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噱头还是实用?全球首个女碰撞模型诞生 假人分男女真有用吗?

 玩车教授 2022-11-11 发布于广东

前几天的一条新闻,在国内没有引起什么讨论,倒是在一些欧洲国家引起了不小的舆论浪潮。这条新闻是这么说的:在瑞典汽车工程学会的推动下,瑞典的碰撞测试机构实装了全世界第一个标准化的成年女性碰撞测试假人。瑞典本国的汽车行业协会发言人表示,这是瑞典在汽车碰撞安全上的“全球领先的一大步”。我们很容易就能在这条简短的新闻里提取出关键词:全球第一个标准化的成年女性碰撞测试假人。


你可能要说了,不就是个假人嘛,男的女的又有啥不一样?老欧洲果然擅长自吹自擂。但你可真别说,这个成年女性假人,对于未来的汽车安全性设计上,真的有很重要的意义。


我们现在在全球范围内看到的几乎所有国家搞的碰撞测试,用的都是符合国际标准的通用型碰撞测试假人。现在符合国际标准的碰撞测试假人大致上有3种:一种是成年男性假人,另一种是模拟7-8岁男性儿童的假人,第三种是模拟1岁左右的婴儿的婴儿假人。但确实,从未出现过女性假人。


假人的作用是尽可能模拟真实人类的各个身体部分,在遇到车辆碰撞时可能产生的受伤概率。一个标准假人是浑身布满各种传感器的。而所有国家在制定各种碰撞测试标准,各大车企在进入某个国家卖车之前,都要先经过碰撞测试,,所有这些东西都要依靠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由上述这3个尺寸的假人提供的。


而尽管男女都是人类,这两个性别在大致的身体结构上也基本相同,但女性的身体结构相比男性,是存在相当多的不一样的。例如同样是在遇到车辆正面撞击的情况下,女性的胸、腹部受伤几率,尤其是腹部受伤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要明显大于男性。这是因为女性在胸腹部的大肌肉群明显弱于男性。由比如,同样是正面碰撞下,女性脖子抵抗冲击力的能力要明显低于男性。又比如,在前撞或侧撞的情况下,女性由于一般有着比男性更长的腿部,臀部肌肉群也更柔软,在腿部冲击耐受力上,女性一般好于男性。这些都是女性在生理结构上和男性的显著区别。

这就是问题所在。我们前面说了,碰撞标准的制定要靠假人数据,乃至所有车企在新车开发的时候,做碰撞安全这方面的结构设计的时候,也要参考假人数据。换句话说,考虑到现在都是男性假人,如今所有车企在做碰撞安全结构设计的时候的参考数据,都是基于成年男性作为基准的。


这就是问题所在。正如我们前面所言,女性和男性在遇到碰撞事故时,因为男女本身身体的差异,女性是要比男性承受更高的受伤风险的。而在当前假人都是基于男性基础,车企的新车结构设计和相关的碰撞测试评价标准,也都是基于男性驾驶者为基础的前提下,在理论上,是会有进一步放大女性驾驶员群体在碰撞事故时的受伤风险的(因为车子的结构安全设计并未考虑女性)。


当然非常必要。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共同现象是,女性车主,女性驾驶员在道路参与者中的占比逐年提升。大家肯定也多少已经觉察到,身边开车的女性越来越多了,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


实际上现在已经有一些车企,在车辆结构安全设计时,考虑到了女性的身体结构原因。例如沃尔沃,丰田和一部分欧洲品牌,这些车企尽管全球范围内的碰撞标准都没有女性元素,但他们凭借自己的企业责任,也已经做了相关的测试。而我们在网络公开渠道的消息也显示,自主品牌吉利汽车,早在2015年,在针对博瑞(第一代)的碰撞测试中,就已经在后排引入了(非标准化的)女性成人假人。用于模拟该车在正面100%碰撞下,后排对女性的保护作用。2018年,长安某款新车(网络资料较为模糊,并未明确指出是何车型)的一次内部碰撞测试中,在副驾位置也引入了一个非标准化成年女性假人。




目前一些比较有社会责任感的车企,会自己在内部的碰撞验证中,引入女性假人作为数据参考。但考虑到目前国际上并没有面对成年女性以及青春期儿童这两个群体的,国际标准化碰撞验证标准,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推行相关的标准,毕竟依靠车企的道德约束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女性和青春期儿童在驾乘中的安全。但如果有强制性标准约束,这才是真正的正途。毕竟相比起什么智能座舱,车内超大屏幕之类的东西,汽车作为一种高速移动交通工具,坐在这种机器内的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才是最值得关注,最值得用心的地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