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墓碑线

 晒闷锅 2022-11-11 发布于中国台湾

墓碑线

01

昨晚睡得早

早上起来看分析师解昨天的盘,他说到“墓碑线”

技术分析我是不懂啦(不懂技术分析,股票也能赚钱,你信不?)

但是“墓碑”我倒是挺熟

现在的人过世拢放在塔里,哪有墓碑阿?

所以我的墓碑经验可能就要绝版了

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墓碑都是看的图片...

我阿公在我小学五年级过世

从小每到清明扫墓我都有参与

阿公之前是葬在接近淡水山上的政府公墓,土葬

尽管他早已迁葬云林,到现在我去淡水路过山下仍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每次去扫幕阿嬷都会去市场买一只烧鸡,一些荔枝(清明买特别贵,季节还没到)跟一瓶竹叶青

“这拢是你阿公爱呷A(爱吃的)”阿嬷说。可是拜完回来都是我吃,哈哈哈

然后爸爸就会开车载阿嬷,妈妈,我,四个人去

几乎扫墓都是我们四个,弟弟妹妹不去

“为什么弟弟妹妹不去?”我问爸爸

“他们要上学阿”通常我们不会清明假期去扫墓,因为人太多,会提早或是晚一点。

我就纳闷了,我也要上学阿,老爸都叫我请假

到了年纪大一点,老爸才告诉我

“因为你是大孙(长孙)阿”但我依然不明白,为什么大孙要去,其他孙子不用去

我都自己解释“阿公是不是最疼你?是!那你应不应该扫墓?应该!”一阵自问自答

墓地是要做一些小工程的

包括墓碑,围住墓地的东西(我真的不知道那叫什么),墓碑前的小石桌跟石烛台,石香炉,土地公的石牌位跟石香炉,还有把墓碑前的小广场铺上地砖,我后来做不动产相关工作才知道这些叫杂项工程,依规是要申请执照的,实在太麻烦了!

每次去扫墓,爸爸都让我负责杂项工程的清潔

我每次擦着擦着墓碑,都会边擦边念

生于某某时拉,卒于某某时拉

我阿公名字的上方有四个大字“福建同安”

就我知道,这是祖藉,

当年阿公过世的时候,问遍南北二路(其实只有台北跟云林)没人知道该写哪里,做墓碑发生了困难

后来是我爸爸包了红色托了一个郭氏宗亲会的老先生查到的

“我们还有祖谱哦?我怎么没看过?”我问爸爸

“这个你要记住,慎终追远呀!而且我以后也要用”爸爸回答

等到爸爸过世就放塔里了,只有编号姓名,连墓碑都没有,根本用不上!

02

后来阿嬷也过世了

刚开始就葬在阿公墓地的附近

就是墓稍微小一点,但是墓地花费我爸说超过我阿公,所以墓地是一路上涨的

因为我们是云林人

阿嬷生前就说过想葬回云林

阿嬷刚过世的时候来不及

后来我爸就一直在找云林的墓地

结果公所的人说“现在地那么贵,哪还有什么墓地,大家拢放塔里了”连公家墓地也改建灵骨塔了

过去的人讲究入土为安

葬回云林的形式不一样了,那得征询下阿嬷的意见阿

我记得那是一个秋涼的午后,周末

妈妈准备了一桌子菜,点了红蜡烛,点上香,

拜好之后爸爸开始搏杯

结果先搏都搏没杯(搏杯老半天不出结果)

爸爸让我搏试试看

结果我说了一会话,一搏就圣杯(出结果了)

“你甲恁阿嬷共啥?(你跟你奶奶说了什么)”爸爸问

“没拉,这是我跟阿嬷的秘密”我没告诉老爸

其实我是说“阿嬷,住塔里卡俗辣(比较便宜)”

阿嬷问完换阿公

那天下午搞到快五点...

不过幸好我不辱使命,阿公阿嬷顺利回迁到云林的公家灵骨塔

从上海返回台湾休假

忽然想去看看阿公阿嬷

太久没回云林了,路都搞不清楚了(那个时候导航也还没那么发达)

表弟给我画了张地图,我一个人开了车往灵骨塔驶去

云林最大的公立灵骨塔,现在是改建了,变得非常明亮,我最后一次去是去年,搭的高铁

当年灵骨塔可以说是黑黑臭臭(很暗还充满異味)

我去的时间又不是清明时节,连个人影也没有

我问了管理员大概的位置,那个管理员简直是为这个鬼屋而设,光是眼睛少了一只就夠令人害怕了

走进大门,是个螺纹楼梯,阿公阿嬷在四楼,没有电梯

楼梯两边都是塔位

每个位子都有一张照片

我,越爬越冷,也不喘,就是觉得氛围很奇怪

忽然

右手边出现一张小孩的照片!吓了我一跳!

“黄泉路上无老少嘛!莫惊莫惊”我心想,这种情况我可不敢乱说什么

找到阿公阿嬷的位子(两个位子相邻),我说了些话,用手拜一拜,逃命似地下楼

直到今天,我去看阿公阿嬷都会喊上我姑姑

再没有一个人去过,即使灵骨塔早已改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