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思念童年

 新用户06868399 2022-11-12 发布于内蒙古

第 2012 期

文|周胜利   编辑|王成海

轻轻地推开思念的窗棂,光阴荏苒中绰约而见,流年里溜掉了的时光似乎又缓缓地走了回来。依稀的记忆里,那躺在犄角旮旯里儿时的往事,依稀可见。

  
忘不了快乐的童年生活,光着屁股,赤着脚丫与玩伴们一起奔跑追逐的日子。那些个玩泥巴、滚铁环、捉小鱼、逮蚂蚱,烈日下挎着小篮捡麦穗,麦杆垛里捉迷藏、翻跟斗的日子,都在记忆深处珍藏。

     
我们生活在乡下的农村娃,每天放飞着纯真的心,呼吸着晴朗的空气,沐浴着朝阳,拥抱着晚霞,自由自在的嬉戏,无忧无虑的成长……

  
童年,我们喝足了甜甜的老井水,然后约上几个要好的小伙伴,放歌在家乡的原野上。尽管五音不全,尽管只有老黄牛“哞哞”地为我们点赞,可那份闲情逸致,总能和稚嫩的心一起相依相伴。没有忧虑,没有挂念。蓝天、白云、近花、远山,触手可及睁眼可见。我们憨憨地笑着,热得满头大汗贪婪地追赶着一只只普通的花蝴蝶,追赶着一路的憧憬。

  
我特别思念小时候的每一个黄昏,我们在夕阳下奔跑、追逐、游戏。那时候,我们最喜欢坐在路边的空地和草坪上,玩“丢手绢”游戏,谁输了,谁就表演节目,唱歌、跳舞、讲故事……玩伴曹正小是我们孩子当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他像个开心果,每次玩“丢手绢”输了的时候,正小哥满脑子尽鬼点子,讲起故事来全是瞎胡谄,不过,总能把人逗乐。而我输了,没别的本事,常常就会唱那两首歌《歌唱二小放牛郎》《北京的金山上》。

  
思念儿时的玩伴。春天里,我们一起追蝴蝶、捉蜻蜓、爬在老榆树上吃榆钱儿;夏夜里,我们喜欢躺在母亲的怀里,看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地跳动,更喜欢老人们在月下讲那些古老的故事……

  
童年的冰棍,曾给我们带来多么的淸凉,多么的美好。我们小时候,正赶上国家最困难的时期,物质十分枯竭。不用说吃冰棍,就是吃颗水果糖也是很难的事。尤其是我们出生在农村的娃娃,能吃饱酸稀粥和玉米面窝窝头就很不错了。只有到了一年中,伏天最热的时候,父母才会在我们的再三恳求下,买一根冰棍吃。

  
想起小时候,我们是可喜欢下雪的日子。站在雪地上,仰起头痴痴地望着雪花在空中翻飞,洁白如银的雪,飘落到房顶上、大树上、草丛中,满世界银装素裹,无论你怎么瞧,都十分的迷人。尤其是一夜飞雪,晨起只见屋外一片银白色,我们就欣喜若狂地冲出家门,在雪地里跳啊笑啊。滚雪球、堆雪人…玩得十分开心。顾不得脸手冻得通红,抓起一把雪,随手一扬,雪粒闪着白光,四处飞散。父母亲怕我们冻了手脚,高声大喊把我们叫回屋里。每当这时,母亲的笤帚旮瘩就举了起来,父亲就会护犊子……哈哈,其实母亲也是虚张声势吓唬一下,但那时候我们很胆儿小,可害怕了!

  
我很留恋儿时与父母亲居住的老屋。略微倾斜的土坯墙,斑驳的木格子门窗,纸糊的发黄的屋顶,家家有一个大火炕,一张竹席,二道眉万字围墙画着花鸟人物,火炕的锅头放着酸米罐子和妈妈的针线笸箩。地下蹲一个水缸、一个腌菜缸和一顶红躺柜。好一点的人家,在红躺柜上放一个梳头匣子、一个穿衣镜和一只马蹄表,马蹄表“嘀嗒嘀嗒…”日夜不停地走着,记录着农家人一年四季辛苦而甜蜜的生活。

  
多彩的童年生活,是我们儿时最美的时光。那时生活特简单,既没有电子手枪,也没有布老虎,确确实实连一件精制的玩具都没有玩过。但我们那些就地取材自制的玩具,如木头手枪、土风筝、泥巴小人、扎草帽……都充满了真切的快乐和童趣。

  
直到现在,在我的记忆里,仍清晰地深记着我们小时候,基本没有穿什么新衣服。每年母亲没明没夜把旧衣服浆洗翻新,缝缝补补,年年岁岁干干净净。每到传统节日,父母总是想尽办法为我们调剂饮食,满足我们节日里的需要,用废旧纸糊一个灯笼,破碎布做一个沙包,鸡毛做一个毽子。花尽心思,不厌其烦给我们做这做那,使我们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

  
我们小时候,根本就没有幼儿园或学前班,踏进校门就进入一年级。那会儿,小学校条件很差,没有一张像样的课桌。我家离学校大约有三百米的距离,每天必走的是一条小路,每天往返四次,时间久了,无论是正着走,还是倒着走,或是蒙上眼睛去走,早已熟记于心。而且是百分之百的安全,家长们根本就不用接送。

     
记得那条上学路是红土小路,下雨泥泞,晴天硌脚,以至于母亲点灯熬夜给我缝制的牛鼻子布鞋,不经一年,脚指头就会从鞋中露出来。尤其是到了冬天,冻得脚生疼,走进教室,急忙将一双小脚丫伸到火炉边。每天上学烤脚,也算是我们童年时光里,一件最幸福的事。

  
是啊,美丽的童年,是我们人生开始的地方!我们再回头,才发现儿时的天真和快乐,多半成为我们人生里最美妙的梦想和希望。

  
时光如流水,童年的一切,早已远去了。但是,童年时那些温馨的画面,那快乐的一幕幕,在我们回首之中,像一个美妙的音符,串成一首旋律欢快无比的幸福之歌,永远回荡在我们耳畔!

作者介绍:周胜利,托克托县退休教师,喜欢文学,所写散文清新、优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