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芜湖老照片古今对比(二)-长虹门

 洁洁赢 2022-11-10 发布于安徽

芜湖老照片古今对比(二)-长虹门

弋矶山医院病理科 徐国祥

2020年最后一天,芜湖古城开街。时值孩子学习紧张,加之对当下流行于全国的复古风格的文旅地产,不太感冒,直到2022年2月才和家人夜游古城。

笔者拍摄于2022.4.5

第一次看到长虹门时,怀疑当年的芜湖是否会有如此宏伟的城门,在看了赫怀仁曾孙斯坦利·克劳福德(Stanley Crawford)先生捐赠给芜湖的老照片后,明白是自己草率无知了。

注:他的祖辈中,曾有3代9人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72年。

立马百度补课,历史上,芜湖古城有四座正门,最繁华的要数“南门”,即“长虹门”。“长虹门”正对青弋江,似长虹横卧,景象壮丽,得名“长虹门”。曾经南来北往的商船从此经过,商船上的生意人均进出于此门。入南门便是南门湾(芜湖最古老的商业街之一),出南门即是青弋江,跨过老浮桥即达“河南”-本地人对青弋江南岸的称谓。

1930年代青弋江上的联舟大桥,旧称通津桥(今弋江桥的前身)

提起芜湖的“老浮桥”,很多上了年纪的老芜湖人,依稀还记得她的身影。历史上,老浮桥曾是沟通青弋江两岸居民的主要通道。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芜湖青弋江上也仅有两座公路桥,一座中山桥,另一座叫弋江桥(也称“老浮桥”)。

据民国八年《芜湖县志》记载,老浮桥,明嘉靖年间修建,后屡毁屡修,最壮观时以巨木为板,以石柱固定,以铁索贯通,并安上栏杆,行人“若履坦途”。

194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军一部由老浮桥进入市区,宣告芜湖解放。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芜湖市人民政府在老浮桥的上游段建造了“弋江桥”,“老浮桥”从此退出芜湖的历史,成为一段过去的记忆。(@芜湖档案)

旧弋江桥

新弋江桥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山桥

2018年5月9日,正式竣工通车的新中山桥。

近几年利用芜申运河改造的契机,青弋江芜湖段上已有升级、改扩建的临江桥、中山桥、花津桥、中江桥、弋江桥、仓津桥、袁泽桥等等桥梁14座。

新通车的鸠江南路跨青弋江大桥(暂未命名,松元桥?),笔者拍摄于2022年10月22日

如今的芜湖真的是越来越美!另外建议市政府应在长虹门外增设旧照片展区,添加历史厚重感,以提升游人的兴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