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桃园古风四竹亭

 日月存心 2022-11-12 发布于山东

观兖州 知天下


桃园古风四竹亭

侯子君

四竹亭村,这个名字好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不受尘世沾染的仙境,而它的来历自然也充满了诗情画意。
四竹亭村位于兖州兴隆庄镇中部,东邻大岗头村,西邻兴隆庄村,南邻火神庙村,北邻三官庙村,村庄面积22.7公顷。四竹亭村历史悠久,形成于汉代之前,古代称为“陋地村”。四竹亭村文化发达,村中建有书院,为隋唐时所建,培养了一批批可造之材。村中旧有颜子庙,取《论语》“颜回在陋巷”之意,后转音为“路德”,此村为“一溜五陋地”之一。
而四竹亭村真正改叫这个如诗如画的名字,则要追溯到550年前。当时,这里出了一名大才子,名曰刘廷振,刘廷振才华横溢,在当时的书画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如今兖州博物馆现存《重修金口堰记》和《崔玘墓表》两座石碑,就是刘廷振所书。刘廷振应家乡父老的要求作画,他凝神屛息,挥毫泼墨,绘就了气韵生动、惟妙惟肖的“风雨老嫩”四竹图,配诗后镌刻于他家乡的两块石碑上,作为画屏,立于关圣帝君庙殿前,并建立亭阁。从此这个村庄就更名为四竹亭村。
这四首诗歌是这样的:
咏风竹    刘廷振    湖广参议
南郭先生气宇清,风标真合比君情。图将石刻高堂看,戛玉敲金似有声。
咏雨竹    孙廷昭   山西少参
雨态娟娟景绝奇,丹青幻出岁寒姿。子猷不必敲门看,对此忘怀好咏诗。
咏老竹  孙廷晖  颖郡学博
一种英姿孰比肩,松兄梅弟旧同缘。时人莫讶坚贞操,阅历风霜不记年。
咏嫩竹   孙廷振
春雷惊起蛰龙孙,况沐宜时雨露繁。从此云霄重奋迅,峥嵘头角看高蹇。
四竹图给四竹亭村平添了一份雅致,一株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竹子仿佛在不断地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深深地溶入人们记忆中。竹的虚心谦逊、刚正不阿、进取担当、坚韧不拔、高风亮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着的人们。闲暇时,村里的人总爱在这里细细品味她清秀潇洒的风采神韵、超凡脱俗的正气浩然。这里又具备了修磨心性、凝思禅观的情境,成了人们祈求平安的好地方、教育子女的好地方、书画爱好者反复揣摩的好地方。
显然,刘廷振画竹,不单单是为了表现竹的秀美,更多的把对后辈的期望熔铸在了他的图画中。他希望竹子的精神能够融入到村中后辈的心中,希望这个村落成为真正的诗情画意中的桃源之乡。
至今,村里的老人说起四竹亭,仍记忆犹新,他们用家乡最朴实的语言形容风竹的摇曳多姿、雨竹的绰约风采、老竹的挺拔苍劲、嫩竹的鲜嫩清新,甚至流传着四竹图颇为神奇灵异的传闻:
其一是预测风雨卜吉凶。传说每当狂风来临前夕,“风”竹图便发出呼呼声响,乡人便关好门窗以御狂风,十分灵验;而当大雨将临,“雨”竹图便湿漉漉汗淋淋的,百姓便急忙备好雨具,也百试不爽;“老”、“嫩”更为神奇,若逢灾荒年间或瘟疫即将爆发前,“老”竹图便发出“咳”声,似老人哮喘;“嫩”竹也发出“哑哑”声响,似婴儿啼哭。见此状况,百姓便早做预防,以避天灾人祸。其二曰:四竹图为四位仙人化身。据说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四竹图上便飘下四位仙人,年龄分老中青少,常在大殿前饮茶下棋,言谈甚欢,乐在其中;若闻其他声响,四仙便飘到石碑上,化为竹形。
这当然只是传说而已,前者若有点真实场景,恐怕与天气、季节和石碑材质有关,加上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四竹图”便有了神通;后者更是子虚乌有,不过是百姓们的演义罢了!但这些传说,正体现了人们对于四竹图的独特情怀,四竹图与这个小小的村落密不可分,成为村民生活的一部分。
竹子是传统文人甘愿保持本色,不随波逐流的写照。体现了他们的人生趣味和追求,有极其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一直是文人墨客的至爱,东坡的“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几乎妇孺皆知;杜甫也有“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先娟娟秀,风吹片片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对竹子一往情深的赞美。可以说,有写竹画竹风气的地方,必然是尊崇道德和文化的地方。
竹子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与道德,和四竹亭村的传统沿袭极其契合,这一带古称”陋地“,传为颜子故里。这位孔子高徒,品德高尚,乐贫好学,为后世楷模。可谓家喻户晓。后人尊奉颜子,在此修建颜庙,广植松柏,增设殿堂。旧时这儿还曾是学堂谕教之地。至解放后,周围十几个村庄的孩童均在此求学,颜子地下有知,理当欣慰。可见,这一带“尊儒重教”之风,流传久远。
由于时代的变迁,镌刻着四竹图的碑亭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古老的传统仍旧深深根植在人们的心中,成了人们心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新的时代诞生新的追求,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四竹亭村,求知、求美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强烈,渴望用自己的双手来书写和描绘自己的幸福生活,悄然兴起了一股群众性的书画活动热潮,涌现出了以双继忠为代表的一大批农民书画爱好者,工作之余、农闲之时,他们在属于自己的方寸之间,临帖习画、陶冶情操。共同的兴趣、爱好使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切磋技艺、交流创作经验和体会,经常性参加各类书画展览并斩获殊荣。     
如今,良好的文化氛围,使该村书画发烧友越来越多,热爱书画已蔚然成风,一批批书画作者活跃在济宁市书画艺术舞台上,有的已成为国家、省市级协会会员。双继忠多年醉心书画艺术创作,已加入了国家级协会组织,他书写的《道德经》、《论语》、《庄子》百米长卷在书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如今,走进四竹亭村,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幅农村新生活的壮美画卷。
在该村的公开栏,新的村规民约、新的卫生管理制度、新的公民道德规范等张贴在醒目位置;在健身点,村民们利用各种器材健身锻炼。村里建设了文化大院,这无不得益于兴隆庄镇近年来以构建优美、和谐、现代化小城镇为目标的大手笔:组团式规划、集约式建设、和谐化管理。
四竹亭村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这些信念长存于人们心中,但他们没有被传统所禁锢,而是将传统的道德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完美融合在一起,在发展的同时,不忘过去的传统,建设出一片新的世外桃源。

——选自《兖州春秋》年刊第六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