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含有生姜的处方(四十三)

 国老好友 2022-11-12 发布于黑龙江

生姜(别名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生姜汁、姜),味辛;性温,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小编整理出含有生姜的处方共412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2521~2580共60个。

处方1、立愈饮

处方草果仁 肉豆蔻(面包煨)各3克、红曲(炒)山楂各4.5克 苍术(米泔浸,炒)白茯苓(去皮)泽泻 厚朴(姜汁炒)木通 益智仁(炒)藿香 车前子各2.4克 生姜3片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治过伤生冷,以致脾胃不和,呕吐泄泻。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五

处方2、龙牡真武汤

处方茯苓9克,清半夏9克,白术6克,白芍6克,附片6克,生龙骨12克,生牡蛎12克,生姜4.5克。

功能主治温阳利水,健脾化痰。主脾肾阳虚,痰湿内盛,水气上逆。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蒲辅周方

处方3、桂枝去芍药汤

处方桂枝9克(去皮)甘草6克(炙)生姜9克(切)大枣12枚(擘)

功能主治治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

用法用量上四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调养如桂枝汤法。

摘录伤寒论

处方4、九宝丸

处方木香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半两,麝香(研)半两,丹砂(研)半两,槟榔(锉)2两,桂(去粗皮)3分,半夏1两半(为末,生姜汁和作饼,晒干),乳香(研)1两。

制法上为末,加生姜汁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留饮宿食,腹胁胀满,吞酸呕逆。

用法用量每服7丸,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处方5、加味续命汤

处方麻黄1钱,防风1钱,龙齿1钱,防己1钱,附子(炮)1钱,石膏1钱,桂枝1钱,陈皮(去白)5分,紫苏5分,竹沥1合,生姜汁10匙,生地汁半合。

功能主治风痫,发则仆地,闷动无知,嚼舌吐沫,背反张,目上视,手足搐搦,或作六畜声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四十五

处方6、小柴胡汤

处方人参4.5克,花粉6克,黄芩3克,柴胡3克,甘草3克,生姜3片。

功能主治清热育阴。主邪在少阳,产后阴虚发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女科切要》卷七

处方7、救生丸

处方天麻 附子(炮裂,去皮、脐)乌头(炮裂,去皮、脐)白附子(炮)天南星 半夏(汤洗七遍,生姜汁制作饼,焙干)犀角(镑屑,以纸裹置怀中,令暖方捣)丹砂(研)芎藭 藿香叶 零陵香叶 桂(去粗皮)木香 蝎梢(炒)白僵蚕(炒)牛黄(研)各15克

制法上药十六味,捣研为末,炼蜜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体虚,阳经为风所乘,上走头面,多汗恶风头痛,及新沐中风,失音不语。

用法用量中风不语者,每服5丸,用浆水80毫升,取东南柳枝1条,长21厘米,滴生油3滴在浆水中,即搅40丸,搅便灌之,立愈,如小儿中风,只用浆水吞下3丸,如小豆大。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五

处方8、水中金丹

处方阳起石(研)木香 乳香(研)青盐各7.5克 茴香(炒)骨碎补(炒)杜仲(去皮,生姜炙丝尽)各15克 白龙骨30克(紧者,捶碎,绢袋盛入,豆蒸熟取出,焙干,研)黄戍肾1对(酒适量,煮熟,切作片子,焙)白茯苓30克(与肾为末)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治元脏气虚,夜梦遗精。

用法用量每服2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注意服药期间,忌房事。

摘录《宣明论方》卷十二

处方9、枳术化痰丸

处方白术 陈皮 青皮 香附子(酒浸,炒)苏子各60克 枳实(麸炒)山楂各45克 神曲 麦芽 萝卜子 茯苓 杏仁(另研)各30克 南星 半夏各120克 生姜(切片)120克 皂角 白矾各60克(水煮透,焙,为末)

制法杏仁以上十二味,共为细末,入南星、半夏末,和匀,以姜汁、竹沥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食化痰,理脾顺气。治食积痰涎。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姜汤下。

摘录《保命歌括》卷九

处方10、温阳降浊汤

处方茯苓15克,白术12克,附片9克,白芍12克,西洋参6克,黄连4.5克,苏叶9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生姜12克。

功能主治温肾健脾,降浊和中,宣通水道。主肾脾阳虚,水气泛滥,浊邪内盛上逆。(尿毒症)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杜雨茂方

处方11、益母草汁粥

处方鲜益母草汁10克 鲜生地黄汁40克 鲜藕汁40克生姜汁2克 蜂蜜10克 粳米100克

制法先以粳米煮粥,待米熟时,加入上述诸药汁及蜂蜜,煮成稀粥即成。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调经,消淤,解渴,除烦。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血晕、恶露不净、淤血腹痛以及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等。

用法用量每日2次,温服。病愈即停,不宜久服。

注意煮制时宜用砂锅,不宜用铁锅。凡大便溏薄者、脾虚腹泻者忌用。吃粥期间应忌葱白、薤白、韭白。

摘录《太平圣惠方》

处方12、杏仁煎

别名杏仁桑皮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

处方杏仁30克(去皮、尖、双仁,熬)通草12克 紫菀 五味子各6克 贝母12克 桑白皮15克 蜜30毫升 砂糖30克 生姜汁30毫升

制法上九味,切。

功能主治治暴匆咳嗽,声音不出。

用法用量以水1.8升,煮五味,取600毫升,去滓,内杏仁脂、姜汁、蜜、糖和搅,微火上煎取400毫升。初服20毫升,后稍增量,日二夜一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蒜、面、炙肉等。

摘录《外台秘要》卷九引《古今录验》

处方13、丁香煮散

处方丁香15克 赤茯苓(去黑皮)桔梗 白术 白芷 桂(去粗皮)半夏(汤洗七遍,生姜作曲,焙)甘草(炙,锉)人参各30克 干姜(炮裂)15克 槟榔(锉)高良姜 肉豆寇(去壳)各7.5克

制法上药13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主噫醋吞酸,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3片,大枣2枚,煎至90毫升,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14、姜蛋清

处方生姜 鸡蛋清

功能主治1~2度小面积烧烫伤,止痛效果好,愈合快。

用法用量鲜生姜适量榨汁与鸡蛋清调匀,涂在已干净的创面上。每日6次,不可包扎。

摘录《民间方》

处方15、五香半夏丸

处方沉香 檀香 丁香 木香 白豆蔻(面裹煨香)陈橘皮(去白)各8克 藿香叶(去土)15克 人参(去芦头)15克 半夏(生姜汁浸一宿,炒黄)9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膈脘痞闷,气不升降,咳嗽喘满,呕吐恶心,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乳食后及临卧时用温生姜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九

处方16、竹叶汤

处方竹叶20克 葛根9克 防风 桔梗 桂枝 人参 甘草各3克 附子6克 大枣5枚 生姜15克

功能主治温阳益气,疏风解表。治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

用法用量上十味,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温覆使汗出。

备注本方所治之证,属阳气不足,复感风邪所致。方中人参、附子温阳益气,竹叶、葛根轻清宜泄;桂枝、桔梗疏风解肌;甘草、生姜、大枣甘缓和中,调和营卫。配合同用,既可扶正,又可散邪。

摘录《金匮要略》卷下

处方17、艾叶生姜煨鸡蛋

处方艾叶15克 生姜25克 鸡蛋2个

制法将上3味加水适量同煮;待鸡蛋熟,剥去壳,复入原汤中煨片刻。

功能主治温经,止血,安胎,散寒。适用于崩漏及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用法用量吃蛋饮汤,每日2次。

摘录《民间方》

处方18、五积丸

处方沉香15克 木香15克 当归(洗,焙)15克 附子(炮,去皮、脐)15克 青橘皮(去白)15克 丁香7.5克 大黄15克(酒浸,湿纸裹,煨)缩砂仁30克 半夏15克(汤洗七次,后以生姜制曲)陈橘皮(去白)15克 京三棱15克(炮)蓬莪术l5克(炮)槟榔2.5克(锉)胆矾15克(别研)细松烟墨15克(烧留性)

制法上药除胆矾外。并为细末,用肥枣50枚,去皮、核,入米醋煮枣令烂;次下胆矾末,煮少时,与前药同和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五种膈气,中脘痞闷,噎塞不通,饮食减少;积聚癖块,心腹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食后及临睡时用橘皮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五

处方19、五汁安中饮

处方牛乳60毫升 韭汁 生姜汁 藕汁 梨汁各10毫升

功能主治养血润燥,消瘀化痰。治火盛血枯,痰瘀互阻,致患噎膈,吞咽梗涩而痛,饮水不下,食物难进,食则吐出,夹有粘液,形体消瘦,肌肤枯燥,胸背灼痛,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欲饮凉水,舌红而干,脉细而数。

用法用量上药和匀,少量频服。

摘录《新增汤头歌诀》引张任侯方

处方20、生芦根粥

处方鲜芦根100~150克 竹菇15~20克 粳米100克 生姜2片

制法取鲜芦根洗净,切成小段,与竹茹同煎取汁,去渣,入粳米同煮粥,粥欲熟时加入生姜,稍煮即可(煮粥宜稀薄)。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生津,止吐。适用于妇女妊娠阻以及一切高热引起的口渴心烦、胃热呕吐或呃逆不止等症。

用法用量每日2次,3~5天为一疗程。

注意对胃寒呕吐、肺寒咳嗽的病人不宜选用。

摘录《食医心鉴》

处方21、温泉汤

处方当归6克 附子2.4克 小茴香3克 破故纸4.5克(合桃肉拌炒)乌药3克 杜仲9克 牛膝6克 木香1.5克 广皮3克 青皮3克 生姜3片

功能主治温肾祛寒。治肾胀,腹满引背,央央然腰髀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22、羊骨粥

处方羊骨1000克左右 粳米100克 细盐 生姜葱白各适量

制法先将羊骨打碎,加水煎汤,然后取汤代水同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细盐、生姜、葱白,稍煮二三沸即可。

功能主治补肾气,强筋骨,健脾胃。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

用法用量温热空腹食用。10~15天为一疗程。宜于秋冬季食用。

注意感冒发热期间宜停服。

摘录《千金翼方》

处方23、栝石汤

处方栝楼仁27克 滑石4.5克 苍术 南星 赤芍 陈皮各3克 白芷 黄柏 黄芩 黄连各1.5克 甘草0.6克(生)生姜3片

功能主治治破伤风发热。

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煎至200毫升,温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24、2号养胃汤

处方姜夏15克,枳实15克,陈皮15克,茯苓20克,竹茹20克,生姜20克,甘草10克,红人参15克。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益气养阴。主脾胃气虚,元气不足。(乳腺癌化疗反应)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封菊秋方

处方25、枳实半夏汤

处方枳实(去瓤,麸炒)半夏(为末,生姜汁制作饼,焙)木香 干姜(炮)各15克 五味子22克人参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甘草(炙,锉)各30克

制法上八味药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产后短气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擘破,同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处方26、五汁一枝煎

处方鲜生地黄汁40毫升 鲜茅根汁 鲜生藕汁 鲜竹沥汁各20毫升 鲜生姜汁2滴 紫苏梗6克

功能主治清润心包,濡血增液。治心包邪热郁蒸,心血亏虚,血虚生烦,躁扰不安,或愦愦无奈,心中不舒,间吐粘涎,呻吟错语,舌红苔少,脉象细数。

用法用量先煎紫苏梗去滓,入五汁,隔水炖温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处方27、姜茶乌梅饮

处方生姜10克 乌梅肉30克 绿茶6克 红糖适量

制法绿茶、生姜、乌梅肉切碎共放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半小时,再入红糖。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止痢消食,温中。适用于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

用法用量趁热顿服,每日3次。

摘录《世医得效方》

处方28、四柴胡饮

处方柴胡3~9克 炙甘草3克 生姜3~7片 当归6~9克(泻者少用)人参6~9克或15~21克

功能主治扶正解表。治元气不足,或忍饥劳倦,而外感风寒,或六脉紧数微细,正不胜邪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温服。朐膈滞闷者,加陈皮3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29、栝楼汤

处方桑螵蛸(炙)甘草(炙)黄连 生姜各6克 栝楼 人参各9克 大枣50个

制法上七味,切。

功能主治泻火生津,益气固摄。治产后热盛津伤,脬气不固,小便数而兼渴者。

用法用量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服。

摘录《外台秘要》卷三十四引《集验方》

处方30、牡丹汤

处方牡丹皮45克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1枚 槟榔(锉)桑根白皮(锉)各60克 鳖甲(去裙襕,醋炙,锉)36克 大黄(锉,炒)30克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郁李仁(汤浸,去皮、尖)枳壳(去瓤,麸炒)各45克

制法上九味,锉碎。

功能主治治臌胀。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4克,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半小时后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处方31、牡丹汤

处方牡丹 甘草 败酱 生姜 茯苓各6克 薏苡仁 桔梗 麦门冬各9克 丹参 芍药各12克 生地黄15克

制法上十一味,哎咀。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解毒排脓。治肠痈。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日服二次。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圣济总录》卷一二九补。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

处方32、凉血四物汤

处方当归3克,生地3克,川芎3克,赤芍3克,黄芩3克,赤茯苓3克,陈皮3克,红花3克,生甘草3克,生姜3片,五灵脂6克(研末)。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血热瘀阻。

用法用量先煎前10味,药煎好后,加酒1杯,再调五灵脂末,热服。

摘录李元文方

处方33、柴金汤

处方柴胡12克,滑石12克,鸡内金12克,白芍9克,黄芩9克,半复9克,枳实6克,川军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金钱草24克。

功能主治疏肝泻热,行气利胆。主肝经热甚,胆热犯胃。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岳美中方

处方34、羊肉汤

处方羊肉120克 当归 川芎 生姜各15克

功能主治治虚人及产妇腹中痛,头目眩晕,两胁、当脐急痛,气上冲,前后相引痛。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5升,煎至450毫升,掠去沫,去滓,分四服,空腹时乘热服,一日服尽。次日再将药滓重煎,当一剂服。人酒煎尤佳。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十六

处方35、益气养阴汤

处方炙甘草15克,黄芪15克,党参12克,生地12克,麦冬12克,茯苓12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郁金10克,佛手10克,生姜6克,大枣5枚。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主气阴两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杨百方

处方36、竹沥枳术丸

处方白术(去芦,土炒)苍术(泔制,盐水炒)各60克 枳实(麸炒)陈皮(去白)白茯苓(去皮)半夏(白矾、皂角、生姜水煮干)南星(制同上)黄连(姜炒)条芩(酒炒)当归(酒洗)山楂(去核)白芥子(炒)白芍(酒炒)各60克 人参15克 木香3克

制法上为细末,以神曲180克、姜汁150毫升、竹沥200毫升,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痰清火,顺气除湿。治头目晕眩,肢体麻木。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淡姜汤送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处方37、升降汤

处方野台参6克 生黄耆6克 白术6克 广陈皮6克 川厚朴6克 生鸡内金(捣细)6克 知母9克 白芍药9克 桂枝3克 川芎3克 生姜6克

功能主治治肝郁脾弱,胸胁胀满,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38、四皮饮

处方地骨皮6克,桑白皮10克,茯苓皮10克,生姜皮3克,生地12克,地肤子6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赤芍12克,夏枯草10克,蝉蜕6克,白蒺藜6克。

功能主治泄热消疹止痒。主风热挟湿。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肖廷刚方

处方39、竹叶汤

处方竹叶15克 甘草 茯苓 人参各3克 小麦15克 生姜9克 大枣14枚 半夏9克 麦门冬15克

制法上九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产后虚渴,少气力。

用法用量用水900毫升,煮竹叶、小麦,取700毫升,去滓,纳诸药更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备怠千金要方》卷三

处方40、竹叶膏

处方生竹叶(去梗净)500克 生姜120克 净白盐180克

制法先将竹叶熬成浓汁,再将生姜捣汁,同熬沥净,加入盐同熬干,贮于有盖瓷器中。

功能主治治牙痛。

用法用量用时擦牙。

摘录《青囊秘传》

处方41、羊肉当归汤

处方当归30克 干姜 橘皮 黄耆 芍药 芎藭 桂心 独活 防风 人参 吴茱萸 甘草 干地黄 茯苓各7.5克 生姜45克 大枣10枚 羊肉100克

制法上十七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腹冷绞痛。

用法用量用水3升,煮肉,取2.4升,出肉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分三服,一日服完,服后覆取温暖。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处方42、蠲痹汤加味

处方炙黄芪15克,当归15克,姜黄10克,羌活10克,赤芍10克,防风10克,甘草3克,生姜10克,大枣3枚,川芎10克,红花10克,丹参15克,鸡血藤15克,没药10克,续断15克。

功能主治调营卫,行气血,舒筋络,止疼痛。主筋骨劳损,营卫俱虚,气血瘀滞,经脉受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邱峰方

处方43、羊肉汤

处方肥羊肉150克(去脂)当归3克 桂心6克 芍药12克 甘草6克 生姜12克 芎藭9克 干地黄15克

制法上八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产后虚羸喘乏,白汗出,腹中绞痛。

用法用量用水1.5升,先煮羊肉,取800毫升,去肉,纳余药,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三服。不愈重作。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三

处方44、旋复花汤

处方乌头1枚(去皮,熬)旋复花 细辛 前胡 甘草(炙)茯苓各3克 半夏6克(洗)生姜6克 桂心12克

制法上九味,切。

功能主治治胸膈痰结,唾如胶,食不下者。

用法用量用水9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羊肉、饧、海藻、菘菜、生葱、酢物、猪肉、冷水等。

摘录《外台秘要》卷八引《范注方》

处方45、吴茱萸粥

处方吴茱萸2克 粳米50克 生姜2片 葱白2茎

制法将吴茱萸研为细末;用粳米先煮粥,待米熟后下吴茱末及生姜、葱白,同煮为粥。

功能主治补脾暖胃,温中散寒,止痛止吐。适用于虚寒性痛经以及脘腹冷痛、呕逆吞酸。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服用。3~5天为一疗程。

注意用量不宜过大,宜从小剂量开始。一切热症、实证或阴虚火旺的病人忌服。

摘录《食鉴本草》

处方46、鲤鱼羹

处方鲜鲤鱼1头(理如食法)黄耆(锉,炒)当归(切,焙)人参 生地黄各15克 蜀椒(拣)10粒(炒)生姜7.5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7.5克 糯米30克

制法上九味,锉后八味令匀细,纳鱼腹中,用绵裹合。

功能主治治妊娠伤动,胎气不安。

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鱼熟,去骨取肉,及取鱼腹中药同为羹,下少盐、醋,热啜汁吃。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

处方47、苁蓉羊肉粥

处方肉苁蓉10~15克 精羊肉63克 粳米100克精盐适量葱白2茎 生姜3片

制法分别将肉苁蓉、精羊肉洗净后细切,先用砂锅煎肉苁蓉取汁,去渣,入羊肉、粳米同煮,待煮沸后,再加入精盐、生姜葱白煮为稀粥。

功能主治补肾助阳,健脾养胃,润肠通便。适用于肾阳虚衰所致的阳痿、遗精、早泄、女子不孚、腰膝冷痛、小便频数、夜间多尿、遗尿以及平素体质羸弱、劳倦内伤、恶寒怕冷、四肥欠温、脾胃虚寒、老人阳虚便秘等症。

用法用量适于冬季服用,以5~7天为一疗程。

摘录《本草纲目》

处方48、熟附煨姜焖狗肉

处方熟附片15~30克 生姜(煨熟)150克 狗肉(切碎)500~1000克 蒜头 花生油适量

制法先用蒜头、花生油起镬,加水焖狗肉,再放入熟附片、煨姜片,焖约两小时。

功能主治助阳益元,暖肾散寒。适用于阳痿、精液清冷、夜间多尿、畏寒、四肢冰冷、慢性哮喘。

用法用量吃狗肉;一次做好后,可分两次食用,以免影响吸收。

摘录《饮食疗法》

处方49、竹叶黄芩汤

处方竹叶(切)30克 黄芩6克 茯苓9克 甘草 麦门冬 大黄各6克 生地黄(切)15克 生姜18克 芍药12克

制法上九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精极实热,眼视无明,齿焦发落,形衰体痛,通身虚热。

用法用量以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处方50、旋复花汤

处方旋复花 甘草(炙)牡蛎(末)各7.5克 萎蕤 紫菀(洗去土)桔梗(锉,炒)各15克 生地黄汁 生姜汁各60毫升

功能主治治肺痿,咳嗽唾稠涎,身体羸瘦,喘急盗汗。

用法用量上八味,除生地黄汁、生姜汁外,均细锉。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下地黄汁、生姜汁各少许,再煎取120毫升,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处方51、加味黄耆五物汤

处方生箭耆30克 子术15克 当归15克 桂枝尖9克 秦艽9克 广陈皮9克 生杭芍15克 生姜5片

功能主治治历节风证,周身关节皆疼,或但四肢作疼,足不能行步,手不能持物。

用法用量水煎服。热者,加知母;凉者,加附子;脉滑有痰者,加半夏。

备注本方是取《金匮要略》治风痹之黄耆五物汤,加白术以健脾补气,而即以逐痹;当归以生其血,血活自能散风;秦艽为散风之润药,性甚和平,祛风而不伤血;陈皮为黄耆之佐使,能引肌肉经络之风达皮肤由毛孔而外出也。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52、加味健步虎潜丸

处方龟胶(蛤粉炒成珠)鹿角胶(蛤粉炒成珠)虎胫骨(酥油炙)何首乌(黑豆拌,蒸晒各丸次)川牛膝(酒洗,炒干)杜仲(姜汁炒断丝)锁阳 当归(酒洗,炒干)各60克 威灵仙(酒洗)黄柏(酒洗,晒干,小盐少许、酒炒)人参(去芦)羌活 干姜 白芍药(微炒)云白术(土炒)各30克 熟地黄90克 大川附子(童便、盐水各250毫升,生姜片60克,同煮一整日,令极熟,水干再添盐水,煮毕取出,剥皮,切薄片,又换净水,入川黄连15克、甘草15克,同煮三小时,取出晒干,如琥珀明亮色方用)45克

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肾养肝,活血补气,舒筋止痛。治跌打损伤,气血虚衰,下部腰、胯、膝、腿疼痛,酸软无力,步履艰难。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淡盐汤送下;冬日淡黄酒送下。

摘录《医宗金鉴》卷八十九

处方53、开胃丸

处方半夏90克(汤洗七遍去滑,以生姜90克,去皮,捣令烂,焙干)白豆蔻30克(去皮)白术30克 人参45克(去芦头)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末,以生姜汁煮枣肉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粥饮下,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

处方54、镇心当归汤

处方当归(切,焙)羚羊角(镑)各60克 龙齿(碎)90克 茯神(去木)120克 人参30克 防风(去叉)芎藭 杏仁(汤,去皮、尖、双仁,炒)各60克半夏(汤浸,洗去滑,七遍)生姜(与半夏同捣,炒干)各120克 桔梗(炒)60克 石膏(碎)90克 防己(锉)60克 桂(去粗皮)45克

制法上一十四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中风邪,虚悸恍惚悲伤,或梦寐不安。

用法用量每用20克,以水45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入竹沥60毫升,更煎两沸,每日空腹、午时、夜卧各一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四

处方55、竹叶汤

处方竹叶(切)30克 地骨皮 生地黄(切)各15克 栝楼根 石膏各24克 茯神(一作茯苓)萎蕤 知母 生姜各12克 生麦门冬10克

制法上十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渴利虚热,引饮不止。

用法用量用水1.2升,下大枣10枚,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服。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一八○补。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

处方56、何人饮

处方何首乌9~30克 当归6~9克 人参9~30克 陈皮6~9克 煨生姜3片

功能主治补气血,截虚疟。治疟疾久发不止,气血两虚,寒热时作,稍劳即发,面色萎黄,倦怠乏力,食少自汗,形体消瘦,舌淡,脉缓大而虚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于发前4~6小时温服之。若善饮者,以酒200毫升,浸一宿,次早加水200毫升煎服。再煎不必用酒。大虚者,去陈皮,寒甚者,生姜用9~15克。

备注方中何首乌补益精血,人参益气扶正,二药相合,气血双补为君;当归养血和营为臣;橘皮、生姜理气和中,助补药之运行,均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补气血,截虚疟之功。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57、镇逆汤

处方生赭石(轧细)18克 青黛6克 清半夏9克 生杭芍12克 龙胆草9克 吴茱萸3克 生姜6克 野台参6克

功能主治治呕吐,因胃气上逆,胆火上冲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58、立效丹

处方艾60克 葱头1握 生姜45克

制法共捣烂。

功能主治治寒湿两腿作疼。

用法用量用布包蘸极热烧酒,搽患处,以痛止为度。

摘录《良朋汇集》卷一

处方59、五生丸

处方天南星(生姜汁浸一宿,焙干)半夏(汤洗七次)附子(炮,去皮、脐)白附子 天麻 白矾(枯)各30克 朱砂6克(别研为衣)

制法上药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风痰上扰,头目眩晕,呕吐痰涎。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用生姜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处方60、养胃进食丸

处方人参(去芦头)甘草(锉)各30克 白术 白茯苓(去皮)各60克 厚朴(去粗皮,生姜制炒)90克 陈皮(去白)45克 神曲(炒)75克 大麦蘖(炒黄)45克 苍术150克(去粗皮)

制法上为细末,水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面色萎黄,肌肉消瘦,怠惰嗜卧,全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生姜汤送下;或粥汤亦可。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