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真人的口疮特效药

 s潇洒s6iim6lo1 2022-11-11 发布于广东

复发性口疮,也就是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看似个小病,其实相当不好治。这个病除了疼,主要还影响吃东西,不能享受美食人生便少一大乐趣。而且缠绵难愈,稍微吃的不合适,说发作就发作。有的人一年发12次,一次发作一个月,可以说常年都在口腔溃疡的淫威下瑟瑟发抖,恼人得很。

中医治疗复发性口疮,有不少经典方剂,但都需精准辨证才能达到理想疗效。如寒热错杂用甘草泻心汤,阴虚湿热用甘露饮,中焦虚寒用理中丸,心肾不交用封髓丹等等,要想掌握这些方剂的灵活应用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就算是临床多年的斫轮老手,都未必能一击中的。

介绍两个单方。《备急千金要方》中,孙真人怎么说,口病篇第二句便是:蔷薇根,角蒿,为口疮之神药,人不知之。

蔷薇根,顾名思义就是野蔷薇的根。至于角蒿,那是什么东西?如今医家好像很少有人用,以至寻常药房都抓不到这两味药中药教材中也没有收录,着实冷门。

有现代医家根据清代张璐《本经逢原》的记载,认为角蒿就是一种茵陈,治疗口疮的传统方剂甘露饮中就有茵陈,似乎更证实了这种说法。

这,恐怕误会有点大。

来看看《本经逢原》怎么说的茵陈有两种,一种叶细如青篙者,名绵茵陈,专于利水,为湿热黄疽要药;一种生子如铃者名山茵陈,又名角蒿,其味辛苦有毒,专于杀虫,治口齿疮绝胜

意思是有两种茵陈,一种是用来治疗黄疸湿热的绵茵陈,茵陈蒿汤用的就是这种茵陈;另一种为山茵陈,根据其“生子如铃”的特点,此处当是指铃茵陈,学名阴行草。

它长这样图片

图片

张氏认为这种山茵陈(阴行草)就是角蒿。真如此吗来看看角蒿最早的记载。

在被孙思邈发掘之前,善治口疮的角蒿并无文献记载,可能还只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单方验方,所以孙真人说“人不知之”,不是故作神秘,是当时真没人知道。在《千金要方》问世数年后,(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修的药典——《唐本草》也正式颁布,角蒿正式登场。《唐本草》这样描述角蒿:“叶似白蒿,花如瞿麦,红赤可爱,子似王不留行,墨色作角”红赤可爱的花,阴行草显然不具备这样的特征。

宋代《本草衍义》说得更清楚,“茎叶如青蒿,开淡红紫花,花大约径三四分。花罢,结角子,长二寸许,微弯。苗与角治口齿绝胜

可以说唐宋两代的本草典籍对角蒿形态记载都比较清晰。之所以名角蒿,是它的果实如羊角一样,长而微弯,也唤作羊角蒿。它长这样图片

图片

只要见过这种植株几乎不可能与阴行草混淆。为啥张氏《本经逢原》会出现这种错误,在考证过角蒿的地域分布和张氏生平后,我大致猜到了答案。

角蒿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北方及东北地域,并不在南方生长。而张璐是苏州人,生值明末,清军入关后在江南烧杀抢掠,他于太湖的洞庭山中避乱隐居,一避十余年,出山后就一直在苏州开馆行医,直到去世。也就是说,他一生没离开过江南,甚至可能没出过苏州,自然不知道北方的角蒿长啥样。而角蒿又并非当归、白芍一类的常用药材,并无大肆采购的需要,流通性不高。所以,张氏一辈子很可能根本没见过角蒿的自然植株。而阴行草在南方江浙一带分布极广,是地道常用药材,张氏也许碰巧用阴行草治好过口疮,所以误将其当角蒿了。然而阴行草的主要功效是热利湿,活血祛,能治疗湿热黄疸等等,与口疮是不沾边的。

将阴行草和羊角蒿的药材饮片摆一起,试试能分辨得出不?

图片所以,也不能太苛责张老前辈。

不过他这一误,影响大了。毕竟一代医学大佬,作为清初医家三杰之一,学验俱丰,其著述对后世影响极大。其后多位医家都沿袭了张氏关于角蒿的解释。

比如咱们赵学敏同学写的《本草纲目拾遗》(就是写《串雅》那位,之前写分水神丹有介绍),“一种生子如铃者,名山茵陈,即角蒿,其味辛苦有小毒,专于杀虫,治口齿疮尤妙,今人呼为铃儿茵陈。”赵同学不仅沿用了张老师的说法,还证实了张老师说的山茵陈是铃茵陈。宫绣本草求真》也说,茵陈本有二种,叶细而青蒿者可用,若生子如铃,则为山茵陈矣,专于杀虫,及治口疮。

可见有时候医家著书也跟文人一样,千古文章一大抄。《本草求真》显然比较会抄,将角蒿治疗口齿疮的功效安在山茵陈身上,但没有说山茵陈是角蒿,妥妥一个大乌龙。一直到今天,还有当代著名医家在著述中引用《本经逢原》的内容,认为角蒿就是山茵陈。此说可休矣。

图片

兜一大圈,终于确定了角蒿的真身,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如何治疗复发性口疮。真人提供两个单方:

治口中疮,久不瘥,入胸中并生疮,三年以上不瘥者方:浓煎蔷薇根汁,含之,又稍稍咽之,日三夜一,冬用根,夏用茎叶。

又方:角蒿灰敷之,一宿知、二宿瘥,有汁吐之,不得咽也。

一则用蔷薇根煮浓汁,含于口中,再缓缓吞咽,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

一则用角蒿烧灰,敷在溃疡面,敷两个晚上就好。

先贤的干货往往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有效。

回到开头,孙真人在口病篇第二句介绍了人所不知的口疮神药,那第一句说了啥?说了个老生常谈又不得不谈的事——忌口。

凡患口疮及齿,禁油、面、酒、酱、酸、醋、咸、腻、干枣,瘥后仍慎之。若不久慎,寻手再发,发即难瘥。

开篇明义就讲忌口,可见这事对口疮的治疗尤为重要。酒不能喝,面不能吃,醋、酱之类一律禁止,太酸不行,太咸不行,诸如此类。按这忌口法,估计也只能喝白粥了。

最后,另外介绍一种口疮外治法:直接用火针点刺溃疡面,当即止痛。不过这要经过专门训练才行,否则只令人徒受炮烙之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