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九学苑五律班第十一讲-立意与意境意象

 湖南周慎 2022-11-11 发布于上海

一,为什么要立意

欲写诗文,必先立意。苏东坡说过一句话“善画者画意不画形,善诗者道意不道名”。《中山诗话》中也说到:“诗应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

大家都知道“诗言志”这句话,这里的“志”是指什么呢?俺刚刚接触这个名词的时候,以为“诗言志”就是诗一定要表明决心,言大志,高呼口号之类的,后来才明白“志”就是“意”,就是指你的情绪、你的思想、你的心意。你写诗的目的,也是要表达的这个“意”。写诗不是写小说,更不是记流水帐,写诗的主要功能目的就是“言志”。

我们每个人的性格及情趣不同,所遇到的情况和环境也千变万化,每个人的写作风格和习惯也是不同的。那么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块垒就各不相同,所要立的意也是不同的。

没有块垒的催动,我们不会去写诗,想去写诗,必然有所立意。所以,我们表达出来的情调和风格,也是多姿多彩的。有了这个意,我们才能去谋篇策划,才能去对我们将要写的东西进行布局安排。

不同的立意就需要不同的表现手法,需要不同的词语的承托,也需要不同的架构来支撑它。立意不同,章法自然有所变化。这是立意的目的所在。

二:什么是立意?
我们知道,我们每次写诗词,都是有其明确的目的的。才去写诗,在你握笔写诗之前,脑子里就必须首先确立一个中心,弄明白自己在这首诗里,要告诉朋友一个什么道理,什么观点,什么思想。简单地说,立意就是你看到一个标题后,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你要表达的情绪、你的思想、你的心意。那么诗的写作中表达出来的意的格调

清朝刘熙载说过:“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小闲暇;后人意在笔后,故至于手忙脚乱。”当然做不好诗,可见立意是写好诗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再从诗的过程来看,诗的构思、选材、布局、谋篇都是靠立意来统帅全诗的句子、词语。谋篇不可按死板教条的章法程序硬套,立意不同,章法自然有所变化。这是我先说到立意的目的所在。意在笔先,情在笔端。

三:立意的方法
立意有分类吗?有规律可循吗?
答:有!
那么当我们写诗时如何立意呢?
要写好一首诗,首要不是考虑它的语言,节奏、韵律等等,就要必须先确定其立意,立意的正确与否,决定诗歌的主题正确与否;立意的高下,深浅,决定着写诗深刻程度。

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立意的如何确定,决定了我们诗作的风格取向,当然也决定了我们今天所说的谋篇的如何谋划。从上述知道因为不同的立意就需要不同的表现手法,需要不同的词语的承托,也需要不同的骨架来支撑它。要谋篇,就得先有立意。

在诗歌创作中,由于诗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不同,阅历不同,或者因作者的立场、感情不同,写出来的诗自然就有不同的思想境界效果。

立意:立意就是确定主题,诗、词、文章都要有主题。不可想象在进行创作时,还弄不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意思。立意应该准确集中而不能散,一首诗一个意,决不能有两个,主题多了结果什么也表达不清楚。但是相同的题材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立意。

我们可以看一下司空图写的《二十四品诗》,那里将诗意分为了二十四个风格品位。现罗列如下:
01【含蓄】02【纤秾】03【悲慨】04【雄浑】05【委曲】06【超诣】
07【自然】08【豪放】09【高古】10【清奇】11【形容】12【沉著】
13【飘逸】14【实境】15【流动】16【绮丽】17【旷达】18【缜密】
19【冲澹】20【疏野】21【劲健】22【洗炼】23【典雅】24【精神】

清代的袁枚还写过一个《续诗品》,写有“崇意、精思、用笔、布格、结响、葆真、……”等等有32种之多,不一而足。皆可做参考,闲来读读,算是增加营养吧。诗品和以陶、王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是完全一致的。诗品告诉我们用什么格式去写。可能最适合的就是四言诗。大家知道:近体诗之——七律适合抒情,七绝适合表意,五律适合写景寄托,因此用近体诗 24诗品 最接近的是 五律了 。因此24品需用五律来写。且五律有全景诗一体,我们写24品多用此法。我认为是,如果你想学写 24诗品的风格(章法)的话,最合适的是五律。大家下课查一些陶渊明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都是五律。七律字多,景色就要多写,大家知道景色多了就很烦了,因此写景最适合的是五律。

我们来看看陆游的《七律?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立意在那儿呢?首先抓住诗人诗中的名句或者是名词语,对些字进行解悉才明白诗人在诗中讲些什么内容。如“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句中的“世味”是指世态人情,陆游远离了政界,但对于政治舞台上的倾轧变幻,是体会得更深,所以诗人这个“世味”就是对于世态炎凉。

再看下“薄似纱”是作者用了一个独具匠心的比喻,感吧世态人情薄得像半透明的纱一样。谁让我骑马远行而来客居在京城呢?本句以比喻的方法写人情世态的淡薄,对当时的环境和社会风气予以否定。正因如此,便对自己京华客居中的行为发生疑问。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上联“小楼一夜听春雨”描写了江南二月都市景色,意深味浓,情趣盎然,小楼听雨,是一重境界:杏花沐雨,是一重境界;下联“深巷明朝卖杏花。”清晨幽深静谧的小巷中传来阵阵悠扬的卖花声,又是一重境界。前者写雨,后者写晴,又浑合成春季的综合色彩。

——还有一层,雨对于花的催发作用。联系中国历来缺雨缺水,更显对生命的敬爱。此外,这诗既有实写,也是虚写,有景语,也有情语。一夜听雨,当然是愁思所致,而叫卖杏花所传达的春光,诗人着意于春的消息,花的消息,是惜春、伤春、又含蓄地融进了思归情绪,所以《书剑南诗集后》云:“小楼深巷卖花声,七字春愁隔夜生”。卖杏,说的是伤春 杏花世界,春天基本就要过去了,而卖杏,是说把杏花给折了 同时结合首联,人情如此淡薄 想到春色也如此淡薄,不由感叹,一夜,这2个字点出作者的寂寥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上联 “矮纸”实是暗用张芝的典故,据说张芝擅草书,但平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无事而作草书。则衬托诗人的愁思愈加寂寥和百无聊赖。

下联“晴窗细乳戏分茶。”茶中的精品,称为细乳。分茶是待客之礼,这里就是说,不止自己一人在品茶,有的说法还有:凤凰三点头、抱龙十八式,凤凰三点头,说的是茶技,对客人敬重的意思。

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恬静的境界,然面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前联是严肃而激愤,后联是诙谐而忧郁。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结尾两句是陆游的自我解嘲。“莫起风尘叹”,是因为不等到清明就可回家了,然而回家本非诗人之愿。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神,故不如回乡躬耕。

“犹及清明可到家”实为激愤之言,偌大一个杭州城竟然容不得诗人有所作为,悲愤之情见于言外。最后便想到回家,从而引发主旨:对官场生活的淡漠。
该诗集中反映陆游对官场冷淡、对世事炎凉的感叹心情。

陆游曾因主战,救济江西灾民被秦桧打击,罢官。后孝宗召见陆游到临安(今杭州),但陆游对它无兴趣,准备回家。深:指诗词中表达的认识、看法要深刻,情感要深厚。

四:立意要注意一下几点:

1,贵有新意。就是你的立意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首先立意好,那么这首作品就成功了,其他的修辞锻造都还只是其次。有许多的名言警句或是构思奇巧的小诗,用语平淡自然,未见很华丽的装饰,之所以能够被人记住,这就是凭靠立意取胜的。许多时候,我们排斥大白话,认为他们直白浅薄,其实白话并不是不好,其实我觉得白话最接近我们如今的表达方式,但是白话写情,想写出意境,就必须从感情上能够打动人,有时候我们点评别人的作品,说是直白了,其实直白是相对于立意落俗而言的,如果你的立意不能增色,那么这种直白就是非常致命的缺陷,我们看看这首殊 同的:西站送客
客中送客更南游,一站华光入夜浮。
说好不为儿女态,我回头见你回头。
像这样的,虽然是用词很简单,可是产生的感情余味,使人心动。我回头见你回头。这句可谓是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他的成功之处就是抓住了这种太常见却最容易忽略的送别场景,其实我们谁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却偏偏被他写了去?这种感情这种场景是司空见惯的,可是这样的描写却不是司空见惯的。

另外一种,就是白话写景,白话写景要注意能够使意境产生美好的想象,就好像是老杜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样。

2,切忌意杂 我们说一诗一意,一首诗总体的立意是什么?也就是你要表达的感情和格调,总体要要清晰一致,尤其是律诗,不像绝句只有四句比较好把握,诗路长了,难免跑偏,作业点评中常见一些诗友的作品,立意不知所云,尤其是首联和尾联,不相照应,首联点题,那么尾联结的时候,要和首联是统一的,有的诗友干脆把前三联表达的意思撇到一边,结句另取其意而结束之,就好像说这个人善变一样,你的立场一会变好几回,做诗不能像墙头草,这样是不好的。
例题:《五律 咏鼠》

   一世人嫌弃,仓房暗自欢。
   体轻身矫健,性狡胆逾寒。
   数日思生计,三更咬字刊。
   过街心畏打,执意度艰难。
这首诗从身矫健,思生计,咬字刊等字眼可以看出是赞美老鼠的,老鼠虽然惹人嫌恶,也无非是因为生计而已,从稻梁谋的角度来看,他和人类为了温饱终日劳碌其实是一样的,作者从这个角度出发,给老鼠申冤,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老鼠,但是在修辞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前后统一,性狡胆逾寒,这个狡猾的狡,狡诈,狡猾,有贬意,与总体赞美的格调还是稍有冲突的。这就是一诗一意,赞就是赞,贬就是贬,不能反复。

3,所表之意忌讳相碍与反复
这就是说,你的立意前后要一致,有的诗友走到尾联就彻底叛变了,前面表扬,后面批评,前面欢快,结句阴沉,前面说一,后面又变成了2或者3,这都是不可取的。再有,就是前面已经表达的你的某种观点,那么下面的几个分句中,最好不要出现重复的句意和词组,五律之所以凝练就是如此,每一个字都无可取代,每一个字都有他独特的作用。

作业例题:《五律*咏鼠》
生来偏就恶,竞惹世人嫌。
穴野青禾损,潜居玉户穿。
丑行留败迹,祸乱有千年。
狂妄遭周怒,何来尔辈安?
 

生来偏就恶,竞惹世人嫌。狂妄遭周怒,我们想想,生来偏就恶,虽然是在说老鼠为恶,是谁恶?谁不喜,当然是被人类不喜,那么再看这句,竞惹世人嫌,他的意思还是遭人不喜。再看“狂妄遭周怒”,遭周怒,这个周还是有人类的影子。这几句意思表达重复了,那么五律有限的资源经你不经意的蹉跎,诗境就会很狭窄,容量变小了自然就施展不开,本来你可以施展降龙十八掌给大家看的,结果这下只能以一阳指草草收场了,精彩度是不是就会逊色很多?再看结句,前面说了很多招人嫌恶的话,那么其实不言自明,老鼠的日子自然不会好过,那么结句再刻意说出来:何来尔辈安?你怎么能够有好日子过呢?显然是车前驱杖,这一问也显得多余。结果如果是可以预知的,那么最好是含着比较好,不要再说出来。

如果要避免句意重复这一条,可以把写好的作品的八句逐一进行比较核对,看看哪两句意思重复了,这样就会比较容易找出来重复的地方,从而进行修改。如果找不出来,那当然好,说明你没犯这样的毛病。
 

五、律诗的意境
意境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有时我们在评鉴诗的时候, 经常可以听到诸如:'意境好’,或者'意境不好’的字眼, 那么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学中重要的审美观念。意境一词源于六朝时佛家的“境’’和“境界"。“境界"说对艺术的影响最初是在书法理论中被借用。如南齐王僧虔《论书》:“谢静谢敷,并善写经,亦能入境”。

是说二谢书法造诣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直到唐代,意境这一概念才被诗论家引入诗论中来。唐王昌龄《诗格》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境"指客观景象之境;“情境”乃主观感情之境;“意境”即客观物境与主观情境的融合,也就是“意与境浑”。

中唐诗僧皎然论诗是以“境”为核心,其《诗式》强调:“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境”决定了一首诗的体制格调。

宋严羽《沧浪诗话》发展了司空图的理论,标举“兴趣”;明胡应麟强调“兴象”;清王渔洋倡导“神韵” 等。诗论家们或披着禅宗“虚实难明"的神雾,或带着“真如”的“妙悟”,沿着“景”、“情”、“意”的路标,在前人开辟的诗途中,纷纷步入意境的国土去探索它的奥秘。
近代王国维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下面我们再看一下意象这个词:
意象是诗词的本体,是诗词构思的核心。“意象”一词作为一个美学概念的提出始于梁代。梁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唐司空图在《诗品》中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这个“意象”也是指艺术构思中的形象。真正触及到诗学意象内涵的是唐王昌龄。他在《诗格》中标举:“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

这说明诗的创造就是诗人之意与某种物象契合在一起。可见到唐代“意象”己成为内涵比较确定的审美概念了。但“意象”这一美学概念的成熟是在明清。明中叶后“意象”便成为评论诗词的常用概念。清代是意象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从艺术形象的形成过程中,王夫之已认识到意象既是绮丽之物象,又是意之所寄寓。既有感性又有理性,其基本内容就是主观意和客观象的合谐统一。“是诗人的感知、理性和情感的综合作用的完美结合。"
 

六:那么,什么是意象?
意象是一种内心观照。是诗人的心灵“从对象的客观性相转回来沉浸到心灵的本身里,观照自己的意识。”(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抒情诗序论》)诗人艾青在《诗论》中说:“意象是诗人从感觉向他所采取的材料的拥抱",“是具体化了的感觉。”意象的基本要素是抽象的主观的“意”与具体的客观的“象”。

如果诗人内在的情思有生活的外在景象相融合,也就是在具体形象中表现诗人的情意,便产生了意象。诗词是美文学,而最能体现诗词美的是美的意象。艾青在《诗论》中是这样描绘意象美:“意象:翻飞在花丛,在草间,它是蝴蝶——真实的形体与璀璨的颜色,伏贴在雪白的纸上。”

意象是内蕴的,它往往给读者提供思维空间,留有空谷余音,呈现出空灵之美,这正显示了意象的艺术特征。意象的组合、构成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刘勰提出的“拟容取心"(《文心雕龙?比兴》)可视为重要的意象构成方式。所谓“拟容”,即是诗人“感物吟志”去捕捉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象;“取心”便是诗人“睹物兴情"将其心意情思寄托于物象。这样“感情将物象渗透,物象直射出感情”。

如“相思”是人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是无形的、抽象的、不可捉摸的,如何将它化虚为实,变得有形有色。唐代诗人王维曾在《送沈子福归江东》将“相思”化抽象为具象:“惟有相思似春色”。用比喻意象把“相思”喻为“春色”。

但是,真正成为千古绝唱的是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创造性地用红豆代表相思的意象,于是“红豆”这一“状如心脏,色似血红,晶莹可爱”的意象,便成为“相思"的客观对应物。

据传,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与美貌如花的尼姑慧如相爱后慧如相思成疾而终。萧统闻讯哭祭并种红豆两颗。后两株红豆树长成合抱,变为一树。历千年而不衰,至今老干挺拔,枝叶葱茏。

经王维咏出“此物最相思”后,便给红豆注入了相思的内涵与生命。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在其背后,是一个蕴含丰富的文化实体”。后因在诗词中被反复运用,使红豆这一意象取得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感情内涵。

为了大家更好地了解律诗的意境,在这里我提供林东海教授原文给大家参考:
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古今诗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然而,什么叫“意象”?却不是很容易说清楚的,很难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义。

“意象”一词是“意”与“象”的组合。“意”是主观的情思,是主体性的,这主体包括作者,也包括读者,因为读者是再创造的主体;“象”则是客观的形状,是客体性的,这客体包括自然界的景和物,也包括社会上的人和事,要知道,主体以外的人和事也是客观的存在。

意象大体包括叙事写景的描述手法,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烘托气氛的渲染手法。赋、比、兴之间不是对立的,也不是孤立的,在艺术实践过程中,三者往往互相渗透、交错为用的。

意象与大小。构思意象,往往抓住具体,具有典型特征的小景物,却可以在读者的脑海里唤起大境界,即所谓“以小景传大景之情”。

下面我们来看看杜甫这首作品《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全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景情融洽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眼见景+心情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总结

我们先来看看起句,在看起句时,要抓住景物,这些景物一般都带有名词的,起句共有六个物,我们在之前的学习时,曾讲过景物最好不超过四个。不然景物太多觉得太复杂吧,而这首《登高》呢,正巧是超过四个。

其实在这里我个人的理解是:选好景物,确定较好的描绘角度。景物的精彩与否,动人与否直接就是关系到作者写诗的成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
什么样的景物精彩,什么样的景物动人也是因人而异的,你所选的景物首先要能感动自己,震撼自己,使自己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那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一般来说,好的观察角度是能完全展示景物最美的那一面,使景物精彩部分清晰可见,远近适中,大小合适,陪衬物适当。如我们描写的景物有房屋,植物,动物,人物,山石云水和其它人造物等,如果我们把这些景物全写进诗中,那么这些景物是不是有些太多呢?太复杂呢?这就是老太太搬家样样拿。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抓住重点景物把其余景物遮挡。就是要避开主题景物的从正面被大部分遮挡的角度。选择角度应避免景物的单一性,要选取的景物应该有高有低,有黑有白。

例如,在描绘一个农家小院时,房屋应该新就搭配,土木石砖相结合,明暗相结合,杂而不乱,才富有农村气息。所以我认为景物多与少主要是看作者如何安排适当而言。

但是过多景物确实不好,会给人有一种眼花缭乱之感,只要我们把写好的诗读起来顺畅,意景好,合乎格律,就没什么问题。那么为什么有的诗会超过四个景物呢?其实超过四个景物多数因为首句对偶而形成的。

回到刚才这首例诗《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看句中自对“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猿对鸟、啸对飞、这些都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但是“天、沙”“哀、回”四个字,平仄就无法相对。看到了吗?这些两个句子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由于其平仄不相对,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我们叫它为“偶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看字中“风、天、猿啸、沙、鸟飞”这五个天造地设的远近实景,构成一串苍凉恢廓的秋景。写得多美妙啊!

我们再看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此联两句前四字是继续围绕秋景来写,这个秋景是用另一个角度来写就是“落木”“长江”后半部分在前四字基础上抒情。看这种写景同时抒情的手法,我们就叫意。为什么这样讲呢?是因为诗人发自内心的意象,看到和心中想都含蓄在其中。我们来看下意境的特征:

意境的结构特征是虚实相生。意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 “如在目前 ”的较实的因素,称为 “实境 ”;一部分是 “见于言外 ”的较虚的部分,称为 “虚境 ”。

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但是,虚境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以实境为载体,落实到实境的具体描绘上。

总之,虚境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虚实相生的意境的结构原理。下面我们试从这首诗来看这首诗虚实

首联用了十四个字勾勒出六种现实客观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六种实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联想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指明了江山境界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地区秋季典型特征。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而且能助诗神。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看此联前四字“万里悲秋”眼前苍凉秋景与题目《登高》高处远眺紧紧扣着,一点儿断裂痕迹都没有。“常作客”万里悲秋(景)→常作客(诗人飘泊生涯[ 情])→百年(有限的人生[情])→多病[情]→独登台。[再一次与题目紧扣]这些景情含意,诗意更见深沉了。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紧接着用“艰难苦恨”证明诗人总结到时世备尝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国运衰微的动荡时局的忧虑,使诗人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戒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对身世的慨叹。
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可见诗句前半写景,后半抒情,这就是意境的创造过程,这个过程具体1.注情于景 2.以景托情 3.情景交融。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大家注意哈,强调一下,首联是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都要表现出来。第二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这两联画出一幅秋肃临天下的动人图景,融全着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激荡不已的心情,壮志难酬的苦痛,确实将诗人的“艰难苦恨”包含无遗、用语精当,气象宏伟,后两联将上两联中蕴含着感情明朗化了,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表现了诗人忧愤深广的情思,更见出构思的精巧。

第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总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记得他的登岳阳楼的两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就是从空间到时间两方面着笔的。有相似之处。

综上所述,美的意境就是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高水平深层次的悟性。好的诗词都会有一种意境美,即意境高超、深远,使人读后感受到它的诗味浓郁、情意盎然;使人沉浸于其中,深思回味,浮想联翩。或者受到思想启示,沉缅于哲理性的思考。

阅读 1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