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若没有归宿,到了哪里都是流浪,心若所安,天涯皆是家

 情感小醍醒 2022-11-11 发布于河南

三毛曾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意思是说只有心安定了,才有家的感觉,如果内心觉得无依靠,在家都是感觉孤零流浪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人,不顺心的事,工作中感觉力不从心,生活中又感觉焦躁不安。

即便是在睡觉的时候,都无法安然入睡,在外奔波的打工人,经过生活洗礼的中年人,更是深有感触,也慢慢懂得:心安,即归处

古人常说:“既来之,则安之多用来表示既然已经来了,就要安心的在这里待下去,遇事不要急躁,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多一些耐心,很多问题就慢慢变好了。

看淡得失,一切随缘,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得失,不过是人生之常态,人是要有追求的,但如果得失心太重,患得患失,到哪里都不会快乐。

问你一句:你现在焦虑吗?让你焦虑的原因清楚吗?是没钱,不自信,是情感问题,还是自己的胡思乱想,想必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其实不管你怎么答,大多数人的焦虑就是因为自己“心无所安”,心一旦无处安放,便会开始焦虑,失去判断能力,盲目的跟从,甚至自己不知所措,丧失思考能力,各种负面的情绪就会开始积累,把周边的事情搞得越来越糟糕。

什么样的年龄结婚,买房买车,太胖了会被异样的眼光看待等等,好像从一开始这些方面的焦虑就被营造出来,而我们很多人都是被迫的去接受。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之中生活,人就会情绪低落,变得迷茫无措,不知道人生到底该如何去过,甚至长时间在痛苦和崩溃的边缘挣扎。

人一旦迷失了,心就没了归处,久而久之不管做什么事情,你会发现第一时间冒出来的情绪就是焦虑,而不是如何自信的达成。

现在很多人都没有搞明白,明明有住的地方,明明有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为什么还是会经常焦虑呢?因为,身的安处非心的安处,身的满足非心的满足。

当你心有归处,天涯何处不是家,当心有归处,事与愿违也能开怀大笑,所以,我们的心一定要有归处,心有归处,便是克服焦虑最好的方式。

心无所安,便无归处;心若所安,天涯皆家。正如林清玄所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

我们总会羡慕旁人的生活,会认为她们婚姻幸福,生活美满,子孙孝顺。

但当我们回过头看看战争时期的百姓们,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不正是那些逝去的人,所渴望拥有的明天吗?

所以,任何人,任何事的到来都一定是有原因的,事过无悔,心安无憾,心怀感恩的对待身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这一生才会无忧,才无愧于自己。

写作是一种修行,渡人亦渡己。

如果写得对你有所帮助,或者看完有所醒悟,感谢你的关注和分享,因为下一篇更精彩。

有缘相识,愿我们一起前行,遇见更好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