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小知识:清朝官员的俸禄

 公元2012 2022-11-11 发布于新疆
图片
清朝官员的俸禄分为俸银与禄米两种,每年春秋两季发给。
由于官员的年俸并不高,难以维持其庞大的家族开销,所以自雍正年间开始,有了养廉银制度。
地方官员的养廉银,来自地方火耗或税赋,因此视各地富庶与否,养廉银数额各有不同。一般来说,为薪水的10倍到100倍,远高于其工资。
京官的养廉银由国库支出,一般很少,主要还是靠年俸。
清朝领取俸禄的人员大体可分为3类:文官、武官和皇族宗室(即王爷、公主等人)。
清朝1两银子换算成现代人民币,大约相当于现在200-300元左右,当然这个折算并不准确,因为物价参差不齐。
图片
下面就来看下各级官员的收入表。但请注意,这里列的是最富裕地区的地方官,只代表少数,不代表全部。
京城官员更没这待遇。京官没有足够的银钱收入,所依赖的是地方官的冰敬与炭敬。名字听着文雅,实际上就是贿赂。
清代文史学家李慈铭在日记中称:“京官贫不能自存,逢一外吏入都,皆考论年世乡谊,曲计攀援。”
曾国藩担任翰林院检讨后,家书提到:“男目下光景渐窘,恰有俸银接续,冬下又望外官例寄炭资,今年尚可勉强支持。至明年则更难筹画。”
红楼梦里,贾家男性大部分是捐官,就没养廉银。贾政虽然是正式的,但作为京官,也只有微薄的年俸。
养廉银并没有真正令官员廉政,反而助长了地方官员的行贿之风。晚清财政困难,俸银、养廉银常常停支,官员“借口于养廉不足,肆行侵渔”。
图片
一、 文官
一品(总督)年俸180两,禄米180斛,养廉银16000两,总收入大约338万
二品(巡抚)155两,155斛 ,13000两,总收入264万
三品(按察史) 130两,130斛,6000两,总收入133万
四品(道员) 105两,105斛, 3700两,总收入84万
五品(从四品知府) 80两,80斛,2400两,总收入56万
六品(从五品知州) 60两, 60斛,1250两,总收入31万
七品(知县) 45两,45斛,1200两,总收入28万
八品 年俸 40两,禄米40斛,无养廉银,总收入4万
九品 年俸33两1.14钱,禄米33斛1.14斗,无养廉银,总收入3.3万
未入流 年俸31两5钱,禄米31斛5斗,无养廉银,总收入3.1万
图片
二、武官
一品(提督)年俸609两,蔬菜烛炭银180两,灯红纸张银200两,养廉银2000两,总收入约59万
二品(总兵)年俸599两,蔬菜烛炭银140两 ,灯红纸张银160两 ,养廉银1500两,总收入48万
三品(参将) 243两,48两,38两 ,500两,总收入16.5万
四品(都司) 141两,18两,24两, 260两,总收入8.8万
五品 (守备) 90两,12两,12两,200两,总收入6.2万
六品(千总) 年俸49两,养廉银120两,总收入3.3万
七品(把总) 年俸36两, 养廉银90两,总收入2.5万
八品 年俸40两,总收入8千
九品 年俸33.114两,总收入6.6千
图片
三、皇族宗亲
清朝皇室成员的爵位大致分10级,从高到低依次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
另外一种排列依次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
这些爵位每传一代降一级,比如某亲王,传到儿子应赐爵某郡王,到孙子为某贝勒,依次降低,但最多降4级,也就是说亲王的子孙降爵位到镇国公后,就不再降低,一直为镇国公;郡王子孙最低到辅国公;依此类推。
但是有一种朝廷特批的世袭罔替,也就是所谓的“铁帽子王”,他的子孙将永远保持亲王的爵位。
亲王 年俸10000两, 禄米10000斛, 总收入约1000万
郡王 5000两,5000斛,总收入500万
贝勒 2500两,2500斛,总收入250万
贝子 1300两 ,1300斛 ,总收入130万
镇国公 700两,700斛 ,总收入70万
辅国公 500两,500斛,总收入50万
镇国将军 410两,410斛,总收入41万
辅国将军 310两,310斛,总收入31万
奉国将军 210两, 210斛,总收入21万
奉恩将军 110两,110斛,总收入11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