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语言、工具,人和其他动物之间的清晰边界到底在哪里?

 柏拉图和食铁兽 2022-11-12 发布于北京
根据研究发现,人和黑猩猩的基因差异只有1.6%,然而正是这微不足道的差异,让两者走上截然不同的进化道路。当黑猩猩在动物园中为了一根香蕉打斗得不可开交时,人类的飞船已经飞抵太阳系的边缘。
但无论我们在进化之路走得多远,回首之时都不得不面对一个最原初的问题:我们何以为人?我们和其他动物的边界到底在哪里?我们凭什么认为自己是有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最特殊的存在,而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第三种猩猩?
当然我们可以从基因组成角度轻易给出一个答案——人类的基因组成明显有别于其他任何一种动物,所以人类和其他动物是不同的物种。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其他任何一种动物,猪、狗、牛甚至是蚊蝇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为何不将它们单独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生物呢?所以无法单纯以生物学角度去解释“人”的特殊性,要回答这个问题要从更深层次去探究。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是一种无羽毛的两足动物,对此另一位哲学家第欧根尼拔掉一只公鸡的毛作为回应,柏拉图遂又增补了一个条件——拥有宽大指甲的。柏拉图从人的表象特征去下定义,显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是不严谨的。除了第欧根尼,我们很多人也可以找出很多反驳例子,比如失去前足的狗,或者一只霸王龙,对此柏拉图只能如地心说理论者一样通过不断增加条件来完善自己的观点。

使用火?

达尔文进化理论被普遍接受后,人类学快速发展,人们试图从生理属性之外的角度来找寻更可靠的答案。我在上初中时,历史课本在讲人类进化时,说的是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对火的使用,这是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仔细想想,好像火确实是人类的专属“工具”和“武器”。在很多讲述原始人的影视剧中,火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人类依靠火的力量取暖,做饭,驱赶猛兽,甚至改变自然。火成了文明的象征。
但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有个别的倭黑猩猩会模仿人类收集并使用柴火并生火做饭,而澳洲的一些鸟类为了能够吃到更多的坚果和小动物,会叼起着火的树枝扔到森林里扩大火势。这些例子无疑说明,火并非专属人类所有

复杂的语言?

那语言呢?在之前很多人认为只有人类会使用复杂的语言进行交流,其他动物发出的声音只能表达个体的感受和情绪,但越来越多的发现推翻了这种看法。鲸鱼这种海中巨兽可以用自己的歌声与几百公里以外的鲸鱼进行交流。我们所饲养的狗和猫也会通过不同声调、频率、强度的叫声来与其他同类交流。
不仅如此,在日本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里,有一只黑猩猩不但可以用语言表达复杂的想法,甚至可以认识平板电脑中上千个英文单词,并通过平板中的文字来向科研人员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此看来,不仅是语言,甚至是对文字的理解和掌握,也未必是区分人和其他物种的清晰边界。

使用工具?

排除了火,语言,唯一能让我们找到自信的就只剩下了工具。在一些科普读物中,有很多将使用工具作为区分人与其他动物的特点。确实如此,我们人类祖先在远古猛兽环伺的环境中生存繁衍壮大,最主要的原因大概就是我们能够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弥补我们身体上的孱弱劣势。从石斧、弓箭到机枪、汽车,再到遨游太空的宇宙飞船、毁天灭地的原子弹,这些都是我们人类制造的各种工具。在我们看来使用工具绝非人类之外的动物能够完成的。
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绝对,很多动物使用工具远比我们想象得娴熟。黑猩猩在捕食一种叫婴猴的动物时,经常会被洞中的婴猴咬伤,于是它们就将一根树枝折断,并用牙齿将树枝顶端啃咬得十分尖锐,然后将树枝深入婴猴洞中,将婴猴活活扎死,这样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将婴猴尸体掏出来吃掉。
还有的黑猩猩为了吃白蚁,会将一根树枝去掉叶子,做成一根“钓竿”,然后将它伸进白蚁洞中,白蚁以为大敌入侵,会纷纷爬上树枝,黑猩猩抽出树枝在口中一顺而过,就能吃到一口富含蛋白质的白蚁。

我们的近亲黑猩猩在使用工具方面的例子不一而足,甚至一些被人们嘲笑脑仁像杏仁干大小的鸟类也会使用工具达成它们的一些目的。
我们小学课本学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其实现实中乌鸦可能要更聪明。曾经有不少人观察到乌鸦会将松子、核桃等坚果扔到马路的十字路口,让路过的汽车将它们碾碎,然后它们会在汽车等待红灯时飞下去饱食一顿。而喜鹊甚至能够通过镜子测试,利用镜子观察身上的异物,并用喙清理干净。这些聪明的动物无一例外向我们证明了,不止人类能够使用甚至制造工具。
既然火、语言和工具都不是人类的特有,那人与动物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二次方工具理论

英国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根据工具理论进一步提出了“二次方工具理论”,她认为动物虽然也能够使用工具,黑猩猩甚至能够制造简单的工具,但是人类除此之外还能够制造工具的工具,或者可以说人类能够利用工具制造新工具,比如我们现在利用车床加工各种汽车零件,远古人类利用石斧削砍木棒。从目前来看,无论多聪明的动物确实还不能做到这一点。但不排除,未来某一天,一个聪明的黑猩猩利用木棒做出一种更适合捕食的工具来。

国内学者邓晓芒也提出了另外一种工具论观点,他认为人是一种能够制造、使用并携带工具的动物,与传统观点相比,他将“携带工具”作为人和动物之间的最大区别。作为一位哲学家,邓晓芒用哲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他认为携带工具表明人类将工具看作肢体的延伸,将其作为自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并不会轻易丢掉工具,而是尽可能地将其带在身边,在有需要的时候也会自然而然地使用它们,就像我们使用自己的肢体一样。邓晓芒进一步认为正是因为携带工具的需要,才加速了我们双手的解放,促使我们利用两足站立行走。
与之相比,动物只是在偶然间使用工具,并未将其作为肢体的延伸去看待它,所以它们不会珍视工具,在使用完之后就会将其丢弃。我很尊重邓老师的观点,但我认为动物虽然不会像人一样将工具的意义上升,但很多动物都有收藏“玩具”的习惯,它们会将很多认为有趣的有用的东西收集起来甚至会随身携带,而不少研究也证实了动物具有一定的发现并利用规律的能力,所以这两种特点结合起来,不难得出也存在黑猩猩随身携带自己喜爱的“木棒玩具”,在需要的时候再次使用它的可能。如2020年,英国一家动物园被曝出一群狒狒会随身携带刀和链锯等破坏性工具,攻击游客的汽车。
另外,珍妮古道尔和邓晓芒老师的观点也与柏拉图一样只能通过不断增加条件来使自己的观点合理化,如果出现反例,只能进一步增加新条件来做区分,如人是能够制造工具的工具,或者人是能够制造、使用、携带以及保存(改进、随便什么词)工具的动物。
根据这种方法,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火理论和语言理论进一步增加条件来形成新理论,如人是能够生成并使用火的动物,或者人是能够使用多少个音节以上语言的动物。

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那除了不断增加条件外,有没有其他更本质的方法来区别人和动物呢。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批驳了自己老师的观点后,利用“属加种差”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这个回答不同于人类学家和生物学家的定义,它更加简单明了,更加抽象概括。亚里士多德通过对人和其他动物的研究发现“理性是人特有的功能”。
除亚里士多德外,中国的荀子也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在于“以其有辨也”,同样将认识能力作为人的本质特点。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得更加明确:“究竟什么是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呢?对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最一般、最通俗的回答是:意识。”
无论是亚里士多德、荀子还是费尔巴哈,无一例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或者说“理性”是区分人和其他动物的最本质特点。
那什么是理性呢?
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理性是超越感性本能,进行抽象、概念、推理、判断的能力。与理性相对的是感性,感性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是一种依靠感觉器官认识事物的本能方式,如用眼睛看苹果是红的,冬天是寒冷的,感性认识只能看到事物的片面和表象,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整体和规律。
而理性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认识方式,理性可以将感性认识获取的经验杂多进行加工整理,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整体和联系,从而让人类真正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生成火,制造工具使用复杂语言进行沟通交流,这些表象的进步都是内在理性在发挥作用。

扯得有点远了,说了这么多只是为了说明在亚里士多德认为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但动物真的只具有纯感性认识吗?诚然在我们一贯认知里,动物都是依靠本能欲望驱动,毫无理性可言,所以我们会将一个失去理智的人骂为“畜生”。
但下面这些例子,或许会让我们改变想法。肯尼亚的一家公园中的大象能够通过区分种族、性别和年龄来确定人类入侵者的威胁程度并作出不同的反应。南非动物保护区的狮子会在沙质河床猎捕长颈鹿,这样就可以使得长颈鹿卡住避免被其强有力的长腿踢中脑袋。乌鸦甚至具备了人类抽象思考其他思想的能力,并将它们的看法归因于其他乌鸦。以上提到的动物使用语言、火和工具也同样是动物具有一定理性后才能产生的结果。
因此,如果我们不考虑能力的大小,某些聪明的动物也是具有一定理性认识能力的。

人和其他动物有边界吗?

即不能从生物学上下定义,也无法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找到明确的边界,而从哲学的角度也无法给出让我们信服的答案,那么我们作为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珍妮古道尔在进行了近50年的野外生物观察后,给出了一个无奈的回答:“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一条清晰的边界可以将人类和其他动物分开”。无数的证据和事实都说明,人类只是自然界中的普通一员,并不比其他动物更特殊,更高贵。
当你试图给上面那些尝试增加更多条件来维护人类独特性的同时,你会发现,你加的条件越多,留给人类专属的地盘就越小,直到这个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最终融入到动物这个大范畴之中。所以,当我们称呼“人”时,它并不比“狗”、“猫”具有更多的意义,“它”只是一种会使用复杂语言、使用火和工具,稍微有些个性的动物,一种区别于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之外的“第三种黑猩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