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曲阳2022年第11辑 上海传统建筑

 云天tyf 2022-11-11 发布于上海
上海老年摄影家学会支会新曲阳支会
2022年11月11日

  上海从一个海边的古人居住点成为国际大都市经历了漫长的时光。上海的建筑也成为了“万国博览会”,有欧化的,有中西合璧的,当然更多的是80年代后所建的现代形式的。不过,具有中国历史传统的建筑还是分布在全市的各个角落。有古园,有古村古镇,有古桥,有古塔,等等等等。本辑美篇的主题是:上海传统建筑,是上海老年摄影家学会支会新曲阳支会各位老师在11月份的一次汇报。

李桂楼《七宝老街氽来鐘》
  氽来钟位于七宝,是七宝的“七宝”之一。传说是河里氽来的。钟楼里有这样的记载:七宝教寺建寺之初,电闪雷鸣,暴雨倾盆,飓风不止,河水猛涨,经七昼夜。教寺护寺河香花浜上浮来一物,惶然有声,次日,雨霁天晴,镇民纷拥观看,一巨钟浮于水面,已汆至教寺山门前,巨钟遂安置于教寺,谓“汆来钟”。2017年12月13日拍摄。

李桂楼《青浦朱家角放生桥》
  朱家角放生桥横跨于镇东首漕港河上。明隆庆五年(1571年),由慈门寺僧性潮募建。5孔石拱,全长 70.8米,宽5.8米,高7.4米,是上海地区最长、最大、最高的五孔石拱桥,称为”沪上第一桥”。2018年6月1日拍摄。

李桂楼《松江泗泾安方塔》
  安方塔高35.18米,直径12.45米,每边长5.42米,呈七层八角楼阁式宝塔。整座塔为钢筋混凝土和木质相结合。在塔的顶端第七层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意在于宝一方平安。民谣有“三弓一箭安一方”的美誉。2017年12月9日拍摄。

罗达明《嘉定法华塔》
  嘉定州桥老街上的法华塔,始建于宋代开禧年间,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修缮。1996年1月对法华塔地宫进行清理发掘,先后发现了宋、元、明三代的一批佛像、书籍、古钱、玉器等珍贵文物。法华塔为正四面七级楼阁式砖木结构方塔,高40.83米,是嘉定城区标志性建筑之一。

罗达明《古宅》

罗达明《嘉定州桥老街》
  州桥老街现指嘉定西门老街一带。州桥系嘉定之根。自1218年建县为县治中心至今,八百年未移,是嘉定历史文化的发祥地。在这千步之内,汇聚了宋、元、明、清历代古塔、石街、老桥、旧庙、名园等古迹,人文浩荡,底蕴深厚。汇龙潭、孔庙、法华塔、秋霞圃等古韵浓郁的景点均在旁边。

姚重照《川沙古城墙》
  川沙古城墙建于1557年,是当时川沙人民为抵御倭寇入侵而建。古城墙建时有2千米长及4座城门,现仅尚存城墙近80米,城门1座。城墙上有一座岳碑亭(区级文物),亭内保存着拓刻岳飞手迹的石碑。摄于2018年5月。

姚重照《古华园》
  古华园始建于1984年,1986年对外开放。 占地面积60余亩。在构筑上采集了奉贤历史上众多典故,迁入和再造了大批历史建筑,使公园具有了浓郁的历史文化气韵和江南水乡景象。摄于2018年5月。

姚重照《广富林遗址》
  广富林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上海历年发掘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考古遗址。广富林遗址的发现,获得了“广富林文化”的考古学命名,填补了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谱系的空白,得证上海不是一个滩,而是一个同样有着深厚底蕴的城市,说明了上海最早的城镇并非文献所载为唐代,而是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王海玲《江南烟雨1》
  江南湿润,多雨,有“江南烟雨”的说法。“江南烟雨”最早出自宋代管鉴 的《玉莲环(泊英州钟石铺)》:“江上青山无数。绿阴深处,夕阳犹在系扁舟,为佳景、留人住。 已办一蓑归去。江南烟雨,有情鸥鹭莫惊飞,便相约、长为侣。”2020年6月摄于古漪园。

王海玲《江南烟雨2》
  2020年6月摄于古漪园。

王海玲《江南烟雨3》
  2020年6月摄于古漪园。

黄伟宗《松江天马山选胜楼》
   天马山又名干山,相传春秋时干将莫邪在此铸箭而得名。因山形如一匹腾空欲飞之马,故称天马山。在三泖九峰诸山中,天马山最为高大,海拔99.8米。选胜楼是新建的,有上下两层,六角翘檐,造型玲珑,高耸雄伟。

黄伟宗《青浦大观园潇湘馆园亭》
  大观园位于青商公路701号,淀山湖与元荡之间。4A级旅游景区,原称淀山湖风景游览区,1991年改称上海大观园,占地扩大到1500亩,是根据中国清代名著《红楼梦》的描写设计而成的大型仿古园。潇湘馆位于园的东南部。

黄伟宗《青浦大观园省亲别墅牌坊》
  大观楼是位于大观园中心的一组建筑。金碧辉煌,陈设华丽,为元春省亲时亲属行觐见礼的场所。与体仁沐德隔池相对的湖埠栏杆均为汉白玉石制,栏杆后面是8米高的汉白玉牌楼,上镌“省亲别墅”四个镏金大字。

李伟民《贵州吊脚楼》
  上海韩湘水博园是上海市郊区旅游重点项目,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3805号,是闵行区马桥镇彭渡村3000村民为保护上海饮用取水口安全而建的一个水生态园林。毗邻黄浦江。是上海难得一见的集齐水、桥、亭、台、楼、阁、树、花、草、木的古典园林。贵州吊脚楼是韩湘水博园一景。2021年1月2日摄。

李伟民《感恩桥》
  感恩桥是韩湘水博园一景。2021年1月2日摄。

李伟民《古井亭》
  古井亭是韩湘水博园一景。2021年1月2日摄。

傅凌云《荟珍屋》
  在上海松江九亭镇,隐藏着一座幽静、古雅的园林建筑——“荟珍屋”。20年前,收藏家赵文龙利用自己收藏的古建筑建造了这处园林建筑,园中现汇集十多栋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的优秀古建筑,有花厅、楼阁、祠堂、牌楼。

傅凌云《荟珍屋》

傅凌云《九曲桥》
  上海九曲桥位于上海城隍庙豫园内。九曲桥九曲十八弯,且每个弯曲的角度大小不一,有大于90度的,也有小于90度的。九曲桥如今的桥面为花岗石板,每一弯曲处一块石板上均雕刻着一朵季节性花朵,如正月水仙、二月杏花、三月桃花……直到十二月腊梅;并在九曲桥头尾的两块石板上各雕刻着一朵荷花。

孙伟众《川沙公园鹤鸣楼》
  鹤鸣楼是川沙县境内最大的单体仿古建筑。楼有五塔七层,高54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上用琉璃盖顶,下砌玉石平台。画栋四廊,连80立柱,飞檐翘角,系60金钟,宏伟壮丽,气势非凡。

孙伟众《三林塘文昌阁》
  文昌阁,在三林塘东市。翘角飞檐,供奉文昌帝君。雪后天晴,登阁环顾,一派银装素裹,颇为壮观。为“西林八景”中的“文阁晴雪”,诗曰:高阁耸晴空,候喜雪初霁。万倾白玉田,琉璃视人世。

孙伟众《上海龙华寺宝塔》
  龙华塔,相传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247年),曾有“舍利宝塔”和“报恩塔”(有传说孙权为报母恩而建)名。迨唐乾符、广明年间(874~881年),塔毁于兵燹。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吴越王钱俶重建,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龙华塔为七层八角形之木塔,高约四十一公尺。塔之内部为砖心,砖心内部又有方形小室,外部为木造走廊,其结构与形式为宋代建筑样式。

刘培基《古华园》
 古华园中,有座双亭桥,也叫同心桥。据传,此桥原在在奉贤县齐贤乡中行里的潭港河面上。有个故事:
  相传在明朝,这座桥只是一座普通的小石桥。后来北行出了个文状元,他的岳丈家却在南行;而南行这时候也出了个武状元,他的岳丈家却又在北行。文武两位状元走岳丈家,经常南来北往,文状元来往坐船,武状元来往骑马,他们来的来,去的去,互相炫耀排场,十分热闹。时间一长,武状元看看文状元鼓蓬扬帆进进出出十分气派,心里很不舒服,心想我武场夺魁,又南征北战屡建奇功,他这个摇摇笔杆子,耍耍嘴皮子的就如此威风,日后还不知会怎样呢?于是就出钱请了能工巧匠,拆了小石桥,造成一座低拱石桥。由于那桥洞被有意造得低而窄,使文状元不得不将大船改为小船,而且过桥必须倒桅落蓬,大大煞了文官的威风。文状元见武将如此可恶,心里十分气恼,心想他一个武夫,胸无点墨,胆敢如此捉弄我,我也不是那么好欺侮的。于是也出资邀了能工巧匠,在环龙桥的桥面上造起一座既低又窄的石牌坊,使武状元过桥时必须下马步行,以此来挫挫他的锐气。
  一天,文状元的小船刚到桥下,武状元也正牵着马,欲过石牌坊。两人狭路相逢,文状元站在船头讥笑道:“老兄,今天可看到你耍下马威了。”武状元当然不甘示弱,捶胸顿足大骂:“老弟,我虽下马,还有威可使,只是难为你要从我的胯下慢行,一点无威了。”两人唇枪舌剑,一来一去,斗个不止。
  此事被当朝老太师知道了,就奏请皇上御笔雕刻在石桥上,命令文武状元以及百姓过桥时都得下马、倒桅落蓬。文武状元见此事惊动了太师和皇上,心里也十分惭愧,想想不该为一点'面子'而意气用事,两家从此同心言和,愿共为家乡建设出力。一段无谓的公案才以“同心和好”而了结。据说,人们还可以在这座桥上隐约看到御笔所书“同心桥”字样。



刘培基《古猗园》
  古猗园位于上海市西北郊嘉定区南翔镇,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名“猗园”,取自《诗经》中“绿竹猗猗”一句。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更名“古猗园”。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内有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6个景区,是上海最古老的揽胜之一。

刘培基《广富林白墙青瓦》
  广富林新造了许多中式建筑,粉墙黛瓦。

孙德华《安亭老街》
  在汉代时沿用秦制,“十里一亭,以安名亭,以亭为镇”,安亭之名沿袭至今。安亭老街内有始建于三国时代的永安塔,塔高九层十余米,巍峨壮观。现在的塔为2003年重建。于2012.10.24拍摄。

孙德华《召家楼》
  召家楼古镇,位于闵行区浦江镇,横跨元明清三个朝代。镇内传统街巷、古桥河道,充满明清文化韵味。

孙德华《泗泾古镇》
  古镇泗泾,地处松江东北部,源于元朝,1957年7月定为县属镇。2019年11月摄

俞玉敏《赏菊》
  赏菊,2021年11月13日摄于汇龙潭公园。汇龙潭于明代万历十六年(1588)所建,自北向南有五条河流汇集而成,应奎山坐落潭中,绿水怀抱,宛如一颗明珠,自古有五龙抢珠之称,汇龙潭因此而得名。

俞玉敏《湖心亭》
  湖心亭,2021年11月19日摄于醉白池公园。醉白池位于松江人民南路,占地5公顷,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五大园林中最古老的园林。醉白池已被扩建为为公园,其中现存园林部分为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工部主事顾大申在明代旧园遗址上所辟建。历经300余年,仍保存有堂,轩,亭,舫,榭等古建筑,并保持着明清江南园林风貌,其曲栏横槛、回廊曲径,古色古香。

俞玉敏《夕照清翠》
  夕照清翠,2021年12月10日摄于东安公园。东安公园园址原为东安苗圃,1980年,开始将苗圃改建为公园,并征用邻近土地7300平方米。由市园林设计室周在春负责总体规划及绿化设计,徐汇区园林管理所组织施工。是一座以竹为主的江南庭院式的公园。园内花墙环绕,洞门、漏窗、游廊相连,构成重重深院,曲折幽深,小中见大。

孙元根《松江圆应塔》
  圆应塔又名崇恩塔,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所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重建,明正统九年(1444年),迁建该塔于佛殿后。塔为砖木结构,呈八角形,七层,高46.50米,为上海市古塔之冠。2021年11月19日摄于松江中山西路。

孙元根《申园》
  申园位于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内,是一座新建的江南园林,坐落在世博文化公园的深处,通过几座石桥与公园相连。申园内亭台楼阁、池塘假山等各种江南园林元素一应俱全,虽然采用了现代材料,但古典的建筑样式依然美轮美奂。

孙元根《韩湘水博园》
  2019年4月25日摄于韩湘水博园。

谢小妹《嘉定州桥古镇》
  摄于嘉定城的中心州桥。

谢小妹《静安寺》
  静安寺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1686号。向为著名江南古刹。据碑志,建于三国吴大帝孙权赤乌十年(247年),创始人为康僧会。寺址原在吴淞江(今苏州河)北岸,初名沪渎重元(玄)寺,唐代一度改名永泰禅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始改名静安寺。南宋嘉定9年(1216年)因寺址逼近江岸,昼夜受江水冲击,寺基有倾圮之危,住持仲依乃将寺迁至芦浦沸井浜一侧,即现今寺址。

谢小妹《泗泾古镇》
  泗泾古镇历史悠久,如果从北宋形成村落算起,差不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泗泾早期时叫会波村,南宋改名七间村,一直到元代中叶,因外波泾、通波泾、洞泾、张泾四条泾水汇集于此,才正式取名为泗泾。

俞金德《川沙老街》
  川沙老街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旧街两侧基本保持民国时期的原样,多处宅邸的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在清末,也有一些木制建筑,难得一见的是老街两旁还保存着六七十年代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痕迹,比如米香食品店、人民大会堂、国有企业和农民旅馆等,这些都是时代的产物。于2022年10月27日拍摄。

俞金德《川沙公园》
  川沙公园于1983年11月3日动工兴建,于1985年12月1日对外开放。2020年12月24日,川沙公园被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评为四星级公园。 公园由通城河分成东、西两部分。河西部分以江南传统的造园手法,通过绿化造景和叠山理水,利用廊、榭、墙和树木划分空间,组成景区。河东部分为现代化游乐场地,但建筑均为混凝土结构的仿古样式。于2022年10月27日拍摄。

俞金德《鹤呜楼》
  拍摄于2022年10月27日。

庄文玉《大观园省亲别墅牌坊》
  与前面黄伟宗《青浦大观园省亲别墅牌坊》角度不同,从另一个方向看大观园内省亲别墅牌坊。

庄文玉《桂林公园》
  桂林公园原称“黄家花园”,始建于1931年,是旧上海法国租界捕房督察长黄金荣的私人花园别墅。于1957年5月29日辟为公园,于1958年8月1日开放。是一个以桂花为特色的具有中国古典园林风格近代建筑结构的公园。

庄文玉《闸北公园钱氏宗祠》
  闸北钱氏宗祠建于1918年,系杭州旅沪钱氏三兄弟出资五万两银子建造。现在在闸北公园内。

朱泽坤《城隍庙》
  摄于上海城隍庙边的九曲桥。

朱泽坤《广富林》
  广富林遗址公园内的富林塔。仿唐风格的四方三层重檐塔。寓意着“广富林文化”“良渚文化”“崧泽文化”三重含义,东边是三元宫,西边是知也禅寺。

朱泽坤《南翔小笼节》
  南翔小笼的制作技艺从1871年诞生至今已有150年历史。2007年6月8日,南翔小笼馒头制作工艺被列入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8月6日又入选文化部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朱真《豫园之夜》
  以前豫园指的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的古园林豫园,现在则泛指周边的地域。上海人经常把“豫园”与“城隍庙”混称,老城厢的东北角都可看成城隍庙或者豫园。这一组照片拍的是豫园之夜。白天美,夜晚更美。

朱真《豫园之夜》2

朱真《豫园之夜》3

杨宁宁《金泽古镇》
  1300多年历史的金泽古镇,位于江、浙、沪两省一市交汇处的金泽古镇有1300多年历史,境内湖塘星罗棋布,河港纵横交叉,是个典型的江南鱼米水乡。古镇内集中宋、元、明、清四朝各异古石桥,很有观赏价值,被誉为“古桥博物舘”、“江南第一桥乡”,有“金泽古桥甲天下”的说法。这是一个低调、高雅、淳朴的古镇,历经千年的风雨,但依然保持着最自然原始的样子,没有大城市的热闹和喧嚣,却有着小村庄的宁静和安逸。

杨宁宁《七宝古镇》
  站在七宝古镇中心的桥上看蒲汇塘。蒲汇塘,又名蒲肇河,西起松江县蟠龙港,东流进入县境,会小涞港、横沥港、新泾港,经七宝、虹桥至漕河泾镇,与龙华港相接。

杨宁宁《新场古镇》
  新场建镇约在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至今有800余年的历史,得名源于下沙盐场之南迁形成新的盐场,故名“新场”,元代初年,即有两浙盐运司署松江分司迁衙于此,是一座因盐而成、因盐而兴的江南古镇。

赵鸿安《豫园》
  拍摄于2022年10月。反映的是白天的豫园,一组特写。

赵鸿安《豫园》2
  拍摄于2022年10月。

赵鸿安《豫园》3
  拍摄于2022年10月。

花金玉《洪福桥》
  新场古镇中心的洪福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采用了传统的造桥工艺,近年重新改建的,并给古镇添色不少。在新场镇志中有记载:洪桥,又名洪福桥,位于新场大街北边。明正德年间建。清乾隆四十七年重修。原为石级环龙桥。1958年,新场镇政府在石级上浇筑两条水泥行车道。1960年,拆除环龙结构,砌成平石桥。1964年,改建成水泥平桥。1982年建上栏杆。


花金玉《天后宫》
  建于1884年的“天后宫”是江南殿堂式古建筑,也是上海历史上规模最大、形制最全、规格最高的妈祖庙。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天后宫”曾是上海最大的祭祀场所之一。“天后宫”现在新开张的苏河湾万象天地内。

花金玉《召稼楼》
  上海闵行区浦江镇召稼楼古镇,元代初形成村落,兴于明嘉靖、万历年间。是上海最早垦荒种地的地区,召稼楼文化是上海农耕文化的起源。2005年,列为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之一。

平丽华《仓城古道》
  明正德八年(1433年)以前,为减轻百姓的重赋负担,选择今大仓桥南建水次西仓,在府城东南五里建水次南仓。后为防倭患,修筑西仓的城墙。故名“仓城”。从明朝起,仓城为漕粮重地,是松江府最大漕粮(税粮)仓储地和漕运始发地,城筑四门,米业兴旺。市河两岸,宅第、商铺鳞次栉比。漕粮启运时,漕舟云集,水运繁忙,江淮卫、兴武卫、镇海卫各漕帮数以百计船只至仓城市河排开,装载起运之场面蔚为壮观。史载至清代中期,松江府征漕粮41万7千3百余石,半数以上贮于仓城。

平丽华《大仓桥》
  大仓桥是一座高10余米、跨度 50余米的五孔拱形大石桥,建于明朝天启年间,原名“永丰桥”,后因桥南为松江府的漕运仓城,而被称之为“大仓桥”,是上海地区著名的明代大石桥之一。矗立了400多年的古老石桥,见证仓城漕运发展兴荣。

平丽华《杜氏宅》
  松江仓城聚影阁的前身是清末老宅杜氏宅,修缮整理后收藏着苗棚影视基地的道具和照片。

张家熊《曲苑》
  陈从周先生是同济大学教授,古建筑名家,园林宗师他将曲阳新村内荒地水浜改为曲苑,把古典园林之美巧妙融入居民小区之中。

夏惠华《川沙古城墙》
  站在城头上看川沙古城墙。

夏惠华《七宝古镇》
  七宝古镇,位于闵行区内,始建于北宋,老街形制规整,方正对称,呈棋盘格。其中,蒲汇塘与南北大街垂直相交,街分南北,巷串东西,整体呈“非”字形。南大街以特色小吃为主,北大街以旅游工艺品、古玩、字画为主。老街尚有多处古迹,其民居、商铺、桥梁仍保持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

夏惠华《泗泾古镇》

李国浩《广富林》
  广富林遗址公园新建的知也禅寺内的文殊殿。

李国浩《嘉定古镇》
  再换个角度看州桥和法华塔。

李国浩《南翔天恩古桥》
  天恩桥,横跨于横沥河之上,建于清初顺治年间,同治十三年(1874)重建。一块记载修桥详情的碑刻(今藏于嘉定区博物馆内)。桥体通长近40米,顶部宽3.5米,中孔净跨11米余,拱高6.11米。

吴秋萍《玉佛寺》
  玉佛寺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170号,因寺内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属于禅宗临济法系,修习禅法,故又名玉佛禅寺。玉佛寺作为上海旅游的十大景点之一,它虽地处繁华的市区,却又闹中取静,被喻为闹市中的一片净土。玉佛寺创建人和首任住持是慧根法师。

吴秋萍《玉佛寺》2
  清光绪八年(1882年),普陀山慧根法师朝五台,历峨眉,入西藏,到印度,礼佛后过缅甸,在当地华侨的赞助下,开山取玉,雕成五尊玉佛,并请回普陀山。路经上海时,留下坐佛、卧佛各一尊,即在江湾镇造庙供奉,称玉佛寺。


吴秋萍《玉佛寺》3
  最早的玉佛寺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建立在吴淞江湾车站之侧,由慧根法师的弟子本照法师任持。辛亥革命后,寺毁于兵火,仅玉佛幸存。一度以盛宣怀舍殚根路(今维安路)别墅为寺,供奉玉佛。民国七年(1918年),佛寺毁于兵火,故择现址重建,新寺易名为“玉佛禅寺”。民国七年(1918年)起,佛教禅宗支派临济宗僧人可成法师在今址建新寺。经过十年的“躬营奋筑”,相继落成了佛殿、楼阁、斋厨等仿宋寺庙建筑群,使玉佛寺“丹艧觚绫,崇闳壮丽,蔚为巨刹,甲于海上。”

倪小樱《青浦报国寺》
  报国寺是上海玉佛寺下院,位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淀峰村碧波荡漾的淀山湖畔。原址关王庙,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因祀关羽,故名“关王庙”。关王庙后有一株古银杏,树围达6米,高达36.5米,东西冠径达标7米,树龄已有1050多年,约为五代时所植,是关王庙盛衰历史的“见证人”,更是淀山湖上漫长岁月里往来船只的天然航标。

倪小樱《东海观音寺》
  东海观音寺,位于上海市奉贤海湾旅游区金汇塘路999号,濒临东海。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约近700年历史。据清嘉庆年间编撰《松江府志》载:“初寺并海,元皇庆壬子(公元1312年)僧已满等别管一区,有观音像。元绍兴年间(公园1151年)渔人邬氏得之于海中。”

倪小樱《东海观音寺》2
  观音寺历年来香火不绝,四方善男信女纷至沓来。这里除烧香礼拜外,还可接纳居士禅修,每年中秋之夜举行盛大规模的拜月仪式最为特色。

龚仰东《三林》
  三林镇因宋代隐士林乐耕及其后裔来此,繁衍成为大族,分居三庄(东林、中林、西林),合称三林庄,三林由此得名。三林有形成于清初的西林八景:“海会晓钟”“三梁夜月”“筠溪烟雨”“南园夕照”“桐桥晚风”“芋泾秋棹”“文阁晴雪”“土冈春眺”,“一塘波光遥接千古月,三街古巷携带四时风”,充满魅力的三林古镇完整保留了浦东三林塘的千年传承。

龚仰东《罗店》
  罗店古镇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明万历年间,罗店已是一个物产丰富、商贸辐辏的商业大镇;到了清康熙年间,棉花、棉布交易兴隆,与南翔、江湾、大场合称沪北四大镇,有金罗店之称。

龚仰东《下沙》
  下沙镇是南汇地区最古老的集镇之一,在其未成镇前,此地因地僻风清和鹤的产地而曾名鹤沙。鹤沙地区形成集镇,根据史志的记载,应该是南宋乾、淳年间华亭县设置下沙等五大盐场以后的事情了,由于下沙盐司署设置在这里,才使这里逐渐成集,并从此改名成了下沙镇。现在,下沙老街就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虽然过去地铁和公交都极为方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