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爱山一日,可抵红尘半年

 小山草木记 2022-11-11 发布于浙江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小山草木记陪伴您七周年了--------

--------今日可在文末尽情表白--------

乌桕

一进山,秋色扑面而来,太美好了!

一树树红叶不时在车前闪现,副驾驶座上的三哥情不自禁地欢喜赞叹。

十一月六日八点,我们一行四人,自宁海南下高速,与黑哥、钱塘、花精林夫妇会合,自桑州岭头进山,驶向海拔897米的王爱山最高峰望海尖。

乌桕

山路两边,多乌桕,亦多枫香、盐肤木,均为江南秋色叶之主力树种。此季的山野,被它们点染得斑斓多彩秋意灿然!

王爱山在宁海西南边缘,典型的高山台地,清溪、白溪流淌在其南北,东为平原,西即天台,原为王爱乡,后并入岔路镇,是古时进出天台山的主要通道之一。

杏香兔儿风

游圣徐霞客曾两次自此前往国清寺、华顶山。翻开《徐霞客游记》,第一页就是关于王爱山的精彩文字:

四月初一日。早雨。行十五里,路有岐,马首西向台山,天色渐霁。又十里,抵松门岭,山峻路滑,舍骑步行。自奉化来,虽越岭数重,皆循山麓至此迂回临陟,俱在山脊。而雨后新霁,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人攀历忘苦。又十五里,饭于筋竹庵。山顶随处种麦。从筋竹岭南行,则向国清大路。

万历四十一年,即1613年,徐霞客自宁海出西门,前往天台。一路都在山脚骑行,到了王爱山才开始下马步行。虽攀历辛苦,但此地杜鹃盛放,麦苗青青,泉声山色,往复创变,令游圣心情舒畅。

浙江獐牙菜

四百年后,我们重游此地,已是路宽车畅,游圣辛苦半天才到达的筋竹庵,高速口过去只需半小时。车行山间,景随弯转,壮丽山色如画卷般展开,朝北看去,宁波人的“大水缸”白溪水库,像一条巨型碧龙,静卧在远处的层峦叠嶂之间。

同样是山,但因地形、位置、海拔不同,草木也各有特色。王爱山就有很多他处看不到的植物,比如浙江獐牙菜。

浙江獐牙菜

在宁波,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主要三种。最常见最漂亮的是獐牙菜,很多地方都有,我甚至在神农架也遇见过。比较少见的是美丽獐牙菜和浙江獐牙菜,美丽獐牙菜至今没见过,浙江獐牙菜只分布在宁海,曾在龙宫见过一棵,还是陈征海老师指给我看的。居群稍微大一点的,也就是王爱山路边的一个小山坡了。

2019年国庆期间,曾和黑哥来这个小山坡探望浙江獐牙菜,却只是花苞。这次来得正好,正处于盛花期。我们像小蜜蜂一样,一棵一棵拍过去,生怕错过了最好状态的那一棵。

浙江獐牙菜

獐牙菜属的属名Swertia,是为了纪念16世纪荷兰植物学家Emanual Sweert,而獐牙菜的中文名则是因其根细细长长,像獐的牙齿。浙江獐牙菜与獐牙菜之区别,主要有二:

最显眼的区别是身高。獐牙菜植株高大,可超过100cm,而浙江獐牙菜,大多都是50cm以下,这片居群短的都不到20cm,比较玲珑可爱一些。

獐牙菜

最大的区别是腺体种类不同。浙江獐牙菜为腺窝,位于花柱之下,其腺体凹陷,构成蜜囊,边缘常覆以流苏;而獐牙菜是腺斑,位于花瓣的中部,平坦,无流苏,黄绿色,每瓣两个,在辐射状花瓣之上连成一个断点的圆,再搭配那些深紫色的斑点,堪称整朵花的点睛之笔,让獐牙菜的花瞬间清新精致起来。

獐牙菜浙江獐牙菜

腺窝和腺斑虽位置形状不同,其最主要功能,都是蜜腺分泌,吸引昆虫来吸食,腺体附近的花粉沾粘于昆虫身上,在它们忙碌来去之间,实现异花传粉,提升种群繁殖效率。

第一个目标种浙江獐牙菜拍好,我们继续前往望海尖。行驶到下大岙村附近,却发现道路关闭。既来之,则刷之,风光和原生态如此良好的王爱,哪里不是看花地呢我们调转车头,前往百丈丘村,由此徒步至山顶的王家坑村。

百丈丘村位于白溪上游一条支流边上,山深岙远,人迹罕至,静如太古。一路之上,只看到一位孤守村落的老人和一位山间放牛的老人。

秋风吹动树叶,流水在溪中潺潺,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的鸟儿,在林间田野唱出动人的歌谣。间或,对面高山之间传来一两声悠长的哞~哞~声。或许这里的牛都感觉到了寂寞,远远看到红红绿绿的我们走过山间,高兴地和我们打起了招呼。

在小路边的竹林里,我们看到了第二个目标种五岭龙胆。这是我国华东、华南一带的常见种,但在宁波,似乎只分布于王爱山。新出版的《宁波植物图鉴》都未收录,可见其在甬分布的狭窄程度。

半仰视角度俯视角度

五岭龙胆盛花期在九十月间,国庆假期开得最好。如今大部分已凋谢。我们在林中细细搜寻,居然找到两处开花的植株,一处两朵花,一处四朵花。此花贴地而生,我们趴在地上,以半仰视的视角拍了半天,实在爱极了它们的美丽。

五岭龙胆最动人之处,是花冠上部那一抹纯净的天蓝色,尤其当阳光斜照在花朵之上,花冠似乎闪耀着蓝色星芒,一片幽暗的竹林都被它们点亮了。此花开得最好的时候,也只是含笑半展,像个羞涩的美丽少女。

五岭龙胆

五岭龙胆附近,还有另外一种正当花季的美丽植物,即同科不同属的双蝴蝶,一种多年生缠绕草本。其基生叶通常2对,着生于茎基部,紧贴地面,密集呈双蝴蝶状,故名。这株双蝴蝶缠绕在一棵杉木上,同时开了十朵花,好像给杉木披上了一条洁白的花绶带,十分雅致。

双蝴蝶

当我还在拍这株双蝴蝶时,不远处传来伙伴们的嬉笑声。走过去一看,原来三哥在那边发现了一株有二十八个花苞花朵的双蝴蝶。当天正好是花精林夫妇的结婚纪念日,大家纷纷建议他俩和这株双蝴蝶合个影,以示吉祥如意。他们欣然从命,大家相机快门声响成一片。

晚红瓦松

我们顺着狭窄山道拾级而上,道旁有很多石头垒砌的梯田,如今已撂荒多年,不少田地都被植物占领。此间印象最深的植物有两种:一是石间的晚红瓦松,一是地里的狼尾草。

鲁迅祖居屋顶的晚红瓦松王爱山晚红瓦松

瓦松因多见于老屋瓦间而得名,是景天科一种生性比较强健的植物,在浙江只有晚红瓦松这一种。国庆陪父亲游鲁迅祖居,一个屋顶的瓦缝之间,就密密麻麻长了一大片。晚红瓦松在宁波很多地方的崖壁之间有分布。它们需要的土壤和养分不多,却能稳稳扎根于崖壁石缝之间,在相对贫瘠艰苦的环境下,开出长如狼尾的一条花棒来,实在是令人敬佩。

狼尾草

平时见到狼尾草,多长在路边或车辙中间,此处狼尾草,却是一片一片的,把那些荒地都占领了,有它们的地方,别的植物都没法长起来,整体效果如同粉黛乱子草一样壮观,颇具观赏效果。

我们欢笑着跑到狼尾草中间去拍大片,却不料,狼尾草种子上的芒刺钩衣能力特别强,一时间,护膝、袜子、棉质衣物上,全是它们的种子。玩闹五分钟,拔刺一小时,以后对它们,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晚红瓦松

再往上,穿过一片小竹林。来到山顶的王家坑村,看村中那一排百年以上的枫香、金钱松可知,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村中民宅新旧参半,少见人行,有点冷清。在村里拍到一只白颈鸦,伙伴们又增加一个新种,带着满满的收获,原路下山,打道回府。

王爱山之得名,据《王爱山岭头陈陈氏宗谱序》载:后主之子封吴兴王者,被隋文帝灭国,甘心泉石,爰迁赤城筋竹岭头居焉。时人遂名其地曰王爱山。此王即南朝后主陈叔宝庶长子陈胤,曾被立为太子,后被废。此说无其他文献印证,姑妄听之。

回来路上,我们开玩笑说,如此风光秀美草木丰富的地方,谁能不爱呢?在心里悄悄称其为胡爱山,亦未尝不可。

周年纪念文章

小山草木记周年纪念篇:跟着草木 走过四季

六周年纪念篇:拈花惹草,让生命更加美好

两篇序文

浮生常博物,记得去看花—《甬城草木记》自序

《草木清欢》自序: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the end--------

作者简介:小山,宁波生态文化协会理事、专家委员会主任,甬派、甬上等媒体平台专栏作者。业余时间致力于发现身边触手可及的草木之美,挖掘寻常草木的文化内涵。参编《认识中国植物》,著有《甬城草木记》、《草木清欢》等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