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展览|重思自然:浮屿秘境

 颐源书屋 2022-11-11 发布于云南
图片

自然与气候变化,是人类当前面临的两大互相影响的危机。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全球野生动物种群的规模平均下降了69%,我们失去了世界上一半的森林,一半的珊瑚礁,以及80%的湿地。这不仅影响着生物多样性对地球健康的关键作用,还影响着气候,因为它削弱了大自然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以对“自然议题”的关注为彼此的契合之处,以9月份的“气候行动周”为起点,且出于对“青年有担当,艺术有责任”的一致认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携手栩栩华生内容集团,于2022年6月发起了名为“气候行动”的艺术作品征集活动。

经由WWF、NYLON尼龙和特别评审团成员(周力、黄河山、邬建安、熊亮、尹超、安娜伊思·马田)的共同遴选,部分优秀作品于2022年11月04日至11月18日进行线下展陈——静谧美好的“浮屿秘境”宛若现代都市中的桃花源,降临于上海嘉里中心。此次展览也是为响应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更没有某一代人能够孤立于全人类代际而存在。我们试图通过有关“自然”的艺术作品,引发观者对自然议题的思索、对人类活动的反思。

1展览阐述

毋庸置疑,当下,人类在自然生态中占据着无可动摇的中心位置。而当我们加以回望,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几经演变,被学界划分为了不同的阶段。

1833年,查尔斯·莱尔将后冰期地质时代命名为“全新世”,而在1837年,人类活动被形容为“新的大地力量”,这标示着人类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正持续而显著地加深。随着机械化、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当人类活动对气候及生态系统造成了全球性的影响之时,“人类世”的篇章便被正式掀开。从“全新世”到“人类世”,不仅仅是气候变化,更是整体性、系统性、关联性的变化

图片
图片

正因如此,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栩栩华生内容集团携手发起的此次活动及线下展陈,以“气候行动”为源,将视域加以拓宽、辐散至整个自然生态,重思自然。这既是对自然议题更为全面、立体的考量,亦是与社会责任相关的创作自觉性的体现。本次《重思自然:浮屿秘境 Rethink The Nature: Mysterious Laputan线下展陈共计11件参展作品,类型多样、意涵多元,诸如立体雕塑、平面绘画、现成品装置等等,从不同维度表达了对“自然”的思索。

学者安娜·青认为,“全新世”与“人类世”之间的区别,即是发生重大事件之后,能够重建各类物种组合的“避难所”被摧毁了,换言之,“人类世”破坏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避难所”。此次,被打造为“浮屿秘境”的嘉里中心展陈空间,可在表征层面被视作一方“Shelter”,观者步入其间,徜徉于自然和艺术的灵韵之中,感知温暖的抚慰。

图片
图片

当我们讨论“自然”,我们即是在讨论这颗蔚蓝色的星球,讨论居住其上的全人类,同代、后代,当下、未来。这是一个宏大却丝毫不虚缈的议题,“自然”关乎所有人,关乎每一位个体的行动。借此,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极富巧思的艺术作品,引发观者对“自然”的思索、对人类活动的反思——这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栩栩华生内容集团的共同愿景

个体、己身,自是无法超越“人类世”,但我们的思维与认知,却可以跳脱“人类世”之外。认识到“自然议题”的重要性之后,我们便能将目光重新放回那些“人类世”之外的存在,凝望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凝望碧蓝汪洋之上的粼粼波光,或向长天大地、蓊郁密林要一份内心的平静宁和。生态友好的未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力期望,可喜的是,它正在发生。

图片
图片

2系列活动

线下

展陈

图片

本次线下展陈共计11件参展作品,包括雕塑、平面绘画、装置等,从不同维度表达了对“自然议题”的别样思索。它们是中国杰出青年艺术家创造力的结晶。

图片

11.04-11.18, Mon-Sun, 10:00-21:00

图片

上海市南京西路1515号静安嘉里中心

北区N2-01

线下

论坛

图片

展陈之余,WWF与NYLON尼龙联合举办Public Speaking及圆桌对谈,以学术性、专业性、艺术性为内容核心,在评审团成员、中国气象局科学家、企业方、艺术家的交流之中,助力展览达成更大声量。

图片

11.07, Mon, 14:00-17:00

图片

上海市南京西路1515号静安嘉里中心

东区商场3楼E3-10 Kinetic Space

3特别评审团

图片

周力

绘画、装置艺术家

“艺术家需要有一种对生命的观察和尊重,这是他内心的真切的尝试,哪怕是笨拙的、有瑕疵的,都没关系。我不希望看到太多技巧的堆砌,我希望看到艺术家创作中最真实的感受,这是艺术的基础。”

黄河山

绘画、装置艺术家

“希望越来越多的朋友关注气候变化,保护生态,一起用艺术记录对环境的思考。”

图片
图片

邬建安

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教授

“呼出相同的二氧化碳,吸进相同的空气,我们尽情舒展个性。””

熊亮

画家、作家、绘本诗人、艺术家

“每一个生物都是令人惊叹的奇迹,动物、植物、看不到的微生物和更为复杂的生态系统,跟我们的存在一样神秘。能够作为有观察意识的人类生活在世界中是一种幸福,尊重自然无疑是最合适的生活方式。”

图片
图片

尹超

时尚摄影师

“不要让美景留在想象里,记录下来让更多人看到,让我们共同的家园变得更好。我们要记住,自然,有它自己的规律。”

安娜伊思·马田

摄影师、音乐人、话剧制作人

“青年艺术家们,应该更加勇敢地去表达。我希望我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可以be less,这本质上是一种欲望的减少。”

图片

4参展作品

《替陆地亲吻海洋》,谷蔚然

图片
图片

2022年  平面影像及视频

该作品是一件包括雕塑、摄影、影像在内的综合生态艺术作品,采用平面影像及视频形式进行呈现。艺术家将陶土雕塑放置在三种环境之中,并观察、记录其与环境中生物的共生关系,呈现了在陆域生态、滨海生态、海域生态中的差异。作品旨在引导人们从全新的生态角度,思考陆地与海洋、陆地生命与海洋生命之间的关系。

《告诉妈妈,我吞下了一粒种子》,王睿妤

图片
图片

2022年  110x250cm  纸本丙烯

作品的灵感来自于艺术家曾听到的一句谎言。小时候,艺术家被长辈告诫,吃水果不要吞下水果的籽,不然的话,身体里就会长出一棵树。作品呈现了吞下籽、长出树的过程,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充满想象力的空间。人的身体如同土壤,蕴含着无限的能量,血管就像树枝彼此交错,人的身体与自然环境一样处于庞大的、相互关联的循环体系之中,爱护环境、敬畏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回头河》,那荣锟

图片
图片

2022年 1.6x3.6m 综合材料绘画装置作品

回头河所在的小城瓦房店的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人均用水不断减少,快速现代化的城市发展进程破坏了河道和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和暴雨令河床崩坏,河流常年干涸。作品包含双层绘画、白沙、黏土雕塑,艺术家试图表现假想中的家乡未来景象:回头河边,河床崩裂,裸露着龟裂的泥土。作品建构了一方充满想象力的真空艺术世界,过去与未来在此间相连,以此思索人类活动、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的关系。

《人人都爱牛仔》,席敏

图片
图片

2021年 大猫1: 260x200x150cm 大猫2: 350x200x150cm 牛仔、填充物

作品为装置软雕塑。艺术家选用了旧物再利用的牛仔材质,在艺术家看来,牛仔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材质,它耐磨且实穿,同时,牛仔是一个“矛盾体”,它可以被做成牛仔裤、牛仔包,或者,被做成承载着爱意的大猫。牛仔的循环再利用,正如爱意的流动,作品在关注自然议题、可持续议题的同时,亦拥有温暖的表达,传达了艺术家席敏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对自然的敬畏,对现实的思考。

《纸生系统》,孙晨竹

图片
图片

2018年  环保再生纸材

作品基于传统工艺再塑,而特别创作运用于空间艺术营造中的一套悬挂系统,作品通过可再生环保纸材构成的美学空间,唤醒城市高速发展进程中对美与自然的记忆。设计选用上海市市花白玉兰花瓣的形态来塑造,通过传统剪纸工艺中——阳刻的手法来表现,将自然中生成的花瓣堆叠、重复、延伸、扩张,最终在空间中层层叠叠,密密组合在一起。在“纸生系统”营造的纯白色空间中,由环保再生的纸艺美感与现代数字化技术加工的纸本空间对撞,材质与工艺间的对话形成一种微妙的反差,让时代的进程与环境的守护处在平行的时空中交叠绽放。

《海洋系列》,Luyi Wang

图片
图片

2022年  数字作品

该作品为数字艺术创作,采用高清打印,形成系列插画作品。艺术家意在通过鲸鱼、海藻、海龟等与海洋相关的视觉元素,引发人们对于海洋生态问题的反思。生态环境是具有整体性的一个系统,人类与其他生物环环相扣,当我们保护海洋环境之时,并不是在保护那一抹蔚蓝,更是在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

《海滩漂浮物》,付军胜

图片
图片

2017年-2022年  现成品装置

作品为海滩漂浮物现成品装置,由艺术家在数年之间搜集到的各类物品组成。所有海滩漂浮物均未使用胶剂粘联固定,艺术家希望顺应物品本身的状态,仅仅通过堆积、并置、镶嵌、穿插等方式,类似“榫卯结构”的可组合、可拆解,将海漂木与各种塑料制品、玻璃、金属、砖等人造物进行结合。作品旨在探讨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现成品由人类丢弃,最终又归于人类,艺术家通过艺术手法呈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因果循环。

《像呼吸一样的岛屿》,蒋睿莹

图片
图片

2022年  300x300x170cm  绳

作品是由绳编织而成的两棵失去了茂密枝叶但仍努力生存的树。它们的根系接触,缠绕环抱,形成了一座岛屿,分享着彼此的呼吸。艺术家用“绳”作为创作媒介,这是取于自然、用于人类生活的材料,希望以绳结的连续排列,表现自然之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作品旨在表现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相关性,没有一个人或者是一株植物可以成为一座孤岛,世间万物相互连接、休戚与共。作品倡导人们爱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像树木分享着呼吸和养分一样,人类应当热爱自然,对自然抱有敬意。

《Shelter庇护所系列》,刘晨歌、刘丽娟

图片
图片

2018年  数码影像

“气候难民”是一个由“气候变化”延伸出的词汇,极端天气摧毁了他们的家园,迫使他们走上流亡旅途。模特身着的服装灵感来源于迁徙路途中的气候难民,他们身上的衣物取代了实体的房屋,成为了保护他们抵御寒冷的最后一道防线。模特呈现出的雕塑般的动态,好似在全球升温中慢慢消亡的冰川,警醒着观者:如果气候变化依旧不被重视,我们会丧失自救的机会,并最终失去地球——宇宙中保护人类与万种生灵的唯一庇护所。

《我,至高无上》,新剧元

图片
图片

2022年  占地3x3m  双频道影像互动装置

作品场景被布置为房间一角。当观众坐在躺椅上试图仔细观看电视中的影片之时,背后的LED屏幕将被触发,由人工智能实时演算的雨林景观将替代原有的画面。端坐在躺椅上被“啤酒”与“可乐”环绕的人类,难以发觉被毁坏的雨林、被破坏的自然。通过这一互动装置,艺术家揭露出在“人类中心主义”之下,我们早已习惯用商品化的视角观察世界,而对自身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熟视无睹。

《重生珊瑚》,吕良

图片
图片

2022年 150x120x10cm 铝塑板、铝合金、纸、木板

目前,科学研究已证实,海洋珊瑚大量死亡的原因之一确为全球变暖。该作品以艺术化的方式,呈现了珊瑚的剪影,其颜色取自互联网中描述全球变暖成因的媒体图片,经过输出、溶解、摄影、uv打印等多道工序加以处理。艺术家希冀以此作品打破大众对于图像观看的惯性,强调图像生产的本质,同时,希望人类可以站在更为宏观的生态文明视角,理解、探讨全球变暖等生态危机问题。

END

撰文:Walser

图文整理/排版:Le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