边的人,提供一些参考。

1

心理危机发生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能较好适应生活、工作上的突然改变,跟身体有自我修复能力一样,心灵也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自我调整,适应环境。

但当我们遭遇非常巨大而且突然的骤变时,即使心理健康的人,也可能创伤下,面临心理危机。

事件发生得太突然,冲击太大,我们的自我保护机制都完全来不及启动,自然也就更容易被击伤。

这就像一个人毫无预兆地,出手极快地打过来一记重拳,我们完全来不及闪躲,更想不到还手,只能眼睁睁得被打得眼冒金星。

这其中,“突然”、“巨大”两个要素,是关键。

就如这次东航空难,中国航空飞行已经保持了11年的零事故记录,安全性是世界领先的。我们都没想到,会在此时,爆发如此惨烈的事故。

这样的冲击,使卷入意外事件的人体验到非同寻常的紧张与焦虑,甚至影响到他们的生理和社会机能。

诸如: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丧失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严重的人甚至可能失忆。

值得注意的是,影响,可能不仅仅集中出现在事故刚刚发生的时候,还可能在事故发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残存在事故亲历者的心灵中。

这种因为事故而造成的持续一段时间的心理机能障碍的情况,在心理学领域,会将其界定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也是最常见的意外事件造成的心理危机。

2

心理危机的对象

心理创伤的干预对象,不仅仅局限在灾难的目击者和亲历者。

对于一场巨大的灾难而言,可能造成心理创伤,引发心理危机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事件的亲历者

空难当然相对特殊,但如果是地震、交通事故、洪灾,这类大灾难的幸存者,是受事件冲击最大的人。

也是最容易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

突然的灾难,会沉重打击他们对于世界的安全感,长时间沉浸在恐惧、哀伤之中。

②因为事件造成巨大损失的人

这样的损失,包括财产和精神损失。

对这次东航空难而言,最直接的,经历丧失冲击的,当属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家属。

原本一次普通的,不到两个小时的飞行,却意外成为天人永隔,任谁都难以接受。

③关注事件的普通人

从昨天下午开始,各大网站、媒体,头版头条、

热搜,都是空难的相关信息,朋友圈里,大家纷纷转发、祈祷。

我们很多人都看到了监控拍下的,飞机俯冲下高空,引起山火的画面,看到了飞机残骸的照片。

我们不是亲历者,但我们都一起经历了事件的巨大冲击。

我们也同样需要留意,事故对于我们自身的影响。

3

心理危机的表现

 如果我们自己,或者我们身边的人,出现以下的生理、心理的表现,都需要引起重视,及时的自我调整,或者寻求专业的帮助。

①生理异常:

例如,不吃饭、失眠、噩梦、失忆等等。

这也是最直观的,最容易被发现的生理变化。

有的亲属会陷入内疚、自责当中,觉得是自己导致当事人的灾难,会通过身体的自我伤害,来获得心理的平衡。

②情境闪回:

在脑海中,不由自主地、频繁闪现灾难的瞬间,而且景象特别鲜明,就像重新经历了一遍。

有时候,哪怕过去了很多年,人们都忘记痛苦了,还能记得闪回的情境

③持续的过度警觉:

有的人经历了灾难之后,时时刻刻担心万一再出事怎么办?万一再发生地震怎么办?

甚至影响到正常生活,不敢出门,不敢乘坐交通工具

这种警觉是超出必要性的,强度又高,持续的时间长,表现出强烈的恐惧感以及对外界的不信任。

④逃离和否认:

如果灾难发生一两个月后。力图对生活做出重大改变,想要逃离这个场景,不想跟它有任何瓜葛。

例如换工作,离职,迁居到其他城市,断绝社会交往,拒绝朋友的关心,缺乏工作诉求,抛弃了以前的目标……

这是一种比较强烈的PTSD表现。

改变生活,本质上是一种否定心理。不愿接受事故已经发生的现实,这种内心的压抑和否认,会造成创伤的积压、恶化。

⑤过于冷静、理智:

这在很多时候,会被我们理解为是坚强、内心强大。

其实不然。

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情感隔离。

是指,有意地不跟情感保持接触,以避免焦虑。即让自己变得麻木。

表面看起来什么事都没有,一切如常,实际却如行尸走肉一般,无法真正地投入生活。而这种方式,对人的危害也是巨大的。

就像我们明明腿上受伤了,我们不包扎也不消毒,而是换一条干净的裤子,继续假装什么事也没有一般正常生活,这个伤口,就必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化脓、溃烂。

4

我们要怎么做呢?

最后,如果我们身边出现像上述一些表现的人,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①陪伴

突发事故,冲击的是人类生存最核心的安全感,使我们变得恐惧、无助。

这时候,来自亲人和朋友的陪伴,就显得尤为重要。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支持,能帮助我们一点点重建被摧毁的心灵堡垒。

大量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创伤事件的善后处理是非常有作用的。

有研究发现,家人、朋友甚至有比心理咨询师更大的抚慰优势。

②减少对事件的反复关注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也是如此。

如果看地震、空难的相关图片、报道,会加重你的焦虑和恐惧,那么最好不要反复观看。

减少新的刺激,也是减轻我们心理负担的重要方式。

③保持生活规律

规律的生活,能帮助我们获得掌控感和安全感,有助于内心状态的恢复。

尽量不要因为事件的冲击而日夜颠倒、完全放弃正常的生活,混乱的生活方式,会加重我们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④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以上方式,在持续一段时间后都不管用,就需要求助专业的心理医生或者危机干预专家,进行针对性地疏导。

5

最后,附上一份各地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如果您和您身边的人有需要,可以及时拨打。

我们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愿我们珍爱生命,保持身心健康。

作者简介

周治琼,心理学硕士。

曾多年任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儿童青少年科心理医生。

目前自己开设工作室,专职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工作。

接触过大量各类家庭及青少年,咨询小时数6000小时以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