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认知

 小松树高山清泉 2022-11-12 发布于河北

之前发过一篇文章,如果你把知解释成感知,那么你对那个词的理解瞬间会提升一大半。在这个词里面一样的,你把它解释成感知的意思,那么认知的字面意思就是认识并且感知。

认识一件事物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亲身去体验去经历,去产生感受,然后反省并且积累;第二个是通过阅读写作的方式来积累自己内心的感受,然后和自己的内心联系起来;第一种方法直接,但是会有很多痛苦产生,第二个方法容易去做,但是要体悟到书中的感受却不容易做到;

那么当你的内心当中积累到了足够的反省和体悟,你就可以用你的心感知到很多新的事物了。这就是认知,这只和这个人经历了多少,读了多少书和他个人的反省能力和体悟能力有关,和敢不敢想,够不够胆大没有任何的直接关系。

人的经历和读的书是不同的,那么就形成两个重要的关于认知的概念,一个是认知模式,一个是认知水平。

认知的模式是每个人都有的,而且是每个人都不一样的,只有相似性。就是你看待事物的方式,或者模式是什么。

举一个例子:

你看到一个人之后的结果是这个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动物,这是你的认知模式,就是你看到的东西实际上是一个什么,一个事实上的存在,没有任何的好坏水平上的评价,这没有任何的对错高低之分,完全就是一种存在的状态;

而认知的层次就是这个人的认知模式的一个水平,它也是每个人都不一样的,但是具有相似性,而且相似的认知会导致类似的人在一起,这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它和认知模式最重要的不同就是它有好坏高低水平的分别,而正是这种水平的不同,组成了你我他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用上面那个例子来举例,就是你看到一个人之后的内心感受是这个人长得帅还是丑的判断水平,你听了这个人讲话之后的内心感受是这个人讲话有水平还是讲话很乏味的区别。毫无疑问,认知层次高的人更能够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但是要注意的是反过来不一定成立。

认知模式就如同近视眼戴的眼镜,只是戴在了一个人的心里面;每个人都不一样,只有最适合自己的眼镜,没有眼镜水平高低的区别;而认知层次就如同这个眼镜的品质,是一定有着水平高低的区别的,品质高的眼镜一定能够看得更加的清晰;

如果你用自己的认知模式去揣测或者要求别人的认知模式,那么就会形成偏见,这不利于你,也不利于别人,你们两个都会心里很不舒服,而且经常会有SB这一个词语出现用来形容;最典型的就是老婆嫌弃老公洗碗没有洗完全这样的事情;

如果是两个不同水平的认知层次碰撞在一起,那么就会有班门弄斧,谦虚或者自大这样的词语出现,但一般不会有SB这样的词语出口,因为高水平的人一定会选择直接远离的策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个一眼能够看清事物本质的人绝对不会和一个只停留在事物表面的人多说一句话;

总结:

认知就是你认识事物感知事物的能力;

认知模式就是你如何认识感知事物;

认知层次就是你认识感知事物的水平高低;

搞清楚了这几个概念,你就可以知道一些人的评论混淆到了哪里,你的大脑才能对一些事情做出自己的判断。

如果有用请不吝打赏,如果没有用请立刻划走,切莫浪费自己的时间。

文章图片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