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天,怎样挑到一款保暖的羽绒服?这些硬指标很重要

 点出好未来 2022-11-11 发布于湖北

央视网消息(记者/阚纯裕 剪辑/吕媛媛):气象专家预测,2022年冬季将迎来罕见的“三重”拉尼娜气候事件。中国气象局预计11月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过程会有5次。冷空气“你方唱罢我登场”,羽绒服成了寒风中安全感的来源。

某电商平台双11数据显示,近期,每天大约有1亿件羽绒服被在线浏览,平均每个福建人的购物车里有1.03件羽绒服,每个广西人的购物车里有1.04件羽绒服,连原本不过冬的海南人都在加购羽绒服。

那么,一款保暖的羽绒服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00:00 / 00:00
2X快进中
重播
播放
00:00 00:00
进入全屏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曹宗华将一个常常被消费者和挑选指南忽略的因素放在首位——羽绒服的长度。“羽绒服的核心保暖能力不是由厚度决定,而是由长度决定。覆盖身体的面积越大,羽绒服越保暖。”因为衣物本身并不会产生热量,依靠的是阻止人体产生的热量流失而起到保暖效果。年轻人喜爱的短羽绒服配单裤穿搭无疑会被寒风“打入冷宫”。

    在绒子含量、充绒量、蓬松度等硬性指标中,曹宗华推荐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挑选。他并不提倡消费者追求过高的绒子含量。

    “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当绒子含量超过80%,随着绒子含量的增加,保暖性的增加越来越小。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如果不是去户外探险或者极限生存,绒子含量75%以上的羽绒服已经足够。”

    在绒子含量之外,羽绒的蓬松度是决定其保暖性的核心指标。“羽绒的保暖能力是由其能够储存的静止空气的体积决定的,蓬松度和保暖性直接相关。”新国标未对蓬松度的标识作出强制规定,对此,曹宗华表示:“羽绒服市场上愿意标出蓬松度的品牌很少,因为大部分的品牌羽绒服的蓬松度相差无几,一旦标出来,就意味着它具有显著优势。”

    除此之外,羽绒服的充绒量也对羽绒服的保暖性影响显著。曹宗华介绍,充绒量100g及以下的羽绒服通常仅适用于0℃及以上温度,200g以上的羽绒服则适用于-20℃以上的温度穿着。

    羽绒质优量足,服装的面料和结构也要跟上。“相比之下,更厚更硬的面料更抗风”,曹宗华提醒:“袖口、领口、下摆是否收紧,羽绒服是否合身,是否有帽子,都会影响保暖性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